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笔者看来,《感动中国》实质是一场集体典型人物的报道,在典型报道引起争论和非议的当今时代,这样一个节目为什么能够长盛不衰,其成功的要点是什么,引起了笔者的思考。《感动中国》由于其典型人物的平民化、典型事件细节的放大化以及其与各种媒体联合互动的模式,使之为典型人物报道写下了新的一笔。
关键词:感动中国典型报道人物平民化细节放大化媒体互动化
中图分类号:TN949文献标识码: A
央视2002年推出的《感动中国》,一经推出即好评如潮,被观众称之为“是年度中国人的一部精神史诗”,并不断的创造着收视奇迹,自身也由《东方时空》下属的特别节目一跃成为央视打造的“拳头”产品和品牌节目,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成果。
《感动中国》实质上是典型人物报道。
从中国新闻史上看,典型人物报道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报纸的一种独创。典型人物报道蕴含着丰富的媒介信息和时代精神,在我国的新闻事业史上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以往典型人物报道的方式、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时期的中国,因此,典型人物报道需要因其社会历史情景的发展、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使社会出现非群体意识的倾向,‘一种标准、一种模式、一种思维’的局面被打破,价值取向多元、生活方式多元也会随之产生;伴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的思想更加开放,独立自主、自由平等意识逐渐增强,偶像崇拜、模仿典型的意识渐趋淡薄。这一切,必然使读者要求从新闻媒介那里获得的信息更有助于其独立思考。一句话,典型本身对人们规范性的榜样作用和现代化进程中人们开放型的心理文化要求产生了冲突。”[[[1] 李良荣:《关于典型和典型报道》,中华传媒网。]] 但是,这不是说我们就应该取消典型报道,事实证明,典型报道给人们的启发作用、示范作用、参照作用依然还在社会上发挥积极的影响。《感动中国》的成功,对典型人物报道的存在做出了最好的诠释,那么,《感动中国》在典型人物报道的方式和运作模式上做出了哪些有意义的探索?
一、典型人物平民化
《感动中国》以一年为单位时间,评选这一年以来“感动公众、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推选人物需具备的特点有:为推动社会进步、时代发展做出杰出贡献,获得重大荣誉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各行各业具有杰出贡献或重大表现,国家级重大项目主要贡献者;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以个人的力量,为社会公平正义、人类生存环境做出突出贡献;个人的经历或行为,代表了社会发展方向、社会价值观取向及时代精神;个人在生活、家庭、情感上的表现特别感人,体现中国传统美德和良好社会风尚。人物具备以上一个或者几个特点,都可以成为推选人物候选人。特别是“个人在生活、家庭、情感上的表现特别感人,体现中国传统美德和良好社会风尚”这个特点,打破了以往的典型人物的特征,使典型人物向平民化倾斜。
《感动中国》每个人物的推选,都是先在全国范围征集人物候选人,通过对观众、读者和网友的投票进行统计,组委会初步确定20位候选人,并开始陆续在央视《东方时空》栏目进行展播,最后评选出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通过梳理《感动中国》在已评选出的人物中,普通人物占据了很大比重,如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母亲的真诚孝子田世国;连续十二年自强自立,带着妹妹上学的大学生洪战辉;纯朴农民代表、三十年照料孤寡老人的河北爱心大姐林秀贞;不顾个人安危,在滔天巨浪中三进三出的打工青年魏青刚;坚守在贵州深山,为村民健康付出青春的赤脚医生李春燕;20年行走在马班邮路上,成为世界邮递员的楷模的王顺友;身患绝症,始终与死神抗争的勇敢少年黄柯等等。这些人都是普通的公民,只是用他们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感动着每位中国人,带给人们的是感人至深的心灵冲击,这些人物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平民化的身份,不同于以往“神化”的典型人物。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典型人物报道政治色彩浓厚、一直遵循的是‘造神’思路。典型人物常常被塑造‘高大全’的形象。”[[[2]张思玮:《细心雕琢出美玉 典型报道塑人物——从〈感动中国〉看新时代典型人物报道策略》,《科教文汇》,2007年6月。]]这样的典型人物往往是十全十美的,与人民群众有很大的距离,是受众可望而不可及的。
