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鸡足山祝圣寺的创建者虚云大师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ao0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祝圣寺建寺100周年,在隆重庆祝的日子里,我们不能不深切缅怀祝圣寺的创建者——中兴鸡足山的虚云大师。
  传说鸡足山是佛祖大弟子迦叶尊者的道场,也是迦叶继承佛祖衣钵、守衣入定以待弥勒的圣地。据史志记载,唐代南诏、宋代大理国时期,这里已有僧小澄、慈济等人的活动,元代开始建立了禅宗寺院,明代嘉靖、万历时期达到鼎盛,寺庵一百多座,与五台、九华、普陀、峨眉齐名。清康熙以后,鸡足山渐趋衰落,没有建新寺,旧寺倒塌不修,子孙和尚世代继承,不许外地僧人来住和云游者挂单,僧规堕落,一些大和尚生活腐化,只剩二十多座寺庵有人住了。到清末光绪年间,高僧虚云大师三上鸡足山,驻锡十四年,建成了十方丛林祝圣寺,整顿僧规,挽救了鸡足山,中兴了迦叶道场,使鸡足山圣境增辉,恢复了名山地位,而且名扬东南亚、南亚各国,为今天鸡足山的兴盛打下了基础。
  
  虚云大师传奇的一生
  
  虚云大师是现代著名高僧大德,新中国佛教协会首任名誉会长,被誉为禅门泰斗,一代宗师。他世寿120岁,僧龄101年,他的一生很不平凡,充满了传奇色彩。
  一奇,不当官家公子,立志皈依佛门。虚云大师俗姓萧,祖籍湖南湘乡、父萧玉堂,举人出身,在福建泉州府担任高级官员。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虚云出生在泉州府衙里。然而这个出身官宦之家的公子,17岁时竟抛弃锦衣玉食的生活,逃向南岳衡山要出家。被半路截回后,父亲迫他娶了田氏谭氏两房妻室,要他承祧父亲和叔父两支的香烟。19岁时,他又抛弃温柔富贵之乡,逃到福州鼓山涌泉寺,终于落发为僧,法名古岩,字德清,后别号虚云。
  原来,萧家是历史上著名的“菩萨皇帝”梁武帝萧衍的后代,家里佛教典籍很多,世代崇信佛教,拜佛的气氛很浓。虚云生长在鸦片战争后的中国,面临列强瓜分的危险,历经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已腐朽衰败,走到末日,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他对读书做官的老路已没有兴趣,认为皈依佛门是普救众生的正路,于是下决心作出了出家的选择。一个19岁的公子哥儿,能够逃出衙门走进佛门,不能不令人感到惊奇。
  二奇,忍受超常的艰苦,意志惊人的坚强。在虚云大师101年的出家生活中,经历了千辛万苦、十磨九难。有些艰苦是超出常人想象的,但他却以惊人的坚强意志战而胜之,奇迹般地实现了他的目标。他出家后,砍柴、煮饭、耕牧、灌种、搬运,什么重活累活都不辞辛苦地干。有一段时间为了学苦行僧修头陀行,他躲到岩洞里打坐住宿,饿时什么青松毛、山草叶都嚼了吃,头发长了也不剃,后来到天台山得融镜法师指点,说这是盲修瞎练,教他饿了要吃饭,衣服要穿整齐,仪容要整理好,要亲近高僧大德,云游参学。此后,他走遍国内名山,练成强健的身体,练好坚强的意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修成高僧。
