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媒体影响着高校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减少或消除新媒体的负面影响,充分利用新媒体服务学生思想发展、道德提升,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天地。
【关键词】新媒体;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信息化化时代背景下,各种新媒体不断涌现,数字移动电视、4G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给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带来极大的冲击,改变着人的生活,影响着公民的思维,推动着社会经济经历重大变革。高校思想政治也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如何应对现代新媒体对高校学生思想的影响,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更好地服务学生思想发展、道德提升,如何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天地,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充分认识新媒体的功能和影响,发挥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服务学生生活、学习和未来发展,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1 新媒体对当代高等教育积极作用分析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报纸、广播电视信息传播形式而提出一个相对概念,新媒体相对于传统的媒体形式信息更为丰富,更新更为迅速,获取更为方便。每个人都能随时关注各个方面的信息,传播速度呈现几何级递增,并且每一个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交互性更为突出。应用到教育领域就表现为丰富的信息资源、方便快捷的获取形式、共享开放的资源平台、人性化更强的智能交互、虚拟与现实的融合等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搭建更为广阔的学习应用平台
新媒体以其快捷、交互、共享等特点,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为先进的应用平台,建筑在新媒体之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之搭建更为实用的应用和展示平台。随着我国数字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移动通讯终端不断普及,且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各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应用形式不断推陈出新。高校学生对新生事物非常敏感,是应用和推动新生事物发展的重要力量,应用新媒体搭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有着非常积极的有利因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利用新媒体,引导学生关注各种新问题、新现象,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和创新思维。搭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平台、微博互动平台、QQ群、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題网站,以各种新鲜的信息、新颖的形式向学生推送各种教育内容,做好思想宣传、道德教育,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拓展和延伸,由单一的教室走向多平台,由静态教育专项动态立体的高效共享交互平台。
1.2 新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效提速助力
新媒体突出的特点是时效性和便捷性,各种信息传播非常方便快捷,内容更新速度非常之快,呈现的内容交互性非常强,能够通过资源共享、受众互动等形式快速实现信息的传播和交互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通讯终端,结合基于媒体平台的各种社交应用平台,实现分享和交流,不断拓展和深化,让高校学生能够有更为广阔而又及时的信息来源,能够不断深入理解信息,并做好相互交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利用新媒体的这些特性,向学生推送各种有价值的信息,进行针对性的专题教育引导,能够持续广泛的对他们进行政治教育、思想宣传、道德感化,大大提升教育的辐射面和渗透力,构建全方位、高效率、立体化教育体系。新媒体应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真正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效率不高、效果不明显的突出问题找到解决之道。
1.3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针对性和自主性
新媒体环境下,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能够更好地根据自己兴趣有选择的学习和实践,能够更加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灵活安排学习实践,还能够随时挑调整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方法,大大增强了学习的自主性。很多时候,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没有自主选择和安排的权力,只能够被动地跟着教师学习,不少学生感到兴趣不高时,也不能够自由调整。新媒体时代,教师能够灵活安排教学内容,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学习资源与途径,更能够针对不同层次、专业的学生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实现师生零距离互动,不再是有问题无处问,有思想没地说。打破教育的主客体之间的界限,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互动。网络环境下,学生能够更为自由的交流,学生能够更好地反应自己的真实思想,能够展示自己最为真实的心理状态,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开展有针对性教育和引导,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 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面影响分析
每一个事物都有两面性,新媒体对高校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觑。
2.1 新媒体无障碍几何级传播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诸多冲击
