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9年4月,发生了一件震惊中外的大事—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了南京。
就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准备在长江的镇江段发起渡江作战时,一艘英国的护卫舰“紫石英”号无视解放军发布的公告,强行闯入解放军前线预定渡江的江段。面对蛮横无理的英国军舰,解放军态度坚决地向其发动了攻击。在双方交火中,“紫石英”号受到重创而不得不搁浅。
这件事表明了我军誓死捍卫国家主权的决心,也标志着列强在中国“炮舰外交”的终结。事情传到了英国,在英国引起了轩然大波,英国人不敢相信,中国人竟然敢打他们了!
看到报道后,程开甲无比开心,暗暗想:我们中国人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他立即给家人、同学写信,询问国内的情况。先他一步回国的同学告诉他,国家有希望了。于是,程开甲拒绝了恩师玻恩教授的挽留,放弃了高薪待遇,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归国之路。他的行李中,大多是自己搜集来的适合新中国工业建设的书籍,这些书籍后来都派上了大用场。
1950年,程开甲回到了祖国,回到了家乡。当见到阔别已久的家人,当女儿怯生生地喊了一声“爸爸”时,他的泪忍不住落了下来。在外漂泊受到的委屈瞬间化为乌有,他满心都是想要为国家做出一番贡献的渴望。
从此,程开甲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先后在浙江大学和南京大学任教。
1960年,邓小平同志批准从全国选调一百多名科技骨干参与原子弹的研制,其中就有程开甲,从此,他的名字就被记入国家的绝密档案中。后来,他又被调去荒无人烟的戈壁滩,负责组建核技术研究所,为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做准备。
1964年,巨大的蘑菇云在戈壁滩上升起,那一刻被载入了新中国的历史,成为我国核技术领域的里程碑。然而,原子弹的爆炸仅仅只是一个开始,程开甲在那片戈壁滩上一干就是20年。
戈壁滩上条件艰苦,时常有危险。有一次,一位地质专家来戈壁协助分析核试验区的岩石情况。程开甲搬着梯子,爬上数百米高的石頭山。这座山上寸草不生,全是碎石,程开甲刚爬上去,一脚踩踏在风化的碎石上,碎石滚动,他险些掉落山崖。
原子弹爆炸两年后,程开甲和王淦昌、邓稼先要进入引爆原子弹的洞穴去视察。这个洞穴,是通向原子弹爆炸的地下通道,谁也不知道其中藏着多少危险,残留着多少放射性物质。程开甲等人穿上一身防护设备,带着测量仪,冒着危险向爆炸中心位置走去。还没走几步,他们就感觉到四周的温度升高了,拿出温度计一看,已经高达40摄氏度。几位科学家汗流浃背,在洞穴中艰难前行,等出洞时,每个人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但他们很高兴,因为他们终于取得了核爆后的第一手资料。
程开甲废寝忘食地工作,将一切都奉献给了那片戈壁滩。
据说在一次核试验之前,程开甲就住在核试验场的帐篷里,常常工作到深夜。一天晚上,程开甲为一个技术问题,和其他人讨论到很晚。负责照顾他的工作人员把晚饭热了四次,他也没来得及吃,工作人员只好在他的帐篷里放了两个苹果。到了凌晨,程开甲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自己的帐篷,刚准备睡觉,被子里突然滚出了两个苹果,他十分欣喜,拿起苹果就啃了起来。然而,苹果还没啃完,程开甲已经撑不住了,直接昏昏沉沉地睡着了。第二天早上醒来,他的嘴里还含着没吃完的苹果,上面沾满了沙尘。
还有一次,周恩来总理召见程开甲,向他询问工作细节。程开甲对答如流,将各项数据汇报得一清二楚。等他汇报完毕,周总理多问了一句:“程开甲同志,你今年多大了?”这个问题难住了程开甲,他想了半天都回答不上来,他已经忙得忘记了自己的岁数!