  公元1882年,虚云从普陀起香,三步一拜,向五台山进发,学习古代孝子的“拜五台”以报亲恩。历浙江、江苏、安徽、河南、山西五省、途经嵩山少林寺、洛阳白马寺、怀庆洪福寺等。有一天渡黄河后住一山野茅棚过夜,被一连三天三夜的大雪阻住了去路。他缩在茅棚里忍饥受寒,已是半昏迷状态,几乎冻饿而死,第五天幸被一乞丐救活。虽然一路受尽如此的艰苦,他仍不改初衷,历时两年,终于到达五台山。
  公元1888年,虚云大师经西安、四川进入西藏,参拜拉萨布达拉宫和日喀则扎什布仑寺。次年翻越喜马拉雅大雪山,经不丹到印度,他都是迈开双脚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只有从孟加拉到锡兰缅甸时渡海才乘了船。然后他又从缅甸走到云南,朝拜鸡足山,继续游国内名山大寺。
  公元1918年,云南都督唐继尧请他到昆明讲经并超度护国、靖国阵亡将士,当时大师已年近八旬,仍谢绝滑竿和护兵,只带一草笠、一蒲团、一铲、一拂尘,由弟子修圆背一经书背架相随,步行900里由鸡足山到昆明。如此吃苦耐劳,不能不令人称奇。
  三奇,云游天下,威震海外。虚云大师走遍国内名山,继1889年由西藏出国,朝拜不丹、印度、孟加拉、锡兰、缅甸等国佛教圣迹和寺塔之后,1907年再到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日本、泰国、缅甸等国和香港、台湾等地区,考察各地佛教情况,一路讲经弘法,募集运输《龙藏》和兴寺资金。有一次在从丹那到曼谷的船上,一个英国人看到大师不吃船上有油荤的饭菜,终日趺坐,知道是严守戒律的高僧,主动同他谈话,并邀请他到客房以素食招待。原来这人曾任英国驻腾冲、昆明领事,了解情况后立即在大师的化缘簿上写了“大洋三千元”,并在到达曼谷后付给了现款,真是奇缘。
  大师在曼谷讲经期间,一天趺坐时入定,一定九天九夜,轰动了泰国京城。国王和大臣善信都来拜见,皈依士庶数千人,捐款很多。次年到缅甸仰光,一位居士献玉卧佛一尊,送祝圣寺供奉。从此,虚云大师和鸡足山祝圣寺的名声,响震东南亚各国。
  1948年,美国一位研究佛学的詹宁女士不远万里,到广州拜大师求戒。大师和她深谈佛学并给她做了“禅七”仪式,欢欣而去。
  虚云大师对祖国的历史文化古迹也大多数拜谒过。北京而外,先后登泰山,谒曲阜孔庙孔林;到山西解州,礼关公庙;入陕西,登太华山礼西岳庙,游首阳山凭吊伯夷叔齐,到陕西香山观庄王坟,到成阳观召伯甘棠树,遍览长安古迹;到四川谒成都杜甫草堂、梓潼文昌庙,游泸定铁索桥;到西藏越喜马拉雅大雪山;到云南观大理苍山洱海,深入中甸德钦藏区;到湖南朝南岳衡山、江西登庐山,安徽登黄山等等。虚云大师不仅是佛法承传者,也是祖国优秀历史文化的承传者。
  四奇,不当现成住持,中兴破败古刹。虚云大师一生经历了15座道场,云游过数百座寺院,亲自重建的寺院庵堂达80多处。但是,他不愿当一切现成的大寺住持,而是为破落衰败的古寺,亲手去整修重建,修好了交付别人住持,自己又到别处修建另一寺院。这当中最突出的是中兴了六座名山大刹。
  鸡足山是禅宗祖师迦叶道场,明代极盛时有寺庵108座,常住僧尼多达二、三千人。到清末衰败不堪,有僧尼住的寺庵只剩二十多所,游方僧人挂单住几天都无处落脚。虚云大师朝拜鸡足山后,三次上山才立下足,到国内外募得巨款,以30多万银元修建了十方丛林祝圣寺,整顿僧规,使迦叶道场得以中兴。详情下一段我们将再评述。
  接着虚云大师到昆明,又重建了西山华亭寺。当时华亭破败,已被卖给法国人拟改建为游乐场。大师向唐继尧进言,要求赎回建为十方丛林。唐接受建议,请大师住持华亭,并改名为“靖国云栖禅寺”。大师不辞劳怨,艰辛备尝,经过近十年的努力,终于建成了规模宏大的又一座十方丛林云栖寺。这寺下 临滇池,上接龙门,是昆明的著名风景名胜。
