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广西说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heng20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東

  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
  数亿年前,板块的挤压,地壳的运动,隆起与沉降,塑造出大地的千姿百态。隆起的是山,山体庞大,山脉连绵,山势巍然,沉降的是河流沟壑、丘陵盆地、田畴阡陌,由此便有了山水的概念。
  广西山多,六万大山、九万大山、十万大山、云开大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大桂山、大瑶山……光看这些名字就知道体量的巨大和内涵的不凡——可谓五岭逶迤,万峰来贺!以桂林为代表的喀斯特地貌,座座峰丛,笋状独立,令人叹为观止。资源八角寨的螺蛳山,丹霞地貌的典范,那圆螺状的山体,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钟山百里水墨画廊,群峰观天,云遮雾绕,让人荡起的是“云山历历谁无梦”“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感怀。还有华南第一高峰猫儿山,那犹似猫头的巨大山顶,虎踞于天地之间,似乎闪着蓝盈盈的目光傲视天下,一展它的刚性、雄奇、挺拔、坚不可摧。
  而水呢?纵横交错的江河溪涧、星罗棋布的湖泊水库,形成了巨大的水系网络,湘江、资江争相汇入长江,南流江、钦江、北流河浩浩荡荡注入北部湾,而西江、红水河一往无前奔腾入海。你伫立江边,观望滔滔江流,是否会发出“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的壮阔情怀?漓江、贝江、资江、盘阳河……则空明澄碧,俊秀婉约,鱼翔浅底,呈现的是“千江有水千江月”“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诗意气派!
  还有那一碧万顷的北部湾,湛蓝无垠的海面,潮起又潮落,留下一片又一片细软洁净的白沙滩,那号称天下第一滩的北海银滩,可曾留下你脚印的两对半?站在海边,看着巨浪撞击礁石之后变成飞花碎玉,胸中荡起的是一种“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怀古幽情。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是大自然的恩赐!这是诗意栖居的家园!
  唐朝文学大家韩愈留下了“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赞誉。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用一年多时间,游历了这里的山山水水,在他著名的游记里,其中描述广西的《粤西游日记》约占了全书三分之一篇幅,可谓一往情深呀!
  天地有阴阳,山水有刚柔,相辅相成,相映成趣。人们对山水的喜爱和依赖,是精神寄托和情感的投射,山与水的美妙融合创造了人类文明,山水的刚柔也必然会启迪和滋养人性的刚柔。
  在23万平方公里的热土上,为生存发展,为呵护家园,为自由解放,这里的人们用赤胆忠心书写了一场场壮怀激烈的波澜画卷。
  无论在波涛汹涌的江岩海岸,还是危机四伏的深山老林,幽深暗湿的洞穴沼泽,险峻贫瘠的悬崖丘陵,他们从来没有退却。“石可破,不可夺坚,丹可磨,不可夺赤。”越是于危难之际,越是能体现广西人的刚正不屈。
  晚清积弊积弱、引颈就戮之时,广西人民不屈服于列强淫威,冯子材在镇南关给法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是自清政府鸦片战争以来唯一打赢的一场反侵略战争。抗法战争中,刘永福率领黑旗军屡次大败法军,威震一时。
  在日军铁蹄踏进中华大地时,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甚嚣尘上,是桂系将领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大捷,为中国人民战胜倭寇提振了信心,广西境内展开的昆仑关战役、桂林保卫战则使日军谈之色变,犹记桂林保卫战中的广西全民皆兵,以必死决心血染漓江,使回忆这场惨烈战争的日军都无不叹服于桂军的勇猛。抗战期间广西士兵总数排全国第二,达到百万,兵民比例全国第一,他们的忠骨虽无名,但遍埋生前所捍卫的热土,这不正是广西人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吗?
  以广西子弟为主力的红七军作风顽强,战功卓著,被中央军委、中华苏维埃政府授予“转战千里”“千里来龙”的锦旗。由广西壮族将领韦杰指挥的娄山关之战,是红军长征以来首次斩获的大胜,百色起义、龙州起义、湘江战役,红军将士视死如归、向死而生,这不正是壮士去兮不复返,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刚强与豪迈吗?
