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教学教研,教育部朱慕菊副司长的解释最清晰: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它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教学教研的工作目标是通过开展深入有效的教研活动,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课程建设与管理能力。
一、以满足教师不同层次需求为立足点,确立教学研究内容。
学校教学研究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但研讨内容以教材教法问题为主。主要是教师在课程改革和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疑惑,这些疑惑来自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来自于教师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反思。作为学校教研管理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是:
应该选方向、定内容、定目标,进行全盘规划,让教学研究活动形成系列化,并且有延续性。促进学校的发展、满足教师的发展。如果教学教研活动过于零碎,缺少整体策划意识。会导致集中活动过程没有明显的解决问题的意识,评课、说课有时仍停留于面面俱到的层次;活动形式也比较单一,更多的是集中开课活动,将教学研究活动变成了教学展示活动。
如何进行全盘规划,让教学研究活动形成系列化,并且有延续性,以促进学校的发展、满足教师的需要。
二、以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规范教学研究过程体系。
通过深入课堂、平时与教师交流发现我校的教学研究活动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教师的问题意识差。这反映在以下几个层面:
1、有困惑但提炼不出问题。2、有问题但是没有研究。3、有研究但是不够深入。4、深入了但是不能推广。就我校来说,后两个问题比较突出。另外,教师之间存在合作,同时也存在竞争,在知识共享上还存在保守倾向这样一来,构不成教师的群体合作学习,教学研究很难深入。
针对这一现象,一方面要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另一方面在进行教研活动的时候从内容的选择,到形式的确定,到如何开展研究,直至最后的检查总结都由校领导共同来研究策划。如:在期末阶段发现有不少老师不能进行科学的复习,以卷代练,以卷带复习,学生不仅累而且也不能对知识进行梳理,头脑中没有形成知识的网状结构图,这种复习方式很不科学。在这种情况下我校确立了研究主题:如何进行期末复习?复习的框架是什么?启文小学、创新小学、回民小学三校的领导在各自学校存在的问题中找到了共性的东西,于是决定进行三校联合集备。通过三校的联合集备,教师间进行研究、讨论与交流,老师们基本上有了复习的框架,然后,校领导深入课堂听复习课及时发现问题逐一进行指导、拔高,最后进行总结。
活动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但也引起了我们的反思,老师的研究行为还处于让领导牵着走的状态。怎样才能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呢?我们的做法是:⑴定方向。就是先给他们确立一个整体构思,一个大主题。(如:这学期我们进行的是语文的有效教学研究,下学期我们就进行数学的有效教学研究)⑵压任务。由学年组的老师研究磋商研究什么方面内容。在这里尤其要强调一点:要给教师时间去做这件事,如果不给教师时间去研究,教师就会因为惰性和事物繁忙不去想问题。⑶导过程。学年组把研究的内容确立以后,要制定方案,写清楚学年组什么时间召开几次会,组织听几次课,都听谁的课,怎样反思。每一位老师自己要定一个子课题,(这个课题才是教师真正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就是自己教学中某种具体问题如何解决或是教学理念与教学具体行为优化中存在的那些问题。)学校的听课、评优课、评课、以及青蓝工程等教学活动都围绕这个子课题进行评价。要求教师在研究时明确:自己是怎么做的、怎样互相听评课的、怎样反思的。学校领导检查他们的听课笔记、研究记录及反思。⑷出成果。看研究成果。这样就能逼迫教师动脑去想、去思考教学中的问题,从而树立起问题意识。
我校的教学研究活动形成了系列,即“三、三、三”研究网络模式。第一个“三”是指研究的内容有三个方面:理念篇、实践篇、素养篇;第二个“三”是形式:教育论坛、教学诊断、读书沙龙;第三个“三”是方法:名师引领、对子互助、自我充电。之所以成为网状模式,是因为横着看内容、形式、组织是配套的,纵向看内容、形式、和组织各具特色,这样的构思是源于我校年轻教师多,名师居多,网状模式培训,正是发挥他们自主性、合作意识和创造力,从而走向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学校研究之路。
