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自由是理智上的创造性、观察的独立性,明智的发明,结果的预见性以及适应结果的灵活性 。”杜威认为真正的自由是理智的,并不是一种表面化的活动能力;要达到这种自由的境界,需要运用经过训练的思维能力。那些只把自由看作是随意表现盲目冲动的想法,是因为没有注意到儿童在自发活动中所表现出的一个重要的事 实,即理智的特性。
关键词: 自由;控制;纪律;学习;常规;教育
过去,让孩子遵守纪律就是在培养一套军事化的常规,老师请小朋友坐的时候,大家都坐好,没有声音,手脚要放好。没有自由,是否就真的有纪律。教师请小朋友睡觉的时候不许发出声音,这也算有纪律。甚至老师规定不许小朋友怎么做,而小朋友只要听从了都可以称之为守纪律。但其实自由才是人的基本属性。陶行知曾经提出“失掉自由,不能成人”。自由是人的灵魂,也是教育的灵魂。否定自由的教育,必然泯灭人性,造就病态人格──要么是兽性,即奴役他人的专制性格,即所谓“人上人”;要么是奴性,即顺从他人奴役的奴隶性格,即所谓“人下人”。
事实上,孩子在幼儿园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一些技能、独立与习惯的养成,体育活动、手工美术、生活自理能力、与同伴友好相处、遵守课堂纪律安心上课及平时的一些生活习惯等,这些都是教师的一日“生活教育”,其目的应该是培养自由人格,即培养“不愿做奴隶,也不要人做他的奴隶”的“人中人”。
下面幼儿一日活动中自由与控制的关系。
自由对孩子的重要性
从儿童中心出发,教育应自由发挥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本能。儿童是活动的主人,在活动中他们是自由的。一是人本身需要自由来实现自我实现;二是幼儿有其个体差异性,教师应以自由为前提,尊重幼儿的个性和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发挥幼儿主观能动性和独立性。如:晨间活动时间、游戏时间以及餐前、餐后、离园前都应当成为幼儿自由选择活动的时间。
有研究发现:强大的压力会永久性地改变孩子的大脑结构,影响孩子以后的学习和记忆,而且幼年时期受到的压力伤害比成年的更严重。心灵上不自由的感觉可以影响神经元的发育,连心智不是这么发达的老鼠都如此,更不要说人类了。
很多老师也许认为自己是为了孩子好,才要花力气去管教他。但是不当的管教,如威胁孩子“不听我的话,我就不爱你”,开口闭口都是“不准……”,这样会使反面效果更大。超越孩子的能力范围就是压力,老师轻易迁怒孩子,把孩子当出气筒。把抽象的活动生活化,这样不但会内容丰富,生动具体,让幼儿觉得不会离生活太远,学习中也会比较感兴趣,比较好学。孩子是一块白板,应该教育他、善待他。
二、自由不等于无纪律
自由不等于放羊,只有建立在良好的常规上,才能培养出良好习惯与学习能力的幼儿。以小班为例,我班幼儿在一节美术课上,个别孩子完成得较早,不能安心坐在座位上耐心等待其他幼儿完成。个别幼儿在教室里趁老师指导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完成作业时,旁若无人的走动,去厕所边转转的也有,去黑板玩一下的也有,甚至还有的趴在桌子上玩起了手抓手的游戏,原先平静的教室里一下子闹哄哄。经老师提醒后孩子回到座位,但只是短暂安静后,又开始了此起彼伏的说话声,玩闹声。不仅自己没有遵守约定,而且还影响了同学。 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最先应该反思的首先是老师,在孩子的作业完成能力有差异的时候,有没有安排好较快完成的孩子们做一些其他有趣的事情?这是由于小班孩子的专注力只有10~15分钟,显然是无效的等待延长了孩子的专注力,这对孩子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所以他们才出现乱走,讲话大声,屡劝不改的情况。这时候需要老师安排她们去完成新的活动,比如可以奖励先做完作业的孩子可以去区域角玩耍,或者一些桌面游戏:积木、看书等活动。因为孩子们一旦无事可做就容易做出一些不太合适的行为表现:比如打扰他人。可老师此时如果过于严厉指责孩子,孩子一定会感觉委屈,甚至可能孩子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反而是变相地对孩子起到放纵的反作用力。孩子走来走去的时候可能是想引起老师的注意力,此时可以鼓励孩子用多余的精力去选择新的工作,发展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孩子学习自我管理。但老师这时候就不能把纪律荒废,让孩子“自由”地在教室里走,跑,吵闹,应立即引导孩子去选择新的工作。毕然而如果十个孩子想去一楼二楼三楼五楼都答应吗?当然不能。或者,不管孩子,就让他在教室里等得无聊然后调皮捣蛋,再听你教训?当然更不能。这就是自由与无纪律、或放任的区别。作为老师首先要时刻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其次并在此基础上为其落实自由发展实现可能。
三、控制与纪律
