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等油条的时候,有个白白胖胖的小男孩挤了进来,六七岁的样子。他围着买早餐的人转了一会儿圈后,忽然停下了,在离油锅大概半米远的地方。他安静得有些突兀,应该是被煎油条吸引了。
我接过老板娘用油纸包好的油条时,恰好瞥见小男孩像上满了发条后的偶人,呼呼呼奔向前,毫不迟疑地把手伸进了油锅。我紧张得心脏快要从胸口扑出来,失声大叫“危险”,幸而,已有人牢牢抓住了男孩的双手,像牵一只小狗那样,把他带至一边。
人们从刚才的惊悸中回过神,几乎齐声发问:“他妈妈呢?把这种小孩放出来也太危险了!”而后,像是有人“嘘”了一声,他们的声音又齐齐低了下去,微不可闻。男孩似乎完全不受周遭影响,愣愣的,如刚睡醒一般。我忍不住过去,轻抚了一下小男孩的脑袋,刚想说方才那样做太危险了,他却用我想象不到的速度———“啪嗒”,一掌就把我的油条拍到了地上。紧接着,他仰着头吐出了一串刺耳的带着哭腔的尖叫。像被骤然塞进了一个自己完全无法掌控的场景里,我懵了。
听见有人说,他妈妈来了。
一个着碎花睡衣的年轻女子蹲下来,揽住小男孩,边轻拍他背部边重复低语:“没事了,没事了。”男孩昂起的头似蔫掉的花朵,很快耷了下来,怪叫也隨之停止。周围一下子变得异常安静。男孩的妈妈向我道歉,并要买油条赔给我。我拦住了她,油条用油纸包得严严实实的,没弄脏。她再次蹲下来,把儿子稍微往我面前推了推,朝他微抬起脸:“跟阿姨说对不起好吗?”男孩并没有看向我,他的小眼神不知道飘在何处,那好像是一双永远不会聚焦的眼睛。见他嘴巴作出嘟起状,我赶紧说不用了不用了,真怕他又发出那种怪叫声。“看好你儿子吧,出了事,算谁的责任呢?”任谁都听得出老板娘语气里的不悦,男孩的妈妈抿着嘴抱着儿子快速走开了。
在这条街开店了一段时间后,已把街边的人和事了解得七七八八。他们说,那个小男孩是个傻子,上课时自言自语,到处走动,还经常毫无预兆地推倒小朋友,家长们集体到幼儿园反映,男孩被开除了。他们还说,男孩的妈妈以前气势很壮地说自己儿子没病很正常,去上海精神病院看过后就再也不吭声了。她后来开始坚信儿子吃了药会好起来的,肯定能好起来的。他们又说,能好得了才怪,像是越来越严重了,这娘俩这辈子算是完了。
男孩的妈妈偶尔会拐进我的店里,她家就在我斜对面的后一进。她会指着店里的各种货品教他儿子:“这是笔记本,这是钢笔,相框,大白兔,毛茸茸的大白兔……”男孩虽然眼神游离,口齿不清(嘴里老是像含着水),但总算老老实实地跟着念下来。若儿子不耐烦了,妈妈就会打住,转而用她特有的惯用的方式跟儿子交流、逗他开心,可儿子的反应总是那么淡漠,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像是那个王国里孤傲的王,不屑于走出来应付这个世界的烦杂。多数时候,她都会买些小东西回去,所以,我对她把我的店当作“教室”、把店内货品当作“学具”的行为并不反感,何况,每次儿子跟着念完,妈妈显得很开心,她眼里的那点亮光让我感动。我那时候想,小男孩是不是已经快好了,但愿他赶紧好了。
但接下来却发生了两件事。那天,早餐店老板搬了个躺椅在弄堂里午睡,小男孩不知怎么偷溜出来的,捧着个柚子,直接抛了出去,不偏不倚,“嗵”!扔在了熟睡的老板肚子上。老板受到了惊吓,第二天油条也不炸了,说是被吓得心脏出问题了。老板娘带人到男孩家大闹了一场后,又站在街边就此事发表了多次“演说”。另外一件是,男孩妈妈在街尾的理发店洗头,原先,男孩挺乖的,在理发店内自己跟自己玩,没想到一眨眼,他就跑出去把停在门口的摩托车推倒了,玻璃门碎了一地。
好长一段时间,娘俩似乎在这条街上消失了。有那么几个午后,阳光照得大街亮晃晃的。从店门口,往左边望去,我隐约希望,或者是盼望着,那亮晃晃的街上会突然出现他们母子,如往常那样,大手牵着小手,妈妈嘴里念念有词,时不时蹲下来跟儿子说着什么,晃晃悠悠地走过来。
所以那一天,当男孩妈妈再次进来买玩具时,我简直觉得她像个老朋友般的亲切。我特意迎上去问她今天怎么不带儿子过来,店里又到了很多新鲜好玩的东西呢。她对我微笑着,焦裂的嘴唇仿佛哆嗦了下:“你也知道,他老是闯祸……”我愣了一下,突然不知该如何接话,直说没事的没事的,他会好的。我很想拍拍她的肩膀或者手背,伸出手后又觉得不大合适,只好把近旁本就整齐的货品又整理了一遍。她特别认真地看着我:“其实,我儿子多数时候都很安静很乖的,他会把自己的衣服折得特别漂亮,家里的鞋子都排列得整整齐齐。最近,他还学会了一首儿歌,唱得跟天籁之音似的。真的,他就像,就像个天使一样。”