新媒体环境下,每一个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发布者,自媒体时代的突出特点是每一个人都能随时随地获取更多的信息,也能够发布各种信息,信息没有来得及过滤就已经四处传播开来。微信、QQ没有了国界限制,各种社交平台能够自由发表观点,发布各种消息。各种文化政治势力以及经济利益驱使下的各种团体为争夺受众,不断推送各种信息,有的是政治目的,进行思想洗脑,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洗脑。经济利益者为了博取大学生的眼球,利用我国言论自由和价值多元化的环境,向学生推送各种非主流的意识形态和思想问题,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和信仰带来极大冲击,这些信息的泛滥以及对大学生的狂轰滥炸,短期内消解大学主流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会让学生迷失理想信念,混淆他们的价值观念,弱化这些思想不成熟大学生的道德意识。
2.2 沉浸在虚拟空间大学生容易出现认知偏差和人格障碍
新媒体的特性决定着其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高校大学生是新事物的支持者,也是使用新事物的前卫者,他们对新媒体非常熟悉,甚至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内容,很多高校大学生媒体花在新媒体应用上的时间非常之多。在给高校大学生带来各种丰富信息和知识的同时,也让很多的大学生沉溺于新媒体不能够自拔。高校大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不是很强,他们的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在虚拟的空间很容易深陷其中,脱离现实世界,造成不少高校大学生不能够更好地融入现实生活,在虚拟世界畅畅所欲言,在现实生活中沉默寡言,成为典型低头族和伏案族。不少学生生活在虚幻的网络成就中,造成人际交往障碍,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网络世界的道德缺失和法律空白,让很多人容易造成自我放纵,利用新媒体制造谣言、发布各种没有事实依据的消息,制作传播各种病毒软件等,失去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道德标准。 2.3 新媒体承载的多元化价值思想冲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实效
新媒体是发布和传播的各种消息呈现一种分散化状态,很多信息都不是官方或者正规合理机构以及负责任的实所发布,信息鱼龙混杂,文化思想呈现杂乱无序。市场经济环境下,受商业利益的趋势,很多的信息都是经过包装,或者为拨人眼球而刻意制作的信息,在追求新异的社会里,很多人为了吸引人,往往以突破基本道德和常态思维为噱头,给高校大学生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干扰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影响他们的生活方法和思想追求。很多的低俗文化和快餐文化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极大的冲击,不但不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是对核心价值观的的消解。
3 新媒体环境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更好地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3.1 不断开拓教育新阵地,延伸思想政治教育范围
新媒体把更多的高校大学生吸引过去,占据着大学生的思想和文化空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要不断拓展教育的范围,去占领更多的新阵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构建更为广阔的教学大课堂,为他们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渠道。首先,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打造适宜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成长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教育新平台,让学生能够利用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学习。构建适合学生学习的思想政治网站,及时发布各种教学的新资源,让学生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浏览各种新闻热点,并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分析和探讨,让学生关注信息,又能够全面深入理解。充分利用新媒体与学生展开积极互动,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QQ群、微信群,针对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开展深度互动交流,师生之间进行无障碍沟通,及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心理疏导、问题解答。再次,营造积极健康的新媒体文化,让学生能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净化新媒体环境,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生活、学习和成长。
3.2 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构建复合型教师队伍
新媒体环境下,教师必须适应新媒体,并能够充分利用新媒体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师一定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新媒体应用能力,在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思想政治。教师不仅要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还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动态,能够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和引导。课堂之外,也能够通过新媒体及时发现他们的思想变化和心理动向,及时通过新媒体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心理辅导,防止学生受到不良文化思想的侵蚀。
3.3 建立健全媒体监督机制,做好规范监督和引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全面了解,尤其是关注他们应用新媒体动向,一方面需要做好教育引导,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学习,掌握更多的信息资源,获取更好地学习渠道。另一方面,需要对学生进行监督,建立健全校园媒体监督机制,与电信企业、网络监督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从源头上净化新媒体信息,建立绿色媒体环境,让高校大学生能够幸福生活,高效利用,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段志英.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拓展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
[2]郑元景.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
作者简介
许英伟(1976-),男,漢族,吉林省长春市人。硕士学位。现为空军航空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宪法与行政法。
吴文莉(1974-),博士学位。现为空军航空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单位
空军航空大学 吉林省长春市 130000
