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调查,对手机的过分依赖,目前已“传染”到老年人这个群体。老年人最害怕孤独,天天抱着手机,社会活动减少,会诱发心理疾病和生理疾病。对此,专家提醒,老人应该远离“网瘾”,对手机做“减法”。
全家齐出招,
“犟牛”回了头
于阿姨(70歲,退休教师)
春节后,老伴拿到了儿子送他的生日礼物—一部智能手机,经儿子的精心指导,手机玩得越来越顺溜,聊微信、看电视剧、玩游戏,常常半夜12点多了还抱着手机不放手,正常的生活规律被彻底打乱了。家里多了个“老网瘾”,我的心里十分添堵。
老伴玩手机上瘾以后,我给他总结了“三少”:睡眠少,朋友少,关心家庭家务少。以前他常跟老伙伴们聚在一起侃大山,一块儿逛公园散散步。现在,老伙伴们怎么喊他也不去了,一门心思宅在家里玩手机。我老伴姓牛,偏偏又有牛一样的犟脾气,我让他把手机放一放,多到户外活动活动,他就朝我瞪眼。
我管不了老伴,就抱怨儿子,儿子为难,说:“犟牛您都拉不回头,我哪里有这个威严啊?不然,我把爸的手机要回来吧?”儿媳不赞成,她说:“要回爸爸已经爱不释手的手机,那是不现实的,不然咱们多出几招试试。”经过家庭会讨论,我们全家人做了具体分工。
先是儿子出马,“解铃还须系铃人”嘛。由他负责给老爸反复讲,这款手机有两个特别提示:一是充电时绝对不能用,不然有爆炸的危险!二是不彻底充足电不能用,不然电池会报废。除此之外,儿子还常常“搞破坏”,趁手机充电时,偷偷把插口拔出一点,使手机充不上电。有时候,瞅准他爸不在眼前的时候拔下电源,晚些时候再插上,他爸看到手机没充上电只能去干点别的。儿子窃喜:“这一招是损了点儿,不过无形之中减少了老爸上网的时间。”
接着儿媳出面。在社区工作的儿媳推荐老公公担任楼长,居民常常找他问这做那,“事务缠身”,分散了他上网的精力。前不久,社区成立了一支“约走队”,儿媳花言巧语“哄”老公公参加,亲自给老公公报名,带老公公报到。自从有了户外活动“组织”,走出去锻炼,手机就不那么须臾不可离开了。
然后由我出手,老伴本来是家里的名厨,玩手机后他竟然撒手不干了,我现在便想办法让他老树开花:炒菜的时候,我装不懂,步步请教,使他不得不暂时放下手机来帮忙。饭桌上,我让孩子们齐夸他的手艺好,让他欲罢不能。平时做家务,我会有事没事找点事求助他,让他搭把手,分担家务活,没有太多时间玩手机。
全家一齐出招,三招交叉循环,短短几个月,老伴果然渐渐对手机不那么上瘾了!我暗喜:“犟牛不可怕,人多力量大。”
孙子做“网管”,
老爸换手机
赵大姐(35岁,公务员)
这天晚上,老公公突然在饭桌上宣布:“今天开始我换老人机了!”他的宝贝孙子立马带头“啪啪”鼓起掌来,“爷爷,好样的!”
我被这突如其来的“新闻”搞糊涂了,老公公这些日子拿智能手机就像宝贝似的,天天玩得乐此不疲,怎么改变主意要重新捡起老人机用呢?
