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馋嘴哥,手机美食打造亿万财富

来源 :分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uang1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馋嘴小子开起美食网站
  王旭升,一个出生在江西赣州的80后阳光男孩。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平面视觉艺术专业,有才但很狂。
  2008年,王旭升有幸成为豆瓣的第一位设计师。在豆瓣,他学会的不是画图,而是设计。在他看来,设计的本质是沟通,但中国的设计师却忘记了这个本质。大学在广告公司实习时,他发现:“国外广告公司的单子周期要比我们长五到十倍。在中国,三天就让你出成果,这时设计师就是画图,根本没时间去了解自己的客户。相反,国外设计师是理性的,他们首先会考虑受众。”难怪老外如此嘲笑:在中国,设计师基本被分为熟练的画图工和不熟练的画图工。
  最初,王旭升负责一些界面设计的工作。一年半之后,因能力出众他又兼任产品经理,负责用户账号管理、豆邮、广播。那时候,豆瓣大大小小的小组小站都是他一个人“盯着”,更多的情况下他是在观察各个小组小站的动态。“这更像拍电影,产品经理是编剧,设计师是导演,或者叫后期制作,抑或是‘后期’加上一部分导演。”他这样总结自己在豆瓣的工作。
  2011年1月初,王旭升忽然从工作三年的豆瓣离职。这次,他希望用自己的产品告诉大家:什么是设计。他瞄准了一个并不创新的领域:菜谱分享网站。“菜谱和豆瓣的书影音都属于垂直信息领域,在豆瓣的工作经历让我对信息架构有了自己的认识。移动互联网也是一个改变菜谱网站格局的机会,错过了,就再抓不住了。”他说。
  其实下厨房网站www .xiachufang.com这个域名早在2006年就已被人购买,那时王旭升还是一个经常自己下厨的“用户”。他嘴馋,曾跟妈妈学会炒不少菜,平时喜欢鼓捣一些色香味俱全的别致小菜,朋友吃后无不赞叹。但在网上找菜谱的过程中,他发现已有的菜谱网站做得并不好,于是打算自己做一个。买下域名后,却因忙于工作,无时间打理。2008年打算和朋友共同写一个做饭类的博客,工作一忙又给耽搁了。
  后来王旭升看到这样一个数据:Google每天搜索量的10%都在搜菜!在国外,Google把“美食”搜索与MP3搜索、网页搜索、图片搜索作为并行关系的频道来推出。同时,国内在微博等社会化媒体上,美食也都是个热点话题。他意识到,中国有十三亿人,喜欢美食的更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如果建一个专注于美食的炫酷网站,将商机无限!
  有趣的是,王旭升决定创业之前写了个PPT,本来想给投资人看,后来才发现接触的投资人并不看这玩意,这个PPT唯一的作用就是让陈寅决定离职和他一起创业。27岁的陈寅北大计算机系研究生毕业后,曾担任豆瓣电影的开发工程师。2010年年初离职去了一家对冲基金做数据算法的工作。因豆瓣电影和“下厨房”有些共通之处,对他来说算是轻车熟路,于是两人一拍即合。
  2011年1月,“下厨房”的初步方案就在五道口的雕刻时光咖啡馆出炉了。为认识更多的人,也给创业的过程增添一些乐趣,王旭升想出了一个颇具创意的点子,他每天都会去咖啡馆,并且开始出售一顿饭的时间陪人聊天,要求是对方埋单咖啡餐点,聊天的内容涉及互联网、设计、世界观等等,只要能聊的都可以聊。结果异常惊喜,就在雕刻时光,他谈来了公司的第一笔投资,并且挖来了另一个伙伴,现在“下厨房”的主编潘小月。这个创业项目就以这样一种浪漫的方式正式开启了。他把网站的主题定为:“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创业也可以很浪漫
  有了杭州天使湾创投汇来的三百万启动资金,“下厨房”于2011年3月15日正式上线。因为迅速上线,很多页面在不同浏览器下都存在显示问题,严重的基本上是“无法访问”的状态;另外,用户看到好的食谱,就期望可以有“分享”的功能,收藏好的食谱也希望有分类;除此之外,刚上线之初也没有“关注用户”的功能。
  挑出这些瑕疵的是一开始从豆瓣拉过来的用户,这多少让王旭升有点应接不暇。“我们当时打算拉一万人过来测试一下,但是2011年3月就来了三万多人,其中注册的就有好几千人。他们提出很多问题,说我们瑕疵太多了,催我们赶紧修改。”王旭升不敢怠慢,日夜加班进行完善。
  创业是很累的,要考虑的事情太多,再也没有了典型的工作日与节假日,每天要花很多时间逛网站,看数据。最好玩的是,王旭升还潜伏在多个用户讨论做饭的小组、论坛、QQ群中,了解用户真正的需求。