《感动中国》所评选出的人物,有的曾见诸媒体,有的尚不为外界所知,但是他们都能够用自身的事迹让受众感觉到典型人物就在自己身边,可触可摸。从而传递了时代精神,关照了人们的心灵。
二、人物事件的细节放大化
《感动中国》的典型人物报道有三个流程,即短片回放、现场采访、人物点评。在这个有限的时间与空间内,如何展现典型人物的事迹,如何使典型人物与受众之间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感动中国》采取了事件細节放大化的编排模式,以“感动”为支点,展示典型人物的感人之处。
《感动中国》评选出的典型人物,有很多人的一生就是一部传奇小说,如季羡林、霍英东、巴金等,借用放大细节的手法,有助于在有限的时段里展示他们绚丽多姿的一生和凸现感动大众的亮点。在这些《感动中国》人物短片的展播中,放大人物的某一细节,放大不是夸大,放大只是在具体的情境下集中展示一个事件中的某一环节或某几个环节,使之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并激起受众的呼应。同时现场采访和人物点评则有助于强化细节的表现力,对受众的初步印象有深化作用。
现场采访是由主持人抓住几个关键性的问题采访获奖人物或与获奖人物相关的其他人,这种面对面的采访,更加真实、有说服力。成功的现场采访可以挖掘出更加感人的细节,从而使典型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传递文本无法传递的信息。如2004年《感动中国》对徐本禹的采访,即传达出了更加感人的细节,“我原来教的学生写作文,写2008年的北京,然后有个叫杨勇的同学,他说如果到了2008年,我一定去趟北京,去看看北京的平房,如果我能住住北京的平房的话,那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后来,我改作文的时候哭了,我对我的同学说,我说如果我有机会的话,我一定带我的学生到北京看一看,让他知道北京不仅有平房,还有高楼,还有大厦,这是我的一个愿望,我希望我能圆我学生的这个愿望。”这样一个小细节,通过本人的口述使之放大,能不感动每一个人吗?
人物点评是新闻评论的借用,而评论的最大功用在于直截了当的表明观点。《感动中国》借用了这种评论的方式,即主持人宣读推选委员会的推荐词以及评选委员会的颁奖词,这表达了社会主流价值观对一个个获奖者的肯定。在评论的侧重上推荐词和颁奖词有所不同,推荐词侧重于阐明推选理由,而颁奖词则是站在更高的层面去赞扬他们为社会和人民所做的贡献。但是二者都是把典型人物的典型事件浓缩到几句话里,这几句话既是事件的浓缩,也是细节的放大。如200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任长霞的推荐词为“事迹可以笔下生花,然而14万自发上街悼念的群众是更生花的笔。人民悼念谁,则此人必有大功于人民”。 评委会的颁奖词是“她是中原大地上的又一个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几句话中,凸现的是任长霞对百姓的爱,而放大的细节则是百姓对任长霞的爱。
三、媒体互动化
《感动中国》年度获奖人物的颁奖晚会在央视举办,但是,这些人物的推选、评选等过程却不是央视的独角戏,而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新媒体之间、传统媒体之间等互动的过程。“据初步统计,从2005年1月3日到1月15日,网友、观众和读者的总投票数达到九十余万张。”[[[3]张培:《淡化了的典型报道——以“感动中国”为例》,《声屏世界》,2007年4月。]]而《感动中国》2007年度人物仅网上投票人数已达到65,4765人(2007年12月5日–12月20日)。这种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来于各种媒体的互动推广,因为多家媒体的互动产生了“和声效应”。
