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在临床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进行分析说明。方法:收治病毒性心肌炎患儿6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22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卧床休息,大量维生素C、果糖二磷酸钠营养心肌,抗病毒、抗心律失常等综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1ml/kg加5%葡萄糖100ml静滴,1次/日,疗程14~21天,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心肌酶、心电图、心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病程,安全性高,无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儿童 参麦注射液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由亲心肌的病毒侵犯心脏引起的原发性心肌炎症,炎症可累及间质组织、血管成分及心包。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从新生儿至青少年儿童均可发病,40%~80%的病例在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腹泻等前驱病毒感染史1。其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心肌病变的范围和严重程度。部分轻症呈隐匿性经过,少数患儿起病急、病情重,出现急性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等,可在数小时或数日内死亡。目前本病无特效治疗,多采取卧床休息、抗病毒、免疫调节、清除氧自由基、促进心肌营养和代谢等综合治疗方法2。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小病毒性心肌炎患者4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病毒性心肌炎患儿64例,均符合1999年9月昆明全国小儿心肌炎、心肌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小儿VMC诊断标准3,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继发性心急损害。将64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1~14岁,平均5.8岁;对照组22例,男11例,女11例,年龄1.5~14岁,平均6.2岁。两组在年龄、性别比、病情等方面没差异有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两组均予以卧床休息、抗病毒、营养心肌(大剂量维生素C针、果糖二磷酸钠针、辅酶A、辅酶Q10等)、抗心律失常,重症者予以相应处理并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1ml/kg加5%葡萄糖100ml静滴,1次/日,疗程14~21天,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心肌酶、心电图、心功能恢复情况。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疗程结束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心电图、心肌酶谱均正常;②有效:疗程结束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心电图、心肌酶谱明显改善但未恢复正常;③无效:疗程结束临床症状、体征及各种检查改善不明显4。
统计学处理: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均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临床疗效:观察组与观察组比较显效率、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1。
不良反应:治疗组有1例出现脸红、烦躁不安,停用参麦注射液后症状消失,记入观察无效组。未发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
讨 论
临床研究显示病毒性心肌炎发病过程中伴有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及心肌清除氧自由基能力下降,而氧自由基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中的作用已被证实5。因此早期保护心肌,改善心肌细胞代谢,促进受损心肌恢复正常功能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之一。而参麦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人参、麦冬,人参的作用成分主要是人参皂苷,它能够有效降低血小板聚集,提高患者心脏的收缩能力,增加冠脉血流量,从而提高患者的心排血量,改善患者体内的微循环;参麦注射液能通过抑制心肌细胞膜ATP酶活性,增加Na+、Ca2+交换,使Ca2+内流增多,从而改善心肌细胞代谢,保护心肌,增强心肌细胞收缩力,提高心肌的耐缺氧能力。麦冬则含有多种甾体皂甙,能够有效提升人体对于缺氧的耐受能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参麦注射液有抗心律失常、抗休克、调节免疫及抗炎作用,增加心肌细胞的传导功能另外,参麦注射液还可以降低患者血浆中PGE水平,从而降低炎症反应,维持血管平滑肌的张力6。
目前,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尚无特殊治疗方法,本文结果显示,在大剂量维生素C、果糖二磷酸钠等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可明显提高病毒性心肌炎治疗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姜宏磊,韩秀珍.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近况[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3):272—273.
2 沈晓明,王卫平,主编.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00.
3 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心血管组.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修订草案)[J].中华儿科杂志,2000,38(2):75.
4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534—1539.
5 马沛然,王汉森,欧阳士香.氧自由基在病毒心肌炎发病中的作用和硫酸锌治疗作用研究[J].山东医药,2002,42(9):1—2.
6 郭志琴,马卉,丁其兰.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及综合护理干预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9:3781—3782.
摘 要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在临床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进行分析说明。方法:收治病毒性心肌炎患儿6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22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卧床休息,大量维生素C、果糖二磷酸钠营养心肌,抗病毒、抗心律失常等综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1ml/kg加5%葡萄糖100ml静滴,1次/日,疗程14~21天,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心肌酶、心电图、心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病程,安全性高,无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儿童 参麦注射液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由亲心肌的病毒侵犯心脏引起的原发性心肌炎症,炎症可累及间质组织、血管成分及心包。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从新生儿至青少年儿童均可发病,40%~80%的病例在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腹泻等前驱病毒感染史1。其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心肌病变的范围和严重程度。部分轻症呈隐匿性经过,少数患儿起病急、病情重,出现急性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等,可在数小时或数日内死亡。目前本病无特效治疗,多采取卧床休息、抗病毒、免疫调节、清除氧自由基、促进心肌营养和代谢等综合治疗方法2。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小病毒性心肌炎患者4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病毒性心肌炎患儿64例,均符合1999年9月昆明全国小儿心肌炎、心肌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小儿VMC诊断标准3,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继发性心急损害。将64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1~14岁,平均5.8岁;对照组22例,男11例,女11例,年龄1.5~14岁,平均6.2岁。两组在年龄、性别比、病情等方面没差异有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两组均予以卧床休息、抗病毒、营养心肌(大剂量维生素C针、果糖二磷酸钠针、辅酶A、辅酶Q10等)、抗心律失常,重症者予以相应处理并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1ml/kg加5%葡萄糖100ml静滴,1次/日,疗程14~21天,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心肌酶、心电图、心功能恢复情况。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疗程结束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心电图、心肌酶谱均正常;②有效:疗程结束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心电图、心肌酶谱明显改善但未恢复正常;③无效:疗程结束临床症状、体征及各种检查改善不明显4。
统计学处理: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均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临床疗效:观察组与观察组比较显效率、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1。
不良反应:治疗组有1例出现脸红、烦躁不安,停用参麦注射液后症状消失,记入观察无效组。未发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
讨 论
临床研究显示病毒性心肌炎发病过程中伴有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及心肌清除氧自由基能力下降,而氧自由基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中的作用已被证实5。因此早期保护心肌,改善心肌细胞代谢,促进受损心肌恢复正常功能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之一。而参麦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人参、麦冬,人参的作用成分主要是人参皂苷,它能够有效降低血小板聚集,提高患者心脏的收缩能力,增加冠脉血流量,从而提高患者的心排血量,改善患者体内的微循环;参麦注射液能通过抑制心肌细胞膜ATP酶活性,增加Na+、Ca2+交换,使Ca2+内流增多,从而改善心肌细胞代谢,保护心肌,增强心肌细胞收缩力,提高心肌的耐缺氧能力。麦冬则含有多种甾体皂甙,能够有效提升人体对于缺氧的耐受能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参麦注射液有抗心律失常、抗休克、调节免疫及抗炎作用,增加心肌细胞的传导功能另外,参麦注射液还可以降低患者血浆中PGE水平,从而降低炎症反应,维持血管平滑肌的张力6。
目前,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尚无特殊治疗方法,本文结果显示,在大剂量维生素C、果糖二磷酸钠等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可明显提高病毒性心肌炎治疗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姜宏磊,韩秀珍.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近况[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3):272—273.
2 沈晓明,王卫平,主编.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00.
3 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心血管组.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修订草案)[J].中华儿科杂志,2000,38(2):75.
4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534—1539.
5 马沛然,王汉森,欧阳士香.氧自由基在病毒心肌炎发病中的作用和硫酸锌治疗作用研究[J].山东医药,2002,42(9):1—2.
6 郭志琴,马卉,丁其兰.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及综合护理干预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9:3781—3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