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吸浆虫防治误区及其改进措施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ww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阐述了小麦吸浆虫的危害现状,指出了不了解最佳防治误区、成虫防治期主次颠倒、用药单一、用药水量小等生产上存在的防治误区,提出了选择抗虫性好的品种、化学防治要适期适时等改进措施。
  关键词 小麦吸浆虫;防治误区;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5.12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19-388-02
  小麦吸浆虫已发展成为全国性的主要害虫,是一种毁灭性的害虫,生产上发生面积逐年增加,已经影响小麦生产安全。虽然相关部门和麦农很重视,但在防治时期和方法上存在误区,亟待改进。笔者阐述了小麦吸浆虫的危害现状、防治误区及改进措施,旨在为帮助农民控制吸浆虫的危害及确保小麦生产安全提供参考。
  1 小麦吸浆虫危害现状
  近十几年来小麦吸浆虫已发展成为全国性的主要害虫,生产上发生面积逐年增加,仅河北省植保植检站监测预报2015年根据病虫冬前和早春基数调查,预测小麦吸浆虫总体发生面积高达90万hm2,较2014年又有所增加,其分布范围遍布200个县(市、区),涵盖全省各个麦区。小麦吸浆虫造成的危害程度远超其他害虫,一般减产轻则达20%~30%,重则达70%以上甚至绝收,所以它是一种毁灭性的害虫[1]。小麦吸浆虫的幼虫潜伏在颖壳内,吸食麦粒浆液,造成秕粒空壳以致小麦减产,已经影响到小麦粮食安全问题。虽然在吸浆虫的预防和防治方面,各个麦区的麦农及相关部门很重视,但不同程度的危害仍然年年发生,其关键问题是在防治时期和方法上出现了误区。
  2 生产上存在的防治误区
  2.1 误区一:不了解最佳防治时期 要及时彻底地除治吸浆虫,首先要了解其发生规律,才能掌握准确的防治时期。小麦吸浆虫1年发生1代,以末龄幼虫在土壤中结圆茧越夏或越冬。翌年当地下10 cm处地温高于10 ℃时,越冬幼虫破茧上升到表土层,10 cm地温达到15 ℃左右时再结茧化蛹,蛹期为8~10 d,这是吸浆虫早春活动的第1个时期,此时各地小麦的生育进程均进入拔节孕穗期。当10 cm地温达到20 ℃左右时,吸浆虫虫蛹开始羽化出土,而羽化出土的时期因各地气候的不同而不同,但与小麦的生育进程是一致的,即均在小麦的拔节孕穗期羽化出土。成虫孵化后当天交配,多在早、晚活动,每头雌成虫产卵50粒左右,多数聚中产在未扬花的麦穗护颖与外颖、穗轴与小穗柄等处。开花期初孵幼虫从内外颖缝隙处钻入麦壳中,附在子房或刚灌浆的麦粒上危害,被危害的麦粒千粒重商品性大幅下降导致减产,这是吸浆虫早春活动的第2个时期。
  因此,吸浆虫的最佳防治时间:一是拔节孕穗期,即越冬幼虫破茧上升到表土层,蛹期的8~10 d,此时以拌毒土杀蛹为目的,消灭吸浆虫于萌芽状态,是第1个最佳期;二是抽穗期,即吸浆虫成虫活动的盛期,成虫产卵及初孵期,此时应以药剂喷雾为主,消灭成虫及幼虫孵化初期十分关键。
  针对吸浆虫的防治时期,笔者对吸浆虫高发区的麦农们进行了实际调查,调查地点选择在吸浆虫虫发区河北藁城市南营镇,共测试了20个村的100位麦农,给出的测试题是吸浆虫的最佳防治时期有:拔节(孕穗)期(A);抽穗期(B);扬花、灌浆期(C)。正确答案是A和B。测试结果显示,能够正确回答吸浆虫防治时间的只有12位麦农,只占测试总数的12%,也就是说有88%的麦农不知道吸浆虫的最佳防治时间。
  2.2 误区二:成虫防治期主次颠倒 长期以来生产上存在着见虫治虫、无虫不治的传统习惯,加之吸浆虫成虫、幼虫体积小,不宜被人肉眼发现,对于看不到的虫害又极易被人忽视,所以在防治吸浆虫成虫期又产生误区。
  2014年小麦落黄期在栾城县东羊市村调查,吸浆虫发生面积占50%,受害面积高达40%,受害比例占发生面积的80%,一般减产30%~50%,个别受害严重地块达到绝收程度。究其原因都是麦农未把吸浆虫作为主要防治对象所致。调查还进一步显示,凡是因吸浆虫减产地块,100%农户未在第一时间——拔节(孕穗)期采取撒毒土杀蛹的方法进行防治,而80%农户也都错过
  第二关键期——抽穗期。其原因是麦农不能直观看到吸浆虫,看不到就不防治,绝大多数麦农都是以防治麦蚜为主,兼治吸浆虫,而不是在抽穗期以防治吸浆虫为主,兼治麦蚜。抽穗期如能及时除治吸浆虫,同时又能达到防治蚜虫的目的,但是多数麦农的习惯是把蚜虫作为防治重点,并且在麦蚜蚜量较小时不防治,等蚜量较大时再防治,以致小麦进入扬花后或者灌浆期,此时吸浆虫幼虫已经钻入麦壳开始吸浆危害麦粒,错过了吸浆虫的最佳防治时期,这就是麦农在第2个防治关键期产生的误区,主次颠倒。
