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动态血压变异性与高血压高危患者脑微出血的相关性

来源 :临床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19829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24 h动态血压变异性与高血压高危患者脑微出血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是否发生脑微出血将109例高血压高危患者分为非脑微出血组(73例)与脑微出血组(36例),再根据脑微出血分级将脑微出血组患者分为脑微出血1~2级组19例和脑微出血3级组17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24 h动态血压及其变异性[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 SBP?SD)、24 h平均舒张压(24 h mDBP)、24 h舒张压标准差(24 h DBP?SD)、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 SBP?CV)、24 h平均收缩压(24 h mSBP)、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24 h DBP?CV)],分组比较上述指标.高血压高危患者24 h动态血压及其变异性与脑微出血及其分级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高血压高危患者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脑微出血组患者24 h SBP?SD、24 h SBP?CV、24 h DBP?SD、24 h DBP?CV明显高于非脑微出血组(P<0.05).脑微出血3级组高血压高危患者24 h SBP?SD、24 h SBP?CV、24 h DBP?SD、24 h DBP?CV明显高于脑微出血1~2级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高危患者24 h SBP?SD、24 h SBP?CV、24 h DBP?SD、24 h DBP?CV与脑微出血及其分级均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4 h SBP?CV升高是高血压高危患者脑微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24 h动态血压变异性与高血压高危患者脑微出血显著相关,24 h SBP?CV升高是高血压高危患者脑微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高危患者治疗中在降压的同时也应关注血压变异性,以降低脑微出血的发生率.
其他文献
患者,女,15岁,因“闭经2年”于2019年6月就诊于我院.患者2余年前月经初潮,月经周期为18~21天,经期6~7天,月经来潮7个月后无诱因停经.既往史:6 年前反复荨麻疹发作,检查发现对鲍鱼、牛奶、豆制品、蛋类过敏.4年前于外院确诊Graves病,甲巯咪唑治疗2余年后停药至今.个人史:生长、智力正常.母亲、外婆月经正常.体格检查:体温36. 0℃,脉搏63次/分,呼吸20次/分钟,血压93/60 mmHg.身高161 cm,体重47 kg,BMI 18. 1 kg/m2.上部量80 cm,下部量81
目的 探讨的抗磷脂酶A2受体(PLA2R)和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THSD7A)在原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肾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经肾脏组织病理活检确诊的190例膜性肾病(MN)患者,其中IMN 134例(IMN组),继发性膜性肾病(SMN)56例(SMN组).再根据PLA2R和THSD7A的表达情况将IMN组患者分别分为PLA2R阳性组(102例)、PLA2R阴性组(32例)和THSD7A阳性组(20例)、THSD7A阴性组(114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