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动目标:
1.关注和了解自己的家人。
2.知道自己家庭成员的组成,初步了解家人的民族、职业、兴趣爱好等,明白家人和亲属的社会关系。
3.学习用调查的方法获取信息,应用类推的方法进行问题分析。
活动准备:
1.学生每人准备一张全家合影或一张家人的生活照片。
2.家庭成员调查表(课前已填写清楚)。
3.《可爱的家》《家族歌》录音磁带。
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过程:
一、听歌曲,回想自己家庭
师播放歌曲《可爱的家》请同学们闭眼聆听。
师:听了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
生1:听了这首歌,我想起了我的家。
生2:我想起了爸爸和妈妈。
生3:我想起了我乡下的爷爷奶奶和爷爷家可爱的小羊和小猫,它们好可爱。
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温暖的家,你想大家了解你的家吗?那我们今天就来说说我的家好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利用歌曲这种孩子们喜欢的形式唤起孩子对“家”的感受,加深对歌词中表达的对家的依恋的理解。激发学习情趣。
二、晒照片,分享幸福时光
利用歌曲这种孩子们喜欢的形式唤起孩子对“家”的感受,加深对歌词中表达的对家的依恋的理解。激发学习情趣。
师: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风采,就让我们展示并分享一下吧。
要求:
1、把自己带来的全家福或生活照片贴在自己书上的贴照片处。
2、在小组内,每人向组内成员介绍自己照片的来源和其中的故事,让大家分享那幸福的时光,并简单介绍照片上的家庭成员。小组交流、共享。
3、每组选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收集照片的过程体验和感悟生活,同时,收集的过程也是与父母沟通的过程。培养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分享。
三、找规律,了解自己家人
师:每个小组的同学把自己的书竖着排成一排,然后观察每个家庭的成员组成情况,看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也可以去别的组参观)
生1:我发现有的家庭三口人,有的家庭是四口人。
生2:我發现有的家庭是祖孙三代人。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但我们发现每个家庭的成员都是不一样的,有的是两口之家,有的是三口之家,有的是四口之家,也有的是祖孙三代。最普遍的是三口之家(爸爸、妈妈和“我”)。
板书:
爸爸 妈妈我
师:你了解自己家的每一个人吗?指导学生根据课前完成的“家庭情况调查表”在小组内交流,并选2-3名交流能力较好的同学到前面汇报交流。
家庭情况调查表
成员 姓 名 年 龄 民 族 职 业 生 日 爱 好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家庭结构。知道家庭成员是由血缘和婚姻关系组合而成的。通过自我介绍家庭成员,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家庭生活,进行自我教育,加强对家人的了解和关注程度。
四、观察图,理解亲属关系
师:在你的家庭中,你是爸爸妈妈的孩子,你知道爸爸妈妈是谁的孩子吗?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还有其他孩子吗?他们和爸爸妈妈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彼此怎样称呼?
指导学生观察“家庭成员和亲属关系结构图”,思考并回答以上问题。
家庭成员和亲属关系结构图
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以上的结构图。
生1:爷爷奶奶的儿女除了爸妈还有伯伯和叔叔。
生2:和妈妈一个父母生的还会舅舅和姨姨。
生3:爸妈生了我和弟弟两人。
师:由于我国计划生育的原因,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但也有一些家庭(少数民族、单职工)有两个或三个孩子的。
生4:我知道了,如果不计划生育,我可能有哥哥、姐姐、弟弟和妹妹(师笑而肯定)
师:谁能在老师板书的基础上完成“家庭成员和亲属关系结构图”?