  1929年,福建省主席多次函电邀请,望大师回福州担任鼓山涌泉寺方丈。因这寺是大师当年披剃之地,义不容辞,于是把云栖寺移交,以90高龄返回涌泉寺住持。重砌古石渠,重修诸殿宇,除旧布新,整顿僧规,弘扬净土,又创办佛学社培养青年弟子。于是门风重肃,古刹中兴,使鼓山与镇江金山、扬州高景鼎足而三,成为江东著名丛林。
  1934年,大师又应广东省主席之请,移驻广东曲江南华寺,把它扩建为全国最庄严的禅寺,重振禅宗六祖慧能道场。
  1944年,大师移驻广东乳源云门寺,以105岁高龄,承担起重兴云门道场的重任。日寇侵袭、国民党军队和土匪滋扰,使工匠及乡民倚云门寺寻求避难所,大师竭力予以保护。
  1953年,大师在庐山东林寺传戒时得知,江西修水县云居山唐代古刹真如寺于抗战期间被日寇烧毁,发愿重建,于是又移驻云居山。到1957年,把真如寺建为又一座规模宏大的十方丛林。
  大师在中兴六座名山古刹、修建其他寺院的过程中,都是把破败寺院重建和扩大,整顿好戒规。交付可靠的弟子高僧住持,自己又飘然而去。来也如是、去也如是;上山也如是、下山也如是。一衲随身,一笠、一蒲、一铲、一背架,又去另辟新刹,一直到以120岁高龄在真如寺圆寂。
  
  中兴迦叶道场鸡足山
  
  虚云大师中兴的六大名山古刹中,成就最辉煌的是地处祖国西南边疆的云南鸡足山迦叶道场。
  据佛经记载,摩诃迦叶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生于2500多年前的古印度摩伽陀国。梵语摩诃是大的意思,一般称他为大迦叶,一名饮光。他出身贵族,但鄙视富贵,出家去当苦行僧,道德高尚,被尊为头陀第一,是佛祖弟子中的上首。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有大梵天王以金色钵罗花献佛,请佛说法。佛祖拈花不语,在座的五百弟子都默然,唯独迦叶破颜微笑。佛祖洞悉迦叶已心领神会,首先顿悟,得心法正宗了,于是把衣钵交付迦叶,叫他等待将来弥勒降世度生,再把衣钵交付弥勒。释迦牟尼涅槃后,迦叶主持整理佛教经典,由阿难执笔将佛祖语录整理为经藏;由优波离执笔将各种戒律整理为律藏;由迦叶执笔将众弟子论辩教义的要点整理为论藏。这三套文献总称藏经,就是佛教的传世经典。后来迦叶尊者在鸡足山持佛祖袈裟,进入华首石门,守衣入定以待弥勒,鸡足山成了佛教圣地。史学家认为佛经所说的鸡足山应在印度北尼泊尔,但中国佛教徒相信就在洱海东北的这座鸡足山。
  西汉时佛教传入中国,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后来形成了一些宗派。传入中原的分为禅宗、密宗、律宗、净土宗、三论宗、法相宗等六宗。以后又有发展变化,以禅宗为主流,内部又分派别。禅宗初祖达摩,是迦叶28代徒孙,南北朝时从印度来到中国传教,曾在少林寺面壁九年。禅宗主要特点是重视心传顿悟,不要求死背经律,适合中国国情,方便百姓传习,发展较快。
  洱海地区在南诏时传人的佛教是密宗,与本地原始信仰相结合,称阿吒利。到大理国时发展到鼎盛,王室信佛,先后有八个国王避位为僧。大小官员多从信佛又读儒书的释儒中选拔,他们可以结婚生子,不一定要出家。居民家家设有佛堂,全国佛化程度很深。大理国灭亡后,佛教白密阿吒利衰落。元代中原佛教禅宗进入鸡足山,到明代发展到鼎盛。据明末清初僧大错实地调查,有大寺八,小寺三十有四,庵院六十有五,静室一百七十余所。学者名流如杨慎、李贽、徐霞客等,都慕名来山,并有著作传世。清康熙以后,随着封建制度走向末日,鸡足山也逐渐衰败。两百多年来,寺庵倒塌不修,寺产被败家子变卖,到清末只剩二三十所有僧尼居住了。
