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当时社会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人民四处逃亡,流离失所。《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晚年的作品,是作者从当时家乡江州一带人民为生活所迫而“逃亡去就,不避幽深”(《晋书·刘毅传》)的事实,加以想象,虚构而成。它描绘了一幅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劳动,平等自由的社会生活图景,寄托了陶渊明的社会理想,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否定,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广大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文章第一部分首先点明故事发生在“晋太元中”,太元是晋武帝的年号,这是实写。但是又为什么不确指何年呢?显然这是虚指。“武陵人捕鱼为业”,点明地点、人物,地点是实,人物无姓名,这又是虚。这样虚实相间,似真又假,为全文定下了扑朔迷离的基调。接着写渔人沿着溪流捕鱼。“忘路之远近”的“忘”字写出了渔人已进入不辨之境,正在渔人迷离不定的情况下,诗人忽然宕开一笔,不写捕鱼,而描写绮丽迷人的景色,为下文增添了浓重的神奇色彩。夹岸相对宽约百步的桃花林,色彩缤纷,没有杂树,粉色的花瓣重叠错杂地洒落满地,满树盛开的桃花仿佛使人闻到了那醉人的芳香。此情此景使渔人欲罢不能,因为甚异之,当然要探一究竟,“复前行,欲穷其林”,也就自然为下文发现桃花源做了铺垫。
文章第二部分着重一个“奇”字,以浪漫主义形象创造出一个幽美逼真的世外桃源,这是全篇精髓所在。先承上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树林尽头竟出现一山,山有口又有光,这不是奇吗?渔人为了探明个中奇景,“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愈显桃源之隐蔽,难以发现。“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写出历尽曲折之后,“柳暗花明又一村”,竟然在这僻静之处别有洞天。接着诗人用他的生花妙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奇异的图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好一派和融熙乐,怡淡宁静的原始农村生活的风光,在这里人人参加劳动,劳动所得全归自己所有,这里没有封建剥削,没有尔虞我诈,这一切就是陶渊明所追求的理想社会。
下面写桃源人的问询、款待及嘱咐,从而说明了桃花源里风俗淳朴,人情真挚。“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咸来问讯”,身处这与人世隔绝的桃源人,见到渔人,当然“大惊”,之后的盛情款待则充分表现了桃源人的热情好客。因为“问询”,故能引出桃源人自叙“来此绝境”的缘由:“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番让人惊奇的回答,揭示了一个“与外人间隔”的“绝境”,是桃花源中人们的先世为逃避嬴政暴政而开辟起来的一个新世界。他们不知有汉,更无论魏晋,这实际表明是一个与秦汉、魏晋等封建主义社会相对立的理想世界。在这样一个世界中,没有封建的统治和压迫,没有改朝换代的动乱,没有战争的灾难,它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希望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和平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它虽然仍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幻想,却启发人们认识封建社会的黑暗,鼓舞人们大胆地为反抗不合理的现实而斗争。“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借桃源人的叹惋,表达了作者对民不聊生的现实生活的强烈不满,也是对不合理的封建社会表示的抗议和批判。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再次渲染桃花源的淳朴风俗、热情好客。临别的嘱告,说明桃源人宁可永远与世隔绝,也不愿再去受剥削和压迫,再去过战乱频繁、动荡不安的生活,同时为下文再寻桃花源而不见埋下伏笔。
第三部分先写渔人归去,“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得其船”照应前面“便舍船”。沿着来时的路返回,渔人极有心计,边走边留下标记,按理不难再度寻访。可是“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竟然再也找不到路,这奇怪吗?一种神秘的色彩又一次笼上了桃花源。真乎,假乎?正在沉思遐想之际,忽又奇峰突起:“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作者抬出了一个历史上确有的刘子骥,他得此消息,高高兴兴地计划去桃花源,可见桃源之确凿,可惜他不久就去世了,没有实现探访桃源的计划。究竟桃花源是虚,是实?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桃花源记》全文不过三百多字,却通过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地反复渲染,为我们生动地展现了一幅令人悠然神往的生活图景。桃源图景固然令人心驰神往,但归根结蒂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这只是作者的美好幻想而已。“神仙有无何渺茫, 桃源之说诚荒唐”(韩愈《桃源图》),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就再也不存在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世外桃源,因此我们在肯定桃花源的理想在历史上的积极意义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其消极的影响。