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安全管理杜绝事故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及安全管理措施进行简要分析,以利于保证工程顺利施工。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控制策略
中图分类号:G7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8-0151-01
1、前言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由于工程施工现场环境复杂、工期长、作业交叉、流量分散、施工机械繁多、突发情况较多,基坑坍塌、高空作业、临边作业、麻痹大意等均易引发安全事故,危及施工人员安全,造成重大损失,影响企业信誉。这要求在施工队伍要树立正确的安全施工观念,施工过程中注意施工安全,而保证安全施工的前提必须进行安全管理,制定相应措施,将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2.1 提高经济收入
良好的安全施工管理可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突发事件、偶然性,无法预测。而且施工本身具有较大的风险,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其危害和损失也是不确定的。安全事故的发生意味着企业的形象和声誉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损害,企业就会应当作出相应的赔偿。所以建筑安全管理,不仅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和企业的声誉损失,而且有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2.2 保障建筑施工进行
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安全事故,不仅会影响到施工计划的工期,可能会导致一些企业资金的不足,甚至导致停工,这样就会增加了项目实施的成本。施工安全施工管理可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建设项目进度计划有效实施,减少损失。将工程实际成本控制在计划成本范围内,从而使的建设项目顺利完成。
3、我国建筑工程建设过程的安全现状
近年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较快,建筑企业逐年增加,造成建筑工程施工队伍资质参差不齐,安全素质不高,制度不健全管理薄弱,是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安全事故发生的因素:第一,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的原因,例如施工单位内部因素,施工队伍对工程施工安全责任意识不高,施工队伍素质较低,或者施工单位对待安全的管理规定不够重视,导致安全管理规定流于形式;第二,建筑市场外部环境影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存在工程压价、压施工工期,施工单位为了中标,不得不以低价中标。为了在工程建设中获取相应的利益,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投入较少。
4、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措施
4.1 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搞好施工安全施工管理,提高建设项目安全管理水平。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因为这些安全隐患是不确定的,需要有效地减少事故的发生,就必须控制这些风险的来源。所以需要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强化安全意识。同时,在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建立相关规章制度及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提高施工安全管理的水平。
4.2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岗位职责
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组建一支以项目经理为核心具有丰富经验的项目管理机构,为建筑工程的正常开展保驾护航。管理机构要由经验丰富人员组成,具备相应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同时,在组建工程管理机构时,挑选的管理人员需要具有较高的责任意识,并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以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有效实施。此外,需要落实和界定管理机构的内部职责与权限,提高建设单位管理工作效率。
4.3 做好施工的安全巡查和定期检查
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查能够及时发现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重点检查施工现场的机械使用、临时用电是否存在隐患,临边洞口防护是否到位,基坑支护是否存在隐患,脚手架搭设牢固、连墙件有无松动等。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是否按照规定佩戴安全帽,高空作业是否佩戴安全绳。同时应加强巡查力度,只有通过巡查、检查才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进而促进施工单位做好防控措施
4.4 提高施工人员素质
对现场施工人员实行三级教育、班前教育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和自我安全意识是保障安全施工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企业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知识技能培训,包括施工现场和风险、潜在安全生产工作的新技术知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应急安全施工方法等。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技能培训,特殊处理措施安全相关的视频,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和了解相关的规则,以提高施工安全施工过程中的施工人员提高施工安全意识和观念,遵守在施工过程中的规则和条例,降低工程施工的安全风险。在特种作业人员中,必须严格考核专业知识和技能,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促进施工安全管理和建设工程顺利进行。
4.5 完善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政府的职能