由此可见,典型人物传播的媒介手法由以往的报纸为主报道发展到各种媒体的互动报道。这是因为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国内媒介的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新媒体蓬勃兴起并不断发展,助推着典型人物報道理念的更新,除了传统媒体的长篇大论,还有新型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互动的局面,各种媒体尽情发挥自身的优势,全面互动形成合力。“在百度中搜索任何一位《感动中国》的人物都会有十几万条相关的新闻,搜索‘林秀贞’找到相关网页约104,000篇,搜索‘霍英东’找到相关网页约142,000篇。”[[[4]欧阳国忠:《精心策划成就精彩作品——析〈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的成功运作》,《电视研究》,2004年6月。]]同样查阅报纸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些人物的名字遍布在报纸的头版或专版之中,这足以证明当今时代对典型人物塑造媒体已经走向联合互动时代。
《感动中国》以它的品牌效应也辐射了很多地方媒体,滥觞于《感动中国》,不少地方新闻机构还设立了诸如《感动福建》、《感动哈尔兵》、《感动中原》、《感动吉林》、《感动浙江》等评选活动。据组委会的资料统计显示,与《感动中国》合作的媒体有近百家之多,强大的宣传模式在央视和各级、各类媒体的互动下,终于形成了一个享誉全国的超级“感动同盟”。
此外,这个庞大的“感动同盟”又催生了大量的图书影像资料,如《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感动中国——中国权威媒体年度人物首度发布》、《丛飞,就这样感动中国》、《洪战辉,感动中国》等图书资料,这又进一步加强了评选活动的宣传力度和传播范围,从而使典型人物更深入人心。
正如清华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李强曾经所说:“我们的时代并不缺少偶像和英雄,重要的是这个时代推崇的是什么样的偶像和英雄,《感动中国》借助中央电视台传播主渠道地位给社会做了一个良好而清晰的示范。”《感动中国》用其“新”感动了中国人民的心,开创了典型人物报道的新形势。
[参考文献]:
1.《感动中国》官方网站,http://news.cctv.com/special/07gdzg/06。
2.李良荣:《关于典型和典型报道》,中华传媒网。
3.张思玮:《细心雕琢出美玉 典型报道塑人物——从〈感动中国〉看新时代典型人物报道策略》,《科教文汇》,2007年6月。
4.张培:《淡化了的典型报道——以“感动中国”为例》,《声屏世界》,2007年4月。
作者信息:
1.韩小凤 出生年月:1982年11月 性别:女 民族:汉族籍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 工作单位:鄂尔多斯市广播电视台职务:城市生活频道法视界栏目执行制片人 职称:中级研究方向:编辑
2. 杨晓静 出生年月:1982年4月 性别:女民族:汉族 籍贯: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工作单位:鄂尔多斯市广播电视台 职务:传媒网副总监
职称:中级 研究方向:编辑
关键词:感动中国典型报道人物平民化细节放大化媒体互动化
中图分类号:TN949文献标识码: A
央视2002年推出的《感动中国》,一经推出即好评如潮,被观众称之为“是年度中国人的一部精神史诗”,并不断的创造着收视奇迹,自身也由《东方时空》下属的特别节目一跃成为央视打造的“拳头”产品和品牌节目,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成果。
《感动中国》实质上是典型人物报道。
从中国新闻史上看,典型人物报道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报纸的一种独创。典型人物报道蕴含着丰富的媒介信息和时代精神,在我国的新闻事业史上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以往典型人物报道的方式、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时期的中国,因此,典型人物报道需要因其社会历史情景的发展、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使社会出现非群体意识的倾向,‘一种标准、一种模式、一种思维’的局面被打破,价值取向多元、生活方式多元也会随之产生;伴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的思想更加开放,独立自主、自由平等意识逐渐增强,偶像崇拜、模仿典型的意识渐趋淡薄。这一切,必然使读者要求从新闻媒介那里获得的信息更有助于其独立思考。一句话,典型本身对人们规范性的榜样作用和现代化进程中人们开放型的心理文化要求产生了冲突。”[[[1] 李良荣:《关于典型和典型报道》,中华传媒网。]] 但是,这不是说我们就应该取消典型报道,事实证明,典型报道给人们的启发作用、示范作用、参照作用依然还在社会上发挥积极的影响。《感动中国》的成功,对典型人物报道的存在做出了最好的诠释,那么,《感动中国》在典型人物报道的方式和运作模式上做出了哪些有意义的探索?