  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虚云大师从印度、缅甸回国,首次到鸡足山朝拜迦叶守衣人定圣地华首石门,登上四观峰顶,遍礼各寺塔。看到寺庵破败,僧伽与俗人无殊,子孙和尚世代相承,争权夺利,各据产业,非本山子孙不准在山中住,云游僧人无处挂单。大师无立足之地,叹息不已,思欲有所为而不知机缘何在,只得离去。
  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大师上峨眉后又到云南,经永胜渡金沙江,第二次重上鸡足山,宿于树下,登金顶各处进香礼佛,发愿在山建一接待四方僧众的丛林,又被地方子孙和尚所禁,仍无法立足,只得下山去了昆明。
  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大师在昆明归化寺、筇竹寺讲经,大理提督张松林、李福兴率官绅邀请到大理,住三塔崇圣寺讲法华经。李督留大师住持崇圣寺,大师不愿住城市,但愿在鸡足山得一片地,建寺开单接众,恢复迦叶道场。李督令宾川知县办理,得到一座破败的钵盂庵给大师住,于是大师第三次上鸡足山,才算站住了脚跟。
  钵盂庵又名迎祥寺,嘉庆以后就没有人住了。大师发愿建一座十方丛林,叩石垦壤,亲自参加劳动,开始建寺工作。寺门外开凿放生池时,一巨石需要往左移,工人百余拼力三天,无法动摇而离去。大师察看大石无根,高九尺多,宽七尺多,率僧徒十余人,以愚公之志终于移动了巨石,轰动观众,惊为神功,把这块巨石称为“云移石”。士大夫多有题咏。大师也有诗纪之,云:
  嵯峨怪石挺奇踪,苔藓犹存太古封。
  天未补完留待我,云看变化欲从龙。
  移山敢笑愚公拙,听法曾疑虎阜逢。
  自此八风吹不动,凌霄长伴两三松。
  为募化建寺资金,大师安排戒尘师料理内务,自己又迈开双脚,前往下关、永昌、腾越捐得巨款,展开建设。次年又去缅甸、马来西亚、香港、台湾、日本募化,回上海转北京,奏请清皇室颁给内务府所印的《龙藏》一部,得到批准。光绪三十二年七月,敕赐鸡足山迎祥寺名“护国祝圣禅寺”,钦赐龙藏、銮驾全付、封赠住持虚云为“佛慈洪法大师”,御赐紫衣、玉印、钵具、锡杖、如意诸宝。
  虚云大师为鸡足山争取得清皇室的封赠支持,满载荣誉和赠品,从上海乘轮船经东南亚各国,一路募化到缅甸仰光上岸,分驮三百多驮运回鸡足山。这次上鸡足山与前几次大不一样,不仅驮运龙藏诸宝的庞大队伍浩浩荡荡,而且是奉旨回山传戒布教,沿途地方官民热烈迎送,盛况空前。宣统元年底,在万众欢腾的香会上回到鸡足山。
  这时的祝圣寺,已建设成为云南最宏伟的禅寺。占地面积三十余亩,主轴线有三大院、三大殿,两侧又有四殿、四堂、四楼、五室,大小房舍达500间,前院有30多米长的大照壁,大院中心为半亩放生池,中建八角镇宝亭,正面前殿供弥勒佛和四大天王。中院正面为大雄宝殿,内供金光闪闪的释迦牟尼佛,两侧有千姿百态的五百罗汉。后院正面为长生殿,两厢为藏经楼和藏珍楼。藏经楼放置御赐龙藏, 后来请蔡锷题匾,称“龙藏阁”。藏珍楼内放置御赐銮驾——銮舆、华盖、金瓜、银斧、旗牌、执杖,雕龙画凤,金碧辉煌。还有玉印、玉龙杯、佛缘钵、九龙袈裟等宫廷所赐珍宝。