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言文是初中语文的重要一环,也是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的内容。许多学生谈“文”色变,老师也苦恼不已。教师在课堂中唱独角戏,学生则被动学习,加上文言文离学生常用口头语言较远,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产生厌学心理,使文言文教学陷入僵局。因此,教师急需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方法,采用多种策略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 语文 古文 教学
在新课标下,我们应如何教授文言文呢,我觉得在我们讲授古文前首先要树立以下几个观点:
一、学生观。
学生是教育工作的最主要的对象。作为具有主动性生命形式的人,学生与无生命的物和有生命的植物、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正是这种主动性,使人能够不断地“更新”,不断地超越自我。因此,在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充分考虑如何保护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学生具有“未完成性”,在他们身上,具有丰富的潜能,存在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蕴藏着对于复兴中华民族大业至关重要的人力资源。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是新课标的一项重要使命。因此我们教授文言文时一定要有学生观,一定要以生为本,先引起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不要出现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死记硬背的现象
二、发展观
自古以来,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教育追求的理想,然而,应试教育的模式严重地限制了“发展”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严重地阻碍了人的本体价值的实现。应该看到,人的工具价值和本体价值乃是内在地统一于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之中的。
因此我们必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態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制定应该达到的目标。只有坚持全面发展的观点,才能养成学生的健全的个性和人格。因此,教授文言文时一定要有发展观,循序渐进,从易到难,让学生自然接受文言文。
三、课程观
基础教育课程应该全力追求的价值是促进学生和社会的发展。为此,要积极利用并开发各种课程资源,除了知识、技能之外,人类创造的所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自然存在物都可以是构成课程的素材,这些素材的教育意义都是潜在的,只有通过学生个人的独立思考才能完成。而文言文正是经过大浪淘沙下来的作品,历经千年,可以说包含了古人各个方面的领域,包含着思想的精华,因此我们不但要把文言文作为优美的文章来品,还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现这些古文中蕴含的深邃的道理。
基于以上几个观点,教授文言文的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 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产生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授一篇课文前,可以讲点和这篇文章有关的逸闻趣事来吸引学生,比如讲《童趣》,先讲了《童趣》的作者在江南漂泊时的一些生活琐事,让学生对这篇课文产生浓厚兴趣再开始讲。讲《论语十则》的时候,先讲孔子的一些轶闻趣事,让学生在心理上接近孔子,觉得孔子并不是一个和自己距离很遥远的古板的大思想家,原来孔子也有可爱的一面,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者,学生对孔子的话不再感到畏惧,这时教师再开始讲解课文,此时学生接受起来就不觉得枯燥无味。
二、把诵读放到文言文学习的首位上来
义务教育教材特约编者张必锟先生大声疾呼要“把诵读放到文言文学习的首位上来”。文言文简约精炼,字字珠玑,所以文言文适合多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一定要改掉诵读少的教授方式,让学生大声诵读,而诵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素质的重要途径,所以诵读这一环节,在课堂设计中要精心设计。如果不以朗读为基础,文言文教学便会落空。古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设计各种形式的读:课前预习时默读;理顺生字词时小声读;较难把握的文章,先由老师范读;容易把握的文章让学生自己朗读;还可齐读、轮读、分角色读;师生对读和配乐朗读;边看注释边看课文的默读;课下记忆时诵读;巩固复习时要边想边读等等方式。
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会逐步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初步理解,当学生可以流畅自如地高声朗读时,可以说这篇古文的教学已经成功了一半。而且这样诵读教学法的好处是学生对课文内容记得牢,很久不会忘,比密密麻麻写满了笔记,关了笔记本茫然的状态不知要强多少。可以说诵读法是教授文言文事半功倍的好办法。
第三,理解和识记是学习文言文的关键
文言文的教学最后都要落在理解和识记上。理解包括:字词的理解、文义的理解、思想感情的理解等。只有深入透彻地理解了这些,学生才能有所收获。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文章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为此,我将课堂上的理解分为以下几步:第一步,自主学习,独立理解。例如,学习《陈涉世家》这样故事性强的文言作品时,我鼓励学生根据注释先去自主阅读,让学生凭兴趣主动、独立地阅读,关注文章内容,获取信息,不求统解、甚解,力求从整体上理解全文。第二步,质疑提问,点拨明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质疑、讨论的方法,教给学生如何使用工具书和课文注解,让学生对课文中的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词语进行探究理解。如《论语十则》中“学而不厌”的“厌”、《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的“妻子”和“绝境”、《塞翁失马》中“马无故亡而入胡”的“亡”等等,教师在这一步只对学生做适当的点拨。第三步,巩固理解。这一步是在前两步的基础上翻译课文。可以采用灵活自由的方式进行。如结成两人小组,每人一句或一段进行翻译;也可按照小组,按次序轮换,完成课文的翻译,练习涉及面要广,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这一步教师要加以评价,肯定译的好的地方,明确需校正和补充的地方。第四步,以全班为单位,复述或讲故事,将所接收来的文字信息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力求准确无误。
理解了这些知识后,还必须让学生识记,如果学生不识记,最终会把什么都忘掉,识记的内容包括要求背诵的文段,字词的意义及用法,常见虚词的翻译,作家、作品和出处。要想把这么多知识全部记住,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教师在这时的指导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总之,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认真学习新课标,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积极探索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文言文教学就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如果我们语文教师能让学生对文言文由“怕学”变为“乐学”,这对继承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也算做出了一点贡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