  广西人体魄并不高大,却敏捷骁勇,令敌胆寒。彭德怀元帅曾诗赞:“广西猴子是桂军,猛如老虎恶如狼。”美国史迪威将军评价:“广西士兵是世界上最好的士兵。”粟裕将军则以是否有美式装备和广西口音的两项标准判断国军中的精锐部队。广西军人不拼武器拼胆气,敢将血性灵魂中的无畏与忠勇化成刀刃,以钢的意志撕裂钢铁!
  在和平年代里,广西人的刚毅依然,尤其是扶贫攻坚的战场上,牢记“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的殷殷嘱托,面对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面对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34万这样一个巨大的数字,广西人又吹响了攻坚的号角,举全区之力攻下一个又一个难关,啃下一个又一个“硬骨头”,环江县的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南丹白裤瑶、平桂土瑶实现“一步跨千年”的沧桑巨变……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
  黄文秀,一个壮族姑娘,名校毕业的硕士生,毅然投身于扶贫攻坚的第一线,得益山水的滋养,在她的身上展现了亦刚亦柔的人性之美——身体力行,深入山村,同吃同住,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在那狂风暴雨的夜晚,为了她牵挂的百坭村,倒在了扶贫路上。像她这样的好干部,在广西比比皆是,蓝标河、黄景教、张华等176位干部,满怀赤诚,将生命永远定格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征程上,谱写了荡气回肠的新时代英雄赞歌。
  广西人面对强敌是那样的无所畏惧,面对困难是那样的义无反顾,决绝果敢,而面对同胞兄弟又是那样的充满柔情,充满友爱。
  早在80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生息,百色手斧,旧石器时代的见证,“柳江人”“白莲洞人”“麒麟山人”在幽暗的洞穴讲述着遥远的历史,壮、汉、瑶、苗、侗……十二个世居民族从悠长的历史走来,从遥远的四面八方走来,聚居于这一方山水之间,守望相助,亦劳亦息,同歌共舞。
  “镇以和靖,御以长算,不存小察,弘以大纲。”这是古老的东方智慧,党中央通古今之变,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和高瞻远瞩的视野处理民族关系,而广西不折不扣地贯彻了民族政策,造就了广西各民族融洽繁荣的太平景象。   不以武力为手段,不机械理解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广西的民族政策秉持着水的包容與温厚,向各少数民族伸出真诚的橄榄枝,不消弭少数民族的个性,也不剥夺少数民族的自由意志,在广西多民族的大家庭里,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得以传承,利益得以保障,地位得以提升,少数民族的身份在广西大家庭中是一种光荣身份。没有利益集团、没有隔离的高墙、没有语言排斥、没有民族歧视,在这片包容的土地上,所有民族都是大地的儿子。外来人口,无论是公职人员,还是学生、商人,无论你原先操何种语言,带何种口音,来到这里,都能用一种语言沟通,那就是普通话。不少家庭它的成员里有多个民族成分,有的多达七、八个,这是由于广西的族际通婚率很高,民族之间不存在通婚禁忌,在融合与互嵌中完全做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如果说族际通婚是广西民族团结的试金石,那么民间信仰的互动更是广西民族团结的一抹亮色。民间信仰是一个民族文化深层次的底蕴,而广西多民族心灵的沟通达到了共奉共敬的程度。比如贺州都江盘古庙,本是瑶族祭祀他们的始祖盘古大王的场所,每年都择日举行“还盘王愿”,现在这一瑶族的民间信仰活动,不仅召集本族人参加,还邀请当地各民族参加。庙内神像中,除盘古大王神像外,还供有汉族敬奉的二十多位神像。比之于某些国家和地区因宗教信仰不同而战乱不已,广西各民族在宗教信仰上奏出了和而不同的和谐音符。
  更有每年传统的壮族“三月三”节日,岂只是壮族同胞的节日?“三月三”被政府定为传统公共假日,自治区内全体公民均享2天假期,彼时各族同胞同欢同庆,抢花炮、抛绣球、吃五色糯米饭,一道手拉手,肩并肩,跳起竹竿舞,唱着刘三姐的歌谣……
