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光环境的体验

来源 :建筑与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ghghjhghj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古今中外的无数建筑作品证明,光对于建筑艺术的作用在历史上就已经被人们所重视和应用,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人们通过光塑造的建筑空间去思索世界。
  【关键词】 光 建筑 空间
  “建筑将光凝缩成其最简约的存在。建筑空间的创造即是对光之力量的纯化和浓缩。”
  —— 安藤忠雄
  光明象征着正义、和谐和力量,人们拥护光明,渴望光明,古今中外的无数建筑作品证明,光对于建筑艺术的作用在历史上就已经被人们所重视和应用,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古希腊的神庙和中世纪的教堂建筑中,都非常注重由光影产生的明暗、虚实对比的作用。我国的古代建筑,无论是殿堂建筑上深远的出檐和檐下枋上精致的彩画,还是造园艺术中的亭、台、楼榭,在明暗对比、疏密相间、幽暗与开朗结合等光影运用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从古至今,人们对光的崇拜从未停止过。
  1 古埃及神庙建筑中的光
  古埃及对于光的利用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古埃及的金字塔被理解为太阳神阿蒙的神秘光束,塔光是神秘之光的放射源,塔身则是由上而下的光束,其庞大宁静的体形,表达了对光这一巨大神秘力量的礼赞。所以法老的坟墓被建成巨大的金字塔。
  到古埃及新王国和中王国时期,由于国力的逐渐衰弱,所以不再追求气势磅礴的炫耀,转而追求光影的神秘莫测。建筑艺术已经从外部形象转到了内部空间。古埃及的太阳神庙向我们展示了另一种光影的空间,成为现代建筑内部空间光设计的开端。典型的代表是建于卡那克的阿蒙神庙。它在空间、墙壁和柱子的比例关系上已经应用了复杂的几何系统,带有神秘象征的意义。简单的双向对称几乎是古埃及人不变的审美观念。阿蒙神庙巨大的空间中巨大的多柱厅内包含有134根柱子,柱子表面都刻有象形文字,并涂有色彩,这些色彩可以从屋顶下的侧高窗射进的光线中依稀的显现出来。
  2 古罗马万神庙中的光
  古罗马的设计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是吸收了希腊的经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罗马的万神庙,这是建筑中运用光线的又一个典范。
  万神庙的主体是由当地特有的火山灰与石灰浆混合而成,异常坚固。罗马人用水泥创造了比木梁和石梁更大的空间跨度。他们又通过浇筑水泥拱券和穹顶的技术,创造了巨大的、通畅无阻的室内空间。它供奉的是罗马帝国所有的神。室内是一间圆形的房间,直径142英尺,顶上有一个半球形的穹顶。建筑主体的墙厚14英尺,墙体内挖出空洞,外面排有柱子,这些凹进的空间形成的龛各供奉着特定的神像。整个室内空间的高度接近于它的直径。穹顶下的墙面部分是一层科林斯柱式上带有类似的阁楼层。
  3 拜占庭圣索菲亚大教堂中的光
  拜占庭建筑中运用光线的最辉煌的代表是位于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帆拱的发明使底部的连续墙从承重的使命中解放出来,结构型制从古罗马的厚重密实逐渐走向轻盈开敞,采光形式配合了这种结构变化的趋势,从而解决了将圆屋顶放在任何形状空间之上的问题。放在帆拱上的中央大穹顶其几何形状可以理解成将一个半球形圆屋顶切掉四部分,从而将半球形转化成方形,这样只需在方形四角加以支撑。
  4 中世纪哥特教堂建筑中的光
  拱券结构的发展和对着色玻璃的运用使得哥特式建筑在运用光线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哥特时期的建设者对拱券加以改进并且发明了飞扶壁的发明使得这一切成为可能。在教堂内部,高侧窗以及下面的墙体不用再承担任何重量和侧推力,因此可以全部打开来建造窗户,以便在窗户上镶满有色玻璃。
  哥特教堂最重要的色彩要素来自着色玻璃。这一术语多少会使人产生误解,仿佛是将玻璃制成透明的,然后再染上颜色,其实不然。在制造玻璃的过程中,将复合颜色溶解在玻璃中,但是当时还不具备制造大块玻璃的技术,为了建造大一些的窗户,人们就用H形铅条将小块玻璃拼装起来。这种建造大窗户的方式促使了对图案和肖像的使用,并受到拜占庭教堂玻璃马赛克的启发。主要运用红色和蓝色,间杂着琥珀色和一些绿色——组合起来构成了圣人与圣经人物的形象。这些画像讲述着宗教传说和故事,作为“不识字的人的圣经”,这成为教堂说教的一种重要方法。进入阴暗的教堂内部,墙面上闪烁着色彩斑斓的玻璃窗更是一次令人心动的经历。阳光照耀时,把教堂内部渲染的五彩缤纷、光彩夺目,把天堂中的世界带到可以直接感受的现实中来。“…哥特建筑变成了一个似乎由骨骼组成的精雕细刻的龛笼,外部光的透入是自由多变的,室内的感觉是高敞明亮的,从上方、两侧及前部与后部的巨大的彩绘玻璃窗上,交叉透入的各色的光,与高大尖拱券顶上的柔和反光,融合而为一种柔美、神秘而充满激情的光的协奏曲…” 。
  5 中国传统室内空间中的光
