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服务是高校五大基本职能之一,积极服务地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动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既是高校新时代的历史使命,也是彰显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优化学科布局、提升办学综合实力的内在需求。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在对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农村存在的主要痛点与难点问题进行剖析的基础上,从人才培养、智库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农村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四个方面阐述了该校在推进地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实践与探索,以期为其他高等师范院校提供借鉴。
关键词:乡村振兴;师范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智库;乡村文化
自2012年以来,全国高校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人才基础[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需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1]。2018年12月29日,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进一步为各高校深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科学指引和行动指南。全国各大高校纷纷响应号召,作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师范类院校,在积极推进乡村教育精准扶贫的同时,一直谋求在更多的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师范类院校只要能在助推地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如何围绕基本职能,找准乡村发展的“痛点”“槽点”与着力点,选准服务切入点,将在“天时”上把握政策良机、在“地利”上用好地方资源、在“人和”上凝聚各方力量,势必能在直接影响其服务地方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有所作为。本文主要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探讨高校在服务地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与策略。
一、乡村在推进振兴战略过程中存在的痛点与需求问题
2018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总要求是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1],指出乡村振兴是涉及经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治理水平等的全面振兴[2],同时对省市各级部门的协同创新提出高难度挑战。华中师范大学驻村工作队员们结合近些年对X市C镇农村的田园观察及工作经历,发现当前各级政府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高度重视,作为乡村振兴主体的农民热情高涨,表现出极强的机遇意识和“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总体发展态势良好。然而,当前乡村发展仍面临诸多短板,农民增收难、农业现代化水平低、人才短缺、乡村文化缺失等。
(一)乡村人才空心化,内生发展动力不足
乡村人才匮乏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最大困境。近年来内地乡村人才及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向沿海城市和省内大城市,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导致内生发展动力严重不足,乡村发展呈现明显的外生性和行政驱动性特点[3]。一是缺乏新型职业农民。现有农业生产经营者老龄化现象严重,学历水平偏低,年龄结构失衡,经营理念落后。据统计,C镇农村人口中60岁以上比例占到近21%,老龄化比例超过WHO认定标准的2倍,日常在村人员50岁以上比例超过63%, 50-70岁的农民是农业生产经营主力,45岁以下的年輕人84%以上都在外务工。二是缺少优秀的乡村治理人才。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干部的业务能力、致富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等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目前很多村干部的实际岗位胜任力与此还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地区村干部无编制、低收入、零保障的“低待遇”与基层工作头绪多、责任大、做事难、问责风险高等“权责不对等”现象,是导致基层队伍不稳定、干部流失快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学生村官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基层组织的战斗力,但是由于专业对口度低、综合待遇低、身份认同感差,流动性较强。年轻干部普遍不愿扎根基层。三是缺少专业型人才支持。乡村普遍缺乏农业科技、医疗教育、网络电商营销、环境治理、文化传播、乡村治理等领域“拔尖型”方面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缺少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引进与合作培养长效引才、育人、留才机制。
因此,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4]的“三农”工作队伍,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生态环境,既是补齐乡村振兴人才短板的急需,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实现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二)乡村科技空心化,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多数乡镇受到“无工不富”和“政绩”思想影响,在产业布局中出现“重工轻农”“重商轻农”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农业产业布局中农村一二三产业布局不均衡协调、不合理。一是农产品的同质化严重,缺乏产业集群效应不强。部分区域农产品作物结构、品种结构相对单一,农产品的同质化竞争迫使生产经营者“重量轻质”,农产品出现阶段性过剩,同时绿色有机安全的优质农产品供应不足。由于产业化程度低,农产品专业合作社间存经营模式相对落后,在同质化竞争激烈、产业分工水平低、服务体系不完善等现象缺少集群与协同效应。二是产业链不健全,农产品附加值低。一方面部分农产品产业化程度低,缺少企业化生产经营管理与社会化服务体系;另一方面部分农产品在产业链纵向和横向延伸方面还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在农产品精深加工、储运、销售、副产物综合利用等环节创新不足,在现代化农业的观光性、娱乐性、参与性、文化性等一二三产业融合方面开发不足,现代化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开发不足,一二三产业融合层次低,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不够通畅,价值链有待升级。三是农产品科技水平低,质量安全存在隐患。近年来,农产品科技应用在提质增量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很多部分农产品在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等环节仍存在很多问题,科技含量低,一方面在动植物分子遗传学和转基因在生物技术育种、高科技生产管理技术、食源性危害关键检测技术食品安全检测、投入品安全控制技术、产地环节净化技术生产环境净化、农产品加工技术精深加工、农产品包装与储备等方面的技术与发达国家还存着较大差距,技术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存在滥用农药、肥料、养殖投入品饲料、食品添加剂等投入品不规范使用,违规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现象,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诸多隐患。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因此,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条,促进农业创新转型升级,地方亟需优化城乡产业布局,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加快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业+”多业态发展;亟需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促进农业创新转型升级,构建可持续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保障。