生上台完成了板书:
说说我的家
爷爷奶奶 姥姥 姥爷
爸爸妈妈
我
设计意图:
从学生实际出发,利用直观的结构图,加深对家庭成员和亲属间关系的进一步理解。
五、听儿歌,认真做练习
1、播放《家族歌》让学生听。
2、出示练习: 考考你
爸爸的哥哥称
爸爸的弟弟称
爸爸的姐妹称
妈妈的兄弟称
妈妈的姐妹称
我是爷爷奶奶的
我是姥姥姥爷的
我是大伯的
我是舅舅的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了解“我”与亲属关系的称谓。
1.关注和了解自己的家人。
2.知道自己家庭成员的组成,初步了解家人的民族、职业、兴趣爱好等,明白家人和亲属的社会关系。
3.学习用调查的方法获取信息,应用类推的方法进行问题分析。
活动准备:
1.学生每人准备一张全家合影或一张家人的生活照片。
2.家庭成员调查表(课前已填写清楚)。
3.《可爱的家》《家族歌》录音磁带。
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过程:
一、听歌曲,回想自己家庭
师播放歌曲《可爱的家》请同学们闭眼聆听。
师:听了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
生1:听了这首歌,我想起了我的家。
生2:我想起了爸爸和妈妈。
生3:我想起了我乡下的爷爷奶奶和爷爷家可爱的小羊和小猫,它们好可爱。
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温暖的家,你想大家了解你的家吗?那我们今天就来说说我的家好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利用歌曲这种孩子们喜欢的形式唤起孩子对“家”的感受,加深对歌词中表达的对家的依恋的理解。激发学习情趣。
二、晒照片,分享幸福时光
利用歌曲这种孩子们喜欢的形式唤起孩子对“家”的感受,加深对歌词中表达的对家的依恋的理解。激发学习情趣。
师: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风采,就让我们展示并分享一下吧。
要求:
1、把自己带来的全家福或生活照片贴在自己书上的贴照片处。
2、在小组内,每人向组内成员介绍自己照片的来源和其中的故事,让大家分享那幸福的时光,并简单介绍照片上的家庭成员。小组交流、共享。
3、每组选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收集照片的过程体验和感悟生活,同时,收集的过程也是与父母沟通的过程。培养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分享。
三、找规律,了解自己家人
师:每个小组的同学把自己的书竖着排成一排,然后观察每个家庭的成员组成情况,看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也可以去别的组参观)
生1:我发现有的家庭三口人,有的家庭是四口人。
生2:我發现有的家庭是祖孙三代人。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但我们发现每个家庭的成员都是不一样的,有的是两口之家,有的是三口之家,有的是四口之家,也有的是祖孙三代。最普遍的是三口之家(爸爸、妈妈和“我”)。
板书:
爸爸 妈妈我
师:你了解自己家的每一个人吗?指导学生根据课前完成的“家庭情况调查表”在小组内交流,并选2-3名交流能力较好的同学到前面汇报交流。
家庭情况调查表
成员 姓 名 年 龄 民 族 职 业 生 日 爱 好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家庭结构。知道家庭成员是由血缘和婚姻关系组合而成的。通过自我介绍家庭成员,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家庭生活,进行自我教育,加强对家人的了解和关注程度。
四、观察图,理解亲属关系
师:在你的家庭中,你是爸爸妈妈的孩子,你知道爸爸妈妈是谁的孩子吗?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还有其他孩子吗?他们和爸爸妈妈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彼此怎样称呼?
指导学生观察“家庭成员和亲属关系结构图”,思考并回答以上问题。
家庭成员和亲属关系结构图
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以上的结构图。
生1:爷爷奶奶的儿女除了爸妈还有伯伯和叔叔。
生2:和妈妈一个父母生的还会舅舅和姨姨。
生3:爸妈生了我和弟弟两人。
师:由于我国计划生育的原因,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但也有一些家庭(少数民族、单职工)有两个或三个孩子的。
生4:我知道了,如果不计划生育,我可能有哥哥、姐姐、弟弟和妹妹(师笑而肯定)
师:谁能在老师板书的基础上完成“家庭成员和亲属关系结构图”?
生上台完成了板书:
说说我的家
爷爷奶奶 姥姥 姥爷
爸爸妈妈
我
设计意图:
从学生实际出发,利用直观的结构图,加深对家庭成员和亲属间关系的进一步理解。
五、听儿歌,认真做练习
1、播放《家族歌》让学生听。
2、出示练习: 考考你
爸爸的哥哥称
爸爸的弟弟称
爸爸的姐妹称
妈妈的兄弟称
妈妈的姐妹称
我是爷爷奶奶的
我是姥姥姥爷的
我是大伯的
我是舅舅的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了解“我”与亲属关系的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