  与西方建筑追求高大宏伟的气势相比,中国传统建筑则是在与自然的共存中取得一种和谐之美。建筑室内空间中对光的运用也流露出自然、含蓄之意。中国传统室内空间中的光环境的形成在深层上是受到中国传统的文化的影响,同时又是受到建筑的具体建造方式和技术水平决定的。
  梁思成先生曾指出,中国传统建筑并不是以形体见长,成熟的群体布局模式更显出其精湛和独到。根据风水学说,建筑外墙开窗是不利于“养气”的,所以传统四合院或三合院外墙是很少有开窗户的,户内形成自得其乐的空间,院落不仅是休闲场所,还具有通风采光的重要功能。院落周围部分房间在很多时候是不能直接采光的,因此反射光就成为室内空间的主要光线来源。光线经在地面、墙面多次反射后进入室内,变得更加柔和。
  “设计空间就是设计光亮” ——这是路易·康最嘹亮的设计宣言。他在瑞士苏黎世所做的题为《静谧与光明》的学术报告中将建筑视作从沉寂走向光明的门槛之实存,对光与建筑作出了前无古人的阐述。在他的早期作品中,康把窗定义为简单的墙上开口,之后他为这些开口加上遮阳板和罩棚,试图控制直射光。他后期的大量作品将光作为一个主题来应用,他的用光线来阐明纯粹的形式和材质,并将光线用作区分巨大体量的方法,作品基于对空间的精神性和神秘感的表达,并将光作为表达这些空间的核心。从路易·康的设计作品中可以看到,“康深深的关注着材料的表现和光的展示形式以及创造室内空间自然状态的方法” 。将光与材料进行有机的结合、互动的来表现空间是路易·康的作品最大的特点。路易·康的那种以神秘的措辞来讲述形式、光和材料关系的方法,对于整个建筑设计专业来说,都是具有巨大的价值的。
  今天,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人工照明变得轻而易举,在进一步满足了人类追求光明的梦想的同时,人们对光的索取变得贪得无厌,导致了对光环境的认识产生了许多误区。正像安藤所说的“现代建筑创造了一个过分透明的世界——一个泛光的世界,这种光晕般扩散的世界,就像绝对的黑暗一样,意味着空间的死亡。” 是否我们的设计还将一味的追求这种“过分透明”的空间呢?台湾辅仁大学讲师、专业照明设计师袁宗南先生的一个主要观点是:人类照明的技巧来自原始对自然光的体验。因此,从古埃及金字塔内部的绝对黑暗,万神庙穹顶射入的天光,到中世纪哥特教堂透过玫瑰窗的彩色玻璃投入的光线,直到现代建筑内部空间光线种种渗透,人类出于对光明的强烈崇拜与渴望所创造的一系列用光表现建筑空间的典范,正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学习和借鉴的不朽之作。
  参考文献
  [1] 王建国, 张彤. 编著. 安藤忠雄.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2] 王贵祥. 著. 东西方的建筑空间——文化空间图式及历史建筑空间论.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3] 李大夏. 著. 路易·康.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4] [美]约翰·派尔. 著. 世界室内设计史. (刘先觉. 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5] 安藤忠雄. 著. 光. 引自王建国, 张彤. 编著. 安藤忠雄.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其他文献
【摘 要】 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原理就是要合理确定和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在主要阐述了工程清单造价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主要记叙了在工程清单的计价条件下,在工程的投资决策阶段或者是施工阶段等等的工程造价的控制方法。把合理的方法和计量措施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来把工程造价控制在有限的金额之内是工程实施中的主要目的。本文主要是将工程分为实施前、实施中和实施后三部分进行分析如何在工程清单中控制工程造价。  【关键
期刊
【摘 要】 随着当前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拱桥技术研究也取得较大进步,拱桥技术分支逐渐增多。作为拱桥的分支之一,钢管混凝土拱桥在拱桥技术的带动下也在飞速发展。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桥型静力体系多样化,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近年来,该类拱桥已经在港口工程中被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优异成效。但是,在进行钢管混凝土拱桥在港口工程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考虑,降低环境因素、地质因素等对拱桥在港口工程中的应用效
期刊
【摘 要】 本文乃针对乡村建设中建设性破坏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村落遗失和消逝,并最终可能导致传统文化本源与土壤遭致破坏之重要问题而展开的保护、梳理性研究,其以田野考察为主,记录整理传统手工技艺与传统村落唇齿相依的共生关系,以此证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村落亟待保护,且必须以共生保护模式为方法途径的观点。  【关键词】 传统技艺 传统村落 共生  泸制桐油纸伞传统技艺距今已有千年历史,作为衍生于农