自由教育是创新教育,幼儿既依赖成人又不愿受成人控制。故而在幼儿的世界,管理没有太多的限制,孩子们是天马行空的想象与泛灵的生活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由此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事实上,我们应以一种积极鼓励的态度对待孩子们与众不同的创造性举动。与之对立的是控制,控制是一种冷暴力式的绝对服从,制定的行为准则与评优标准脱离幼儿实际,否定幼儿身心发展的科学性。这种管理模式完全脱离幼儿的头脑,扼杀幼儿的思想,不利于幼儿长远发展。教育是一门爱心的艰苦修行,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较多见以自我为中心的,也因此在教育管理上存在困难,尤其当家长的观念也比较传统,溺爱等,那是难上加难。作为教育工作者,既要自由平等博爱,又要让孩子尊重他人意识以及集体意识,于是我们培养他们的纪律。从一日生活的入厕排队,饮水排队,领饭排队,做操排队,换鞋排队,拿玩具排队等工作中,让幼儿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能自由散漫,学会谦让,养成礼貌待人。现在生活中有争抢的行为出现,有些孩子们就会说:“不可以,要排队才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讲纪律,守秩序,有序的环境,孩子们才能随心所欲地选择,自由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例如,孩子们排好队伍来到操场上,不是急着去找这个玩那个玩,而是先集体做热身运动,再自由选择自己喜欢操作的工具,活动结束能及时放回工具,有秩序排队返回。而不是整个过程都是老师在提醒这个那个:“现在不可以玩,回来。”或者是,“要排队了,谁谁谁,你不要玩了,快点回去了。”简言之,纪律是教育的助手,是有效培养幼儿自我管理,服务于教育教学的工具。
自由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从实现儿童的长远发展考虑,幼儿教育十分需要自由。老师不能单纯从个人需要来衡量对幼儿自由的尊重,自由活动的组织应力求形式和内容的多样性;摆脱以满足儿童好动本性出发考虑自由活动对幼儿教育的价值,而应从幼儿活动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中去把握自由活动的性质,把自由活动纳入教育活动的整体设计之中。因为只有真正的自由才能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保证幼儿的外部身体的自由活动与内部思维的自由活动相统一,才能充分地促进孩子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陶行知说:人无自由不称其为人,教育无自由不成其为教育。“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教育的自由之魂需要存活才能成功。20世纪后半期中国教育的失败,其原因固然多种多样,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自由之魂的夭亡。幼儿一日教学活動中,是自由还是控制?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衷心祝愿孩子们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317页
[2]向红梅《蒙台梭利教育中的纪律》[J]贵州教育;2002年07期
[3]李季湄 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月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
关键词: 自由;控制;纪律;学习;常规;教育
过去,让孩子遵守纪律就是在培养一套军事化的常规,老师请小朋友坐的时候,大家都坐好,没有声音,手脚要放好。没有自由,是否就真的有纪律。教师请小朋友睡觉的时候不许发出声音,这也算有纪律。甚至老师规定不许小朋友怎么做,而小朋友只要听从了都可以称之为守纪律。但其实自由才是人的基本属性。陶行知曾经提出“失掉自由,不能成人”。自由是人的灵魂,也是教育的灵魂。否定自由的教育,必然泯灭人性,造就病态人格──要么是兽性,即奴役他人的专制性格,即所谓“人上人”;要么是奴性,即顺从他人奴役的奴隶性格,即所谓“人下人”。
事实上,孩子在幼儿园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一些技能、独立与习惯的养成,体育活动、手工美术、生活自理能力、与同伴友好相处、遵守课堂纪律安心上课及平时的一些生活习惯等,这些都是教师的一日“生活教育”,其目的应该是培养自由人格,即培养“不愿做奴隶,也不要人做他的奴隶”的“人中人”。
下面幼儿一日活动中自由与控制的关系。
自由对孩子的重要性
从儿童中心出发,教育应自由发挥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本能。儿童是活动的主人,在活动中他们是自由的。一是人本身需要自由来实现自我实现;二是幼儿有其个体差异性,教师应以自由为前提,尊重幼儿的个性和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发挥幼儿主观能动性和独立性。如:晨间活动时间、游戏时间以及餐前、餐后、离园前都应当成为幼儿自由选择活动的时间。
有研究发现:强大的压力会永久性地改变孩子的大脑结构,影响孩子以后的学习和记忆,而且幼年时期受到的压力伤害比成年的更严重。心灵上不自由的感觉可以影响神经元的发育,连心智不是这么发达的老鼠都如此,更不要说人类了。
很多老师也许认为自己是为了孩子好,才要花力气去管教他。但是不当的管教,如威胁孩子“不听我的话,我就不爱你”,开口闭口都是“不准……”,这样会使反面效果更大。超越孩子的能力范围就是压力,老师轻易迁怒孩子,把孩子当出气筒。把抽象的活动生活化,这样不但会内容丰富,生动具体,让幼儿觉得不会离生活太远,学习中也会比较感兴趣,比较好学。孩子是一块白板,应该教育他、善待他。
二、自由不等于无纪律
