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但纵观当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我们不难发现,许多老师的目光都紧紧盯着有时代节奏的内容,而对传统的内容却忽视了。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许多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正在消失,就拿书信来说,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现在的大学生信写得好的人为数不多了;如今的中小学生对书信是那样的“陌生”。
如何让书信回到语文学科的“家”呢?
一、在激趣质疑中挖掘
俗话说:激疑能引思。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的激疑,都是一种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因为在对疑问的思考中就能折射出一个人的智慧,就能激发人的探究欲望,特别是学生。所以在学生初次接触到书信的教学内容时,可以先让学生猜猜书信在我国的历史有多长,这样可引起学生对书信的兴趣。再在完成本次习作教学任务之后,组织学生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信的变迁。这样的质疑,这样的激趣,就能充分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书信的魅力就在学生眼中得以体现,同时也能让学生了解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小小的一封信中能体现出对别人的尊重。通过这个环节,学生了解了书信的历史、书信对名人人生的影响等,学生写信的兴趣就会被激发,也营造了爱写、爱读的好氛围。这样,学生写作的水平就能得到提高,新课标中关于习作的要求就会得到落实。
二、在精彩辩论中巩固
当然,了解书信的好处对学生来说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事实上有些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在书信上花时间,因为现在有更方便、快捷的现代化通讯手段,何苦还要花时间去写信。那到底该怎样引导?俗话说:理是越辩越明。如果以“有了现代化通讯手段还要不要写信”的话题让大家各抒己见,据理力争,大家就能明白书信的价值了。请看片段实录:
甲方:写信的好处是用语言把不善于表达出来的情感,在文字间流露出来。面对面不好意思说的话可以在信里表达,电话里不好说的话也可以在信里表达。
乙方:那现代化通讯手段也能做到,如在E-mail中就能。
甲方:可网络还没能到千家万户。况且写信不仅可以增进与亲友之间的感情,在一定意义上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写字水平和写作能力。
乙方:那我们不写信,字和习作水平就不能提高吗?谁说大作家成名就靠写信呢?
甲方:虽然不像你所说的那样,但没有一个作家的字和信写得不好吧?我们学过冰心老人的《寄小读者》、巴金的《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傅雷家书》等。所以写信能让人以一种平和的心情梳理生活、感情。等到老了花时间整理一下自己收藏的信,那肯定是一种好的享受!
乙方:可写信实在是太慢了,花时间、花精力。
甲方:不错,但可以锻炼耐心。信件一来一去是做不到“今日事今日毕”的。但是长期通信,则使你耐心过人。
乙方:现在不是说时间就是效率吗?如果你谈生意,写信不就耽误了吗?现在的办公室里,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很多,那他们为什么不写信呢?
甲方:虽说是这样,但我想如果在做完生意之后,双方经常有书信来往,经常看到那一封封字迹工整或娟秀的信,你想他们之间的感情会怎样呢?他们的生意会怎样呢?
……
经过精彩辩论,大家一致认为书信既体现了人的个性特点,又能让读信者有“见字如面”的感觉,仿佛写信人就在自己面前,这种情感上的交流是现代通讯工具很难表现的。特别是,书信让那些性格特点、口语表达、情感感悟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学生找到了平台,找到了思维碰撞点。
三、在生活实践中运用
书信的最佳方式是在生活中加以运用。因此,在生活中要经常开展与书信有关的语文综合学习活动。现在,有关部门每年都开展书信征文活动。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和参与者学生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好机会,真是“笔墨纸砚,畅谈人间真情”。同时在这样的活动之后,可在社区、家庭、班级开展“珍贵的家书”展,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在各种场合中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而且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能得以体现。
当然,对于书信的有关内容,我认为要从娃娃们抓起。在一年级,甚至在幼儿园,就让孩子去简单了解书信的有关知识,甚至可以组织学生到邮局去参观,让孩子从小就接触信,说不定有时还能激发他们写信的欲望呢。对于孩子们,哪怕是几句话,甚至有的还是带拼音的文字,肯定盼望着能亲手把信寄出去。如果还能调动家长们对这项工作的支持的,给孩子准备了贴好邮票的信封,再让孩子自己到邮局去寄,那整个过程就相当于我们教师实施的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这样的活动丰富了孩子的生活经验。等学生到四年级以后,就会对书信没有陌生感,同时也乐于表达、善于表达,习作水平就会得到提高。
让我们从学生抓起,挖掘书信的教学资源,发挥书信资源的作用,声声呼唤书信“回家”,让书信焕发新生命,这就是真正为培养孩子的语文素养尽一份责。
(责编钟岚)
如何让书信回到语文学科的“家”呢?