根据我国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剖析,首先应该完善的是建设工程监督管理工作中政府的职能。清晰明确的划分出政府安全监管部门的职责范围,同时通过出台相关政策以及法律法规来巩固效果。在现有的操作基础上,通过优化加强部门协调工作来改善目前的不足。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界限,对界限模糊的工作事宜进行强制性规定,保证不会出现工作没人处理的现象。
制定统一的工作标准,以保证监督工作的有效进行。对于违反标准的施工单位,加大惩罚力度,查清责任的主体方,对于发生人员伤亡的事故,要重点处理,予以经济处罚,同时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提高伤亡赔付标准,使得施工企业不敢伤亡,不能伤亡。强制加大施工项目单位的安全经费投入,根据各地以往经验制定标准,凡低于投入标准的一律强制停工整顿排查,保证资金使用的规范化,透明化,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4.6 注重施工监理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实施各种施工监理的安全责任。在监理工作前,作为监理工作的重点,要熟悉图纸,了解相应的技术标准、法律法规,同时移交有关文件。严格审查专项施工方案,对风险相对较大的分部工程应跟踪检查确保按照施工方案要求有效实施。同时,要注意事前控制工作,切实落实监理的安全责任。控制工作的本质是监督各种措施和制度的实施。作为监理工程师,必须有效地实施各种检测方案、检测系统的实施、检验实体,如模板支撑系统的刚度和强度、深基坑变形等。因此,监理人员要时刻注意现场,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此外,有必要加强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的整改工作,情节严重的,可以要求施工单位暂停施工,并向建设单位和主管部门报告。事后控制,做好事后控制工作是积累监理安全责任的重要环节,主要是安排下一阶段的安全工作和监理工程师对现场安全工作的反思和总结。所以企业应形成相应的监管体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采取监管措施的安全责任与安全监管责任的落实,有利于增强安全责任的水平和能力,在未来并加强监督工作的重要性。
4.7 加强设备管理
建筑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所以,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成为了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为了保障机械设备的安全有效运行,需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措施。定期保养可以增加机械设备运行效果还可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定期维修可以保障机械设备安全运行,避免意外发生。
结语
因此,安全生产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管理,建筑企业在安全管理中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制定安全政策、计划、措施,提高施工人员的职业素质和安全意识,建立与完善施工安全管理系统,保证安全施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徐岩.A建筑施工企业投标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2] 韦永雨.建筑工程安全监理风险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
[3] 康学东.我国铁路工程咨询管理与创新研究[D].天津大学,2014.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控制策略
中图分类号:G7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8-0151-01
1、前言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由于工程施工现场环境复杂、工期长、作业交叉、流量分散、施工机械繁多、突发情况较多,基坑坍塌、高空作业、临边作业、麻痹大意等均易引发安全事故,危及施工人员安全,造成重大损失,影响企业信誉。这要求在施工队伍要树立正确的安全施工观念,施工过程中注意施工安全,而保证安全施工的前提必须进行安全管理,制定相应措施,将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2.1 提高经济收入
良好的安全施工管理可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突发事件、偶然性,无法预测。而且施工本身具有较大的风险,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其危害和损失也是不确定的。安全事故的发生意味着企业的形象和声誉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损害,企业就会应当作出相应的赔偿。所以建筑安全管理,不仅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和企业的声誉损失,而且有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2.2 保障建筑施工进行
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安全事故,不仅会影响到施工计划的工期,可能会导致一些企业资金的不足,甚至导致停工,这样就会增加了项目实施的成本。施工安全施工管理可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建设项目进度计划有效实施,减少损失。将工程实际成本控制在计划成本范围内,从而使的建设项目顺利完成。
3、我国建筑工程建设过程的安全现状
近年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较快,建筑企业逐年增加,造成建筑工程施工队伍资质参差不齐,安全素质不高,制度不健全管理薄弱,是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安全事故发生的因素:第一,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的原因,例如施工单位内部因素,施工队伍对工程施工安全责任意识不高,施工队伍素质较低,或者施工单位对待安全的管理规定不够重视,导致安全管理规定流于形式;第二,建筑市场外部环境影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存在工程压价、压施工工期,施工单位为了中标,不得不以低价中标。为了在工程建设中获取相应的利益,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投入较少。
4、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措施