此外是大师募化所得的江西瓷器、丽江铜器、湘绣桌围、挂披,以及名家字画珍贵文物等。藏经楼、藏珍楼连同大雄宝殿前侧的钟楼、鼓楼,合称四楼。外围还有四殿、四堂、五室。四殿即祖师殿(供禅宗初祖达摩),药王殿(供药师佛)、地藏殿(供地藏菩萨)、伽蓝殿(供护法伽蓝)。四堂是禅堂(寺僧参禅处)、斋堂(吃斋用膳处)、客堂(接待香客处)、云水堂(接待云游僧人挂单处)。五室是左方丈室、右方丈室、悔过室、沐浴室、二僧室。所谓室不是一个房间,而是单独的院落,如方丈室是三间二层楼房,有花园照壁,曲径通幽。二僧室是供女尼住持所在,三层两院,有佛堂、花厅、阁楼、静室,宽敞幽雅。这些殿、堂、楼、阁构成一座小城镇似的庞大建筑群,规模十分宏伟。其间大小院落遍植花木,终年树木青翠,四季花色缤纷,兰桂芬芳馥郁、鸟雀鸣声婉转,环境十分幽静。花鸟中有的是珍稀品种。除本寺僧众一二百人外,香会期间还可接待香客数百人食宿。
  虚云大师乘龙藏到山的盛势,与戒尘师开坛讲经说法,劝导诸寺同遵戒律,整顿僧规,教育后辈青年,革除陈规陋习,使迦叶道场重归洁净,重振教风。
  更值得载入史册的是,虚云大师在鸡足山存亡的关键时刻,作中流之砥柱,挽救了佛教名山。那是辛亥革命时期,全国各地剪发辫,放缠足,掀起破除迷信浪潮,冲击庵观寺庙。昆明于重九起义后,也有些激进分子不区别迷信与正常宗教,以毁寺逐僧作为“革命”,已把翠湖莲华寺尼姑赶走,以扩大海心亭公园。把一些寺庙神像拆毁、铜佛、铜香炉等送龙圆局铸造铜币,木雕像送博物馆展览。1912年2月,云南省学政司向都督府呈文,请求把省内各寺观的房屋田产充公,用于办中小学校,令僧道还俗。都督批转民政司合议,民政司担心群众不满引发动乱,主张缓办以安定民心。学政司的呈文没有正式批准,但许多地方已占用寺庙办学,把寺田拨为学田。这股风也刮向鸡足山,大师在这场大风暴中力挽狂澜,扭转了形势,保护了鸡足山,保护了正当宗教,作出了重大贡献。
  当时云南省同盟会领袖李根源,受都督府派遣任二师师长,带兵镇守滇西,处理大理、腾冲等地的动乱问题。他认为佛教怪诞荒谬,要带兵上鸡足山捉拿虚云,毁佛逐僧,没收寺产办学。这年八月,滇西动乱平定,李根源约原迤西道尹赵藩同上鸡足山,住在悉檀寺,把带来的官兵布置在重点寺门和要害路口,准备掌握山情寺况后动手。一些寺庵的住持已逃下山躲避,祝圣寺僧众都劝大师暂避一时,但大师不肯走。他说:“你们要走的可走。如果我该有业报,逃也无益,愿以身殉佛,也是个解脱。”这时,一些官兵已动手毁了金顶寺鸡足大王铜像和一些佛殿,形势危急。大师主动到悉檀寺求见李根源,守卫官兵有认识他的,劝他不可自投罗网,不替他通报。他硬是闯了进去,看见李根源和赵藩都坐在殿内,李不理他,赵招呼他坐下说事。大师表明态度,自己是佛门弟子,不介入世俗政治斗争,希望新政权能够保护佛教名山,这样善男信女都会拥护新政权,实现国泰民安。李根源怒冲冲地厉声质问:“佛教有什么用?信佛有什么益?”虚云大师耐心地讲了佛教济世利民的宗旨,说佛教认为众生平等,教人去恶为善,能治人之心。人心正则万物宁,天下可以太平。李听后感到虚云名不虚传,确实是个有学问的高僧,态度缓和了一些,但仍质问:“泥塑木雕能治人之心吗?不过骗人空费钱财罢了。”虚云说:“佛家认为,相以表法。佛哲是抽象的道理,必须用具体的法相才能让老百姓易于接受。正如中国儒家有孔子像,美国有华盛顿像,都是为了对老百姓进行直观的教育,令人有敬爱之心,接受去恶从善的道理。”李根源态度好转。叫卫兵上茶。赵藩也插话对李劝解,双方渐渐谈得入港。李根源说:“佛教教人去恶从善,可是许多和尚不做好事做坏事,成为社会的废物”。