新媒体影响着高校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减少或消除新媒体的负面影响,充分利用新媒体服务学生思想发展、道德提升,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天地。
【关键词】新媒体;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信息化化时代背景下,各种新媒体不断涌现,数字移动电视、4G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给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带来极大的冲击,改变着人的生活,影响着公民的思维,推动着社会经济经历重大变革。高校思想政治也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如何应对现代新媒体对高校学生思想的影响,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更好地服务学生思想发展、道德提升,如何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天地,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充分认识新媒体的功能和影响,发挥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服务学生生活、学习和未来发展,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1 新媒体对当代高等教育积极作用分析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报纸、广播电视信息传播形式而提出一个相对概念,新媒体相对于传统的媒体形式信息更为丰富,更新更为迅速,获取更为方便。每个人都能随时关注各个方面的信息,传播速度呈现几何级递增,并且每一个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交互性更为突出。应用到教育领域就表现为丰富的信息资源、方便快捷的获取形式、共享开放的资源平台、人性化更强的智能交互、虚拟与现实的融合等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搭建更为广阔的学习应用平台
新媒体以其快捷、交互、共享等特点,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为先进的应用平台,建筑在新媒体之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之搭建更为实用的应用和展示平台。随着我国数字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移动通讯终端不断普及,且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各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应用形式不断推陈出新。高校学生对新生事物非常敏感,是应用和推动新生事物发展的重要力量,应用新媒体搭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有着非常积极的有利因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利用新媒体,引导学生关注各种新问题、新现象,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和创新思维。搭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平台、微博互动平台、QQ群、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題网站,以各种新鲜的信息、新颖的形式向学生推送各种教育内容,做好思想宣传、道德教育,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拓展和延伸,由单一的教室走向多平台,由静态教育专项动态立体的高效共享交互平台。
1.2 新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效提速助力
新媒体突出的特点是时效性和便捷性,各种信息传播非常方便快捷,内容更新速度非常之快,呈现的内容交互性非常强,能够通过资源共享、受众互动等形式快速实现信息的传播和交互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通讯终端,结合基于媒体平台的各种社交应用平台,实现分享和交流,不断拓展和深化,让高校学生能够有更为广阔而又及时的信息来源,能够不断深入理解信息,并做好相互交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利用新媒体的这些特性,向学生推送各种有价值的信息,进行针对性的专题教育引导,能够持续广泛的对他们进行政治教育、思想宣传、道德感化,大大提升教育的辐射面和渗透力,构建全方位、高效率、立体化教育体系。新媒体应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真正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效率不高、效果不明显的突出问题找到解决之道。
1.3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针对性和自主性
新媒体环境下,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能够更好地根据自己兴趣有选择的学习和实践,能够更加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灵活安排学习实践,还能够随时挑调整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方法,大大增强了学习的自主性。很多时候,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没有自主选择和安排的权力,只能够被动地跟着教师学习,不少学生感到兴趣不高时,也不能够自由调整。新媒体时代,教师能够灵活安排教学内容,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学习资源与途径,更能够针对不同层次、专业的学生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实现师生零距离互动,不再是有问题无处问,有思想没地说。打破教育的主客体之间的界限,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互动。网络环境下,学生能够更为自由的交流,学生能够更好地反应自己的真实思想,能够展示自己最为真实的心理状态,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开展有针对性教育和引导,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 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面影响分析
每一个事物都有两面性,新媒体对高校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觑。
2.1 新媒体无障碍几何级传播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诸多冲击
新媒体环境下,每一个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发布者,自媒体时代的突出特点是每一个人都能随时随地获取更多的信息,也能够发布各种信息,信息没有来得及过滤就已经四处传播开来。微信、QQ没有了国界限制,各种社交平台能够自由发表观点,发布各种消息。各种文化政治势力以及经济利益驱使下的各种团体为争夺受众,不断推送各种信息,有的是政治目的,进行思想洗脑,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洗脑。经济利益者为了博取大学生的眼球,利用我国言论自由和价值多元化的环境,向学生推送各种非主流的意识形态和思想问题,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和信仰带来极大冲击,这些信息的泛滥以及对大学生的狂轰滥炸,短期内消解大学主流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会让学生迷失理想信念,混淆他们的价值观念,弱化这些思想不成熟大学生的道德意识。
