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努力打造社区学习中心

来源 :河南教育·职成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Q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是一个具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江南园林古镇,也是一个具有深厚底蕴的历史文化名镇。全镇辖区面积62.28平方公里,下辖10个村、13个社区居委会。在册户籍人数8.2万,流动人口超20多万,各类人群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口素质的要求在不断提高。面对现实,木渎镇成人教育中心在区教育局、镇党委和政府的统筹下,扎实推进终身教育;坚持以聚民心、创品牌为宗旨,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引领社区教育的新思想、新举措,为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构建学习型木渎,打造社区学习中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努力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开展的全民教育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木渎镇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社区教育示范乡镇、全国创建学习型社区示范街镇等荣誉称号。
  一、打造社区学习中心是建设学习型乡镇的需要
  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均提出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战略目标。我们深刻认识到,建设学习型乡镇是木渎由小康向富裕转变的需要。为此,我们制定了《木渎镇社区教育2006-2015年发展规划》和《建设学习型木渎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面向社区、立足社区、服务社区”的工作方针,形成了“党委重视、政府统筹、部门联动、社会参与,以成人教育中心为依托”的终身教育运作模式。在建设学习型木渎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打造社区学习中心的重要性。为了满足百姓的学习需求,我们将社区学习(成人教育)中心建设成一个能扮演各种重要角色的多用途学习中心,居民能充分利用它来进行目标多元及范围广泛的学习活动,这将让全体居民无论男女老少都有机会享受各种学习的乐趣,并收到自我增值的效果,真正提升全民素质,助推木渎科学、和谐发展。
  二、以人为本,突出“三全”,推动全民终身学习。
  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着眼未来,积极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全民教育的发展模式。
  (一) 坚持“全民、全程、全方位”,广泛开展教育培训活动
  成人(社区)教育中心融合多种教育培训功能,挂有党(团)校、青少年校外教育总站、区科普学校、苏州市现代农民教育基地、苏州市外来务工人员培训基地等20多个校牌,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全方位、多功能服务社区教育。
  1.开展多层次学历教育,提升市民的文化素养
  我们和苏州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等5所高校联合办学,开设“成人高考学历班”“一村一名大学生”“开放教育”等成人学历班,每年培养300名左右本专科学员。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在苏州市各乡镇成人教育学校中位居前列。木渎镇劳动力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由20世纪90年代末的9.98年,上升为2013年的13.8年。人口素质的提升,大大提高了木渎镇专业人才的专业素质,为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智力支撑。
  2.开展各类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市民职业技能
  全镇各行业主管部门、社区、企业,广泛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市民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年培训人数超过5万人次。定期的岗位培训:企业法人培训、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培训、财务会计继续教育培训、电力操作人员培训等。不定期的短期培训:特殊工种、电工、电焊、钳工、叉车工等三十多个工种从业人员的培训,年培训超过8000人次。企业内部培训:以天马集团、中华园大酒店等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为试点,积极开展对企业职工的职业技能再培训工作,年培训量达3.8万人次。专业技能培训:如与区人社局合作,平均每年培训2500人次以上;与财政部门共同开设了财会上岗证等专业技术培训,年培训量达4260人次。送教下乡:我们定期聘请农科教教授、专家去各村开展农业种植和经营项目的培训,使农民掌握现代农技和灵活的经营手段,为农民致富提供帮助。农民技能素质的提升为木渎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提高市民生活品质
  我们通过广场文艺活动、社区主题活动、全民健身等形式,充实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广场文艺活动:全镇每年举办各类文艺活动100多场次。如“姑苏十二娘”的吴歌表演,青年歌手大奖赛,书画、服饰和苏绣等表演;每年五月、十月的广场文化月和木渎羊肉文化节,迎新春等大型广场文艺活动。此外,各社区小型文娱活动几乎天天有,歌迷会、戏曲会和自发组织的业余文艺小团体常年活跃在街头巷尾。社区主题活动:举办木渎镇社区书场,聘请苏州评弹演员到各村、居委会定期演出,每年400多场;开设居民家门口的“市民大讲堂”,讲居民身边的好人好事,为社区居民讲授科普健康、法律法规、惠民政策等知识。此外,我们定期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如安全消防、妇幼保健等公益活动。展览展示活动:每年举办书画、摄影、集邮、收藏等展览展示活动10多期,为众多市民爱好者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全民健身活动:组织老年体育协会,开展青少年活动项目。聘请专家对市民进行太极拳等培训活动,定期召开农民运动会。
  4.开展各类人才培育,提升市民综合素质
