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曾说:“力量的秘密在于专注。”专注的做一件事,才能发挥出我们的潜能,专注的意志是不可思议的。
数学课每天一节,只有40分钟,而在这一堂课上又要讲评前一天作业。上新课、练习、当堂练习的批改、反馈及个别辅导。课堂上每一个环节都要提前预设好,不能浪费每一秒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能强大的专注力,才能让师生共同打造出一个专注高效的数学课堂。
一、课前限时测验,紧张进入课堂。
想起中学时,数学老师每天的5分钟小测验,真是很有效果。虽然课前小测验不是每节课前都适合进行,但大多数时间我会进行不同形式的测验。
每天课前,我会把前一天学习的重点题目做成PPT。铃声响之前我就到教室提前候课。同学们也在课前准备好小测的本子。一打上课铃,出示小测题目,只听学生刷刷的写字声。一般的测验在5分钟以内,到时间统一收卷。题型有计算,应用题,填空等。
刚开始,总有做不好课前准备的学生,时间一长,学生为了让自己的测验时间更充足,都提前准备好文具。一上课的小测验,能让学生更重视新课学习过程,并且给数学课一个紧张的开头,让学生身心紧张起来,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因为限定时间,学生刚开始有完不成的现象,逐渐就能都完成了。班级学生的速度参差不齐是每个班都存在的问题,课前小测对加快学生的做题速度,缩短学生间的速度差距也很有帮助。
二、挨座批改作业,高效课堂练习。
很多老师都能做到当堂课批改作业。当堂课的批改很重要,学生能以最佳状态来做题,效果较好。很多老师都采用谁写完谁找老师批的方法,但慢的学生就在下面磨蹭,效果不太好。我以前也用过这个方法,但效果不尽人意。于是,我把批改方式改成挨着学生的座位批改,学生做几道,我就批几道,但每个学生都要批到。批改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哪个学生做得慢,还可以知道学生做题慢的原因。如果是走神了,可以及时提醒学生;如果是不会,可以马上辅导;如果发现普遍性错误,就可以及时给全班同学讲解,课上就解决了作业中的问题。这样学生能加快做题速度,不溜号,老师也能照顾到所有学生。根据批改的反馈情况,还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讲评,提高了作业效率。
三、小组分工合理,节约合作时间。
学习小组的组建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个性特征、智力状况、学习成绩等各个方面。小组人数一般以4人为宜,组建的原则应做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做到每组的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的比例相当。如以4人小组来说,应该有一名优等生,2名中等生,1名学困生。组间同质有利于班级小组间公平竞争,组内异质有利于组内学生相互合作。
小组活动前必须指导小组成员进行明确分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事做。在一个阶段里每人都应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小组合作的组织人、记录员、资料员、首席发言人。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大多数活动都会由老师来进行分工,这样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小组一般都是四个人。每个人在组里都会有一个编号,分别为1、2、3、4号。比如低年级摆小棒计算活动,我会要求每组的1号同学摆第一题,2号同学摆第二题,3号同学摆负责在练习本上记录,4号同学负责检查并代表小组汇报。让小组成员在每次的活动中,可以锻炼动手能力,空间想像能力,总结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当然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通过分工的有变化,力求给每个孩子锻炼的机会。
四、提前布置作业,问题及时反馈。
课后作业一般少留探究性作业,多留熟练性的作业。如:计算,基础应用题。因为课后作业的反馈往往在第二天,反馈效果不够好,所以我喜欢上午就留作业。一直到下午的自习课,就会有大部分的学生完成作业,也能在下午的自习课上批改反馈。在校完成的作业质量往往比回家的质量要好。对于中年级的学生,养成挤时间完成作业的习惯,对于他们进入高年级面对更大的作业量也是有好处的。学生如果能在白天完成课后练习,我放学后也不会再多留作业,让学生能体会到早完成作业,就有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支配;完成作业的正确率越高,改错的时间就越少,省下的时间仍是自己的。
如果按照每个环节都高效进行的话,一节数学课40分钟,完全可以完成检测、新课、练习、反馈及个别辅导。再加上15分钟(不包括做題极慢、没听课不会做及磨磨蹭蹭不爱写作业的情况)的高效课后练习,一天学55分钟数学就够了。
专注的数学课堂,让孩子们养成了做任何事都专心致志、全力以赴的习惯,有这个好习惯伴随着他们,孩子们可以受益一生!