  “是谁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昼夜,厨房与爱。”这句话在打开“下厨房”APP时慢慢浮现出来,出自乐队万能青年旅店那首《揪心的玩笑与漫长的白日梦》的歌词。后来很多下厨房的用户都说,希望这句话停留哪怕再多两秒,因为这像一种共鸣,一个接头暗号,述说着生活的美好以及人与人相遇的故事;再配上精美的食物图片,一阵阵文艺情怀扑面而来。那一刻,在搅动你味蕾的同时,也让人对这个应用的设计平添了几分兴趣。
  王旭升坚持设计就是与用户沟通和对话,在功能设计、食材分类上都充分去贴合用户的心智模式。他说:“我们要做用户真正需要的功能,并不是别的网站有什么,自己也要有什么。比如我们和同类网站相比,菜谱分类做得并不全。但是对用户而言,搜索才是第一需求,分类知识第二需求,所以下厨房会先把用户的第一需求做到最好。分类的设计不能拍脑袋地想当然,比如按菜系分,一个普通用户在做菜时可能不会去想,今天我是要做鲁菜还是做粤菜,看似大而全的分类其实并不是用户真正需要的。”
  如果要问“下厨房”有没有哪些设计不是受用户启发的?王旭升会勇敢地回答:没有。它的手机客户端上,有一个首创的功能叫做“购买清单”,这就是充分站在用户立场上所设计出来的,非常符合使用场景。许多人在购物时会写一张小纸条,提醒自己要买哪些东西。而在下厨房的客户端上,你想要做某个菜,就可以将其添加到购买清单,做这道菜所需要的所有材料就会生成一张清单,样式简洁美观,买到一样,用手指轻划就能将这个食材划掉,流畅而有趣。
  又比如下厨房网站上的打印菜谱功能,就是因为有用户提议,虽然有手机,但还是想把菜谱打印出来。经过讨论,这的确是一个硬性而明确的需求,于是立刻上线了该功能,并且由他亲自设计了样式好看、可调节大小的打印页面。下厨房是一个坚守原则的网站,它倡导大家亲自动手做饭,回归家庭厨房,因此不做涉及外出就餐的内容,尽管与餐馆合作能为美食菜谱网站带来不小的收入。   就这样,“下厨房”凭着与众不同的简洁设计、方便实用的菜谱信息、文艺有爱的气质情怀,迅速从众多同类型网站中脱颖而出。
  在北京回龙观的一栋三层别墅里,“下厨房”的办公室更像是一个温馨的家。下厨房团队一直保持在十五人左右,大多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每一个员工都被这个小集体所感染,为了理想共同奋斗。工作之余,这里似乎每天都在上演情景喜剧,每天搭伙做饭,每月有定期的“COOKING FRDAY”,烧烤、包饺子样样都有,所有员工一起挽起袖子做饭,连本来从不进厨房的男程序员们都学会了烤蛋糕。此外,每个月第三个星期五都会有一个cookingday(下厨日),每次主题也都不一样。比如9月份的主题是BBQ,10月份的主题是火锅。下厨房的用户也可以参加,这无疑成了他们与用户之间很好的互动,也成了一个无形的广告。
  在一片赞誉声中,下厨房仅用3个月的时间便打开了市场,注册用户数从最初的五千人迅速增加到五十万。2011年8月下厨房有了Android版本,9月推出iPhone版本。
  和“吃货”一起快乐成长
  王旭升和陈寅这两个“下厨房”的创始人都很年轻,年轻到你会以为他们还是在读书的学生。或许正因如此,它的页面更多了些青春、梦幻的色彩,比如他们以《那件疯狂的小事叫爱情》这样的标题教姑娘们做草莓蛋糕。让你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他们的风格,喜欢上他们那个年龄才有的浪漫与激情。
  2012年7月,投资方提议上微信平台,王旭升没同意,说产品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事情,现在没有精力上微信。同样,对投资人问起为什么不用免费的方式去做推广?王旭升的解释是“现阶段花钱做产品才是最值得做的事情。”好玩的是,这家美食网站从上线一开始就有广告,这是王旭升从在豆瓣的三年工作中得出的教训。“豆瓣一开始没有广告,页面非常清新简洁,加入广告之后,很多用户说,‘豆瓣你变了,你有广告了’,‘你天天想着赚钱’。”王旭升说,所以“下厨房”一开始就尝试挂着一个google广告,目的就是想给用户传达一个信号,这个网站未来会有广告,以此让用户形成习惯。
  下厨房拒绝跟一些耗时耗财的广告商合作,而是会选择一些按照标准化流程操作的广告。比如,用户会上传一些做菜的原料,像“番茄酱”,在原料旁边会有一个链接,点击之后会出现“以下网店有售”的字样,用户直接就能购买。
  “我们没有精力去弄广告,因为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增加用户数量。如果有了五千万、一亿的用户,还愁不能赚大钱?”
