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建设工程监理的现状,然后分析了我国建设工程监理发展的瓶颈,最后探讨了我国建设工程监理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
1 建设工程监理的现状
我国开展工程监理自1988年起步,当前建筑市场已基本形成了建设、监理、勘察、设计、施工五大平等、独立的工程建设主体。1999年全面推行工程监理制度以来,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逐步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工程监理法规体系,积累了一套较成熟的工程监理经验,培养了一支素质较高的监理企业队伍。随着建筑产业的蓬勃发展,监理企业的规模日渐壮大,工程监理在建设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提高了工程建设投资效益,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同和好评。从工程实践中可以看出,没有监理的参与,建设工程质量、进度、投资均无法得到有效保证。但是目前我国工程监理仍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还只是施工阶段的现场管理,对项目的立项、设计阶段实施监理或参与管理,目前还没有强制性规定,保修阶段也只是形式,仅对施工阶段的现场进行管理,但也不够完善,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工程监理行业在新形势下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着工程监理的良性发展。
2 我国建设工程监理发展的瓶颈
2.1对建设工程监理重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虽然建设工程监理制度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并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但建设单位、施工承包单位和各级质量监督站对实行工程监理的意义及其重要性还是缺乏认识,对监理人员的地位及与各方的关系也不甚清楚。一些业主认为监理人员的报酬是自己支付的,理应为自己服务,因此要求监理必须为业主的利益着想,按业主的要求办事;施工承包单位认为监理拿业主的钱,肯定只考虑业主利益,把监理看做对立方;各级质量监督站认为有监理人员天天在现场进行监管,自己责任就小了,进而忽略了监管。甚至是监理人员自己的认识就很模糊。这就使得在工程建设进程中,业主、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不能有效沟通,监理的正确决定实施不下去,说话办事不管用,起不到实际的监理作用,甚至遇到工程质量问题各方互相推诿,导致工程建设质量没保障,工程建设进度拖延,工程投资增加。
2.2建设工程监理取费标准难以落实。
为规范我国建设工程监理及相关服务取费依据,2007年,国家发改委和原建设部共同颁布了《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标准》,标准对我国建设工程监理的收费依据、收费标准、费用调整办法都做了规定。如果这一标准能够贯彻下去,建设工程监理的报酬是比较合理的,但問题是收费标准在相当一部分情况下,都没有很好的执行。标准规定的监理费率都在工程额1%以上,但实际费率基本上都在1%以下,有的甚至还达不到0.5%,过低的监理费用,导致监理人员资质低下、数量不足,监理设备匮乏,监理企业竞争力越来越低,难以生存,监理企业始终在走一条粗放型的发展道路。
2.3高水平监理人员匮乏。
1997年,原建设部与人事部举行了全国首次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至今全国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已经举行十几次,为我国的建设工程储备了大量的高水平监理人才,但这一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要求。监理人员特别是高级别监理人员匮乏已经是建设工程监理制度发展的最大障碍,因为我国建筑市场实行企业和人员的双重资质要求,监理人员匮乏导致监理企业资质等级低下,很多三、四线城市至今还没有一家甲级监理企业,有的话很多也是靠挂证得来的。在一些中小型项目部,监理工程师更是少得可怜,有的甚至一个监理项目部连一个监理工程师都没有,一个有证的人员都是几个工地共同使用,技术水平比较高的又不屑于当监理。
3 我国建设工程监理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的建设工程监理已经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并已为社会各界所认同和接受,但应当承认,目前仍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为了使我国的建设工程监理工作能实现预期效果,并在工程建设领域里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应从如下多个方面进行大力加强自身的发展:
3.1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向全方位、全过程监理发展。
我国实行建设工程监理只有十几年的时间,目前仍然以施工阶段监理为主。造成这种状况既有体制上、认识上的原因,也有建设单位需求和监理企业素质及能力等原因。但是应当看到,随着项目法人责任制的不断完善,以及民营企业和私人投资项目的大量增加,建设单位将对工程投资效益愈加重视,工程前期决策阶段的监理将日益增多。从发展趋势看,代表建设单位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工程项目管理,将是我国工程监理行业发展的趋向。当前,应当按照市场需求多样化的规律,积极扩展监理服务内容。要从现阶段以施工阶段为主,向全过程、全方位监理发展,即不仅要进行施工阶段质量、投资和进度控制,做好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工作,而且要进行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的监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建设工程监理的作用。