读3年级的儿子告诉了我一个秘密:原来,学校让他们写篇《我的爷爷》的作文,孩子爸爸提议说,你爷爷最近特别爱玩手机,这样下去会特别影响他的健康,你最关心爷爷的身体了,不妨写篇作文批评批评他。
在他们爷儿俩的精心谋划下,《我的爷爷是网迷》的作文写出来了,他俩又假装无意放在桌子上,很快就被我老公公看见了。老公公拿起孙子的作文想检查检查,不成想,却深深刺痛了自己的心。老公公说,作文里面有一句话让他特别惭愧:“我的爷爷一有空,手里准拿着手机,不是在玩游戏,就是在看小说。有时我找他帮我看作业,要喊几遍他才听见……我真希望他少玩手机,多关心我的学习。”
“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呀。”老公公反反复复读了好几遍孙子的文章,最后都落泪了。望孙成龙的他,当即找孙子道歉,说自己是不称职的爷爷,并且告诉孙子,他决定去换个老人机。孙子没想到爷爷如此通情达理,闻过则改,忙劝爷爷:“智能手机没有错,不迷恋就行,别换老人机了。”可是爷爷主意已定。
换回老人机,老公公就变了一个人,他不仅有充足时间静心辅导孙子了,而且和孙子玩得也投入,多了亲子时间。他告诉我们:“我算明白了,对网络的迷恋,从心理学上来说,是一种依赖。老人退休后没有找到新的生活支撑点,只能求助于虚拟世界。老人想走出网瘾,就该找回自己对社会、对家庭的价值所在……”
爷爷改变了,孙子感动了,小孙子把智能手机又揣进爷爷衣兜,说:“爷爷,您还是用这个吧,能听歌,能看新闻,闷了还能玩玩游戏呢。”小孙子还说:“不过,我是您的‘网管’,不会让您像以前那样了。”爷孙俩相拥而笑,笑得那样甜蜜。
友情提醒:网瘾的背后是孤独
老年人上网有许多好处。第一,它是健康的需要,能开阔视野,及时获取各种最新的知识和信息;第二,老年人上网也是情感与自尊的需要,可毫无顾忌地倾吐心事,缓解压力;第三,丰富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老年人适当上网有益身心健康,但不能上瘾,一定要把握住度。
“网瘾”老人的出现,再次说明了一个事实,对于家有老人的儿女们来说,在保障老人物质生活的同时,更要注重对老年人的精神赡养。最好的关爱是陪伴,家人应该帮助老人避免上网成瘾,帮他们发掘一些新的兴趣点,如报个老年大学,参与社区活动等。当老年人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朋友,有事儿做,自然就会减少上网的时间。
社区也该引导老年人主动走出家门,组织老年人多与同龄人交流。还可以发动老年人在社区、公益机构里担任义工工作,将“小爱”升华为“大爱”。老年人有了更多的“依赖”,自然有助于心理健康、晚年幸福。
全家齐出招,
“犟牛”回了头
于阿姨(70歲,退休教师)
春节后,老伴拿到了儿子送他的生日礼物—一部智能手机,经儿子的精心指导,手机玩得越来越顺溜,聊微信、看电视剧、玩游戏,常常半夜12点多了还抱着手机不放手,正常的生活规律被彻底打乱了。家里多了个“老网瘾”,我的心里十分添堵。
老伴玩手机上瘾以后,我给他总结了“三少”:睡眠少,朋友少,关心家庭家务少。以前他常跟老伙伴们聚在一起侃大山,一块儿逛公园散散步。现在,老伙伴们怎么喊他也不去了,一门心思宅在家里玩手机。我老伴姓牛,偏偏又有牛一样的犟脾气,我让他把手机放一放,多到户外活动活动,他就朝我瞪眼。
我管不了老伴,就抱怨儿子,儿子为难,说:“犟牛您都拉不回头,我哪里有这个威严啊?不然,我把爸的手机要回来吧?”儿媳不赞成,她说:“要回爸爸已经爱不释手的手机,那是不现实的,不然咱们多出几招试试。”经过家庭会讨论,我们全家人做了具体分工。
先是儿子出马,“解铃还须系铃人”嘛。由他负责给老爸反复讲,这款手机有两个特别提示:一是充电时绝对不能用,不然有爆炸的危险!二是不彻底充足电不能用,不然电池会报废。除此之外,儿子还常常“搞破坏”,趁手机充电时,偷偷把插口拔出一点,使手机充不上电。有时候,瞅准他爸不在眼前的时候拔下电源,晚些时候再插上,他爸看到手机没充上电只能去干点别的。儿子窃喜:“这一招是损了点儿,不过无形之中减少了老爸上网的时间。”
接着儿媳出面。在社区工作的儿媳推荐老公公担任楼长,居民常常找他问这做那,“事务缠身”,分散了他上网的精力。前不久,社区成立了一支“约走队”,儿媳花言巧语“哄”老公公参加,亲自给老公公报名,带老公公报到。自从有了户外活动“组织”,走出去锻炼,手机就不那么须臾不可离开了。
然后由我出手,老伴本来是家里的名厨,玩手机后他竟然撒手不干了,我现在便想办法让他老树开花:炒菜的时候,我装不懂,步步请教,使他不得不暂时放下手机来帮忙。饭桌上,我让孩子们齐夸他的手艺好,让他欲罢不能。平时做家务,我会有事没事找点事求助他,让他搭把手,分担家务活,没有太多时间玩手机。
全家一齐出招,三招交叉循环,短短几个月,老伴果然渐渐对手机不那么上瘾了!我暗喜:“犟牛不可怕,人多力量大。”
孙子做“网管”,
老爸换手机
赵大姐(35岁,公务员)
这天晚上,老公公突然在饭桌上宣布:“今天开始我换老人机了!”他的宝贝孙子立马带头“啪啪”鼓起掌来,“爷爷,好样的!”
