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是上海二期课改的重要内容和鲜明特色。随着上海二期课改的全面推开,两纲精神教育也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初中语文学科作为贯彻两纲的显形学科,无论从其学科内容的设置还是课外实践活动的安排来看,它都成为两纲教育的重要载体,承担着推进两纲教育的重要作用。为此,作为语文学科教学一线的教师必须深入探索,在教学中渗透两纲教育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以适应两纲教学的新形势。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生命教育 民族精神教育
二期课改在上海市轰轰烈烈推开,随之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这两朵“奇葩”盛开在上海教育的大舞台上。教师不仅要做一名浇灌祖国幼苗的园丁,更要做一名优秀的教育舞者,采撷民族精神教育之花和生命教育之花馈赠给我们可爱的学生。怀着这份执着的信念,笔者做了如下几点实践:
一、语文课堂教学渗透两纲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
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是一场教育的伟大变革,这是一次教育路上的“凤凰涅磐”。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主体建构与发展的过程,它必须经由学生的参与来实现,而学生就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就应尽可能地创设各种情境,优化教学手段,尽可能让学生的手、眼、脑、口、耳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知识的内化过程,激励学生努力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使得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真正融汇到学生的情感中去,体现到学生自觉学习的行动中去。
在六年级第二学期《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课的讲授中,上课之前我和学生玩了这样一个小游戏,让他们闭上眼睛,试着在书包里把美术书找出来,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特别积极,他们试图竭尽全力完成这项任务,但结果可想而知,不是很顺利。游戏结束之后,学生初步感受到光明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一个人拥有健康的身体是一件很幸福的事。随后我运用多媒体播放舒缓的音乐,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在读书声中,隐隐传达出学生感情发展波澜的内在律动。学生在上这堂课的过程中,将自己与作者对比,他们自然发自内心地为作者海伦那种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乐观人生态度而喝彩!在口头表达训练部分,我设定了:“假如给你三天光明,你将如何度过这三天?”这个看似简单实际不简单的问题。有了前面一系列的铺垫,学生畅所欲言,将自己的想法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语文学科课堂教学渗透两纲,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创设情境,学生在愉悦的身心交往中发展了学习技能,完善了人格,真是水到渠成!
二、语文课堂教学渗透两纲必须深入挖掘教材,提炼出承载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的素材
我们的语文课文来自于文学大家的手笔,每一篇文章都经过专家的精雕细琢,那深邃的意韵,那朴实隽永的文字像一条长长的银河,承载着太多太多的美……语文新教材的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更加注重对学生的民族精神与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的培养。例如,六年级第一学期《口哨》一课中,课文讲述的是张海迪面对生命的磨难不倒下,顽强同病魔作斗争,用自己坚强的意志抒写人生灿烂篇章的一个平凡人的伟大故事。上课之前,我就采用舞蹈《千手观音》引入新课,舞蹈《千手观音》的引入既是对学生进行中国民族舞蹈艺术的熏陶,又可以对学生进行自尊自强、有所作为的生命教育。在播放完舞蹈《千手观音》后,我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1.舞蹈的名字是什么?2.表演这个舞蹈的是些什么人?3.是什么力量支撑他们表演出这样美仑美幻的舞蹈?当学生了解到是一群残疾人表演这样精美的舞蹈时都赞叹不已,深深为他们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身残志坚而感动。“同学们,你们想认识跟千手观音的表演者一样平凡而又伟大的英雄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那种迫切想认识张海迪的愿望很直观地显露出来,整个一堂课弥漫着学生自信、自强信念的气息。这堂课结束之后,学生纷纷表示,自己要做生活中的强者!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惧任何挑战!不惧任何风暴!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语文课堂教学渗透两纲,深入挖掘教材,提炼出承载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的素材,或许真的会改变我们学生的一生!
三、语文课堂教学渗透两纲必须坚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习方法
新教材要求教师要由“教师为中心”居高临下的传授者,变为共同建构学习的参与者。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朗读、游戏、辩论、合作交流等各种探究的学习方法学习。
在作文课的讲评中,我就经常采用“我当小老师——快乐作文”的学习方式:1.“三个亮点、三个不足”,即给同桌同学的作文找出三个亮点、三个不足并给出中肯的修改意见。2.“我来议一议”,即全班分为五个小组,分别把质量高的作文与质量低的作文复印下来进行各小组集体交流、讨论、修改,每一小组分别派一个代表进行全班发言。3.“优秀作文观摩”,即利用网络,展示嘉定作文网及其它作文网上优秀的作文供大家欣赏,师生共同学习文中的精彩之处,教师与学生分别对优秀作文给予点评。4.“发布新文章”,即鼓励学生作为小老师,要及时发表自己的好文章。文章可以在班中宣读,在班中的黑板报上展示,发表在班级自编刊物《雏凤新声》上、校报《晨露》上、校刊《青橄榄》上。在这样“沸腾”的交流中,收到了快乐作文、快乐教学的良好效果!
正如于漪所说:“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记录着一个民族生命发展的历程,没有一个波澜不是生命的跃动;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而生活是生命的轨迹,语文就在生活中与每个人的生命相随左右,陪伴终生。”语文教学应该是精神享受的过程,体悟民族永恒的精神、感受生命精彩的意义,是民族热爱、生命热爱的进一步升华。“学无止境”,让我们擎着民族精神和生命教育的火炬,去感受美丽人生!去挚烈追求语文教育的新颠峰!