尽管如此,《桃花源记》仍不失为一部传世佳作,作者善于巧用匠心,别开奇笔,信笔所至,恍惚不定,的确是“人奇、景奇、文更奇”!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晚年的作品,是作者从当时家乡江州一带人民为生活所迫而“逃亡去就,不避幽深”(《晋书·刘毅传》)的事实,加以想象,虚构而成。它描绘了一幅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劳动,平等自由的社会生活图景,寄托了陶渊明的社会理想,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否定,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广大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文章第一部分首先点明故事发生在“晋太元中”,太元是晋武帝的年号,这是实写。但是又为什么不确指何年呢?显然这是虚指。“武陵人捕鱼为业”,点明地点、人物,地点是实,人物无姓名,这又是虚。这样虚实相间,似真又假,为全文定下了扑朔迷离的基调。接着写渔人沿着溪流捕鱼。“忘路之远近”的“忘”字写出了渔人已进入不辨之境,正在渔人迷离不定的情况下,诗人忽然宕开一笔,不写捕鱼,而描写绮丽迷人的景色,为下文增添了浓重的神奇色彩。夹岸相对宽约百步的桃花林,色彩缤纷,没有杂树,粉色的花瓣重叠错杂地洒落满地,满树盛开的桃花仿佛使人闻到了那醉人的芳香。此情此景使渔人欲罢不能,因为甚异之,当然要探一究竟,“复前行,欲穷其林”,也就自然为下文发现桃花源做了铺垫。
文章第二部分着重一个“奇”字,以浪漫主义形象创造出一个幽美逼真的世外桃源,这是全篇精髓所在。先承上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树林尽头竟出现一山,山有口又有光,这不是奇吗?渔人为了探明个中奇景,“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愈显桃源之隐蔽,难以发现。“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写出历尽曲折之后,“柳暗花明又一村”,竟然在这僻静之处别有洞天。接着诗人用他的生花妙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奇异的图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好一派和融熙乐,怡淡宁静的原始农村生活的风光,在这里人人参加劳动,劳动所得全归自己所有,这里没有封建剥削,没有尔虞我诈,这一切就是陶渊明所追求的理想社会。
下面写桃源人的问询、款待及嘱咐,从而说明了桃花源里风俗淳朴,人情真挚。“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咸来问讯”,身处这与人世隔绝的桃源人,见到渔人,当然“大惊”,之后的盛情款待则充分表现了桃源人的热情好客。因为“问询”,故能引出桃源人自叙“来此绝境”的缘由:“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番让人惊奇的回答,揭示了一个“与外人间隔”的“绝境”,是桃花源中人们的先世为逃避嬴政暴政而开辟起来的一个新世界。他们不知有汉,更无论魏晋,这实际表明是一个与秦汉、魏晋等封建主义社会相对立的理想世界。在这样一个世界中,没有封建的统治和压迫,没有改朝换代的动乱,没有战争的灾难,它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希望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和平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它虽然仍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幻想,却启发人们认识封建社会的黑暗,鼓舞人们大胆地为反抗不合理的现实而斗争。“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借桃源人的叹惋,表达了作者对民不聊生的现实生活的强烈不满,也是对不合理的封建社会表示的抗议和批判。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再次渲染桃花源的淳朴风俗、热情好客。临别的嘱告,说明桃源人宁可永远与世隔绝,也不愿再去受剥削和压迫,再去过战乱频繁、动荡不安的生活,同时为下文再寻桃花源而不见埋下伏笔。
第三部分先写渔人归去,“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得其船”照应前面“便舍船”。沿着来时的路返回,渔人极有心计,边走边留下标记,按理不难再度寻访。可是“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竟然再也找不到路,这奇怪吗?一种神秘的色彩又一次笼上了桃花源。真乎,假乎?正在沉思遐想之际,忽又奇峰突起:“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作者抬出了一个历史上确有的刘子骥,他得此消息,高高兴兴地计划去桃花源,可见桃源之确凿,可惜他不久就去世了,没有实现探访桃源的计划。究竟桃花源是虚,是实?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桃花源记》全文不过三百多字,却通过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地反复渲染,为我们生动地展现了一幅令人悠然神往的生活图景。桃源图景固然令人心驰神往,但归根结蒂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这只是作者的美好幻想而已。“神仙有无何渺茫, 桃源之说诚荒唐”(韩愈《桃源图》),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就再也不存在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世外桃源,因此我们在肯定桃花源的理想在历史上的积极意义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其消极的影响。尽管如此,《桃花源记》仍不失为一部传世佳作,作者善于巧用匠心,别开奇笔,信笔所至,恍惚不定,的确是“人奇、景奇、文更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