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的路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13851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70年风雨兼程,70年翻天覆地,国的每一寸土地,家的每一个足迹,都烙印着追梦的印记。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重庆解放70周年之际,重庆市委党刊全媒体(CQDK)发起了系列征文活动。70年间的心情,70年来的经历,70年里的故事……上百篇征文见证着山城的发展与变化。本期特别策划,我们精选了部分优秀作品,以飨读者。
  我在16岁前一直呆在重庆綦江相对闭塞的小山村,山村里居住的人群并不集中,最多也就是三五户人家的房屋同墙共壁,我们称之为“人湾”。
  当时还很贫困,“人湾”里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都选择闲时外出打工,忙时回家务农。务农休息的间隙,会说说外面的世界。
  说到城里的房子有多高时,我还记得一个形象的细节:戴着帽子站在楼下望顶楼,帽子就会掉下来。
  房子到底有多高,谁也没个准。进城的路,大家望眼欲穿。
  蜿蜒出山路
  进城,先要走一段蜿蜒崎岖的山路,山路两旁杂草丛生,隐在草丛中的大多是泥路,偶尔会有一小段满是青苔的石板路。
  进城要蹚过一条小河,爬一长段坡,然后乘坐班次不多的客车,颠簸几个小时,最后才能到达綦江县城。
  村子里不知有多少人日思夜盼想从这条路走出去,但出去了总得回来,毕竟家中有老有小。整体迁居的想法就像那还未发芽的种子,想方设法突破坚硬的外壳,却又不舍就此丢弃。
  于是,出去、回来、再出去……
  岁月走过了一段又一段,村民们进出一拨又一拨,那路还是最初的样子,像一条瘫软的蛇。
  我也只是上学时会在土屋和小街之间的路上奔波,至于小街通向外面的路,在儿时的印象中是模糊的。
  16岁那年,我跳出“农门”,考进县城的师范学校。
  于是,我第一次有机会从小街出发,走向更远的路。为了能在规定的时间赶到学校,我们全家人特意起了个大早,由父亲陪我一道前往。
  那是盛夏八月的一个早晨,天就像一个偌大的铁锅扣在头上,黑得像墨涂过一样。偶尔有一些萤火虫在草丛间闪闪发光,沿途也有那不甘寂寞的青蛙“呱呱呱”地卖弄着喉咙。
  我和父亲一人举着一个火把,父亲背着我入学需要的被褥,两人像出征的士兵,一前一后,走在山路上,内心幸福且兴奋。
  风雨送学路
  其实,在这之前我也曾多次走过这样的夜路。
  每年,我家都会往街上的食品站送上一两头生猪。山路陡峭,单凭父母两人是无法在指定时间送到指定位置的,这就得邀请“人湾”里的壮劳力前来帮忙。
  天还未亮,母亲就草草弄了点填饱肚子的饭菜,大家吃过之后,合力把圈里的猪赶出来架在竹编猪笼里。捆绑妥当后,就两人一组一根横杠抬起猪笼。猪嗷叫了几声后,便被村民抬起,一摇一晃的,像是坐轿子一样。
  出了门,天没大亮,本就狭窄的山路更是若隐若现,我举着火把走在最前面,把路照得亮堂堂的。一路小跑,在冬天里也会湿透衣裳。
  但不跑不行,那时一天就一辆货车装生猪,规定好的时间,必须提前赶到,过称、上车、结账,才算是把这单生意做成了。
  当时有客车直达县城,票价是10元,但我一次也没坐过。原本以为,我这次考上学校,父亲应该大方一次,但事与愿违。用父亲的话说,两人的车费能买上50斤稻谷,太浪费了。
  拗不住父亲的坚持,我索性放弃了乘车的打算,两人一前一后继续绕道走山路。
  好在自幼在山里长大,再加上卖生猪时练就的本领,前两个小时的路程还算是轻松加愉快。
  “快看,那里就是县城!”顺着父亲手指的方向,远处灰白色的建筑物鳞次栉比,一条河流绕城而过。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我们终于到达了刚才父亲手指的方向,事实上这里并非我就读的县城,只是一个距离县城较近的场镇。
  父亲看我累得够呛,也就不再坚持走路,带着我上了一辆客车。
  车上的人多得让我大吃一惊,摩肩接踵,挤得人喘不过气来。一路上,不断有人下车,又不断有人补充上来,客车就像一个老态龙钟的老者,摇摇晃晃地在泥濘的公路上喘息着。
  父亲帮我处理了报名的相关事宜,他就打道回府了。
  我也是后来得知,父亲在返程的时候并没有坐车,而是直接从县城出发,步行了五个多小时才到家。
  而我,就算是在城里住了下来,开启了自己的学习模式,也见识到了村民口中曾经描述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盛况。
  平坦柏油路
  在县城求学的三年,那条进城的路依然没变,坐车依然拥挤。
  我每次回家的时候,无法做到如父亲那样全程步行,仍会选择乘坐一段车到场镇,然后再步行回到老屋。
  三年的学习生活很快就过去了,学友们大都来自农村,按惯例“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我回到了我儿时熟悉的家乡,当上了“孩子王”,毕竟对外面的世界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心中自然不肯将自己的青春就此深陷。
  偶尔进城,不再是走路,总会遵循小街上那几趟车的发车时间,提前半个多小时候车,然后再经过四个多小时的车程抵达城里。
  如今,农村公路村村通变为了现实,进城的路也由原来的泥路变为了柏油路,一个半小时不到,就能从小街到城里。
  进城路改头换面,是祖国腾飞的一个缩影,它拉近的不只是老屋和县城的距离,还有与世界的距离,心与心的距离。
  (作者系重庆市作协会员、重庆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大闭幕后召开的第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在学习领会吃透中央精神的基础上,重庆结合本地实际拿出了贯彻落实的具体方案——日前,市委印发《中共重庆市委常委会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實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市委常委会成员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全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市管领导干部要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责任,层层传导压