一、典型人物平民化
《感动中国》以一年为单位时间,评选这一年以来“感动公众、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推选人物需具备的特点有:为推动社会进步、时代发展做出杰出贡献,获得重大荣誉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各行各业具有杰出贡献或重大表现,国家级重大项目主要贡献者;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以个人的力量,为社会公平正义、人类生存环境做出突出贡献;个人的经历或行为,代表了社会发展方向、社会价值观取向及时代精神;个人在生活、家庭、情感上的表现特别感人,体现中国传统美德和良好社会风尚。人物具备以上一个或者几个特点,都可以成为推选人物候选人。特别是“个人在生活、家庭、情感上的表现特别感人,体现中国传统美德和良好社会风尚”这个特点,打破了以往的典型人物的特征,使典型人物向平民化倾斜。
《感动中国》每个人物的推选,都是先在全国范围征集人物候选人,通过对观众、读者和网友的投票进行统计,组委会初步确定20位候选人,并开始陆续在央视《东方时空》栏目进行展播,最后评选出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通过梳理《感动中国》在已评选出的人物中,普通人物占据了很大比重,如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母亲的真诚孝子田世国;连续十二年自强自立,带着妹妹上学的大学生洪战辉;纯朴农民代表、三十年照料孤寡老人的河北爱心大姐林秀贞;不顾个人安危,在滔天巨浪中三进三出的打工青年魏青刚;坚守在贵州深山,为村民健康付出青春的赤脚医生李春燕;20年行走在马班邮路上,成为世界邮递员的楷模的王顺友;身患绝症,始终与死神抗争的勇敢少年黄柯等等。这些人都是普通的公民,只是用他们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感动着每位中国人,带给人们的是感人至深的心灵冲击,这些人物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平民化的身份,不同于以往“神化”的典型人物。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典型人物报道政治色彩浓厚、一直遵循的是‘造神’思路。典型人物常常被塑造‘高大全’的形象。”[[[2]张思玮:《细心雕琢出美玉 典型报道塑人物——从〈感动中国〉看新时代典型人物报道策略》,《科教文汇》,2007年6月。]]这样的典型人物往往是十全十美的,与人民群众有很大的距离,是受众可望而不可及的。
《感动中国》所评选出的人物,有的曾见诸媒体,有的尚不为外界所知,但是他们都能够用自身的事迹让受众感觉到典型人物就在自己身边,可触可摸。从而传递了时代精神,关照了人们的心灵。
二、人物事件的细节放大化
《感动中国》的典型人物报道有三个流程,即短片回放、现场采访、人物点评。在这个有限的时间与空间内,如何展现典型人物的事迹,如何使典型人物与受众之间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感动中国》采取了事件細节放大化的编排模式,以“感动”为支点,展示典型人物的感人之处。
《感动中国》评选出的典型人物,有很多人的一生就是一部传奇小说,如季羡林、霍英东、巴金等,借用放大细节的手法,有助于在有限的时段里展示他们绚丽多姿的一生和凸现感动大众的亮点。在这些《感动中国》人物短片的展播中,放大人物的某一细节,放大不是夸大,放大只是在具体的情境下集中展示一个事件中的某一环节或某几个环节,使之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并激起受众的呼应。同时现场采访和人物点评则有助于强化细节的表现力,对受众的初步印象有深化作用。
现场采访是由主持人抓住几个关键性的问题采访获奖人物或与获奖人物相关的其他人,这种面对面的采访,更加真实、有说服力。成功的现场采访可以挖掘出更加感人的细节,从而使典型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传递文本无法传递的信息。如2004年《感动中国》对徐本禹的采访,即传达出了更加感人的细节,“我原来教的学生写作文,写2008年的北京,然后有个叫杨勇的同学,他说如果到了2008年,我一定去趟北京,去看看北京的平房,如果我能住住北京的平房的话,那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后来,我改作文的时候哭了,我对我的同学说,我说如果我有机会的话,我一定带我的学生到北京看一看,让他知道北京不仅有平房,还有高楼,还有大厦,这是我的一个愿望,我希望我能圆我学生的这个愿望。”这样一个小细节,通过本人的口述使之放大,能不感动每一个人吗?