三、以务本求实的形式为载体,切实搞好教学研究工作。
教师的上课、评课、反思等活动都是教学行为研究,我校在进行教学行为研究的同时还不忽视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如果没有理论作为支撑,教学研究就会处于一种同水平的反复状态。因此,不仅要注重教学研究、反思,还必须注重理论的学习。因为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承的,这样的研究、反思才能更加深刻。如:我校的“教育论坛、读书沙龙”这两种形式就非常好。论坛这种形式可以实现两种功能:一是让理念通过交流互动达到碰撞和沟通,直至实现对理念的理解和认同;二是让理念与实践交互作用,直至消化理解,并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应用。
读书沙龙基本划分为四个板块:好书推荐、熏香品茗、探骊寻珠、校长书架。其中的“熏香品茗”就是美文欣赏。教师选择书中优美的片段通过朗读与大家共赏,并交流自己的体会。通过朗读作品中蕴含的思想、高尚的情操,不断陶冶着读者与听者的性情,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探骊寻珠”即共议一本书。“一书”来源于校长书架,由学校为每个阅读小组统一购买。“共议”则是由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共同品议书中的细节和自我的思考。共议一本书让教师对教育思想、理念、方法乃至教育困惑等进行了全方位的交流,可谓对实际的精读达到极致。
作为教研管理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是:对教育论坛和教学沙龙次数的控制程度怎样更科学,对五种论坛的形式如何运用?教师研究到什么程度组织开展一次论坛合理?一次读书沙龙合适?通过实践我们认为,“教育论坛”应该在学期末开展一次,针对论坛的内容不同选择不同的方式;“读书沙龙”应该在开学初进行一次。二者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这种形式的开展对教学研究既是一次拔高又是一次延续。
作为学校教学研究的组织、设计、管理者,在研究的实施实践中,我逐步认识到教学研究不仅仅是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而且它还是生成学校主流文化的土壤,同时它也是学校文化内涵主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站在建设学校文化的高度引领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以此在促使教师群体专业得到不断发展的同时,学校的内在潜力也得到不断的提升。
一、以满足教师不同层次需求为立足点,确立教学研究内容。
学校教学研究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但研讨内容以教材教法问题为主。主要是教师在课程改革和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疑惑,这些疑惑来自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来自于教师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反思。作为学校教研管理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是:
应该选方向、定内容、定目标,进行全盘规划,让教学研究活动形成系列化,并且有延续性。促进学校的发展、满足教师的发展。如果教学教研活动过于零碎,缺少整体策划意识。会导致集中活动过程没有明显的解决问题的意识,评课、说课有时仍停留于面面俱到的层次;活动形式也比较单一,更多的是集中开课活动,将教学研究活动变成了教学展示活动。
如何进行全盘规划,让教学研究活动形成系列化,并且有延续性,以促进学校的发展、满足教师的需要。
二、以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规范教学研究过程体系。
通过深入课堂、平时与教师交流发现我校的教学研究活动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教师的问题意识差。这反映在以下几个层面:
1、有困惑但提炼不出问题。2、有问题但是没有研究。3、有研究但是不够深入。4、深入了但是不能推广。就我校来说,后两个问题比较突出。另外,教师之间存在合作,同时也存在竞争,在知识共享上还存在保守倾向这样一来,构不成教师的群体合作学习,教学研究很难深入。
针对这一现象,一方面要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另一方面在进行教研活动的时候从内容的选择,到形式的确定,到如何开展研究,直至最后的检查总结都由校领导共同来研究策划。如:在期末阶段发现有不少老师不能进行科学的复习,以卷代练,以卷带复习,学生不仅累而且也不能对知识进行梳理,头脑中没有形成知识的网状结构图,这种复习方式很不科学。在这种情况下我校确立了研究主题:如何进行期末复习?复习的框架是什么?启文小学、创新小学、回民小学三校的领导在各自学校存在的问题中找到了共性的东西,于是决定进行三校联合集备。通过三校的联合集备,教师间进行研究、讨论与交流,老师们基本上有了复习的框架,然后,校领导深入课堂听复习课及时发现问题逐一进行指导、拔高,最后进行总结。
