职业学校文化的个性特征研究

来源 :江苏科技信息·科技创业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schengpeng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简介:王乃国,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校长,副研究员。江苏省首批职业教育领军人才校长班成员。
  摘要:学校文化的建设越来越受到各个学校的重视。职业学校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与普通学校文化相比有什么不同?文章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个方面探讨了职业学校文化应具有的个性特征,提出“没有职业特性的文化不是完整的职业学校文化。”
  关键词:职业学校;文化;特征
  
  许多学校都有一种困惑:为什么学校各方面条件都不比别人差,但是办学的效果却差异很大?这恐怕不能不从学校文化方面来考虑。不同的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必然会形成一些学校自身特有的被学校成员认同的文化现象。我们常常忽略对于学校文化的应用研究,对学校文化的效力也认识有限。
  一九九八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英国剑桥大学教授阿马蒂亚·森(Amartya·Sen)的伦理经济学思想主要建立在对传统的“理性行为假说”的批判基础上。按照“理性行为假说”,人们所作出的选择只有与其自身利益最大化相一致才合乎理性,除自身最大利益之外的任何行为必然为非理性行为。但阿马蒂亚·森认为,对自身利益的追逐只是人类许许多多动机中最为重要的动机,其他如人性、公正、慈善和公共精神等品质也相当重要。
  事实上,人类行为动机是双重的,一方面人们追求财富最大化;另一方面,人们又追求非财富最大化。正是这种人类行为动机的双重性,才显现出文化的重要性。
  文化学说是从管理学说中分化发展起来的。管理思想,常常以避免错误发生为出发点,强调管制的功能,它对于建立规则和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未来的竞争将主要是人的竞争,而人从本质上说是主动的,过多的管制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的个性和创造性。文化学说正是以激励为出发点,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勇于创新,善于创新。从学校组织的特点来看,育人工作更需要一个自由、宽松、和谐的环境,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出教师的才智,有利于学生成人成才。
  职业学校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形态,必定会有与其它学校不同的文化内涵,所以职业学校文化建设要研究其内在的个性特征。
  
  物质文化要显现职业环境
  
  物质文化是由教育者创造的产品和校园环境、设备设施等构成的物态文化。是表层的校园文化。
  产品分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教育者创造的产品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提供的服务,是一种无形产品。它给被服务者提供利益和心理上的满足感和信任感。从教育市场的角度看,教育服务是商品,它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创建特色学校是形成学校教育服务优势的重要举措。职业学校特色除了一般意义上学校所特有的文化模式、经营特点和个性特征外,更重要的要体现在学校的特色专业建设上。
  校园设备设施主要体现环境育人。包括教学环境、硬件设备、学校布局、学校卫生、学校绿化等。学校办公环境影响职工的工作效率和情绪,校长要注意职工办公条件的改善,营造良好的氛围,以激励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校园环境要整洁、优美,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对职业学校来说,特别要重视专业文化的建设,专业实训场所要建立仿真或真实的工厂环境,营造“学校环境中的企业和企业环境中的学校”,以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习惯和技能。
  教育的消费者一般就是通过学校的物质文化来认识学校、了解学校的,它是学校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为文化要突出职业道德
  
  行为文化是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日常工作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它是学校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学校精神和学校价值观的折射。从人员结构来划分,学校行为文化主要通过学生文化和教师文化体现。
  学生文化是学生群体具有的价值观、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是学生的主体精神。在学生文化的建设中,应坚持挖掘人的创新潜能与弘扬人的主体精神相结合,使学生在成长中,做到学习上自主、生活上自立、行为上自律、交往中自强。为学生搭建展现他们个性风采的舞台以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验教育,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高尚人格的形成。
  学生文化是学生的成长环境,先进的学生文化能够造就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更能获得就业的机会和创业的可能,同时,他们的就业和创业又直接关系到学校品牌的建立。所以,职业学校要切实把德育放在首位,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强化学生的职业情感。不能单纯以学生的标准来要求和评价学生,更要重视用企业员工的标准来考核学生。
  教师文化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与发展的对职业、学生、教育教学等一系列问题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对于学校文化而言,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主体,它规定着学校的价值系统,规定着学校的传统。“双师型”教师是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的传承者,提升“双师型”教师的职业素养是培育教师文化的重要方面。他们的职业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职业道德。
  