大师说:“不能因为有几个不肖和尚,就否定一切僧尼。正如不能因为有一二不肖秀才而骂孔子,也不能因为有一二不守军纪的士兵而否定一切军人。佛教能潜移默化,教化人心,和尚并非全是废物。”李根源笑了,他佩服大师能以理服人,留大师晚斋。晚上,三人秉烛深谈。李根源最后被折服了,赞叹佛法广大,后悔自己毁寺逐僧,造成罪业。大师安慰他,这是整个社会的一时风气,不是你一人的过错。希望以后尽力保护,功德无量。以后十多天。李赵二公随大师遍览全山风景和文物,深入了解佛教文化。最后,请虚云大师任鸡足山各寺总住持,要求不搞迷信,开展正常的佛事活动。
  这一场被称为“虚云护寺”的斗争,不仅关系到鸡足山迦叶道场的存亡,而且对云南和全国佛教的盛衰也有影响。这以后,李根源成了护法将军,为悉檀寺题匾“自渡渡人”,与赵藩合辑《鸡足山志补》四卷,次年带到北京由聚珍书局铅印出版,宣传了鸡足山灿烂的佛教文化,使鸡足山更加知名于海内外。省内制止了逐僧毁寺的行为,全国也扭转了不区别迷信与正当宗教的歪风。次年,大师去上海参加组建佛教总会,又赴南京求得孙中山为祝圣寺题匾“饮光俨然”,梁启超题匾“灵岳重辉”,有力地保护和光大了鸡足山。这两块匾至今高悬在祝圣寺大雄宝殿,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
其他文献
站起来吧,站起来  再痛也别轻易说放弃  再苦也得咬紧牙关  我们和你们  是千百万人中的一个父亲或 母亲  我们和你们  是千百万个家庭中的一个家庭  我们都是同饮长江水的同胞  中华民族是我们光荣的称号  在祖国血脉相连的土地上  有一种爱是感天动地的力量  从废墟上站起来  大地震怎能压垮中国人的脊梁     熟悉或陌生的人们  你们曾经居住在汶川  当大地露出狰狞  一所又一所学校夷为平地
期刊
哦,  你归来了  你可听到清晨小鸟儿啁啁的 歌声  湛蓝的天空中点缀朵朵白云  你可看到西山少女仰卧天际  秀发飘逸海埂之滨  你可听到苍山十八溪  欢快的鸣唱  极目叶榆泽的风帆水影  你可感受到天籁中清  妙的心灵之弦和音  抑或是崇圣寺的钟鼓齐鸣,  哦!  又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  放飞你的好心情吧,  给你思想的野马插上翅膀,  任由它在时光中翱翔升华,  再升华,  直至涅槃。  
期刊
曾经孕育了中国红色革命成功的农村,曾经支援了现在仍支援着广大城市的农村,农业的现状,农民的现状,时刻牵动着共和国敏感的神经。于是,2003-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三年的1号文件,所关注的都是“三农”问题;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的1号文件,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  党中央、国务院寤寐以求的,是怎样尽快地让农民富起来,过上幸福生活。其关键是:惠农。国家免征特产税,免征农业税,莫不
期刊
我是妈妈用生命孵化的春蕾  我的脸庞绽放着妈妈甜甜的 笑靥  我的瓣上生长着妈妈缤纷的 梦幻  我要用这片漫山的芬芳  饮醉妈妈梦中的花园     我是老师用智慧点燃的火炬  我的胸腔搏动着老师激越的 心跳  我的肩头担负着老师凝重的 嘱托  我要用这把熊熊的烈焰  融化喜马拉雅千年的雪峰     我是兵哥哥从暗夜里掘出的 星辰  我的脉搏奔涌着志愿者沸腾 的热血  我的手中攥着一个民族积淀 的深