  不通过广告,照样会获得用户,这得益于苹果官方appstore的推荐。2011年9月,下厨房有iPhone版本一个月之后,苹果官方就在主页中推荐了它。这直接促使2011年底用户的激增,从五六十万一下子到了2012年初的一百多万人。更令人吃惊的是,如今它的注册用户已超过四百万,且这个数字还在呈几何式增长!
  “下厨房”里最活跃的是一些做菜达人。注重生活品质的“小小H”,从大学开始就喜欢美食摄影的她逐渐想专职从事这份工作,在2012年2月17日注册了“下厨房”之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她小清新的摄影风格被编辑潘小月发现,立刻找到她做了访谈。《南来或北往,愿为一人下厨房》,登在了下厨房的“美食生活杂志”中。最近潘小月又找到她,准备出版一本关于“咖啡馆轻食”的书。
  除此之外,很多用户还给“小小H”留言,既有菜谱的讨论、味道的交流,还有生活中的一些家长里短、美食摄影的技术讨论,一来一去有很多互动,她的人气也渐渐旺了起来,还交了不少朋友。
  这个网站的用户群大多是年轻人,有70后辣妈、80后白领,还有一大批90后的学生。许多美食领域的知名人物都与下厨房私交甚好。用户们也与“下厨房”一同成长,许多人与这个团队成了生活中的朋友,甚至特意来北京参观办公室,与员工们一起做饭聊天。
  王旭升和员工经常会收到用户们送的礼物,有时候是快递来的家乡特产;有时候是亲自送上门的自制美味。网络歌手明七刀还翻唱过一首歌送给下厨房:“我爱你像爱柴米油盐的滋味,走天涯海角粗茶淡饭也作陪…….”
  日前,美国TDCE风投公司老板杰克考察“下厨房”后得出结论,这家网站的价值至少超过两亿人民币,尽管它还不到两岁。可对王旭升来说,这就像自己的孩子,给多少钱都不会卖的!
  (本文独家采写,未经许可严禁转载及上网。违者必究!)
  责编/昕莉
其他文献
野蛮的训练  唐昕出生于北京,从小就喜欢冒险。大学毕业后,她在一家知识产权公司做文员,工作枯燥乏味。有一天,她在网上闲逛,看见某户外游论坛上的一则广告,招募参加救援的志愿人员,她一时冲动,就报了名。  老妈反对她参加此类组织。老妈问她:“被救者如果伤残了怎么办,他们会说是你救援不当的结果……还有,自己掏钱救人,风险还要自己承担,图什么呀?”她搪塞老妈,先去看看再说。  一个月的培训极端残酷,她是所
期刊
今年28岁的孙增运是陕西渭南市丰原街人,2008年从西安地质学毕业后,被聘到渭南市大荔一家私人煤矿打工。  一天上网时,孙增运发现不少网友的QQ签名或微博中,都藏着各自的苦恼,或为感情受挫而悲伤,或因职场压力过大而骂娘,还有人因为朋友的背叛而发牢骚……但碍于网上熟人多,在用文字释放内心的坏情绪时,大家普遍都写得很含蓄。用孙增运的话说,“字里行间,充斥着一种不敢哭出声的压抑”。他发现,其实很多网友需
期刊
1  十一月的我,是焦躁不安的。  我把本月所有休假日都做了细致的书面计划,贴在床头显眼处。薛明看到时,脸上滑过一丝无奈,转瞬便恢复正常。我装没看见,依然大大咧咧地与他说笑。  是的,他女儿,薛明与前妻的女儿,十一月的生日。我只是,不想让薛明去看女儿而已。  与薛明结婚之前,就有朋友告诫我,这个随薛明前妻远走另一个城市的女儿,会似薛明的情人般与我争宠,以她为纽带,薛明会与前妻还有着剪不断的联系,复
期刊