我被这突如其来的“新闻”搞糊涂了,老公公这些日子拿智能手机就像宝贝似的,天天玩得乐此不疲,怎么改变主意要重新捡起老人机用呢?
读3年级的儿子告诉了我一个秘密:原来,学校让他们写篇《我的爷爷》的作文,孩子爸爸提议说,你爷爷最近特别爱玩手机,这样下去会特别影响他的健康,你最关心爷爷的身体了,不妨写篇作文批评批评他。
在他们爷儿俩的精心谋划下,《我的爷爷是网迷》的作文写出来了,他俩又假装无意放在桌子上,很快就被我老公公看见了。老公公拿起孙子的作文想检查检查,不成想,却深深刺痛了自己的心。老公公说,作文里面有一句话让他特别惭愧:“我的爷爷一有空,手里准拿着手机,不是在玩游戏,就是在看小说。有时我找他帮我看作业,要喊几遍他才听见……我真希望他少玩手机,多关心我的学习。”
“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呀。”老公公反反复复读了好几遍孙子的文章,最后都落泪了。望孙成龙的他,当即找孙子道歉,说自己是不称职的爷爷,并且告诉孙子,他决定去换个老人机。孙子没想到爷爷如此通情达理,闻过则改,忙劝爷爷:“智能手机没有错,不迷恋就行,别换老人机了。”可是爷爷主意已定。
换回老人机,老公公就变了一个人,他不仅有充足时间静心辅导孙子了,而且和孙子玩得也投入,多了亲子时间。他告诉我们:“我算明白了,对网络的迷恋,从心理学上来说,是一种依赖。老人退休后没有找到新的生活支撑点,只能求助于虚拟世界。老人想走出网瘾,就该找回自己对社会、对家庭的价值所在……”
爷爷改变了,孙子感动了,小孙子把智能手机又揣进爷爷衣兜,说:“爷爷,您还是用这个吧,能听歌,能看新闻,闷了还能玩玩游戏呢。”小孙子还说:“不过,我是您的‘网管’,不会让您像以前那样了。”爷孙俩相拥而笑,笑得那样甜蜜。
友情提醒:网瘾的背后是孤独
老年人上网有许多好处。第一,它是健康的需要,能开阔视野,及时获取各种最新的知识和信息;第二,老年人上网也是情感与自尊的需要,可毫无顾忌地倾吐心事,缓解压力;第三,丰富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老年人适当上网有益身心健康,但不能上瘾,一定要把握住度。
“网瘾”老人的出现,再次说明了一个事实,对于家有老人的儿女们来说,在保障老人物质生活的同时,更要注重对老年人的精神赡养。最好的关爱是陪伴,家人应该帮助老人避免上网成瘾,帮他们发掘一些新的兴趣点,如报个老年大学,参与社区活动等。当老年人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朋友,有事儿做,自然就会减少上网的时间。
社区也该引导老年人主动走出家门,组织老年人多与同龄人交流。还可以发动老年人在社区、公益机构里担任义工工作,将“小爱”升华为“大爱”。老年人有了更多的“依赖”,自然有助于心理健康、晚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