(三)乡村文化空心化,公共文化自觉服务不足不够
近几年国家逐步加大财政投入,相继实施了县级图书馆和、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活动室(广场)等项目建设,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5],有效提升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冲击、外来文化的侵蚀,乡村文化自信式微,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农村公共文化有效供给不足。当前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过于强调硬件设施标准化,忽视了村庄差异化需求,部分重“硬件建设”、轻“软件服务”文化資源利用低效;乡村文化队伍建设薄弱,文化服务质量不高;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不足;农民文化消费理念落后,层次不高自信缺失,文化育民成效不彰,消遣型文化消费多,享受型、发展型文化消费少。二是基础教育费用占比家庭文化类支出过高。多数农民认为教育是子女实现社会阶层流动、获取体面工作的重要途径。随着异地就学“借读费”“赞助费”的取消,农村父母更是竭尽全力为子女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进城务工陪读、买学区房等普遍存在。同时农村学生为缩小与城市学生的教育差距,校外补习日益盛行。三是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不足。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传统乡村文化不断受到城市文化冲击逐渐走向衰败,传统的手工技艺、戏剧曲艺等非物质文化传承出现了面临断层窘境。乡村文化的低俗化和农民心灵的荒漠化,使农村逐渐失去主体意识和发展内动力。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铸魂工程。因此,乡村没有文化,乡村就缺少内涵,就缺少灵魂。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创新机制提升文化服务效能,整合资源、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发挥文化育民、文化强民作用,是重塑乡村文化当务之急。
二、师范高等院校服务地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与探索路径探索
高校在服务地方乡村振兴战略中有着各自的资源特色与优势,能否有效整合校内外资源与优势,形成强大合力,是提升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成效的关键所在。下面将以华中师范大学服务地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为例,从人才培养、智库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农村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四个方面进行进一步阐述与探讨。
积极整合基础教育、农村问题研究、干部管理培训、生态环境设计、有机农药研究、生物技术研究、电子商务等专业领域优势资源,在“问清诊”“把准脉”的基础上,从人才培养、智库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农村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四个方面进行实践与探索。
(一)统筹培育新型人才发挥高校育人优势,推进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培育乡村人才是破解制约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实施瓶颈的有效途径与突破口。高校是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重要输出地,培养接地气、善创新和重实践“适销对路”的“三农”人才队伍,是新时代高校育人工作的时代重要使命,更是高校服务区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担当。乡村人才工作重点要抓好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本土人才、农科专业人才等三大群体的培养与发展工作。
1.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主要包括现有农民和潜在农民两类,他们两者都是现代农业的生产者主体。一是依托农林、学校生物、化学、电子商务等涉农类专业学科力量,把培训班办到农家院落、田间地头,加强对现有农民的农业生产、种养殖技术、农产品营销能力等培养工作,提升农民技能业务技能本领,促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二是对潜在农民(外出务工返乡农民、退役军人)开展实施“精英式”职业技能培训,通过系列“培训工程精准指导”,有规划、有目的、有层次的提高潜在农民的综合素质,将其培育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代表[6]。三是深化本科生、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认同者、拥护者、倡导者和支持践行者;调整部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化拓展农村教育基地建设,强化实验、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加强农村创新创业指导,搭建农村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积极培育扶持“农创客”等,为这些潜在农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集成式优质服务,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
2.发展乡村本土人才
乡村本土人才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农村致富带头人,他们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情怀,对乡村建设有着美好的愿景。特别是从本土出去的成功人士,他们有思想、有资金、有素质、有抗风险能力,依托他们村内创业可以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的改善,带动现代农业发展,带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带动农民一起致富。加强乡村本土人才挖掘与合作,为他们创新创业提供信息咨询与资源对接,激发本土人才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对推进农村产业发展,带动村内经济发展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3.培育“三农”专业人才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各类专业人才,高校要以乡村人才振兴需求为驱动力,通过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集中专题培训与 “一对一”精准指导相结合、项目合作与协同育人相结合等方式,创新“三农”专业人才培育机制;通过完善学科专业设置、强化学科交叉融合、升级人才培养方案、增强实习实践教学环节,推进应用型和复合型适农人才培育工作,结合学科优势与特色为地方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主要为乡村人才振兴储备人才,做好人才“培养”与“输送”两项主要工作,当好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的“大后方”。一是主动参与地方有关专业人才日常培训工作,组织教授专家下乡下村开班讲学,打造农村继续教育特色品牌;二是组织学校附属中小学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组织专家学者为地方乡村制定村庄规划、人居环境整治与生态环境修复方案;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等。