2.2 沉浸在虚拟空间大学生容易出现认知偏差和人格障碍
新媒体的特性决定着其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高校大学生是新事物的支持者,也是使用新事物的前卫者,他们对新媒体非常熟悉,甚至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内容,很多高校大学生媒体花在新媒体应用上的时间非常之多。在给高校大学生带来各种丰富信息和知识的同时,也让很多的大学生沉溺于新媒体不能够自拔。高校大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不是很强,他们的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在虚拟的空间很容易深陷其中,脱离现实世界,造成不少高校大学生不能够更好地融入现实生活,在虚拟世界畅畅所欲言,在现实生活中沉默寡言,成为典型低头族和伏案族。不少学生生活在虚幻的网络成就中,造成人际交往障碍,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网络世界的道德缺失和法律空白,让很多人容易造成自我放纵,利用新媒体制造谣言、发布各种没有事实依据的消息,制作传播各种病毒软件等,失去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道德标准。 2.3 新媒体承载的多元化价值思想冲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实效
新媒体是发布和传播的各种消息呈现一种分散化状态,很多信息都不是官方或者正规合理机构以及负责任的实所发布,信息鱼龙混杂,文化思想呈现杂乱无序。市场经济环境下,受商业利益的趋势,很多的信息都是经过包装,或者为拨人眼球而刻意制作的信息,在追求新异的社会里,很多人为了吸引人,往往以突破基本道德和常态思维为噱头,给高校大学生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干扰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影响他们的生活方法和思想追求。很多的低俗文化和快餐文化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极大的冲击,不但不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是对核心价值观的的消解。
3 新媒体环境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更好地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3.1 不断开拓教育新阵地,延伸思想政治教育范围
新媒体把更多的高校大学生吸引过去,占据着大学生的思想和文化空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要不断拓展教育的范围,去占领更多的新阵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构建更为广阔的教学大课堂,为他们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渠道。首先,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打造适宜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成长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教育新平台,让学生能够利用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学习。构建适合学生学习的思想政治网站,及时发布各种教学的新资源,让学生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浏览各种新闻热点,并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分析和探讨,让学生关注信息,又能够全面深入理解。充分利用新媒体与学生展开积极互动,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QQ群、微信群,针对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开展深度互动交流,师生之间进行无障碍沟通,及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心理疏导、问题解答。再次,营造积极健康的新媒体文化,让学生能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净化新媒体环境,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生活、学习和成长。
3.2 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构建复合型教师队伍
新媒体环境下,教师必须适应新媒体,并能够充分利用新媒体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师一定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新媒体应用能力,在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思想政治。教师不仅要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还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动态,能够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和引导。课堂之外,也能够通过新媒体及时发现他们的思想变化和心理动向,及时通过新媒体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心理辅导,防止学生受到不良文化思想的侵蚀。
3.3 建立健全媒体监督机制,做好规范监督和引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全面了解,尤其是关注他们应用新媒体动向,一方面需要做好教育引导,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学习,掌握更多的信息资源,获取更好地学习渠道。另一方面,需要对学生进行监督,建立健全校园媒体监督机制,与电信企业、网络监督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从源头上净化新媒体信息,建立绿色媒体环境,让高校大学生能够幸福生活,高效利用,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段志英.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拓展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
[2]郑元景.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
作者简介
许英伟(1976-),男,漢族,吉林省长春市人。硕士学位。现为空军航空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宪法与行政法。
吴文莉(1974-),博士学位。现为空军航空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单位
空军航空大学 吉林省长春市 1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