自由不等于放羊,只有建立在良好的常规上,才能培养出良好习惯与学习能力的幼儿。以小班为例,我班幼儿在一节美术课上,个别孩子完成得较早,不能安心坐在座位上耐心等待其他幼儿完成。个别幼儿在教室里趁老师指导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完成作业时,旁若无人的走动,去厕所边转转的也有,去黑板玩一下的也有,甚至还有的趴在桌子上玩起了手抓手的游戏,原先平静的教室里一下子闹哄哄。经老师提醒后孩子回到座位,但只是短暂安静后,又开始了此起彼伏的说话声,玩闹声。不仅自己没有遵守约定,而且还影响了同学。 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最先应该反思的首先是老师,在孩子的作业完成能力有差异的时候,有没有安排好较快完成的孩子们做一些其他有趣的事情?这是由于小班孩子的专注力只有10~15分钟,显然是无效的等待延长了孩子的专注力,这对孩子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所以他们才出现乱走,讲话大声,屡劝不改的情况。这时候需要老师安排她们去完成新的活动,比如可以奖励先做完作业的孩子可以去区域角玩耍,或者一些桌面游戏:积木、看书等活动。因为孩子们一旦无事可做就容易做出一些不太合适的行为表现:比如打扰他人。可老师此时如果过于严厉指责孩子,孩子一定会感觉委屈,甚至可能孩子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反而是变相地对孩子起到放纵的反作用力。孩子走来走去的时候可能是想引起老师的注意力,此时可以鼓励孩子用多余的精力去选择新的工作,发展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孩子学习自我管理。但老师这时候就不能把纪律荒废,让孩子“自由”地在教室里走,跑,吵闹,应立即引导孩子去选择新的工作。毕然而如果十个孩子想去一楼二楼三楼五楼都答应吗?当然不能。或者,不管孩子,就让他在教室里等得无聊然后调皮捣蛋,再听你教训?当然更不能。这就是自由与无纪律、或放任的区别。作为老师首先要时刻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其次并在此基础上为其落实自由发展实现可能。
三、控制与纪律
自由教育是创新教育,幼儿既依赖成人又不愿受成人控制。故而在幼儿的世界,管理没有太多的限制,孩子们是天马行空的想象与泛灵的生活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由此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事实上,我们应以一种积极鼓励的态度对待孩子们与众不同的创造性举动。与之对立的是控制,控制是一种冷暴力式的绝对服从,制定的行为准则与评优标准脱离幼儿实际,否定幼儿身心发展的科学性。这种管理模式完全脱离幼儿的头脑,扼杀幼儿的思想,不利于幼儿长远发展。教育是一门爱心的艰苦修行,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较多见以自我为中心的,也因此在教育管理上存在困难,尤其当家长的观念也比较传统,溺爱等,那是难上加难。作为教育工作者,既要自由平等博爱,又要让孩子尊重他人意识以及集体意识,于是我们培养他们的纪律。从一日生活的入厕排队,饮水排队,领饭排队,做操排队,换鞋排队,拿玩具排队等工作中,让幼儿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能自由散漫,学会谦让,养成礼貌待人。现在生活中有争抢的行为出现,有些孩子们就会说:“不可以,要排队才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讲纪律,守秩序,有序的环境,孩子们才能随心所欲地选择,自由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例如,孩子们排好队伍来到操场上,不是急着去找这个玩那个玩,而是先集体做热身运动,再自由选择自己喜欢操作的工具,活动结束能及时放回工具,有秩序排队返回。而不是整个过程都是老师在提醒这个那个:“现在不可以玩,回来。”或者是,“要排队了,谁谁谁,你不要玩了,快点回去了。”简言之,纪律是教育的助手,是有效培养幼儿自我管理,服务于教育教学的工具。
自由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从实现儿童的长远发展考虑,幼儿教育十分需要自由。老师不能单纯从个人需要来衡量对幼儿自由的尊重,自由活动的组织应力求形式和内容的多样性;摆脱以满足儿童好动本性出发考虑自由活动对幼儿教育的价值,而应从幼儿活动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中去把握自由活动的性质,把自由活动纳入教育活动的整体设计之中。因为只有真正的自由才能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保证幼儿的外部身体的自由活动与内部思维的自由活动相统一,才能充分地促进孩子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陶行知说:人无自由不称其为人,教育无自由不成其为教育。“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教育的自由之魂需要存活才能成功。20世纪后半期中国教育的失败,其原因固然多种多样,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自由之魂的夭亡。幼儿一日教学活動中,是自由还是控制?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衷心祝愿孩子们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317页
[2]向红梅《蒙台梭利教育中的纪律》[J]贵州教育;2002年07期
[3]李季湄 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月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