关键词:乡村振兴;师范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智库;乡村文化
自2012年以来,全国高校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人才基础[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需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1]。2018年12月29日,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进一步为各高校深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科学指引和行动指南。全国各大高校纷纷响应号召,作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师范类院校,在积极推进乡村教育精准扶贫的同时,一直谋求在更多的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师范类院校只要能在助推地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如何围绕基本职能,找准乡村发展的“痛点”“槽点”与着力点,选准服务切入点,将在“天时”上把握政策良机、在“地利”上用好地方资源、在“人和”上凝聚各方力量,势必能在直接影响其服务地方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有所作为。本文主要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探讨高校在服务地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与策略。
一、乡村在推进振兴战略过程中存在的痛点与需求问题
2018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总要求是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1],指出乡村振兴是涉及经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治理水平等的全面振兴[2],同时对省市各级部门的协同创新提出高难度挑战。华中师范大学驻村工作队员们结合近些年对X市C镇农村的田园观察及工作经历,发现当前各级政府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高度重视,作为乡村振兴主体的农民热情高涨,表现出极强的机遇意识和“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总体发展态势良好。然而,当前乡村发展仍面临诸多短板,农民增收难、农业现代化水平低、人才短缺、乡村文化缺失等。
(一)乡村人才空心化,内生发展动力不足
乡村人才匮乏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最大困境。近年来内地乡村人才及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向沿海城市和省内大城市,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导致内生发展动力严重不足,乡村发展呈现明显的外生性和行政驱动性特点[3]。一是缺乏新型职业农民。现有农业生产经营者老龄化现象严重,学历水平偏低,年龄结构失衡,经营理念落后。据统计,C镇农村人口中60岁以上比例占到近21%,老龄化比例超过WHO认定标准的2倍,日常在村人员50岁以上比例超过63%, 50-70岁的农民是农业生产经营主力,45岁以下的年輕人84%以上都在外务工。二是缺少优秀的乡村治理人才。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干部的业务能力、致富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等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目前很多村干部的实际岗位胜任力与此还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地区村干部无编制、低收入、零保障的“低待遇”与基层工作头绪多、责任大、做事难、问责风险高等“权责不对等”现象,是导致基层队伍不稳定、干部流失快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学生村官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基层组织的战斗力,但是由于专业对口度低、综合待遇低、身份认同感差,流动性较强。年轻干部普遍不愿扎根基层。三是缺少专业型人才支持。乡村普遍缺乏农业科技、医疗教育、网络电商营销、环境治理、文化传播、乡村治理等领域“拔尖型”方面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缺少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引进与合作培养长效引才、育人、留才机制。
因此,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4]的“三农”工作队伍,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生态环境,既是补齐乡村振兴人才短板的急需,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实现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二)乡村科技空心化,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多数乡镇受到“无工不富”和“政绩”思想影响,在产业布局中出现“重工轻农”“重商轻农”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农业产业布局中农村一二三产业布局不均衡协调、不合理。一是农产品的同质化严重,缺乏产业集群效应不强。部分区域农产品作物结构、品种结构相对单一,农产品的同质化竞争迫使生产经营者“重量轻质”,农产品出现阶段性过剩,同时绿色有机安全的优质农产品供应不足。由于产业化程度低,农产品专业合作社间存经营模式相对落后,在同质化竞争激烈、产业分工水平低、服务体系不完善等现象缺少集群与协同效应。二是产业链不健全,农产品附加值低。一方面部分农产品产业化程度低,缺少企业化生产经营管理与社会化服务体系;另一方面部分农产品在产业链纵向和横向延伸方面还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在农产品精深加工、储运、销售、副产物综合利用等环节创新不足,在现代化农业的观光性、娱乐性、参与性、文化性等一二三产业融合方面开发不足,现代化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开发不足,一二三产业融合层次低,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不够通畅,价值链有待升级。三是农产品科技水平低,质量安全存在隐患。近年来,农产品科技应用在提质增量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很多部分农产品在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等环节仍存在很多问题,科技含量低,一方面在动植物分子遗传学和转基因在生物技术育种、高科技生产管理技术、食源性危害关键检测技术食品安全检测、投入品安全控制技术、产地环节净化技术生产环境净化、农产品加工技术精深加工、农产品包装与储备等方面的技术与发达国家还存着较大差距,技术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存在滥用农药、肥料、养殖投入品饲料、食品添加剂等投入品不规范使用,违规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现象,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诸多隐患。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因此,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条,促进农业创新转型升级,地方亟需优化城乡产业布局,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加快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业+”多业态发展;亟需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促进农业创新转型升级,构建可持续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保障。