  关于民族的话题是最敏感的话题,关于民族的悲喜则理当是离合的悲喜了。古往今来,多少民族之间的关系势同水火,印度的种姓制度、西方的黑奴贸易、对印第安人的种族灭绝等,都在讲述着弱肉强食的故事。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新中国成立以来,却没有出现过剧烈的民族冲突,几十个民族和睦相处、磨合交融,大民族不以强者自居,而与少数民族“举案齐眉”,使少数民族如百川入海,汇聚成了广西奔腾不息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在外部势力企图利用民族问题,搞乱中国,阻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广西的民族团结示范,无疑是对西方敌对势力和疆独藏独分子响亮的一击,是民族团结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
  该刚则刚,该柔则柔,山水刚柔的辩证法,给我们以启迪,为我们改造社会、改造自然提供了方法论,我们要把刚柔的辩证思维融到当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来,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上来。
  经历了无数苦难的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如此接近复兴梦想,然而祖辈先贤告诫我们“行百里者半九十”,黎明前夜曙光熹微,总有别样的刀光剑影,暗礁恶流,妄想阻挡我们这彪炳史册的跨越,然而我们是无所畏惧的!只要我们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立正位,行大道,把握好刚柔的时与度,增强民族的志气、骨气与底气,我们必定到达胜利的彼岸,实现傲视群雄的惊世腾跃。
  广西是一个欠发达地区,我们务须正视现实,奋起直追,发扬刚性力量,传承好革命先烈的血性,在高质量发展上拿出我们的精气神,以时不我待的姿态,赶超跨越。在生态环境保护上,我们要采取坚决的措施,守住生态红线,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在保卫边疆、维护国家主权上,随时听从党的召唤,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同时,发挥好柔性的力量,把刚性发展所奠定的基础造福于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巩固民族团结,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族人民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听党话,跟党走,让党中央放心,为实现复兴大业贡献广西力量。
  “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习近平总书记化用大儒朱熹的这句诗,来提醒领导干部要有心存敬畏、手握戒尺的慎独,又要有“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的担当。有所不为,有所必为。
  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每个人都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与使命,在自己的岗位上焕发奋斗的激情,刚柔并济,砥砺前行,让山水广西、血性广西、和睦广西在千舟竞发的大潮中合力共促,铸就无愧于时代的事业,写好每一篇美丽的山水之歌。
  (责任编辑:庞洁)
其他文献
任林举  那一声汽笛,隐约,有如来自夜的深处;悠远,有如来自一场旧梦的边缘。似幻觉,似真实,又一次在我的耳边响起。  这是四月的清晨。太阳突然像一个心情开朗的画师,兴匆匆挥起光明之笔,开始了对世界以及世间万物的描述。昨天还处于阴冷灰暗中的一切,突然都有了温暖、明亮的轮廓。夜的幕布,被无形之手揭去之后,深灰色的天空,即如被施过魔法一样,豁然变成了水色的蔚藍,海洋般纯净、通透、广阔无垠。似乎已经没什么
期刊
王陌尘  二十岁时的我是不惮于“立言”的,也不怕拿出去“示众”,就靠着满纸胡乱言混到了任洪渊老师身边。因为是保送生,没经过什么考试,莽撞找到任老师时,他说你先回去写首诗给我看看吧。我豪迈地说,现在就写给您看。坐在他的书桌边铺开纸就写开了。写了些啥现在已经完全不记得了。只是以后真入师门,听任老师说诗、讲诗,自己再也不敢写了。那一年我本该有个真正的诗人师兄,无奈他英语没通过,任老师为他奔走吁求也不管用