  新世纪以来,我们不断探索,努力提高市民教育培训层次,重视人才的培养与储备,构筑木渎的“人才高地”。
  技能型人才的培育:随着新产业、新技术、新知识的出现,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我们常年开设计算机操作与维修、网络管理技师、平面设计师等十多项培训,年均培训量逾5万人次。近3年来,参与培训的市民达20万人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育:木渎镇启动了千名经济创新型人才培训活动,定期聘请专家教授来镇讲课,课程内容涵盖经营管理、金融等各个方面。此外,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合作举办 “高级工商管理总裁研修班”,培养学员140多人。聘请名牌大学教授亲自授课,提高了木渎镇专业人才的专业素质,满足了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迫切需要。
  (二)打造社区教育品牌,推进社区教育高位发展
  为进一步丰富社区教育内涵,扎实推进全镇终身教育,我们坚持以信息化建设、未成年人校外教育及推行全民学习建设为抓手,全力打造新时期终身教育品牌,努力为木渎终身教育创造更为丰硕的社会效益。   1.以创建学习型乡镇为契机,着力打造万名市民读书活动品牌
  近年来,根据党中央关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战略要求,我们在全镇范围内兴起了学习型乡镇创建活动。2009年组织开展的首届“木渎镇万名市民读书月活动”,参与人数2万多人次。第二届读书月活动历时5个月,参与人数超3万人次,该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了6届。2012年1月5日,《光明日报》在头版显要位置以《水墨书香浸润古镇木渎》为题,介绍了木渎镇读书活动,国内几十家媒体和著名新闻网均进行了大量报道。“木渎镇万名市民读书月活动”被评为“苏州市社区教育精品项目”。2012年5月,木渎镇在江苏省教育厅举办的“绿色生活社区行”活动启动仪式上做了交流。这些活动已成为提高广大市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和综合竞争力的有效载体。
  2.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数字化学习社区品牌
  在实施社区终身教育过程中,我们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注重富有时代特点的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品牌的打造。2010年7月,我镇开通了全省首个乡镇级市民终身学习网——木渎镇市民终身学习网,搭建起了可供万人同时在线学习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平台,分别开设了符合木渎百姓需求的12大类学习课程。目前课程已有2960多门,基本满足了市民的多元化学习需求。据统计,自市民学习网开通以来,全镇网上实名注册人数已近9万人,平均每天上网学习人数逾2000人,网络学习平台已直接延伸到全镇各村(社区)、居委会、企事业单位、各家各户,真正形成了“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格局。目前,木渎镇市民终身学习网点击量已超过416万次,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优秀实验项目和苏州市社区教育精品项目。
  3.以加强未成年人教育为抓手,着力打造青少年校外教育品牌
  近几年,木渎镇专门成立了校外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在镇成人教育中心设立了总站,各村(社区)、居委会建立了校外辅导站22个,实现了镇、村、社区(居委会)校外教育全覆盖的网络格局。我们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重点开展了6个方面的教育实践活动。一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二是实施文化传统教育,激发青少年传承吴文化热情。三是组织文体兴趣活动,提高青少年综合实践能力。四是开展生活技能学习活动,培养青少年的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五是开展读书成长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立科学学习理念。六是开展法制安全教育,强化青少年的法制安全意识。活动平均每年有上万人次参加并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好评,获得了“苏州市优秀教育辅导(总)站”“苏州市社区教育精品项目”等荣誉称号。
  4.以推进全民学习为终极目标,着力打造全民学习节示范品牌
  2012年,我们启动了以“倡导全民学习、构建和谐木渎”为主题的木渎镇全民学习节,至今已举办三届。学习节活动时间跨度从每年4月至12月,学习活动主要围绕“二进、二百、三千、三万”(即绿色生活进小区、美丽木渎大讲堂进小区、百万市民网上学、百家企业系列学习活动、千名中小学生系列学习活动、千名适龄人员系列学习活动、千名农民实用技术学习活动、万名市民读书月活动、万家学法建和谐活动,以及万名青年增知提技学习活动)主题活动展开,共举办了300多项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市民超过300万人次,覆盖全镇各类人群,规模空前,取得了显著成效,并涌现出了8个学习型村居委会(社区)、16家学习型企事业单位、 4465户学习型家庭和一大批学习之星。木渎镇全民学习节被评为苏州市社区教育精品项目和吴中区八大新事之一,形成了全民学习的良好氛围,并完善长效机制,学习型木渎已初露端倪。
  (责编 王鹏飞)
其他文献
2012年,河南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实施中德合作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机电一体化)项目的通知》(职成教〔2012〕68号),由此,“河南省教育厅中德合作职业教育教学模式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正式启动。作为为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的北京思威普智业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在项目运作的第三个年头,有幸在这里对项目的实施情况和取得的成果做些回顾,并与职教同仁分享。  一、河南模式诞生的背景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教学
期刊
