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消费税于4月1日起从5%增加到8%,日本大公司们顺势给产品们涨了一轮价。这些业界大佬们趁机发出声音,“成本增加,生意不好做哇。”但紧接着就有来自制造业的小公司跳出来愤怒回应:“增加的成本最后都落在了我们头上。”
日本制造业从金融危机后就开始饱受质疑,即便它仍然占据着日本GDP18%的规模。根据日本商业杂志《东洋经济》3月的一篇报道,目前日本国内工厂数量大约只有高峰时期的一半,从业人员也只有高峰时期的1/3。听上去有些悲观?硅谷带来的技术革新和公司治理方式的变化,挑战并改变了很多人做生意的习惯,与之相比,日本的制造业公司的确看上去有些格格不入。
日本制造业中,有很多是从小工厂起家的私人企业,经历过泡沫经济和金融危机之后,它们很看重“百年老店”这种持续经营思路,公司有相对稳定的客户群,彼此也保持足够的信任与牵扯—在日本做生意的基础,就是错综复杂的各种财务担保关系。
但越来越多对这种传统合作的质疑开始出现。一家制造公司的老板松浦元男曾经公开抱怨对日本合作伙伴的不满—一遇到危机,那些大公司营业课长们就喜欢跑来跟他压价,而一旦同意降价,就再也没有涨回去的可能。
松浦元男创办的日本树研工业株式会社是日本制造业小公司中的明星公司,它们开发的粉末齿轮占全球超小齿轮市场70%以上的份额。即便如此,在大公司面前,它们也不过是个被随意压价的小角色而已。
为什么一家市场占有率超过7成的公司,仍然没有形成和大公司谈判的能力,这本身是件有些奇怪的?事。
大公司的课长之所以能够随意跑来压价,是因为在他们眼中,这种制造业的小公司本质上就是廉价供应商,它们以此赢得了市场,可一旦市场要求更低价格,自然也容易失去控制权。
换一个角度看,小公司本身也没有不可替代性。松浦的公司目前过得还不错的原因之一是,它是一些电子元件组件的全球独家供应商,这多少为自己增加了议价的筹码。
问题是,小公司掌握的这些垄断技术市场,一般并不是大公司没有技术能力,而是市场过小,大公司不愿介入,以及暂时还没有新的竞争者出现。小公司很容易赢在制造上,也更容易输在单一的制造商这个定位上。
所以,新兴市场的价格优势的确逼退了很多缺乏创新的日本小公司,它们曾经稳定的大公司客户选择了更廉价的供应商。而且,它们也缺乏变化的内在动力。
由于受限于公司的股本结构,它们没法像轻资产公司一样做出灵活的决策—小公司会依靠银行贷款来购买、投资新的生产设备,而贷款抵押物则是它们已经拥有的房产。这意味着它们没法轻易变卖资产,因为这会影响新一轮的投资额度。和普通股东不同,适度盈利、股价稳定(如果上市的话)是银行更希望看到的状态—可这并不是一个适合小公司迅速发展的指标。
我们已经习惯了苹果和小米的例子—由于共享、交换信息需要的成本降低,让公司更容易放眼自己的组织之外,寻找更好的合作伙伴,推动了设计和制造的分离—那些新的明星公司直接和用户相连,负责产品设计,然后在外部寻找最合适的制造商。而日本很多制造型大公司喜欢自己设计并生产产品,它们对很多领域的资源垄断让上游小公司不敢轻易触碰大公司的优势领域,只能继续做承包商或者零件供应商。
一些小公司把突破点放在大公司忽略的空白地—比如A-one精密机械部件加工公司,它甚至在夹缝里活得不错,连续37年毛利率都超过35%。但是换个角度想—因为小公司刻意避开大公司的保有领地,它们因此也失去了规模化的机会。