被他喜欢需要很多的运气  第一次见林家聪,我就惊为天人。升旗仪式上,林家聪穿着白衣黑裤,朗朗地走在清晨八九点的阳光里,我突然就想要小解。其实,只是因为紧张。  很快我就知道了,林家聪跟我是“两个世界”里的人。简单地说,他品学兼优,我不务正业,他是用全年级第一的成绩考进这所重点高中,我是我爸塞了三万块择校费逼进这所学校。我想原来这三万块唯一的用处,是让我遇到了林家聪。  喜欢林家聪的人很多,他还有个
期刊
一  包菲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幸福的小日子,能让一个嫁出去三年的大姑姐给扰乱了。  下班包菲没有闻到菜香味,厨房里冷冷清清,公婆的房间里,传来细碎的哭声,还有叹气声。老公马凌云指着那屋说,姐姐回娘家了。  回娘家应该是件好事,怎么弄得这番样子啊?包菲心里犯着嘀咕。  眼看着都七点了,晚饭还没有着落。中午忙于一个策划案,包菲午饭也没有来得及吃,想着晚饭回家吃婆婆的拿手好菜,结果……  包菲说去楼下的
期刊
1、解不开的心理阴影  在我看来,我和常平的婚事更像是一场逼婚。听着双方父母日以继夜地唠叨“大龄、结婚”之类的字眼,我和他也许实在找不到情绪的出口,相亲认识半年多后,婚了。  婚后的生活可圈可点,总的来说尚可。但女儿出生,婚姻变得像一场噩梦。  常平总是以工作忙为由不愿意带女儿做家务,四个老人宁愿出钱也不愿出力带孙,我又不放心找保姆,于是,不仅被工作、女儿、家务削掉大量时间,也被削掉对婚姻、亲情的
期刊
大连走后,我与婆婆  相处得磕磕绊绊  与大连结婚后,我曾与大连过了一段蜜里调油的日子。那个时候,婆婆耳聪目明,什么活都能干。可一场眼疾后,婆婆的眼就盲了,紧接着,大连染上重疾,一个月后,大连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大连走后,只剩下了我和婆婆的家一下子显得空空荡荡。  而婆婆自从眼盲后,脾气变得古怪而难伺候。说实话,一人面对婆婆,我的心里是没底的。但每次夜晚做梦哭醒的我,听到隔壁婆婆的抽泣声时,我的
期刊
这段日子的生活的确够high,刚刚参加了闺密们的party,又兴致勃勃地赶赴朋友间的聚会,聊得欢天喜地,吃得更是大快朵颐,什么韩国烤肉、法式西餐,连同极具地方特色的美味小吃,一一让我们享受到了舌尖上的盛宴。可乐活的日子没持续两周,镜子前的我就彻底崩溃了:我的天啊,腰围足足胖了1圈,腹部的赘肉也清晰可见,平日最爱的包臀裙也无法上身。唉,这节过得表面风光,可私下揪心啊,再说情人节即将来临,就我这水桶身
期刊
长达五年的小三生涯  曾经,我骨子里憎恨小三儿。没想到后来,我竟然成了小三,并且,长达五年时光。  年纪越大,越懂得怎么跟人相处。我明白玉潘的处境,他有妻有子,我不能逼他,要给他时间选择。所以我和玉潘在一起,我从来不提离婚两个字。我们出去吃饭或者游玩,遇到熟人,我都会自觉地回避。  我坚信我和玉潘有未来。还有,我心里爱着一个人,就没办法和除他以外的人在一起。  因此,我心甘情愿、矢志不渝地做他的小
期刊
月夜清冷,难入眠  深秋十月,月夜清冷,不但孤单,还有些尴尬。“吴增瑞,你他妈的混蛋!”我几度碾转反侧,终于忍不住愤怒,最终对着黑夜,爆发出了嚎叫。  夜色很浓,我的嚎叫声,也不过只是徘徊在我和吴增瑞的新婚卧室里。委屈的眼泪,像决堤的河水一泻千里。  “吴增瑞和你真的很般配”。当初,婆婆托媒人提着厚礼来我家提亲的时候,这样的话,说了不下上百遍,直说得我父母心花怒放,一个劲地和他们一起给我做说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