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培养良好阅读理解能力,关乎学生思维品质、学习素养、审美情趣、语用能力等综合发展,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提升语文教学改革的实效性。本文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基于核心素养教育要求提出切实可行的课堂指导策略,激活小学生阅读主动性与积极性,提升语文教学整体质量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活动; 核心素养
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和语言的“爆发期”,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载体,激励学生广泛阅读、深度阅读,夯实语言基础,综合锻炼语言运用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目标。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基于新课程改革的引导,必然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探寻创新教学策略,把握语文课堂主阵地,开展多样、趣味、实用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在人文熏陶下调动积极情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为发展语文素养、实现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1.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意義
1.1 有利于深化阅读理解
立足核心素养教育目标,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活动,从多方面强化阅读、思考及语言表达训练,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文章主旨思想,深化阅读理解,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小学阶段是语文教育的起步期,也是夯实语文基础、培养学科素质的重要阶段。结合“教情”与“学情”开展丰富有趣的阅读活动,激活小学生主体意识,让他们体会阅读的乐趣与魅力,主动阅读、自觉阅读,增加阅读量、锻炼阅读分析与领悟能力,奠定深度学习根基。
1.2 有利于强化知识积累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依托阅读为载体将学生带入真实、有趣、实用的学习环境,拓宽知识视野,促进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让学生快乐阅读、快乐学习,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科素养。与此同时,核心素养教育驱动语文教师转变观念、创新方法,打破单一化的教材与课堂束缚,从课上延伸到课下,向学生推荐更多有意义的阅读书籍,指导阅读方法,保持阅读兴趣,通过综合阅读训练强化知识积累,养成良好习惯,提升学习能力。
2.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2.1 优化教学方案,培养语用素质
立足核心素养教育导向,亟需转变传统语文课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将课堂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以多元化、趣味性的教学模式吸引其注意力,鼓励学生多阅读、多思考、多探究,体验语文学科魅力,促进综合能力发展。以《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为例,为了激活学生主观能动性,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设计层次化的“问题链”,串联文本内容,如:“为什么会在牛肚子里旅行?牛肚子里的旅行和我们平时的旅行有什么不一样吗?”“在牛肚子里旅行,是如何安排旅行路线的?”“文中的青头和红头是好朋友吗?你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大家围绕问题展开讨论与研究,由浅入深地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对课文中的语言知识也有了深刻认知,潜移默化促进语用能力发展。
2.2 创新阅读形式,启发逻辑思维
语文阅读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螺旋式上升,先从朗读着手,体会思想情感,再抓住文本的语言特征,产生共鸣,深化理解,最后能够条理清晰地表达观点,锻炼逻辑思维。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教师应创新多元阅读形式,并且将阅读与提问相结合,层层递进调动学生积极性。以《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为例,根据课文内容创设两个问题:“为什么老班长不和我们一起吃鱼?”“我发现了老班长的秘密,随后又发生哪些事?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第一个问题比较简单,从课文中很快找到答案;第二个问题就略有难度,需要开启思维,深度探究,才能形成个性化的见解,梳理文本逻辑关系,促进思维发展。
2.3 延伸文本内涵,锻炼学习能力
通过阅读获取语文知识,锻炼阅读理解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这也是课程改革的落脚点之一。有效的语文教学过程应是开放性、全面性的,指导多样阅读方法,收集丰富文本素材,帮助学生形成具象认知,提升文学修养,树立文化自信。以《草船借箭》一课教学设计为例,课上围绕《三国演义》的经典片段展开讨论,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再加上整合学生的知识经验与生活经验,延伸文本内涵,分享文化知识,大家在思维碰撞中获得启发,课后主动阅读,并且尝试动手绘制思维导图,按照顺序整理故事,把握脉络走向,使得阅读活动更有趣、更深入。
2.4 拓展多样材料,促进审美鉴赏
培养审美情趣,激活创造能力,这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育的根本要求。语文本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品读、鉴赏与评价文本的过程中,综合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与表现能力。从审美教育视角出发,语文教师也要把握好课内外教育资源,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能力素质,筛选适宜的阅读素材补充课堂资源,拓宽文学视野,促进审美鉴赏。以《三月桃花水》教学设计为例,这篇文章篇幅精湛,语言优美、情感充沛,诠释了“形散而神不散”的真谛。本节课的教学侧重点就集中于“语言之美”的感知,通过指导朗读,入情入境,不仅获得情感熏陶,与作者产生共鸣,而且体会了作者对语言的巧妙运用。课后,拓展阅读一些精彩的文本片段,同样用到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在审美鉴赏的同时,也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为写作文做好准备。
总之,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把握核心素养教育的基本要求,尊重小学生年龄特征、认知水平与学习能力,潜移默化地渗透语文知识、指导深度阅读,促进学生综合性、全面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春金.内引外联相得益彰——探寻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有效途径[J].考试周刊,2021(7):23-24.