参考文献:
[1]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
[2] 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
[3] 《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上海市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
[4] 《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生命教育 民族精神教育
二期课改在上海市轰轰烈烈推开,随之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这两朵“奇葩”盛开在上海教育的大舞台上。教师不仅要做一名浇灌祖国幼苗的园丁,更要做一名优秀的教育舞者,采撷民族精神教育之花和生命教育之花馈赠给我们可爱的学生。怀着这份执着的信念,笔者做了如下几点实践:
一、语文课堂教学渗透两纲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
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是一场教育的伟大变革,这是一次教育路上的“凤凰涅磐”。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主体建构与发展的过程,它必须经由学生的参与来实现,而学生就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就应尽可能地创设各种情境,优化教学手段,尽可能让学生的手、眼、脑、口、耳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知识的内化过程,激励学生努力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使得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真正融汇到学生的情感中去,体现到学生自觉学习的行动中去。
在六年级第二学期《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课的讲授中,上课之前我和学生玩了这样一个小游戏,让他们闭上眼睛,试着在书包里把美术书找出来,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特别积极,他们试图竭尽全力完成这项任务,但结果可想而知,不是很顺利。游戏结束之后,学生初步感受到光明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一个人拥有健康的身体是一件很幸福的事。随后我运用多媒体播放舒缓的音乐,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在读书声中,隐隐传达出学生感情发展波澜的内在律动。学生在上这堂课的过程中,将自己与作者对比,他们自然发自内心地为作者海伦那种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乐观人生态度而喝彩!在口头表达训练部分,我设定了:“假如给你三天光明,你将如何度过这三天?”这个看似简单实际不简单的问题。有了前面一系列的铺垫,学生畅所欲言,将自己的想法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语文学科课堂教学渗透两纲,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创设情境,学生在愉悦的身心交往中发展了学习技能,完善了人格,真是水到渠成!
二、语文课堂教学渗透两纲必须深入挖掘教材,提炼出承载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的素材
我们的语文课文来自于文学大家的手笔,每一篇文章都经过专家的精雕细琢,那深邃的意韵,那朴实隽永的文字像一条长长的银河,承载着太多太多的美……语文新教材的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更加注重对学生的民族精神与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的培养。例如,六年级第一学期《口哨》一课中,课文讲述的是张海迪面对生命的磨难不倒下,顽强同病魔作斗争,用自己坚强的意志抒写人生灿烂篇章的一个平凡人的伟大故事。上课之前,我就采用舞蹈《千手观音》引入新课,舞蹈《千手观音》的引入既是对学生进行中国民族舞蹈艺术的熏陶,又可以对学生进行自尊自强、有所作为的生命教育。在播放完舞蹈《千手观音》后,我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1.舞蹈的名字是什么?2.表演这个舞蹈的是些什么人?3.是什么力量支撑他们表演出这样美仑美幻的舞蹈?当学生了解到是一群残疾人表演这样精美的舞蹈时都赞叹不已,深深为他们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身残志坚而感动。“同学们,你们想认识跟千手观音的表演者一样平凡而又伟大的英雄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那种迫切想认识张海迪的愿望很直观地显露出来,整个一堂课弥漫着学生自信、自强信念的气息。这堂课结束之后,学生纷纷表示,自己要做生活中的强者!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惧任何挑战!不惧任何风暴!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语文课堂教学渗透两纲,深入挖掘教材,提炼出承载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的素材,或许真的会改变我们学生的一生!
三、语文课堂教学渗透两纲必须坚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习方法
新教材要求教师要由“教师为中心”居高临下的传授者,变为共同建构学习的参与者。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朗读、游戏、辩论、合作交流等各种探究的学习方法学习。
在作文课的讲评中,我就经常采用“我当小老师——快乐作文”的学习方式:1.“三个亮点、三个不足”,即给同桌同学的作文找出三个亮点、三个不足并给出中肯的修改意见。2.“我来议一议”,即全班分为五个小组,分别把质量高的作文与质量低的作文复印下来进行各小组集体交流、讨论、修改,每一小组分别派一个代表进行全班发言。3.“优秀作文观摩”,即利用网络,展示嘉定作文网及其它作文网上优秀的作文供大家欣赏,师生共同学习文中的精彩之处,教师与学生分别对优秀作文给予点评。4.“发布新文章”,即鼓励学生作为小老师,要及时发表自己的好文章。文章可以在班中宣读,在班中的黑板报上展示,发表在班级自编刊物《雏凤新声》上、校报《晨露》上、校刊《青橄榄》上。在这样“沸腾”的交流中,收到了快乐作文、快乐教学的良好效果!
正如于漪所说:“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记录着一个民族生命发展的历程,没有一个波澜不是生命的跃动;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而生活是生命的轨迹,语文就在生活中与每个人的生命相随左右,陪伴终生。”语文教学应该是精神享受的过程,体悟民族永恒的精神、感受生命精彩的意义,是民族热爱、生命热爱的进一步升华。“学无止境”,让我们擎着民族精神和生命教育的火炬,去感受美丽人生!去挚烈追求语文教育的新颠峰!
参考文献:
[1]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
[2] 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
[3] 《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上海市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
[4] 《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