期刊
张华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电视剧展播剧目、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史诗型电视剧《觉醒年代》,自2月1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时段首播,目前全剧各集已播映结束,其他电视频道开始重播。  该剧呈现了文学在改造国人和缔造一个新的中国中所起到的启蒙和推动作用,即文学可以创造中国。鲁迅的《狂人日记》无疑是文学,而无论陈独秀的《爱国心与自觉心》,李大钊的《青春》《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
期刊
我喜欢“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的西湖,喜欢那富于色彩、连绵不断的山峦,像孔雀正在开屏,颜色迷人,到處是耸峙的峰峦,险峻的崖壁。但是我更喜欢“沧海先迎日,银河倒列星”的大海。  今日,我随父母驱车来到了大海,我站在沙滩上,感受着脚下沙子流过趾缝时奇妙的感觉,闭上眼睛,迎着海风向前奔跑,直到跑不动了,才仰面躺在沙滩上,享受这阳光懒懒地洒在我身上,耳边不时地传来海鸥的叫声,在感觉身体暖暖的同时
期刊
清明上河图(局部)北宋张择端  北宋宣和年间,初春,二位行者赶着一队毛驴满载货物沿汴河向京城缓缓前行,河道沿着开封城延伸开来,天气还未丢掉最后的凉意,树木刚刚挂上新绿。循大宋惯例,清明时节,汴河口会开闸放水,黄河经运河的连接再次沟通汴河,开封城便与大宋各地连成一体。有了水运的便利,东南等待已久的货船逆流而上,万千物资再次汇集到国都开封。经过一冬的休憩,停滞了数月的汴京码头又苏醒过来。大约是驮队今年
期刊
榮荣乘凉一  是在一个古旧的凉亭里听来的。当时是一次集体采访,路过小坐。树荫很浓,蝉的叫声固执绵长,十来个人围坐着,小歇,乘凉。  乘凉的标配是闲话。  她刚一回神,就见他碗里只剩一小口饭了,全在他嘴里,全没咽下,两腮像鼓着两只松鼠。他说是小时候饿怕了,有口吃的就想先入嘴,他得确认是真的,也是他能吃的。  “怪不得。”  “什么?”  “你先哄住了我,至于拿我如何,只想以后再论吧。”  然后就没有
期刊
吴周文  作为散文的读者,不能不阅读韩小蕙;作为散文的评论家与散文的研究者不能不读懂和阐释韩小蕙。因为,新时期至今,她是与50后赵丽宏、贾平凹、丁帆、马丽华、王英琦等,60后刘亮程、祝勇、王尧、王兆胜、李敬泽、穆涛、潘向黎、张培忠等并驾齐驱的一位散文家。因为她是诸多女性散文家中很有个性、特立独行的一位思想者。因为,她是在新时期至今的散文史上确实产生诸多影响、多少持有男性阳刚风格的韩小蕙。  自19
期刊
提起华夏九州,几乎无人不知,而九州之一的雍州也是声名远播。那么雍州来历如何?  雍州源于雍山,雍山孕育了一条叫雍水的河流。古雍水从雍山出发,由西北奔东南,穿流如今凤翔全境,最宽处超过百米,最终汇入渭河。如今的凤翔彪角镇,就是古雍水河道的渡口之一。雍水河现虽已断流,但每逢大的汛期,雍水仍沿雍山而下,古河道尚存。雍水的下游冲积成方圆数百里的广袤平原,平原上有座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古城——雍城,位于现在的陕
期刊
朱西一  翻译不是我的主要工作。从本质上讲,我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特别是短篇小说和诗歌。然而,很多时候,甚至只是为了向那些读者解释我的想法,特别是当我介绍诗歌时,我求助于翻译,效果很好。比如,在1984年,我为了写学位论文,将1977年至1981年间的12个中文短篇小说翻译成意大利文。我还为费尔特里内利出版社翻译了张洁的短篇小说集,1989年,张洁因此获得了马拉帕特奖。  除此之外,我还将许多中国
期刊
朱丹枫  己亥年的谷雨时节,春天即将步入尾声,蓉城雨量充足而及时,常常“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牡丹吐蕊,樱桃红熟,万物生长,生命鲜活,进入到了一种饱满润泽的状态。“笔吐玑珠·心怀时代——徐棻艺术生涯七十周年”系列活动之新风徐徐又起,徐棻先生以87岁高龄再次吹皱了戏剧这一池春水,川剧“窝子”锦江剧场又响起了久违的锣鼓声,多个剧种齐聚,不同声腔竞现,数朵梅花绽放,在阵阵涟漪中为冷寂多日的戏剧舞台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