期刊
海东开发,文化应是题中之义。或许,文化还是开发之魂。为了魂魄附体,建议守住海东的山水优势,守住海东的文化遗存。“保护”,过多强调了人的主动和能动。面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面对可供凭吊先祖先民的文化遗存,宁可多一点敬畏和谦卑,少一点骄纵和专横。  守住海东的山水优势  珠联璧合、交相辉映的苍山洱海,是大自然在云南西部和中国西部的一卷山水巨画杰作。海东与苍山洱海面对面的地理位置,是观赏和纵览这幅长卷
期刊
徐霞客一生有重友谊的高尚品德。他不仅醉心于山水,而且广交四方名流。他的朋友黄道周说他“游满天下,所交多一时贤豪长者”。母亲王孺人从小就教导他:“男子生而射四方,远游得异书,见异人,正复不恶。”意思是,男子汉就要游走四方,因为走得远才能见到奇书,遇见奇人,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母亲的教导,使他自小就养成“好奇人”,“有相向慕者,即草履叩扉,袖中出半刺投之,一揖登堂,便相倾倒”的性格。即知道有仰慕的奇人
期刊
题记:如果说生命是一只蝶,蛹只有勇敢地冲破它的茧,才能绽放出它的美丽,在我的期冀里,大理音乐就应该像蝶一样放飞自己的梦想,享受破茧那一刻的美丽。    时间:2009年12月3日  地点:大理州文联  主持人:《大理文化》编辑左家琦   话 题:大理音乐的现状、困扰和解决机制。  谈话人:杨红斌,大理学院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云南省音乐家协会理事、大理州音乐家协会主席。  张 涛,大理学院艺术
期刊
大理,是一个“雪与花争妍,山与水竞奇,天下山川之佳莫逾是者”,“乐土以居,佳山水以游”的地方,被人们誉之为“奥区奇甸”。它是人类理想的劳动生息之地:是云南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美丽、丰富、神奇的大理,因其独特的区位优势,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自然资源极其丰富。清代大理文人马恩溥在其《大理形势说》中赞道:“五金皆出,五谷皆熟,鱼盐蔬果足于供,牛羊鸡犬易于畜。”大理,真可谓是“
期刊
剑川“得勒母子汤”     “得勒母子汤”,是剑川特有的一道美汤,鲜嫩香爽,在肴席上颇受青睐。然其汤名却不能望文生义,照字面去理解。“得勒母子汤”是剑川白族语,意为蚕豆母枝叶与蚕豆瓣儿(干、鲜均可)一起合煮的汤,的确不失为一味奇汤。虽说滇西普种蚕豆,然而“得勒母子汤”这一吃法,或许惟故乡剑川独有。  在品味这一美汤之前,让我们对蚕豆的身世先作一下了解。故乡白曲《蚕豆谣》中有一节云:“霜降一到就下田
期刊
伴着山崩地裂一声巨响大 地在颤抖  您瘦弱的身躯为我撑起坚实 的堡垒  坚强的身影无私的爱给了我 生存的机会  我安然无恙您却离我飞去了 天堂  妈妈爱心永恒我们不怕    黑夜,寂寞、孤独和恐惧伴随 着我  漫天的繁星闪闪是您在陪我 说话  脑海中浮现出往日快乐的时 光  牢记您讲故事教唱歌时微笑 的模样  妈妈爱心永恒我们不怕    阳光的手臂擦拭着废墟上的 阴影  彩虹在余霞的烟尘中升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