4.1 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搞好施工安全施工管理,提高建设项目安全管理水平。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因为这些安全隐患是不确定的,需要有效地减少事故的发生,就必须控制这些风险的来源。所以需要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强化安全意识。同时,在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建立相关规章制度及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提高施工安全管理的水平。
4.2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岗位职责
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组建一支以项目经理为核心具有丰富经验的项目管理机构,为建筑工程的正常开展保驾护航。管理机构要由经验丰富人员组成,具备相应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同时,在组建工程管理机构时,挑选的管理人员需要具有较高的责任意识,并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以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有效实施。此外,需要落实和界定管理机构的内部职责与权限,提高建设单位管理工作效率。
4.3 做好施工的安全巡查和定期检查
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查能够及时发现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重点检查施工现场的机械使用、临时用电是否存在隐患,临边洞口防护是否到位,基坑支护是否存在隐患,脚手架搭设牢固、连墙件有无松动等。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是否按照规定佩戴安全帽,高空作业是否佩戴安全绳。同时应加强巡查力度,只有通过巡查、检查才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进而促进施工单位做好防控措施
4.4 提高施工人员素质
对现场施工人员实行三级教育、班前教育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和自我安全意识是保障安全施工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企业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知识技能培训,包括施工现场和风险、潜在安全生产工作的新技术知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应急安全施工方法等。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技能培训,特殊处理措施安全相关的视频,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和了解相关的规则,以提高施工安全施工过程中的施工人员提高施工安全意识和观念,遵守在施工过程中的规则和条例,降低工程施工的安全风险。在特种作业人员中,必须严格考核专业知识和技能,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促进施工安全管理和建设工程顺利进行。
4.5 完善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政府的职能
根据我国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剖析,首先应该完善的是建设工程监督管理工作中政府的职能。清晰明确的划分出政府安全监管部门的职责范围,同时通过出台相关政策以及法律法规来巩固效果。在现有的操作基础上,通过优化加强部门协调工作来改善目前的不足。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界限,对界限模糊的工作事宜进行强制性规定,保证不会出现工作没人处理的现象。
制定统一的工作标准,以保证监督工作的有效进行。对于违反标准的施工单位,加大惩罚力度,查清责任的主体方,对于发生人员伤亡的事故,要重点处理,予以经济处罚,同时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提高伤亡赔付标准,使得施工企业不敢伤亡,不能伤亡。强制加大施工项目单位的安全经费投入,根据各地以往经验制定标准,凡低于投入标准的一律强制停工整顿排查,保证资金使用的规范化,透明化,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4.6 注重施工监理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实施各种施工监理的安全责任。在监理工作前,作为监理工作的重点,要熟悉图纸,了解相应的技术标准、法律法规,同时移交有关文件。严格审查专项施工方案,对风险相对较大的分部工程应跟踪检查确保按照施工方案要求有效实施。同时,要注意事前控制工作,切实落实监理的安全责任。控制工作的本质是监督各种措施和制度的实施。作为监理工程师,必须有效地实施各种检测方案、检测系统的实施、检验实体,如模板支撑系统的刚度和强度、深基坑变形等。因此,监理人员要时刻注意现场,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此外,有必要加强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的整改工作,情节严重的,可以要求施工单位暂停施工,并向建设单位和主管部门报告。事后控制,做好事后控制工作是积累监理安全责任的重要环节,主要是安排下一阶段的安全工作和监理工程师对现场安全工作的反思和总结。所以企业应形成相应的监管体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采取监管措施的安全责任与安全监管责任的落实,有利于增强安全责任的水平和能力,在未来并加强监督工作的重要性。
4.7 加强设备管理
建筑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所以,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成为了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为了保障机械设备的安全有效运行,需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措施。定期保养可以增加机械设备运行效果还可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定期维修可以保障机械设备安全运行,避免意外发生。
结语
因此,安全生产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管理,建筑企业在安全管理中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制定安全政策、计划、措施,提高施工人员的职业素质和安全意识,建立与完善施工安全管理系统,保证安全施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徐岩.A建筑施工企业投标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2] 韦永雨.建筑工程安全监理风险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
[3] 康学东.我国铁路工程咨询管理与创新研究[D].天津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