期刊
【摘 要】 银川市地质灾害较发育,灾害类型以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为主。全市目前存在的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点共计41处,其中泥石流24处,崩塌11处、地面塌陷6处。泥石流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贺兰山、灵武东山山区,崩塌灾害主要分布在黄河、苦水河沿岸,地面塌陷主要分布在宁东矿区。银川市地质灾害既具有群发性又具有突发性和继发性。  【关键词】 银川市 崩塌 泥石流 地面塌陷  0. 引言  银川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对园林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在园林的需求日益增长的背后,是园林行业的飞速发展和企业间的竞争加强。随着园林行业的高速发展,需要的人才也越来越多。园林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既要求有艺术修养水平,也要求具备一定的工程技术能力和工程项目管理协调能力,但人才培养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专业人才的缺乏,及在对人才管理上出现的种种问题,制约着行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隧道施工地浅埋暗挖相对于地表建筑的影响问题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适应于该工程项目基本情况的分析方法,并提出了对地表塌陷的控制方法,为相关实际工作的实践开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浅埋暗挖;隧道;地表影响;分析,控制方法  一、关于浅埋暗挖的介绍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与地面交通运输量日益增大,城市地下施工中运用工程暗挖法逐渐取代了明挖法,其地下工程暗挖施工方法主
期刊
【摘 要】 本文介绍了有关高速铁路地基沉降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对高速铁路的设计、施工都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浅述 高速铁路 地基 沉降 计算方法  10 灰色理论  灰色理论属于系统科学理论,它提供了在贫信息情况下求解系统问题的新途径。它将一切随机变量看作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灰色量,将随机过程看作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与时间有关的灰色过程。对灰色量用数据生成的方法,将杂乱无章的原始数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乡村生态的美学价值和生态作用越来越受社会和人们的重视。在中华五千年悠远历史中保留至今的古村落,是集古文化美与前人智慧为一体的宝贵文化遗产。乡村生态独特的魅力和风采主要体现在它的原生态和被人们用智慧完善之后的“古今合璧”。所以,要保证乡村生态发展的可持续性,对生态美学价值和遗产保护加强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乡村生态;古村落;美学价值  乡村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是乡村生态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国家博物馆和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复兴之路》基本陈列为例,论述了在当前技术发展形式和文化事业繁荣的情况下,博物馆采用博物馆展陈中央控制系统的必要性。  【关键词】:展览陈列 展陈中控系统  中央控制系统通常是指对计算机、程控设备、自动化设备等各种电子设备进行集中控制的设备组成的系统。它多被应用于楼宇自控、歌舞剧院、会议室、电教室等,控制者可用有线和无线遥控器、触摸屏、计算机控制台等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批判的地域主义作为切入点,利用建构的观点来辩证地看待批判的地域主义在本国的发展。以建构理论在我国目前应用的现状作为反思的起点,着重讨论了建立本土地域性建构体系理论的重要性。同时以笔者的某戏曲博物馆作为设计案例,讨论了如何建立本土地域性空间系统及本土地域建构系统。最后,辩证地思考西方建构理论与我国营造理论的关系及相似性,为我国本土批判的地域建筑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野。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