[2]陈万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路径分析[J].语文课内外,2021(2):149.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活动; 核心素养
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和语言的“爆发期”,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载体,激励学生广泛阅读、深度阅读,夯实语言基础,综合锻炼语言运用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目标。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基于新课程改革的引导,必然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探寻创新教学策略,把握语文课堂主阵地,开展多样、趣味、实用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在人文熏陶下调动积极情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为发展语文素养、实现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1.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意義
1.1 有利于深化阅读理解
立足核心素养教育目标,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活动,从多方面强化阅读、思考及语言表达训练,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文章主旨思想,深化阅读理解,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小学阶段是语文教育的起步期,也是夯实语文基础、培养学科素质的重要阶段。结合“教情”与“学情”开展丰富有趣的阅读活动,激活小学生主体意识,让他们体会阅读的乐趣与魅力,主动阅读、自觉阅读,增加阅读量、锻炼阅读分析与领悟能力,奠定深度学习根基。
1.2 有利于强化知识积累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依托阅读为载体将学生带入真实、有趣、实用的学习环境,拓宽知识视野,促进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让学生快乐阅读、快乐学习,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科素养。与此同时,核心素养教育驱动语文教师转变观念、创新方法,打破单一化的教材与课堂束缚,从课上延伸到课下,向学生推荐更多有意义的阅读书籍,指导阅读方法,保持阅读兴趣,通过综合阅读训练强化知识积累,养成良好习惯,提升学习能力。
2.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2.1 优化教学方案,培养语用素质
立足核心素养教育导向,亟需转变传统语文课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将课堂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以多元化、趣味性的教学模式吸引其注意力,鼓励学生多阅读、多思考、多探究,体验语文学科魅力,促进综合能力发展。以《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为例,为了激活学生主观能动性,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设计层次化的“问题链”,串联文本内容,如:“为什么会在牛肚子里旅行?牛肚子里的旅行和我们平时的旅行有什么不一样吗?”“在牛肚子里旅行,是如何安排旅行路线的?”“文中的青头和红头是好朋友吗?你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大家围绕问题展开讨论与研究,由浅入深地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对课文中的语言知识也有了深刻认知,潜移默化促进语用能力发展。
2.2 创新阅读形式,启发逻辑思维
语文阅读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螺旋式上升,先从朗读着手,体会思想情感,再抓住文本的语言特征,产生共鸣,深化理解,最后能够条理清晰地表达观点,锻炼逻辑思维。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教师应创新多元阅读形式,并且将阅读与提问相结合,层层递进调动学生积极性。以《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为例,根据课文内容创设两个问题:“为什么老班长不和我们一起吃鱼?”“我发现了老班长的秘密,随后又发生哪些事?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第一个问题比较简单,从课文中很快找到答案;第二个问题就略有难度,需要开启思维,深度探究,才能形成个性化的见解,梳理文本逻辑关系,促进思维发展。
2.3 延伸文本内涵,锻炼学习能力
通过阅读获取语文知识,锻炼阅读理解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这也是课程改革的落脚点之一。有效的语文教学过程应是开放性、全面性的,指导多样阅读方法,收集丰富文本素材,帮助学生形成具象认知,提升文学修养,树立文化自信。以《草船借箭》一课教学设计为例,课上围绕《三国演义》的经典片段展开讨论,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再加上整合学生的知识经验与生活经验,延伸文本内涵,分享文化知识,大家在思维碰撞中获得启发,课后主动阅读,并且尝试动手绘制思维导图,按照顺序整理故事,把握脉络走向,使得阅读活动更有趣、更深入。
2.4 拓展多样材料,促进审美鉴赏
培养审美情趣,激活创造能力,这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育的根本要求。语文本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品读、鉴赏与评价文本的过程中,综合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与表现能力。从审美教育视角出发,语文教师也要把握好课内外教育资源,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能力素质,筛选适宜的阅读素材补充课堂资源,拓宽文学视野,促进审美鉴赏。以《三月桃花水》教学设计为例,这篇文章篇幅精湛,语言优美、情感充沛,诠释了“形散而神不散”的真谛。本节课的教学侧重点就集中于“语言之美”的感知,通过指导朗读,入情入境,不仅获得情感熏陶,与作者产生共鸣,而且体会了作者对语言的巧妙运用。课后,拓展阅读一些精彩的文本片段,同样用到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在审美鉴赏的同时,也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为写作文做好准备。
总之,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把握核心素养教育的基本要求,尊重小学生年龄特征、认知水平与学习能力,潜移默化地渗透语文知识、指导深度阅读,促进学生综合性、全面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春金.内引外联相得益彰——探寻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有效途径[J].考试周刊,2021(7):23-24.
[2]陈万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路径分析[J].语文课内外,2021(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