回顾过去一年,走过的路很不寻常。  面对困难,中国经济能够稳住脚步,出现诸多向好变化,再次证明中国的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好。  继续创新和加强宏观调控,  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全年降低企业税负5700多亿元,所有行业实现税负只减不增。扩大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规模,降低利息负担约4000亿元。  ——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广义货币M2增长11.3%,低于13%左右的预期目
2017年11月8日夜,重庆市群星艺术剧院。  灯火通明的剧院座无虚席,“第六届重庆市舞台艺术之星选拔比赛”决赛即将启幕。  “咚锵锵——”随着一阵锣鼓声响起,一名年轻的青衣演员登上戏台。  随着青衣一咏一叹,“咿咿呀呀”的唱腔中吐露出满腹心事,飘忽回转的水袖里挥舞出缱绻情丝。  台下,重庆市戏剧家协会主席、重庆市京剧团党总支书记、副团长程联群抬首瞩目,明眸间隐隐若有光,俊秀面庞上柔情如水。  就
未来已来。  智能化将为经济赋予新的动能,为生活增添新的光彩。  如今,重庆正大力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进程中,变革创新、锐意进取。  8月23日至25日,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举行,八方宾朋汇聚重庆,众多高科技企业将展示最新的科技产品。为了一睹盛会风采,让我們跟随阿里、腾讯、华为、科大讯飞4个“中国智能样本”,以及猪八戒网、云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2017年5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强化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既需要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也不能缺少“你我他”
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同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上海集体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并且在一大会址纪念馆宣誓厅面对党旗一起重温入党誓词。在习近平总书记领誓下,中央政治局常委们举起右拳,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那么,这些入党誓词是中国共
2009年元月的一天,重庆市万州区分水镇八角村农民张龙贵叫上村里的三位村民代表,一路赶到万州城区寻找“失踪”几天的村支书——66岁的“周大炮”周国文。  在城区周国文的大儿子那里,几经“逼问”,他们终于得知了周支书的下落:确诊为肺癌,正在住院治疗。  晴天霹雳!几位村民惊呆了,嚎啕大哭:“周支书是为八角村累病的,我们八角村人想念他,八角村离不开他啊!”  怎样的一位村支书,与群众结下了如此深厚的感
“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  2019年5月8日,在距离黔江区城区约70公里的黄溪镇共林村教学点,年过半百的农村教师李方明正在教学生们朗读语文课文;在隔壁教室内,去年刚从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毕业的全科老师杨光礬正带领学生们读英语单词。  年轻教师能和自己一道站在农村小学的讲台上执教,这样的场景,令从教27年的李方明动容。  3年前,李方明自愿申请从黄溪镇中心小学校到共林村
编者按:  扶贫开发成效比较好的地方,有个几乎无一例外的规律,就是基层党建工作抓得好。基层组织强不强、基层干部能力行不行,党员的作用发挥好不好,决定了扶贫政策措施能不能落地见效。  因此,中央和市委要求:要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如何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请看党组织扶贫攻坚的“万州经验”——  整顿后进  ——将所有贫困村党组织纳入后进党组织进行重点整顿,把建强班
编者按: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重庆走过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程,巴渝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一张张照片展开了重庆的“新颜”。2019中國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现场。去年,国博中心成为智博会永久会址图/徐焱重庆长城汽车有限公司工程技术人员在车间调试机器人。产业智能化,是重庆产业发展新方向图/陈仕川6月26日,互联互通项目“陆海新通道”万州班列首发。近年来,重庆积极推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图/邓良奎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