3.2切实适应市场需求,优化工程监理企业结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企业的发展都必须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工程监理企业的发展也不例外。建设单位对建设工程监理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工程监理企业所能提供的“供给”(即监理服务)也应当是多种多样的。前文所述建设工程监理应当向全方位、全过程监理发展,是从建设工程监理整个行业而言,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工程监理企业都朝这个方向发展。因此,应当通过市场机制和必要的行业政策引导,在监理行业逐步建立起综合性监理企业与专业性监理企业相结合、大中小型监理企业相结合的合理企业结构。按工作内容分,建立起能承担全过程、全方位监理任务的综合性监理企业与能承担某一专业监理任务(如招标代理、工程造价咨询)的监理企业相结合的企业结构。按工作阶段分,建立起能承担工程建设全过程监理的大型监理企业与能承担某一阶段工程监理任务的中型监理企业和只提供旁站监理劳务的小型监理企业相结合的企业结构。这样,既能满足建设单位的各种需求,又能使各类监理企业各得其所,都能有合理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一般来说,大型、综合素质较高的监理企业应当向综合监理方向发展,而中小型监理企业则应当逐渐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 3.3加强法制建设,走法制化的道路。
我国颁布的法律法规中有关建设工程监理的条款不少,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的数量更多,这充分反映了建设工程监理的法律地位。但从加入WTO的角度看,法制建设还比较薄弱,突出表现在市场规则和市场机制方面。市场规则特别是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还不健全。市场机制,包括信用机制、价格形成机制、风险防范机制,仲裁机制等尚未形成。应当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际上通行的做法,逐步建立和健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建设工程监理走上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轨道,才能适应加入WTO后的新的形势。
3.4加强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从全方位、全过程监理的要求来看,我国建设工程监理从业人员的素质还不能与之相适应,迫切需要加以提高。另一方面,工程建设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层出不穷,工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也时有更新,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都要求建设工程监理从业人员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这样才能为建设单位提供优质服务。从业人员的素质是整个工程监理行业发展的基础。只有培养和造就出大批高素质的监理人员,才可能形成相当数量的高素质的工程监理企业,才能形成一批公信力强、有品牌效应的工程监理企业,才能提高我国建设工程监理的总体水平及其效果,才能推动建设工程监理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3.5与国际惯例接軌,走向世界。
毋庸讳言,我国的建设工程监理虽然形成了一定的特点。但在一些方面与国际惯例还有差异。我国已加入WTO,如果不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将不利于我国建设工程监理事业的发展。前面说到的几点,都是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重要内容,但仅仅在某些方面与国际惯例接轨是不够的,必须在建设工程监理领域多方面与国际惯例接轨。为此,应当认真学习和研究国际上被普遍接受的规则,尽快掌握国际上通行的规则为我所用。与国外同类企业之间的竞争,要在竞争中取胜,必须有实力、业绩和信誉。我国的监理工程师和工程监理企业应当做好充分准备,不仅要迎接国外同行进入我国后的竞争挑战,而且要把握进入国际市场的机遇,敢于到国际市场与国外同行竞争。
4 结语
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育完善,监理更多的是根据业主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技术、管理、咨询等服务,服务形式将更多样化。惟其如此,建设监理才能体现其存在的价值,才能拥有旺盛的生命力。抛开“建设监理”还是“项目管理”这种名词之间的无谓争执,让建设监理回归其“为业主提供建设工程专业化监督管理服务”的本来定位。
随着我国WTO步伐的加快,国外先进的项目管理公司将不断涌入中国市场,我国的监理企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列,必须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逐步发展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项目管理公司。当然,监理在执业过程中,应当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恪守职业操守,按照“独立、自主、公平”的原则开展监理工作。也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业主和行为相对人的真正尊敬和信任。
参考文献:
[1]中国建设监理协会.建设工程监理概论[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2]吴泽.工程建设监理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3]丁士昭.建设监理与项目管理[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关键词】 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