活动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但也引起了我们的反思,老师的研究行为还处于让领导牵着走的状态。怎样才能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呢?我们的做法是:⑴定方向。就是先给他们确立一个整体构思,一个大主题。(如:这学期我们进行的是语文的有效教学研究,下学期我们就进行数学的有效教学研究)⑵压任务。由学年组的老师研究磋商研究什么方面内容。在这里尤其要强调一点:要给教师时间去做这件事,如果不给教师时间去研究,教师就会因为惰性和事物繁忙不去想问题。⑶导过程。学年组把研究的内容确立以后,要制定方案,写清楚学年组什么时间召开几次会,组织听几次课,都听谁的课,怎样反思。每一位老师自己要定一个子课题,(这个课题才是教师真正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就是自己教学中某种具体问题如何解决或是教学理念与教学具体行为优化中存在的那些问题。)学校的听课、评优课、评课、以及青蓝工程等教学活动都围绕这个子课题进行评价。要求教师在研究时明确:自己是怎么做的、怎样互相听评课的、怎样反思的。学校领导检查他们的听课笔记、研究记录及反思。⑷出成果。看研究成果。这样就能逼迫教师动脑去想、去思考教学中的问题,从而树立起问题意识。
我校的教学研究活动形成了系列,即“三、三、三”研究网络模式。第一个“三”是指研究的内容有三个方面:理念篇、实践篇、素养篇;第二个“三”是形式:教育论坛、教学诊断、读书沙龙;第三个“三”是方法:名师引领、对子互助、自我充电。之所以成为网状模式,是因为横着看内容、形式、组织是配套的,纵向看内容、形式、和组织各具特色,这样的构思是源于我校年轻教师多,名师居多,网状模式培训,正是发挥他们自主性、合作意识和创造力,从而走向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学校研究之路。
三、以务本求实的形式为载体,切实搞好教学研究工作。
教师的上课、评课、反思等活动都是教学行为研究,我校在进行教学行为研究的同时还不忽视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如果没有理论作为支撑,教学研究就会处于一种同水平的反复状态。因此,不仅要注重教学研究、反思,还必须注重理论的学习。因为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承的,这样的研究、反思才能更加深刻。如:我校的“教育论坛、读书沙龙”这两种形式就非常好。论坛这种形式可以实现两种功能:一是让理念通过交流互动达到碰撞和沟通,直至实现对理念的理解和认同;二是让理念与实践交互作用,直至消化理解,并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应用。
读书沙龙基本划分为四个板块:好书推荐、熏香品茗、探骊寻珠、校长书架。其中的“熏香品茗”就是美文欣赏。教师选择书中优美的片段通过朗读与大家共赏,并交流自己的体会。通过朗读作品中蕴含的思想、高尚的情操,不断陶冶着读者与听者的性情,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探骊寻珠”即共议一本书。“一书”来源于校长书架,由学校为每个阅读小组统一购买。“共议”则是由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共同品议书中的细节和自我的思考。共议一本书让教师对教育思想、理念、方法乃至教育困惑等进行了全方位的交流,可谓对实际的精读达到极致。
作为教研管理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是:对教育论坛和教学沙龙次数的控制程度怎样更科学,对五种论坛的形式如何运用?教师研究到什么程度组织开展一次论坛合理?一次读书沙龙合适?通过实践我们认为,“教育论坛”应该在学期末开展一次,针对论坛的内容不同选择不同的方式;“读书沙龙”应该在开学初进行一次。二者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这种形式的开展对教学研究既是一次拔高又是一次延续。
作为学校教学研究的组织、设计、管理者,在研究的实施实践中,我逐步认识到教学研究不仅仅是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而且它还是生成学校主流文化的土壤,同时它也是学校文化内涵主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站在建设学校文化的高度引领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以此在促使教师群体专业得到不断发展的同时,学校的内在潜力也得到不断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