  制度文化要提升职业素养
  
  制度文化的实质,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科学管理手段的结合,建立以发展人的主体性、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提升人的生命价值为根本目的。
  从办学理念角度来看,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表现为“育人为本”,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学校教育必须围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适应学生的发展、一切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的民主性、平等性、全面性也通过“育人为本”而得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贯彻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承载着职业教育思想和观念,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学习者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体现了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制约着职业学校管理水平和师生行为,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习者的身心发展。”所以,职业学校应该十分注重课程文化建设。怎样设置课程?设置什么样的课程?怎样评价学生学习课程的效果?在当前尤其显得意义重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从管理理念角度看,以人为本体现为“以教师的发展为本”。主要是在政治上确立教师是学校主人的地位,在业务上提供教师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在生活上提供物质与精神和谐统一的必要保障。具体做法上可以借鉴企业化管理的经验,在用人制度、分配制度的设计上打破传统事业单位的框框,以进一步增强学校的内部活力。
  
  精神文化要融入职业内涵
  
  精神文化是指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是更深层次的文化,在学校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
  精神文化要体现“现代意识”和“学校个性”。“现代意识”是现代社会意识、市场意识、质量意识、信念意识、效益意识、文明意识、道德意识等汇集而成的一种综合意识。“学校个性”包括学校的价值观念、发展目标、服务方针、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等。这里要有意识地研究和借鉴企业文化中的职业特性和内涵,比如:制造业的精细、IT业的创新、通讯业的沟通等,都需要我们加以吸纳并丰富到我们职业学校文化中去。没有职业特性的文化不是完整的职业学校文化。
  精神文化具有约束功能,它主要是从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上对师生员工进行软的约束。它通过将学校共同价值观、道德观向师生员工个人价值观、道德观的内化,使他们在观念上确立一种内在的自我约束的行为标准。一旦他们的某项行为违背了学校的信念,其本人心理上就会感到内疚,并受到共同意识的压力和公共舆论的谴责,促使其自动纠正错误行为。
  职业学校文化的显著特征是文化中的职业特性,这就规定了职业学校文化内涵的二元性——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高度融合,这是职业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和课题,它决定了职业学校发展的持久性。
  办好学校要像经营企业一样。学校创品牌必须将经营引入学校。因为在教育市场中,学校不仅有管理问题,还出现了经营问题。管理是对学校已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其使用效率;经营还具有从社会获取更多教育资源和挖掘现有教育资源效益的作用。从管理学校到经营学校,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操作层面都是一个突破。随着经营理念的确立,特别是教育市场的不断成熟,在注意以市场为导向的外延发展的同时,更要注意以文化为导向的内涵发展。因为优秀的学校文化能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学校环境,有利于对内形成凝聚力,对外增强竞争力,是持久竞争优势的来源,是学校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所以,以市场为导向的外延发展是间断的、局部的、浅表的,而以文化为导向的内涵发展是延续的、整体的、深远的。
  西北航空公司前任首席执行官哈伯说,“文化无处不在,你的一切,竞争对手明天就可以模仿,但他们不能模仿你的文化!”文化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不可复制性。所以,学校文化的建立过程就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过程。文化的丢失是生存权的丢失,文化决定着一个组织的发展速度与状态,有什么样的文化,便有什么样的发展兴衰状况。
其他文献
泉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村村皆话本,处处有诗材.丰富的人文资源是学生随时可以触摸体验的.为此,笔者在平时习作教学中,巧用本土文化资源,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引领学生在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
期刊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改革,教育部门和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必备能力之一,为此在进行和阅读相关的教学内容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
初中物理教学在现阶段除了要关注于物理知识的传授外,往往还需要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作为当今社会发展中比较关键的一类能力,必然也就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下面就首先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丰富其学习层次.深度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反思思维,让学生的认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