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心得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m68392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对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进行探讨,介绍了信息课程教学的主要方法,并分析了如何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论课和技能课进行教学,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 教学方法 理论课 技能课
  
  1.引言
  随着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人类已经迈入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各类人才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普遍关注。由于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起步相对较晚,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等相对比较落后,中小学校严重缺少既懂教育基本理念,又精通当代计算机技术和应用的教师。因此,如何合理设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体系,提高学生追求信息技术知识的主动性,以及如何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方面教师的教育水平,等等,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我结合教学实践,对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信息课程教学的主要方法,并对信息技术理论课和技能课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
  2.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主要方法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就是指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信息技术课内容丰富,包含多种课型,因此教学方法种类繁多,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其中几种教学方法,而且要建立可以成功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体系。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特点是:①讲授中教师起主导作用,要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进行讲授,并且对内容进行合理的组织;②讲授中不仅要注重口头语言的表述,还要注意配合表情语言及体态语言对信息的传递;③学生在倾听与反馈中构建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在讲授时一定要注意尽量借助一些直观手段,如某些媒体、实物,边讲授边操作、演示。
  (2)教练法。信息技术教学中采取教练法的主要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习任务组织学生进行以信息活动、操练技能为主的学习活动,并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操练中进行个性化指导与帮助,达到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熟悉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教练法强调学生动手实践和主动学习,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尝试而提高认识,完成学习任务,并且鼓励学生间的合作交流。
  (3)讨论法。对于信息技术教师来讲,在教学过程中要提倡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讨论法则可以帮助老师有效地达到这样的教学目的。所谓讨论法,就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一定的问题和内容,展开讨论、对话和辩论等。在此过程中,学生互相启发,可以快速提高认识能力,教师要根据讨论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综合运用各种形式的讨论。
  (4)范例教学法。从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角度看,应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但从学科的角度来看,则应该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课程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建立对信息技术的整体认识和全局观念。范例教学法强调这种基本结构、整体观念的培养,主张范例应具有针对性,将范例当做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的突破点,因此有利于将学生的知识结构串成一个整体。
  3.信息技术理论课的教学方法
  理论课常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但是教师在讲授时面向的是全体同学,很难实施个别化教学,也难以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原则难以得到实施。此外,讲授法缺乏主观性教学活动,学生自主活动的机会相对较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利用一些情境化教学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1)故事情境。教师可以以课本为蓝本,利用一些包含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的故事情境作为开场白。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其积极性有所提高,同时也能加强其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2)竞争情境。竞争无疑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教学中,应面向全体学生创设竞争和成功的机会,恰当地开展一些有益的比赛活动,用竞赛来消除学习的枯燥感,延续学生的学习兴趣。
  (3)悬念情境。在理论课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合适的悬念情境,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讲述VB程序设计中分支结构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创设“赌博”情境,即让学生猜单双号,通过一定的设计让学生无论如何也没办法赢过计算机。这样的悬念情境可以很好地吸引同学的注意力,加深其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
  4.信息技术技能课的教学方法
  技能课是一种以计算机操作和应用软件的基本操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课型,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和提升学生使用计算机及操作各类应用软件的能力。技能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练习)中熟练操作,进而掌握技巧、总结规律并形成能力迁移。然而,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往往容易将其狭隘地理解为软件操作课。实际上,技能课中关注的技能训练不等同于技能化倾向,其更加重视学生的能力发展及情感态度的形成。根据设计内容的具体情况的不同,以及学生基础与能力的差异,技能课需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授课设计。
  技能课强调操作的方式,应以操作示范为主、讲解为辅,讲解时提示操作要点与步骤,常用的教学方法是讲练法。一节技能课中涉及的可能是单一的技能,如搜索技巧,也可能是组合的技能,如文字的格式调整包括字体、字号、行距等的调整。对于一个连续性的技能任务,分散联系的效果优于集中联系;对于不连贯的任务,则应尽量采用集中联系;对于操作不太复杂且组织性较强的任务,集中练习的效果优于分散练习,相反,则应采用分散练习。
  与理论课相比,技能课中学生的差异性更加显著,除了兴趣方面和态度方面外,还有技能方面的差异。由于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采用同样的教学办法必然不能满足全部学生的不同需求。利用分层教学方法将有效地克服教学内容与学生技能水平之间的矛盾,解决学生掌握知识水平两极分化的矛盾,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出发点,实现因材施教。
  信息技术是应用广泛深入社会的新兴技术,是一门工具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教学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技能,而且要注重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来收集、处理、应用和传递信息的能力,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避免片面追求学科体系化、教学内容偏深而不实用等传统课程的教学缺陷,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切实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有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出现一些不协调的现象:中专生厌学体育的问题较为突出,体育课中的学习气氛不太活跃;体育课被忽视,体育教师的教学存在不同程度的应付现象。本文从教育目标、育人观念;教材内容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课堂教学的新思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等方面进行探讨,以寻找解决之策。  关键词: 中职学校体育教学 困境 优化策略    一、问题背景 
摘 要: 本文阐述了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现状,且引入PacketTracer模拟软件,并使用PacketTracer模拟软件进行telnet配置仿真实验,介绍了其对理论和实验教学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 PacketTracer Telnet    一、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现状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社会对高、精、尖的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
我是一名小学体育教师,我凭着自己强烈的上进心和责任感,做了一个体育教师应做的一些本职工作,积累了一点点经验,也取得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成绩。现我总结经验,与同行共享。  1.善于把思想教育渗透到体育课全过程  1.1结合实践课教材内容进行教育。小学体育教材内容多,根据不同教材的项目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挖掘教材德育因素,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例如,通过队列、队形练习,进行组织纪律、集体
本研究以临床分离的鸭源禽呼肠孤病毒感染7d龄樱桃谷雏鸭72羽,复制鸭源禽呼肠孤病毒感染模型,分别在感染后1d、3d、5d、7d、9d及14d对鸭源禽呼肠孤感染过程中雏鸭临床症状、
C和C 可以说是所有编程语言中关系最为紧密的两个。在目标上,C 被定位为“a better C”;在名称上,C 有一个别名叫做“C with classes”;在语法上,C更是C 的一个子集,C 几乎支持C语言的全部功能。如何优化C 程序代码,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我认为有一种方法,即不要让main函数返回void。  同C程序一样,每个C 程序都包含一个或多个函数,而且必须有一个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