1 建设工程监理的现状
我国开展工程监理自1988年起步,当前建筑市场已基本形成了建设、监理、勘察、设计、施工五大平等、独立的工程建设主体。1999年全面推行工程监理制度以来,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逐步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工程监理法规体系,积累了一套较成熟的工程监理经验,培养了一支素质较高的监理企业队伍。随着建筑产业的蓬勃发展,监理企业的规模日渐壮大,工程监理在建设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提高了工程建设投资效益,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同和好评。从工程实践中可以看出,没有监理的参与,建设工程质量、进度、投资均无法得到有效保证。但是目前我国工程监理仍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还只是施工阶段的现场管理,对项目的立项、设计阶段实施监理或参与管理,目前还没有强制性规定,保修阶段也只是形式,仅对施工阶段的现场进行管理,但也不够完善,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工程监理行业在新形势下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着工程监理的良性发展。
2 我国建设工程监理发展的瓶颈
2.1对建设工程监理重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虽然建设工程监理制度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并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但建设单位、施工承包单位和各级质量监督站对实行工程监理的意义及其重要性还是缺乏认识,对监理人员的地位及与各方的关系也不甚清楚。一些业主认为监理人员的报酬是自己支付的,理应为自己服务,因此要求监理必须为业主的利益着想,按业主的要求办事;施工承包单位认为监理拿业主的钱,肯定只考虑业主利益,把监理看做对立方;各级质量监督站认为有监理人员天天在现场进行监管,自己责任就小了,进而忽略了监管。甚至是监理人员自己的认识就很模糊。这就使得在工程建设进程中,业主、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不能有效沟通,监理的正确决定实施不下去,说话办事不管用,起不到实际的监理作用,甚至遇到工程质量问题各方互相推诿,导致工程建设质量没保障,工程建设进度拖延,工程投资增加。
2.2建设工程监理取费标准难以落实。
为规范我国建设工程监理及相关服务取费依据,2007年,国家发改委和原建设部共同颁布了《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标准》,标准对我国建设工程监理的收费依据、收费标准、费用调整办法都做了规定。如果这一标准能够贯彻下去,建设工程监理的报酬是比较合理的,但問题是收费标准在相当一部分情况下,都没有很好的执行。标准规定的监理费率都在工程额1%以上,但实际费率基本上都在1%以下,有的甚至还达不到0.5%,过低的监理费用,导致监理人员资质低下、数量不足,监理设备匮乏,监理企业竞争力越来越低,难以生存,监理企业始终在走一条粗放型的发展道路。
2.3高水平监理人员匮乏。
1997年,原建设部与人事部举行了全国首次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至今全国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已经举行十几次,为我国的建设工程储备了大量的高水平监理人才,但这一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要求。监理人员特别是高级别监理人员匮乏已经是建设工程监理制度发展的最大障碍,因为我国建筑市场实行企业和人员的双重资质要求,监理人员匮乏导致监理企业资质等级低下,很多三、四线城市至今还没有一家甲级监理企业,有的话很多也是靠挂证得来的。在一些中小型项目部,监理工程师更是少得可怜,有的甚至一个监理项目部连一个监理工程师都没有,一个有证的人员都是几个工地共同使用,技术水平比较高的又不屑于当监理。
3 我国建设工程监理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的建设工程监理已经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并已为社会各界所认同和接受,但应当承认,目前仍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为了使我国的建设工程监理工作能实现预期效果,并在工程建设领域里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应从如下多个方面进行大力加强自身的发展:
3.1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向全方位、全过程监理发展。
我国实行建设工程监理只有十几年的时间,目前仍然以施工阶段监理为主。造成这种状况既有体制上、认识上的原因,也有建设单位需求和监理企业素质及能力等原因。但是应当看到,随着项目法人责任制的不断完善,以及民营企业和私人投资项目的大量增加,建设单位将对工程投资效益愈加重视,工程前期决策阶段的监理将日益增多。从发展趋势看,代表建设单位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工程项目管理,将是我国工程监理行业发展的趋向。当前,应当按照市场需求多样化的规律,积极扩展监理服务内容。要从现阶段以施工阶段为主,向全过程、全方位监理发展,即不仅要进行施工阶段质量、投资和进度控制,做好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工作,而且要进行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的监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建设工程监理的作用。