数学课每天一节,只有40分钟,而在这一堂课上又要讲评前一天作业。上新课、练习、当堂练习的批改、反馈及个别辅导。课堂上每一个环节都要提前预设好,不能浪费每一秒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能强大的专注力,才能让师生共同打造出一个专注高效的数学课堂。
一、课前限时测验,紧张进入课堂。
想起中学时,数学老师每天的5分钟小测验,真是很有效果。虽然课前小测验不是每节课前都适合进行,但大多数时间我会进行不同形式的测验。
每天课前,我会把前一天学习的重点题目做成PPT。铃声响之前我就到教室提前候课。同学们也在课前准备好小测的本子。一打上课铃,出示小测题目,只听学生刷刷的写字声。一般的测验在5分钟以内,到时间统一收卷。题型有计算,应用题,填空等。
刚开始,总有做不好课前准备的学生,时间一长,学生为了让自己的测验时间更充足,都提前准备好文具。一上课的小测验,能让学生更重视新课学习过程,并且给数学课一个紧张的开头,让学生身心紧张起来,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因为限定时间,学生刚开始有完不成的现象,逐渐就能都完成了。班级学生的速度参差不齐是每个班都存在的问题,课前小测对加快学生的做题速度,缩短学生间的速度差距也很有帮助。
二、挨座批改作业,高效课堂练习。
很多老师都能做到当堂课批改作业。当堂课的批改很重要,学生能以最佳状态来做题,效果较好。很多老师都采用谁写完谁找老师批的方法,但慢的学生就在下面磨蹭,效果不太好。我以前也用过这个方法,但效果不尽人意。于是,我把批改方式改成挨着学生的座位批改,学生做几道,我就批几道,但每个学生都要批到。批改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哪个学生做得慢,还可以知道学生做题慢的原因。如果是走神了,可以及时提醒学生;如果是不会,可以马上辅导;如果发现普遍性错误,就可以及时给全班同学讲解,课上就解决了作业中的问题。这样学生能加快做题速度,不溜号,老师也能照顾到所有学生。根据批改的反馈情况,还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讲评,提高了作业效率。
三、小组分工合理,节约合作时间。
学习小组的组建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个性特征、智力状况、学习成绩等各个方面。小组人数一般以4人为宜,组建的原则应做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做到每组的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的比例相当。如以4人小组来说,应该有一名优等生,2名中等生,1名学困生。组间同质有利于班级小组间公平竞争,组内异质有利于组内学生相互合作。
小组活动前必须指导小组成员进行明确分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事做。在一个阶段里每人都应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小组合作的组织人、记录员、资料员、首席发言人。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大多数活动都会由老师来进行分工,这样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小组一般都是四个人。每个人在组里都会有一个编号,分别为1、2、3、4号。比如低年级摆小棒计算活动,我会要求每组的1号同学摆第一题,2号同学摆第二题,3号同学摆负责在练习本上记录,4号同学负责检查并代表小组汇报。让小组成员在每次的活动中,可以锻炼动手能力,空间想像能力,总结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当然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通过分工的有变化,力求给每个孩子锻炼的机会。
四、提前布置作业,问题及时反馈。
课后作业一般少留探究性作业,多留熟练性的作业。如:计算,基础应用题。因为课后作业的反馈往往在第二天,反馈效果不够好,所以我喜欢上午就留作业。一直到下午的自习课,就会有大部分的学生完成作业,也能在下午的自习课上批改反馈。在校完成的作业质量往往比回家的质量要好。对于中年级的学生,养成挤时间完成作业的习惯,对于他们进入高年级面对更大的作业量也是有好处的。学生如果能在白天完成课后练习,我放学后也不会再多留作业,让学生能体会到早完成作业,就有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支配;完成作业的正确率越高,改错的时间就越少,省下的时间仍是自己的。
如果按照每个环节都高效进行的话,一节数学课40分钟,完全可以完成检测、新课、练习、反馈及个别辅导。再加上15分钟(不包括做題极慢、没听课不会做及磨磨蹭蹭不爱写作业的情况)的高效课后练习,一天学55分钟数学就够了。
专注的数学课堂,让孩子们养成了做任何事都专心致志、全力以赴的习惯,有这个好习惯伴随着他们,孩子们可以受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