这些小公司的确在制造更小更精致的东西上经验丰富,在日本,这个传统最早来源于电子行业摩尔定律产生的降价压力—如果想要维持产品价格和利润,你得提供成本更低、性能更好的东西。但是除此以外,小公司的问题可能更多出在自己身上。
日本制造业从金融危机后就开始饱受质疑,即便它仍然占据着日本GDP18%的规模。根据日本商业杂志《东洋经济》3月的一篇报道,目前日本国内工厂数量大约只有高峰时期的一半,从业人员也只有高峰时期的1/3。听上去有些悲观?硅谷带来的技术革新和公司治理方式的变化,挑战并改变了很多人做生意的习惯,与之相比,日本的制造业公司的确看上去有些格格不入。
日本制造业中,有很多是从小工厂起家的私人企业,经历过泡沫经济和金融危机之后,它们很看重“百年老店”这种持续经营思路,公司有相对稳定的客户群,彼此也保持足够的信任与牵扯—在日本做生意的基础,就是错综复杂的各种财务担保关系。
但越来越多对这种传统合作的质疑开始出现。一家制造公司的老板松浦元男曾经公开抱怨对日本合作伙伴的不满—一遇到危机,那些大公司营业课长们就喜欢跑来跟他压价,而一旦同意降价,就再也没有涨回去的可能。
松浦元男创办的日本树研工业株式会社是日本制造业小公司中的明星公司,它们开发的粉末齿轮占全球超小齿轮市场70%以上的份额。即便如此,在大公司面前,它们也不过是个被随意压价的小角色而已。
为什么一家市场占有率超过7成的公司,仍然没有形成和大公司谈判的能力,这本身是件有些奇怪的?事。
大公司的课长之所以能够随意跑来压价,是因为在他们眼中,这种制造业的小公司本质上就是廉价供应商,它们以此赢得了市场,可一旦市场要求更低价格,自然也容易失去控制权。
换一个角度看,小公司本身也没有不可替代性。松浦的公司目前过得还不错的原因之一是,它是一些电子元件组件的全球独家供应商,这多少为自己增加了议价的筹码。
问题是,小公司掌握的这些垄断技术市场,一般并不是大公司没有技术能力,而是市场过小,大公司不愿介入,以及暂时还没有新的竞争者出现。小公司很容易赢在制造上,也更容易输在单一的制造商这个定位上。
所以,新兴市场的价格优势的确逼退了很多缺乏创新的日本小公司,它们曾经稳定的大公司客户选择了更廉价的供应商。而且,它们也缺乏变化的内在动力。
由于受限于公司的股本结构,它们没法像轻资产公司一样做出灵活的决策—小公司会依靠银行贷款来购买、投资新的生产设备,而贷款抵押物则是它们已经拥有的房产。这意味着它们没法轻易变卖资产,因为这会影响新一轮的投资额度。和普通股东不同,适度盈利、股价稳定(如果上市的话)是银行更希望看到的状态—可这并不是一个适合小公司迅速发展的指标。
我们已经习惯了苹果和小米的例子—由于共享、交换信息需要的成本降低,让公司更容易放眼自己的组织之外,寻找更好的合作伙伴,推动了设计和制造的分离—那些新的明星公司直接和用户相连,负责产品设计,然后在外部寻找最合适的制造商。而日本很多制造型大公司喜欢自己设计并生产产品,它们对很多领域的资源垄断让上游小公司不敢轻易触碰大公司的优势领域,只能继续做承包商或者零件供应商。
一些小公司把突破点放在大公司忽略的空白地—比如A-one精密机械部件加工公司,它甚至在夹缝里活得不错,连续37年毛利率都超过35%。但是换个角度想—因为小公司刻意避开大公司的保有领地,它们因此也失去了规模化的机会。
这些小公司的确在制造更小更精致的东西上经验丰富,在日本,这个传统最早来源于电子行业摩尔定律产生的降价压力—如果想要维持产品价格和利润,你得提供成本更低、性能更好的东西。但是除此以外,小公司的问题可能更多出在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