我又看到了她眼里的那抹亮光。
我接过老板娘用油纸包好的油条时,恰好瞥见小男孩像上满了发条后的偶人,呼呼呼奔向前,毫不迟疑地把手伸进了油锅。我紧张得心脏快要从胸口扑出来,失声大叫“危险”,幸而,已有人牢牢抓住了男孩的双手,像牵一只小狗那样,把他带至一边。
人们从刚才的惊悸中回过神,几乎齐声发问:“他妈妈呢?把这种小孩放出来也太危险了!”而后,像是有人“嘘”了一声,他们的声音又齐齐低了下去,微不可闻。男孩似乎完全不受周遭影响,愣愣的,如刚睡醒一般。我忍不住过去,轻抚了一下小男孩的脑袋,刚想说方才那样做太危险了,他却用我想象不到的速度———“啪嗒”,一掌就把我的油条拍到了地上。紧接着,他仰着头吐出了一串刺耳的带着哭腔的尖叫。像被骤然塞进了一个自己完全无法掌控的场景里,我懵了。
听见有人说,他妈妈来了。
一个着碎花睡衣的年轻女子蹲下来,揽住小男孩,边轻拍他背部边重复低语:“没事了,没事了。”男孩昂起的头似蔫掉的花朵,很快耷了下来,怪叫也隨之停止。周围一下子变得异常安静。男孩的妈妈向我道歉,并要买油条赔给我。我拦住了她,油条用油纸包得严严实实的,没弄脏。她再次蹲下来,把儿子稍微往我面前推了推,朝他微抬起脸:“跟阿姨说对不起好吗?”男孩并没有看向我,他的小眼神不知道飘在何处,那好像是一双永远不会聚焦的眼睛。见他嘴巴作出嘟起状,我赶紧说不用了不用了,真怕他又发出那种怪叫声。“看好你儿子吧,出了事,算谁的责任呢?”任谁都听得出老板娘语气里的不悦,男孩的妈妈抿着嘴抱着儿子快速走开了。
在这条街开店了一段时间后,已把街边的人和事了解得七七八八。他们说,那个小男孩是个傻子,上课时自言自语,到处走动,还经常毫无预兆地推倒小朋友,家长们集体到幼儿园反映,男孩被开除了。他们还说,男孩的妈妈以前气势很壮地说自己儿子没病很正常,去上海精神病院看过后就再也不吭声了。她后来开始坚信儿子吃了药会好起来的,肯定能好起来的。他们又说,能好得了才怪,像是越来越严重了,这娘俩这辈子算是完了。
男孩的妈妈偶尔会拐进我的店里,她家就在我斜对面的后一进。她会指着店里的各种货品教他儿子:“这是笔记本,这是钢笔,相框,大白兔,毛茸茸的大白兔……”男孩虽然眼神游离,口齿不清(嘴里老是像含着水),但总算老老实实地跟着念下来。若儿子不耐烦了,妈妈就会打住,转而用她特有的惯用的方式跟儿子交流、逗他开心,可儿子的反应总是那么淡漠,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像是那个王国里孤傲的王,不屑于走出来应付这个世界的烦杂。多数时候,她都会买些小东西回去,所以,我对她把我的店当作“教室”、把店内货品当作“学具”的行为并不反感,何况,每次儿子跟着念完,妈妈显得很开心,她眼里的那点亮光让我感动。我那时候想,小男孩是不是已经快好了,但愿他赶紧好了。
但接下来却发生了两件事。那天,早餐店老板搬了个躺椅在弄堂里午睡,小男孩不知怎么偷溜出来的,捧着个柚子,直接抛了出去,不偏不倚,“嗵”!扔在了熟睡的老板肚子上。老板受到了惊吓,第二天油条也不炸了,说是被吓得心脏出问题了。老板娘带人到男孩家大闹了一场后,又站在街边就此事发表了多次“演说”。另外一件是,男孩妈妈在街尾的理发店洗头,原先,男孩挺乖的,在理发店内自己跟自己玩,没想到一眨眼,他就跑出去把停在门口的摩托车推倒了,玻璃门碎了一地。
好长一段时间,娘俩似乎在这条街上消失了。有那么几个午后,阳光照得大街亮晃晃的。从店门口,往左边望去,我隐约希望,或者是盼望着,那亮晃晃的街上会突然出现他们母子,如往常那样,大手牵着小手,妈妈嘴里念念有词,时不时蹲下来跟儿子说着什么,晃晃悠悠地走过来。
所以那一天,当男孩妈妈再次进来买玩具时,我简直觉得她像个老朋友般的亲切。我特意迎上去问她今天怎么不带儿子过来,店里又到了很多新鲜好玩的东西呢。她对我微笑着,焦裂的嘴唇仿佛哆嗦了下:“你也知道,他老是闯祸……”我愣了一下,突然不知该如何接话,直说没事的没事的,他会好的。我很想拍拍她的肩膀或者手背,伸出手后又觉得不大合适,只好把近旁本就整齐的货品又整理了一遍。她特别认真地看着我:“其实,我儿子多数时候都很安静很乖的,他会把自己的衣服折得特别漂亮,家里的鞋子都排列得整整齐齐。最近,他还学会了一首儿歌,唱得跟天籁之音似的。真的,他就像,就像个天使一样。”
我又看到了她眼里的那抹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