  2.3 误区三:用药单一 用药单一是生产上一个普遍现象,在选择药剂方面多数麦农以菊酯类的触杀剂为主,加之防治偏晚,往往效果不佳。防治麦蚜和吸浆虫2种害虫,最好选择2种性质的农药,即触杀剂+内吸剂混合施用效果较好,如果不加入高内吸剂农药,就很难防治已经入壳的吸浆虫,这也是历年发生吸浆虫危害而得不到有效防治的误区之一。
  2.4 误区四:用药水量小,漏喷现象严重 在吸浆虫及蚜虫的防治上,大多数都是采取喷雾的方法进行防治。如果采取喷雾的方法,一般要求667 m2喷雾最好不少于2桶水(30 kg),但大面积生产调查显示,在用药水量方面,仅有不足20%的农户667 m2实际喷施2桶水(30 kg),而80%左右的麦农认为667 m2用1桶水(15 kg)即可。因用药水量太小,远远不能均匀喷撒全田,造成点片漏喷,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减产,这也是多年来防治工作上的一个误区。
  3 改进防治措施
  3.1 建议选择抗虫性好的品种 大面积生产实践表明,不同的小麦品种,小麦吸浆虫的为害程度不同,一般芒长多刺、小穗口紧密集、内外颖毛长而密、麦粒种皮厚的品种危害相对较轻。芒长多刺、外颖毛长对成虫产卵有抑制作用。麦粒种皮厚,幼虫进入内颖后不易危害,所以选择抗虫对路品种是避免危害的主要措施之一,而且环保[2]。   3.2 化学防治要适期适时
  3.2.1 改后期防治为早期土壤处理。
  生产上吸浆虫的防治多数采取中后期防治,往往因为时间上掌握不准而影响防治效果。因此,建议在小麦播种前,最后一次浅耕时用50%辛硫磷乳油200 ml,或用48%毒死蜱乳油100~150 ml,加水2~3 kg,喷拌于20~25 kg细土中制成毒土,边撒边耕翻入土中以杀死土壤中的结茧幼虫,早期从根本上达到杀虫目的。
  3.2.2 以蛹期防治为主。麦农往往为了省力,多数不在蛹期(小麦孕穗期至抽穗前)进行防治,一般到后期采用喷雾的方法进行防治[3]。但是笔者建议在没有进行土壤处理的情况下,最好不要错过蛹期的防治,而蛹期防治的时间又因各地麦区气候、气温变化不同而不同,但都是随着小麦的生育进程发生变化,一般以小麦到达拔节(孕穗)阶段,吸浆虫幼虫破茧出土大量化蛹时进行防治为宜,目的是把吸浆虫消灭在蛹期阶段,比成虫期效果要好。
  防治方法:667 m2用50%辛硫磷乳油200 ml或48%毒死蜱乳油150 ml,加水3~4 kg,均匀喷拌于20~25 kg细土中制成毒土,于16:00以后均匀撒入麦田,如能结合浇水效果更佳,以水再次溶解药液扩散全田,以便达到杀灭表土层虫蛹的目的,该方法在重发区如能做到统防统治效果更佳。
  3.2.3 成虫期防治改晚为早。
  在蛹期没有防治的麦田务必不能错过成虫期(小麦抽穗至扬花前)的防治[3-4]。因各地气候条件不同,吸浆虫的成虫期无法用具体时日表示,都是以小麦抽穗期为标准,当不同麦区全田小麦抽穗率达到50%以上时即为抽穗期,此时地表虫蛹开始孵化为成虫,成虫当天交配产卵,5 d左右孵化为幼虫,因此,建议在小麦抽穗期后的1~5 d进行防治,把吸浆虫消灭在产卵孵化期。
  防治方法:药剂喷雾防治最好选择内吸性农药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加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再加杀菌剂均按说明剂量进行配兑[5]。防治时强调667 m2药液量不少于30~35 kg(2桶药水),要求在无风情况下均匀喷雾,可主治吸浆虫,兼治麦蚜、飞虱等害虫,同时还能兼控一些后期病害,达到一喷综防的目的。抽穗期的成虫防治,尤其是重发区也建议采取统防统治方法,防止成虫相互迁移,达到最佳效果。
  3.2.4 改进技术宣传模式。
  关于吸浆虫的发生与危害、活动规律及防治技术的研究都已成熟,至于如何解除生产上的防治误区,应把多年来停滞在书本、网页上以及相关人员手册中的防治技术切实传达给麦农,使他们清楚直观的了解最佳防治时期和最佳防治措施。
  笔者建议:一是最好由国家政府资助,各级农业推广部门负责,把吸浆虫防治技术以逐级培训的方式宣传讲解给基层麦农。二是最直接有效的宣传方式就是由政府投资,各级农业推广部门负责实施,把吸浆虫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以文字图表的形式发放宣传画、明白纸供麦农参照,使他们改变传统而错误的防治方法,消除误区。
  参考文献
  [1] 党志红,李耀发,高占林,等.不同虫态小麦吸浆虫对杀虫剂的敏感性差异[J].河北农业科学,2010(8):99-100.
  [2] 周树梅.灵寿县小麦吸浆虫近年发生概况原因分析以及防治措施和成效[J].河北农业科学,2014(1):75-77.
  [3] 王书芳,霍春玲,李金凤,等.魏县小麦吸浆虫为害上升原因分析及综防措施[J].中国植保导刊,2012(2):39-41.