(三)乡村文化空心化,公共文化自觉服务不足不够
近几年国家逐步加大财政投入,相继实施了县级图书馆和、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活动室(广场)等项目建设,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5],有效提升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冲击、外来文化的侵蚀,乡村文化自信式微,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农村公共文化有效供给不足。当前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过于强调硬件设施标准化,忽视了村庄差异化需求,部分重“硬件建设”、轻“软件服务”文化資源利用低效;乡村文化队伍建设薄弱,文化服务质量不高;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不足;农民文化消费理念落后,层次不高自信缺失,文化育民成效不彰,消遣型文化消费多,享受型、发展型文化消费少。二是基础教育费用占比家庭文化类支出过高。多数农民认为教育是子女实现社会阶层流动、获取体面工作的重要途径。随着异地就学“借读费”“赞助费”的取消,农村父母更是竭尽全力为子女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进城务工陪读、买学区房等普遍存在。同时农村学生为缩小与城市学生的教育差距,校外补习日益盛行。三是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不足。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传统乡村文化不断受到城市文化冲击逐渐走向衰败,传统的手工技艺、戏剧曲艺等非物质文化传承出现了面临断层窘境。乡村文化的低俗化和农民心灵的荒漠化,使农村逐渐失去主体意识和发展内动力。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铸魂工程。因此,乡村没有文化,乡村就缺少内涵,就缺少灵魂。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创新机制提升文化服务效能,整合资源、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发挥文化育民、文化强民作用,是重塑乡村文化当务之急。
二、师范高等院校服务地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与探索路径探索
高校在服务地方乡村振兴战略中有着各自的资源特色与优势,能否有效整合校内外资源与优势,形成强大合力,是提升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成效的关键所在。下面将以华中师范大学服务地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为例,从人才培养、智库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农村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四个方面进行进一步阐述与探讨。
积极整合基础教育、农村问题研究、干部管理培训、生态环境设计、有机农药研究、生物技术研究、电子商务等专业领域优势资源,在“问清诊”“把准脉”的基础上,从人才培养、智库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农村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四个方面进行实践与探索。
(一)统筹培育新型人才发挥高校育人优势,推进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培育乡村人才是破解制约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实施瓶颈的有效途径与突破口。高校是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重要输出地,培养接地气、善创新和重实践“适销对路”的“三农”人才队伍,是新时代高校育人工作的时代重要使命,更是高校服务区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担当。乡村人才工作重点要抓好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本土人才、农科专业人才等三大群体的培养与发展工作。
1.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主要包括现有农民和潜在农民两类,他们两者都是现代农业的生产者主体。一是依托农林、学校生物、化学、电子商务等涉农类专业学科力量,把培训班办到农家院落、田间地头,加强对现有农民的农业生产、种养殖技术、农产品营销能力等培养工作,提升农民技能业务技能本领,促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二是对潜在农民(外出务工返乡农民、退役军人)开展实施“精英式”职业技能培训,通过系列“培训工程精准指导”,有规划、有目的、有层次的提高潜在农民的综合素质,将其培育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代表[6]。三是深化本科生、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认同者、拥护者、倡导者和支持践行者;调整部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化拓展农村教育基地建设,强化实验、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加强农村创新创业指导,搭建农村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积极培育扶持“农创客”等,为这些潜在农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集成式优质服务,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
2.发展乡村本土人才
乡村本土人才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农村致富带头人,他们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情怀,对乡村建设有着美好的愿景。特别是从本土出去的成功人士,他们有思想、有资金、有素质、有抗风险能力,依托他们村内创业可以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的改善,带动现代农业发展,带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带动农民一起致富。加强乡村本土人才挖掘与合作,为他们创新创业提供信息咨询与资源对接,激发本土人才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对推进农村产业发展,带动村内经济发展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3.培育“三农”专业人才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各类专业人才,高校要以乡村人才振兴需求为驱动力,通过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集中专题培训与 “一对一”精准指导相结合、项目合作与协同育人相结合等方式,创新“三农”专业人才培育机制;通过完善学科专业设置、强化学科交叉融合、升级人才培养方案、增强实习实践教学环节,推进应用型和复合型适农人才培育工作,结合学科优势与特色为地方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主要为乡村人才振兴储备人才,做好人才“培养”与“输送”两项主要工作,当好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的“大后方”。一是主动参与地方有关专业人才日常培训工作,组织教授专家下乡下村开班讲学,打造农村继续教育特色品牌;二是组织学校附属中小学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组织专家学者为地方乡村制定村庄规划、人居环境整治与生态环境修复方案;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