人物点评是新闻评论的借用,而评论的最大功用在于直截了当的表明观点。《感动中国》借用了这种评论的方式,即主持人宣读推选委员会的推荐词以及评选委员会的颁奖词,这表达了社会主流价值观对一个个获奖者的肯定。在评论的侧重上推荐词和颁奖词有所不同,推荐词侧重于阐明推选理由,而颁奖词则是站在更高的层面去赞扬他们为社会和人民所做的贡献。但是二者都是把典型人物的典型事件浓缩到几句话里,这几句话既是事件的浓缩,也是细节的放大。如200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任长霞的推荐词为“事迹可以笔下生花,然而14万自发上街悼念的群众是更生花的笔。人民悼念谁,则此人必有大功于人民”。 评委会的颁奖词是“她是中原大地上的又一个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几句话中,凸现的是任长霞对百姓的爱,而放大的细节则是百姓对任长霞的爱。
三、媒体互动化
《感动中国》年度获奖人物的颁奖晚会在央视举办,但是,这些人物的推选、评选等过程却不是央视的独角戏,而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新媒体之间、传统媒体之间等互动的过程。“据初步统计,从2005年1月3日到1月15日,网友、观众和读者的总投票数达到九十余万张。”[[[3]张培:《淡化了的典型报道——以“感动中国”为例》,《声屏世界》,2007年4月。]]而《感动中国》2007年度人物仅网上投票人数已达到65,4765人(2007年12月5日–12月20日)。这种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来于各种媒体的互动推广,因为多家媒体的互动产生了“和声效应”。
由此可见,典型人物传播的媒介手法由以往的报纸为主报道发展到各种媒体的互动报道。这是因为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国内媒介的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新媒体蓬勃兴起并不断发展,助推着典型人物報道理念的更新,除了传统媒体的长篇大论,还有新型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互动的局面,各种媒体尽情发挥自身的优势,全面互动形成合力。“在百度中搜索任何一位《感动中国》的人物都会有十几万条相关的新闻,搜索‘林秀贞’找到相关网页约104,000篇,搜索‘霍英东’找到相关网页约142,000篇。”[[[4]欧阳国忠:《精心策划成就精彩作品——析〈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的成功运作》,《电视研究》,2004年6月。]]同样查阅报纸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些人物的名字遍布在报纸的头版或专版之中,这足以证明当今时代对典型人物塑造媒体已经走向联合互动时代。
《感动中国》以它的品牌效应也辐射了很多地方媒体,滥觞于《感动中国》,不少地方新闻机构还设立了诸如《感动福建》、《感动哈尔兵》、《感动中原》、《感动吉林》、《感动浙江》等评选活动。据组委会的资料统计显示,与《感动中国》合作的媒体有近百家之多,强大的宣传模式在央视和各级、各类媒体的互动下,终于形成了一个享誉全国的超级“感动同盟”。
此外,这个庞大的“感动同盟”又催生了大量的图书影像资料,如《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感动中国——中国权威媒体年度人物首度发布》、《丛飞,就这样感动中国》、《洪战辉,感动中国》等图书资料,这又进一步加强了评选活动的宣传力度和传播范围,从而使典型人物更深入人心。
正如清华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李强曾经所说:“我们的时代并不缺少偶像和英雄,重要的是这个时代推崇的是什么样的偶像和英雄,《感动中国》借助中央电视台传播主渠道地位给社会做了一个良好而清晰的示范。”《感动中国》用其“新”感动了中国人民的心,开创了典型人物报道的新形势。
[参考文献]:
1.《感动中国》官方网站,http://news.cctv.com/special/07gdzg/06。
2.李良荣:《关于典型和典型报道》,中华传媒网。
3.张思玮:《细心雕琢出美玉 典型报道塑人物——从〈感动中国〉看新时代典型人物报道策略》,《科教文汇》,2007年6月。
4.张培:《淡化了的典型报道——以“感动中国”为例》,《声屏世界》,2007年4月。
作者信息:
1.韩小凤 出生年月:1982年11月 性别:女 民族:汉族籍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 工作单位:鄂尔多斯市广播电视台职务:城市生活频道法视界栏目执行制片人 职称:中级研究方向:编辑
2. 杨晓静 出生年月:1982年4月 性别:女民族:汉族 籍贯: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工作单位:鄂尔多斯市广播电视台 职务:传媒网副总监
职称:中级 研究方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