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智能手机的普及应用,在给人们学习、工作与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中学生的成长带来一定负面影响。由于中学生正处于叛逆期,再加上他们的自我管理与自我约束能力薄弱,极易对使用手机上瘾,这给他们的身体、心理与学习都带来困扰,如何解决中学生依赖手机现象,降低使用手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正确引导中学生使用手机行为,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中学生;手机;负面影响;正确引导
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叛逆期,再加上巨大的学习压力,他们常常通过玩手机来排解内心压力,如沉迷于手机游戏、手机小说、微信聊天、刷微博等等,这些行为不仅浪费时间、影响学习,还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威胁。因此,解决中学生依赖手机问题已成为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
1.中学生使用手机的负面影响
1.1分散精力,影响学习成绩
由于手机携带方便、随时随地都能玩游戏、看视频或者上网聊天,所以对于自控力较差的中学生来说,他们经常上课时间也不能控制自己,偷偷玩手机错过了学习时间;课后更是不愿意复习功课,沉迷于手机中,打乱自己的作息规律,这样每天休息不好,上课时疲倦不堪,必然影响学习成绩。
1.2自我封闭,诱发人格障碍
中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所以他们的是非明辨能力较差,手机网络中充满了各种欺诈、色情及暴力等负面信息,这对于中学生建立科学的价值观非常不利;另外中学生沉迷于玩手机,不愿意与他人接触和沟通,长此以往陷入自我封闭,极易诱发人格障碍,由此引起各种心理问题,如冷漠、抑郁、暴力等等。
1.3陷入疲劳,危害身体健康
中学生还处于身体生长的关键时期,长期玩手机必然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一方面,长期盯着手机屏幕,视力严重下降;因玩手机而缩短户外运动时间,影响身体素质。另一方面,过于依赖手机而不能按时休息,长期睡眠不足,容易产生四肢无力、头昏眼花等症状,严重者还会患上贫血、低血糖等疾病,对身体的危害极大。
2.中学生使用手机的正确引导
2.1制度为先,学校加强学生使用手机管理
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与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所以学校不可能完全杜绝学生带手机,但是却要从制度层面着手,约束学生玩手机的行为,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手机功能。首先,明令禁止上课期间玩手机,一旦发现要给予严厉处罚,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尤其个别学生屡教不改,学校有权暂时没收手机。其次,定期抽查学生使用手机情况,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正确地使用手机,让手机成为学习中的有利工具,而不能成为学习与成长的“绊脚石”。最后,为了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学校执行规章制度过程中要以引导为主,尽量不要当众责骂或者处罚学生,而是帮助学生认识使用手机的利与弊,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2.2疏导教育,多重策略引导正确使用手机
学校对学生使用手机行为加以正确的引导,组织各种有益的活动,无形中达到疏导效果。首先,围绕“校园正确使用手机”为主题,加大宣传力度,让学生认识过度使用手机带来的危害与后果,教会学生如何理性分析与客观对待不良网络信息,指导学生通过正规网站收集信息,規避网络污染;其次,组织学生自主演练节目,在学校汇报表演,宣传正确使用手机的重要性,让他们能分清使用手机的利与弊,加强认识,提高自我管理与自我约束能力。再有,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减少学生玩手机的时间,通过校园晚会、夏令营、社团活动、户外拓展训练等多样形式吸引学生,让学生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学习和健康生活,远离手机。
2.3家长监督,合力预防学生手机依赖行为
家长配合是共同解决学生沉迷手机问题的有效方法。首先,家长要正确地引导学生,纠正他们错误的消费观念,树立节约意识,不能让孩子有过多的金钱可支配,用于私自充话费、购买流量或充值游戏。其次,家长平时要多与孩子沟通和交流,让他们知道沉迷手机的危害,远离不良视频、控制玩游戏的时间,谨慎网上交友,理性地抵制游戏、聊天和视频的诱惑。再有,家长要多抽时间陪伴孩子,家中常有亲子交流的时间,如利用周末、节假日带孩子外出旅游,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多参加户外活动,这样他们才能心胸开阔,走出手机的束缚。另外,对于一些已经对手机痴迷的孩子,家长不能简单粗暴地打骂或者责罚,这样可能适得其反,而是耐心与孩子沟通,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只有家长多陪伴、多交流,才能让孩子走出对手机的依赖,形成乐观、开朗、阳光的性格。
手机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的普及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面对中学生沉迷手机成瘾的现状,学校管理宜“疏”不宜“堵”,否则将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引导中学生认识沉迷手机带来的身心危害,鼓励学生放下手机,多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校内外活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端正价值观念。只有学校、家长与社会共同努力,引导学生的思想与行为,让他们学会正确地使用手机,才能让手机成为有价值的学习工具而不是“心灵毒药”。
参考文献:
[1]汤建军,郝加虎,韩慧等.蚌埠市中学生手机使用依赖与伤害发生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6,37(02):208-211.