3.2切实适应市场需求,优化工程监理企业结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企业的发展都必须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工程监理企业的发展也不例外。建设单位对建设工程监理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工程监理企业所能提供的“供给”(即监理服务)也应当是多种多样的。前文所述建设工程监理应当向全方位、全过程监理发展,是从建设工程监理整个行业而言,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工程监理企业都朝这个方向发展。因此,应当通过市场机制和必要的行业政策引导,在监理行业逐步建立起综合性监理企业与专业性监理企业相结合、大中小型监理企业相结合的合理企业结构。按工作内容分,建立起能承担全过程、全方位监理任务的综合性监理企业与能承担某一专业监理任务(如招标代理、工程造价咨询)的监理企业相结合的企业结构。按工作阶段分,建立起能承担工程建设全过程监理的大型监理企业与能承担某一阶段工程监理任务的中型监理企业和只提供旁站监理劳务的小型监理企业相结合的企业结构。这样,既能满足建设单位的各种需求,又能使各类监理企业各得其所,都能有合理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一般来说,大型、综合素质较高的监理企业应当向综合监理方向发展,而中小型监理企业则应当逐渐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 3.3加强法制建设,走法制化的道路。
我国颁布的法律法规中有关建设工程监理的条款不少,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的数量更多,这充分反映了建设工程监理的法律地位。但从加入WTO的角度看,法制建设还比较薄弱,突出表现在市场规则和市场机制方面。市场规则特别是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还不健全。市场机制,包括信用机制、价格形成机制、风险防范机制,仲裁机制等尚未形成。应当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际上通行的做法,逐步建立和健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建设工程监理走上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轨道,才能适应加入WTO后的新的形势。
3.4加强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从全方位、全过程监理的要求来看,我国建设工程监理从业人员的素质还不能与之相适应,迫切需要加以提高。另一方面,工程建设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层出不穷,工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也时有更新,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都要求建设工程监理从业人员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这样才能为建设单位提供优质服务。从业人员的素质是整个工程监理行业发展的基础。只有培养和造就出大批高素质的监理人员,才可能形成相当数量的高素质的工程监理企业,才能形成一批公信力强、有品牌效应的工程监理企业,才能提高我国建设工程监理的总体水平及其效果,才能推动建设工程监理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3.5与国际惯例接軌,走向世界。
毋庸讳言,我国的建设工程监理虽然形成了一定的特点。但在一些方面与国际惯例还有差异。我国已加入WTO,如果不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将不利于我国建设工程监理事业的发展。前面说到的几点,都是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重要内容,但仅仅在某些方面与国际惯例接轨是不够的,必须在建设工程监理领域多方面与国际惯例接轨。为此,应当认真学习和研究国际上被普遍接受的规则,尽快掌握国际上通行的规则为我所用。与国外同类企业之间的竞争,要在竞争中取胜,必须有实力、业绩和信誉。我国的监理工程师和工程监理企业应当做好充分准备,不仅要迎接国外同行进入我国后的竞争挑战,而且要把握进入国际市场的机遇,敢于到国际市场与国外同行竞争。
4 结语
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育完善,监理更多的是根据业主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技术、管理、咨询等服务,服务形式将更多样化。惟其如此,建设监理才能体现其存在的价值,才能拥有旺盛的生命力。抛开“建设监理”还是“项目管理”这种名词之间的无谓争执,让建设监理回归其“为业主提供建设工程专业化监督管理服务”的本来定位。
随着我国WTO步伐的加快,国外先进的项目管理公司将不断涌入中国市场,我国的监理企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列,必须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逐步发展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项目管理公司。当然,监理在执业过程中,应当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恪守职业操守,按照“独立、自主、公平”的原则开展监理工作。也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业主和行为相对人的真正尊敬和信任。
参考文献:
[1]中国建设监理协会.建设工程监理概论[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2]吴泽.工程建设监理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3]丁士昭.建设监理与项目管理[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