正因为有像程开甲这样忘我的科学家,我们的祖国才能有今日的辉煌与成就!2017年,中央军委隆重举行颁授“八一勋章”和授予荣誉称号的仪式,习主席亲自将“八一勋章”颁授给这位杰出的科学家,他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史册上。
就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准备在长江的镇江段发起渡江作战时,一艘英国的护卫舰“紫石英”号无视解放军发布的公告,强行闯入解放军前线预定渡江的江段。面对蛮横无理的英国军舰,解放军态度坚决地向其发动了攻击。在双方交火中,“紫石英”号受到重创而不得不搁浅。
这件事表明了我军誓死捍卫国家主权的决心,也标志着列强在中国“炮舰外交”的终结。事情传到了英国,在英国引起了轩然大波,英国人不敢相信,中国人竟然敢打他们了!
看到报道后,程开甲无比开心,暗暗想:我们中国人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他立即给家人、同学写信,询问国内的情况。先他一步回国的同学告诉他,国家有希望了。于是,程开甲拒绝了恩师玻恩教授的挽留,放弃了高薪待遇,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归国之路。他的行李中,大多是自己搜集来的适合新中国工业建设的书籍,这些书籍后来都派上了大用场。
1950年,程开甲回到了祖国,回到了家乡。当见到阔别已久的家人,当女儿怯生生地喊了一声“爸爸”时,他的泪忍不住落了下来。在外漂泊受到的委屈瞬间化为乌有,他满心都是想要为国家做出一番贡献的渴望。
从此,程开甲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先后在浙江大学和南京大学任教。
1960年,邓小平同志批准从全国选调一百多名科技骨干参与原子弹的研制,其中就有程开甲,从此,他的名字就被记入国家的绝密档案中。后来,他又被调去荒无人烟的戈壁滩,负责组建核技术研究所,为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做准备。
1964年,巨大的蘑菇云在戈壁滩上升起,那一刻被载入了新中国的历史,成为我国核技术领域的里程碑。然而,原子弹的爆炸仅仅只是一个开始,程开甲在那片戈壁滩上一干就是20年。
戈壁滩上条件艰苦,时常有危险。有一次,一位地质专家来戈壁协助分析核试验区的岩石情况。程开甲搬着梯子,爬上数百米高的石頭山。这座山上寸草不生,全是碎石,程开甲刚爬上去,一脚踩踏在风化的碎石上,碎石滚动,他险些掉落山崖。
原子弹爆炸两年后,程开甲和王淦昌、邓稼先要进入引爆原子弹的洞穴去视察。这个洞穴,是通向原子弹爆炸的地下通道,谁也不知道其中藏着多少危险,残留着多少放射性物质。程开甲等人穿上一身防护设备,带着测量仪,冒着危险向爆炸中心位置走去。还没走几步,他们就感觉到四周的温度升高了,拿出温度计一看,已经高达40摄氏度。几位科学家汗流浃背,在洞穴中艰难前行,等出洞时,每个人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但他们很高兴,因为他们终于取得了核爆后的第一手资料。
程开甲废寝忘食地工作,将一切都奉献给了那片戈壁滩。
据说在一次核试验之前,程开甲就住在核试验场的帐篷里,常常工作到深夜。一天晚上,程开甲为一个技术问题,和其他人讨论到很晚。负责照顾他的工作人员把晚饭热了四次,他也没来得及吃,工作人员只好在他的帐篷里放了两个苹果。到了凌晨,程开甲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自己的帐篷,刚准备睡觉,被子里突然滚出了两个苹果,他十分欣喜,拿起苹果就啃了起来。然而,苹果还没啃完,程开甲已经撑不住了,直接昏昏沉沉地睡着了。第二天早上醒来,他的嘴里还含着没吃完的苹果,上面沾满了沙尘。
还有一次,周恩来总理召见程开甲,向他询问工作细节。程开甲对答如流,将各项数据汇报得一清二楚。等他汇报完毕,周总理多问了一句:“程开甲同志,你今年多大了?”这个问题难住了程开甲,他想了半天都回答不上来,他已经忙得忘记了自己的岁数!
正因为有像程开甲这样忘我的科学家,我们的祖国才能有今日的辉煌与成就!2017年,中央军委隆重举行颁授“八一勋章”和授予荣誉称号的仪式,习主席亲自将“八一勋章”颁授给这位杰出的科学家,他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史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