[2]马洪涛,景学安.中学生手机上网成瘾情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精神医学杂志,2015,28(03):201-204.
(作者单位:广东连州市第二中学)
关键词:中学生;手机;负面影响;正确引导
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叛逆期,再加上巨大的学习压力,他们常常通过玩手机来排解内心压力,如沉迷于手机游戏、手机小说、微信聊天、刷微博等等,这些行为不仅浪费时间、影响学习,还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威胁。因此,解决中学生依赖手机问题已成为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
1.中学生使用手机的负面影响
1.1分散精力,影响学习成绩
由于手机携带方便、随时随地都能玩游戏、看视频或者上网聊天,所以对于自控力较差的中学生来说,他们经常上课时间也不能控制自己,偷偷玩手机错过了学习时间;课后更是不愿意复习功课,沉迷于手机中,打乱自己的作息规律,这样每天休息不好,上课时疲倦不堪,必然影响学习成绩。
1.2自我封闭,诱发人格障碍
中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所以他们的是非明辨能力较差,手机网络中充满了各种欺诈、色情及暴力等负面信息,这对于中学生建立科学的价值观非常不利;另外中学生沉迷于玩手机,不愿意与他人接触和沟通,长此以往陷入自我封闭,极易诱发人格障碍,由此引起各种心理问题,如冷漠、抑郁、暴力等等。
1.3陷入疲劳,危害身体健康
中学生还处于身体生长的关键时期,长期玩手机必然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一方面,长期盯着手机屏幕,视力严重下降;因玩手机而缩短户外运动时间,影响身体素质。另一方面,过于依赖手机而不能按时休息,长期睡眠不足,容易产生四肢无力、头昏眼花等症状,严重者还会患上贫血、低血糖等疾病,对身体的危害极大。
2.中学生使用手机的正确引导
2.1制度为先,学校加强学生使用手机管理
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与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所以学校不可能完全杜绝学生带手机,但是却要从制度层面着手,约束学生玩手机的行为,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手机功能。首先,明令禁止上课期间玩手机,一旦发现要给予严厉处罚,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尤其个别学生屡教不改,学校有权暂时没收手机。其次,定期抽查学生使用手机情况,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正确地使用手机,让手机成为学习中的有利工具,而不能成为学习与成长的“绊脚石”。最后,为了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学校执行规章制度过程中要以引导为主,尽量不要当众责骂或者处罚学生,而是帮助学生认识使用手机的利与弊,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2.2疏导教育,多重策略引导正确使用手机
学校对学生使用手机行为加以正确的引导,组织各种有益的活动,无形中达到疏导效果。首先,围绕“校园正确使用手机”为主题,加大宣传力度,让学生认识过度使用手机带来的危害与后果,教会学生如何理性分析与客观对待不良网络信息,指导学生通过正规网站收集信息,規避网络污染;其次,组织学生自主演练节目,在学校汇报表演,宣传正确使用手机的重要性,让他们能分清使用手机的利与弊,加强认识,提高自我管理与自我约束能力。再有,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减少学生玩手机的时间,通过校园晚会、夏令营、社团活动、户外拓展训练等多样形式吸引学生,让学生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学习和健康生活,远离手机。
2.3家长监督,合力预防学生手机依赖行为
家长配合是共同解决学生沉迷手机问题的有效方法。首先,家长要正确地引导学生,纠正他们错误的消费观念,树立节约意识,不能让孩子有过多的金钱可支配,用于私自充话费、购买流量或充值游戏。其次,家长平时要多与孩子沟通和交流,让他们知道沉迷手机的危害,远离不良视频、控制玩游戏的时间,谨慎网上交友,理性地抵制游戏、聊天和视频的诱惑。再有,家长要多抽时间陪伴孩子,家中常有亲子交流的时间,如利用周末、节假日带孩子外出旅游,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多参加户外活动,这样他们才能心胸开阔,走出手机的束缚。另外,对于一些已经对手机痴迷的孩子,家长不能简单粗暴地打骂或者责罚,这样可能适得其反,而是耐心与孩子沟通,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只有家长多陪伴、多交流,才能让孩子走出对手机的依赖,形成乐观、开朗、阳光的性格。
手机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的普及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面对中学生沉迷手机成瘾的现状,学校管理宜“疏”不宜“堵”,否则将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引导中学生认识沉迷手机带来的身心危害,鼓励学生放下手机,多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校内外活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端正价值观念。只有学校、家长与社会共同努力,引导学生的思想与行为,让他们学会正确地使用手机,才能让手机成为有价值的学习工具而不是“心灵毒药”。
参考文献:
[1]汤建军,郝加虎,韩慧等.蚌埠市中学生手机使用依赖与伤害发生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6,37(02):208-211.
[2]马洪涛,景学安.中学生手机上网成瘾情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精神医学杂志,2015,28(03):201-204.
(作者单位:广东连州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