  [4] 武德广,翟书红.小麦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J].中国种业,2008(6):55-56.
  [5] 屈振刚,张淑芬.河北省麦红吸浆虫迅速蔓延危害原因及防治对策[J].河北农业科学,1995(3):22-23.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全球化的竞争,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大学校认识到了工商管理专业开设的必要性,所以各个大学都纷纷开办了工商管理专业。但是怎么提高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水平与实践教学环节成为专业教育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工商管理 管理 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c)-0-01  中国近30年来经济飞速发展,加入世界国际贸易组织后,中国经济参与到全
以教育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要求为基础,探讨了某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建设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的意义,以及虚拟仿真中心的建设思路和建设方法,期冀对某学院信息科学
基于2011~2012年京杭运河常州段沿线5个水站的自动监测数据,着重分析了水质氨氮、总磷浓度的沿程变化趋势,沿程水质变化的同步性影响以及自动监测数据和手工数据的一致性。结果表明,水质自动监测数据能有效地反映水质的变化规律,能较好地发挥预警功能。数据分析表明,在发生污染事件、降水等过程中,水质自动监测站数据均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
梧桐河流域中下游作为三江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的粮食产区,经济发展一直受到洪涝灾害的制约,通过防洪除涝治理,解除洪涝灾对农业生产的制约作用,使耕地成为高产稳产农田
根据阜蒙县水资源分布特点、区域水资源状况,进行了水资源现状平衡分析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预测,提出了资源利用的途径.
摘 要:本文初步探讨了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中学教师应充分理解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及意义,并合理安排教学,从以下四个方面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1(c)-0141-01    数学创造性思维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和智能活动。它是对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技
中晚熟玉米新品种瑞普908是以RP21为母本,RP06为父本育成的杂交种。2013、2014年参加陕西省玉米区试,2年平均产量11 372.3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7%,18试点产量17增1减
摘 要:以CDIO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以人本理论为基础,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UG实践教学环节为研究对象,分析基于CDIO的人本化UG实践教学环节的特点与需求,规划其流程,提出尊重学生、多层次、互动等的方法和机制,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CDIO 人本化 UG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b)-0-02  Te
沙棘,本是一种十分普通的胡颓子科沙棘属野生灌木(或小乔木),却充满神奇,它耐干旱、耐脊薄,耐严寒,生命力极强,适合在环境十分艰苦的地区生长.沙棘根系发达,具有很强的水土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