为做好全国人大建议和全国政协提案办理工作,2014年12月9日,教育部在京召开关于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两会代表座谈会。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区相关人员参加会议。与会代表委员就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和想法,为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凝聚共识,献言献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鲁昕出席会议并讲话。  全国政协常委、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和平建议,政府要加快制
期刊
2014年12月19日,记者从全面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工作视频会上了解到,职业院校要充分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强化校企协同育人,要广泛开展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环节要达到三年总学时的60%。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指出,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还存在理念相对滞后,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教学模式、课程教材体系不能很好地适应发展需要等问题。
期刊
甘肃省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近日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调研论证,将人才培养目标修订为“道德素质强、职业技能强、吃苦精神强、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职业人才”,并践行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四维”体验育人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  “四维”体验育人包括体验式课堂教学、体验式现场实习、体验式社会实践、体验式课外活动四种基本形式。体验式课堂教学是以“教学做”一体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倡导采用六
期刊
为全面了解和准确掌握南阳市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工作现状,积极推进农村成人教育,提升办学培训质量和水平,更好地服务“三农”、新农村建设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南阳市教育局统一部署,局有关领导带领,相关科室人员配合,组成了三个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调研组,分赴12个县区,深入12所县区中等职业学校和50多所乡镇成人学校、部分村级成人文化学校和农村社区教育场所,在政府统筹、制订规划、政策保障、学校建设
期刊
从2014年12月1日开始,石家庄将利用3年时间开展普职融通试点,列入试点的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可以由普高转入中职,也可由中职转入普高,学分可以互认。  记者从石家庄市教育局获悉,经过几年探索,石家庄市《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融合贯通试点工作方案》于近期正式出台。按照新方案规定,普通高中学生文化课无明显优势或对某专业有浓厚兴趣,可在普通高中学习一年半之内,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简章确定的
期刊
2014年12月12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河北唐山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推进会上表示,必须加快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各地要系统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因地制宜开展试点工作,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鲁昕说,要加快形成多方参与的工作机制,发挥好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社会力量等各自优势,加快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同步规划,与产业建设同步实施,与技术进步同步升级。要充分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
期刊
日前,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第三届“璀璨星光”校园文化节在上海图书馆启动,真人图书展、心理剧、舞蹈大赛、朗诵会、民族文化讲座等8个品类十几项活动分别进行,展现出上海职业教育文化育人的理念和成果。  记者在上海图书馆展厅看到,观众对“真人图书展”饶有兴趣,观赏体验会计、建筑、出版印刷、服装、工艺美术等中职专业的风采。上海新闻出版学校展台前,老师傅示范活字印刷的步骤方法,排好字模后上墨,覆以白纸轻轻拓印,
期刊
2014年12月4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就全面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向全社会征求意见。  此次改革主要涉及六个方面的内容:  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  《征求意见稿》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正确处理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职业能力培
期刊
走进河南省商务学校,校园整洁美丽,学生彬彬有礼,所到之处,无不被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所感染。记者来访之时,恰逢合作企业来校招聘,企业招聘人员对商务学校的学生赞不绝口,他们说:“商务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高,踏实、勤奋、有礼貌。专业技能可以通过短期培训得来,但教养和素质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出来的,这一点商务学校做得很好!”  商务学校的毕业生之所以如此抢手,来自于学校坚持“成人”与“成才”两手抓的育人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