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杨万里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不仅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诚斋体”,也为当时的诗坛注入了平淡、自然又意蕴隽永的活力。从模仿江西诗派的写作特点,到提倡晚唐诗风,再到独创“诚斋体”以及后期诚斋体的发展与成熟,都体现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杨万里诗歌内容的变化与诗风的转变。杨万里诗歌意象种类繁多,语言生动活泼,情感真切深挚,不拘泥于追逐固定的形式,凡此种种都体现了杨万里诗歌独特的构图特征。
关键词:杨万里;景物诗;构图
诗歌的意象合理组合后,会让人读出一种优美之感,仿若身临其境,感受到“诗中有画”,这种构图即是成功的。我国的景物诗,起始于东晋的谢灵运,而后由唐代的诗人王维发展,到李白之时,山水景物诗可写得豪放奔逸,以势取胜。到了宋代之后,王安石和苏轼等人也有过出色的景物诗作品,但并无个人特色,直至杨万里,景物诗的创作才有了新的突破[1]。
杨万里的景物诗不是在着力于描绘一个完整的画面,而是在发展变化之中描绘景物,或是多侧面、多角度的表现景物。如《夏夜玩月》在这首诗中诗人描绘的画面时天时地,时月时影,活泼淋漓,令人目不暇接。这种写景诗轻松活泼,转动自如,是典型的活法诗。再如《桑茶坑道中》“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这是一首描写初春景色的诗,虽然雨过天晴了,但是整个草地还是湿漉漉的,小溪里面也涨满了水,在这一派祥和的景色之中牧童和小牛悠闲自得,一人熟睡、一牛饮草。不仅表现出这首诗独有的田园风光的美,也表现出来诗人独特的构图视角。
杨万里不是在追求诗歌的那种情韵,而是追求一种所谓的趣味[2]。如《小雨》“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诗人眼中的雨富有生机,富有活力。而詩人的《雨作抵暮复晴》“细雨如尘复似烟,两淮渡口各收钱。南商北贾俱星散,古庙无人烧纸钱。”同样写雨,又不一样,这里的雨是像烟尘一样的,稀稀疏疏的,但又没有人的感觉,不能人为地控制住雨量。另外一首诗《秋雨叹》“横看东山三十里,真珠帘外翠屏风。”诗人本来想看三十里之外的东山,却不料窗外的雨就好像珍珠帘子一样,将自己的视线挡住了。从雨量上来说就从小雨到了稀稀疏疏的雨,再到珍珠帘子似的雨,雨的意象都分为了这三种,让我们感受到了杨万里诗歌的特点:语言明快而诗意曲折[3]。
本文从景物诗的构图特征出发,对杨万里景物诗作以简要分析,希望对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张瑞君. 杨万里诗歌的意象特征[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9(2):121-124.
[2] 杨理论. 论杨万里的“诗味说”[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011(1):65-69.
[3] 张瑞君. 杨万里诗歌的发展历程[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2(3):70-78.
关键词:杨万里;景物诗;构图
诗歌的意象合理组合后,会让人读出一种优美之感,仿若身临其境,感受到“诗中有画”,这种构图即是成功的。我国的景物诗,起始于东晋的谢灵运,而后由唐代的诗人王维发展,到李白之时,山水景物诗可写得豪放奔逸,以势取胜。到了宋代之后,王安石和苏轼等人也有过出色的景物诗作品,但并无个人特色,直至杨万里,景物诗的创作才有了新的突破[1]。
杨万里的景物诗不是在着力于描绘一个完整的画面,而是在发展变化之中描绘景物,或是多侧面、多角度的表现景物。如《夏夜玩月》在这首诗中诗人描绘的画面时天时地,时月时影,活泼淋漓,令人目不暇接。这种写景诗轻松活泼,转动自如,是典型的活法诗。再如《桑茶坑道中》“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这是一首描写初春景色的诗,虽然雨过天晴了,但是整个草地还是湿漉漉的,小溪里面也涨满了水,在这一派祥和的景色之中牧童和小牛悠闲自得,一人熟睡、一牛饮草。不仅表现出这首诗独有的田园风光的美,也表现出来诗人独特的构图视角。
杨万里不是在追求诗歌的那种情韵,而是追求一种所谓的趣味[2]。如《小雨》“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诗人眼中的雨富有生机,富有活力。而詩人的《雨作抵暮复晴》“细雨如尘复似烟,两淮渡口各收钱。南商北贾俱星散,古庙无人烧纸钱。”同样写雨,又不一样,这里的雨是像烟尘一样的,稀稀疏疏的,但又没有人的感觉,不能人为地控制住雨量。另外一首诗《秋雨叹》“横看东山三十里,真珠帘外翠屏风。”诗人本来想看三十里之外的东山,却不料窗外的雨就好像珍珠帘子一样,将自己的视线挡住了。从雨量上来说就从小雨到了稀稀疏疏的雨,再到珍珠帘子似的雨,雨的意象都分为了这三种,让我们感受到了杨万里诗歌的特点:语言明快而诗意曲折[3]。
本文从景物诗的构图特征出发,对杨万里景物诗作以简要分析,希望对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张瑞君. 杨万里诗歌的意象特征[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9(2):121-124.
[2] 杨理论. 论杨万里的“诗味说”[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011(1):65-69.
[3] 张瑞君. 杨万里诗歌的发展历程[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2(3):7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