一、在激趣质疑中挖掘
俗话说:激疑能引思。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的激疑,都是一种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因为在对疑问的思考中就能折射出一个人的智慧,就能激发人的探究欲望,特别是学生。所以在学生初次接触到书信的教学内容时,可以先让学生猜猜书信在我国的历史有多长,这样可引起学生对书信的兴趣。再在完成本次习作教学任务之后,组织学生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信的变迁。这样的质疑,这样的激趣,就能充分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书信的魅力就在学生眼中得以体现,同时也能让学生了解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小小的一封信中能体现出对别人的尊重。通过这个环节,学生了解了书信的历史、书信对名人人生的影响等,学生写信的兴趣就会被激发,也营造了爱写、爱读的好氛围。这样,学生写作的水平就能得到提高,新课标中关于习作的要求就会得到落实。
二、在精彩辩论中巩固
当然,了解书信的好处对学生来说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事实上有些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在书信上花时间,因为现在有更方便、快捷的现代化通讯手段,何苦还要花时间去写信。那到底该怎样引导?俗话说:理是越辩越明。如果以“有了现代化通讯手段还要不要写信”的话题让大家各抒己见,据理力争,大家就能明白书信的价值了。请看片段实录:
甲方:写信的好处是用语言把不善于表达出来的情感,在文字间流露出来。面对面不好意思说的话可以在信里表达,电话里不好说的话也可以在信里表达。
乙方:那现代化通讯手段也能做到,如在E-mail中就能。
甲方:可网络还没能到千家万户。况且写信不仅可以增进与亲友之间的感情,在一定意义上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写字水平和写作能力。
乙方:那我们不写信,字和习作水平就不能提高吗?谁说大作家成名就靠写信呢?
甲方:虽然不像你所说的那样,但没有一个作家的字和信写得不好吧?我们学过冰心老人的《寄小读者》、巴金的《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傅雷家书》等。所以写信能让人以一种平和的心情梳理生活、感情。等到老了花时间整理一下自己收藏的信,那肯定是一种好的享受!
乙方:可写信实在是太慢了,花时间、花精力。
甲方:不错,但可以锻炼耐心。信件一来一去是做不到“今日事今日毕”的。但是长期通信,则使你耐心过人。
乙方:现在不是说时间就是效率吗?如果你谈生意,写信不就耽误了吗?现在的办公室里,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很多,那他们为什么不写信呢?
甲方:虽说是这样,但我想如果在做完生意之后,双方经常有书信来往,经常看到那一封封字迹工整或娟秀的信,你想他们之间的感情会怎样呢?他们的生意会怎样呢?
……
经过精彩辩论,大家一致认为书信既体现了人的个性特点,又能让读信者有“见字如面”的感觉,仿佛写信人就在自己面前,这种情感上的交流是现代通讯工具很难表现的。特别是,书信让那些性格特点、口语表达、情感感悟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学生找到了平台,找到了思维碰撞点。
三、在生活实践中运用
书信的最佳方式是在生活中加以运用。因此,在生活中要经常开展与书信有关的语文综合学习活动。现在,有关部门每年都开展书信征文活动。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和参与者学生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好机会,真是“笔墨纸砚,畅谈人间真情”。同时在这样的活动之后,可在社区、家庭、班级开展“珍贵的家书”展,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在各种场合中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而且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能得以体现。
当然,对于书信的有关内容,我认为要从娃娃们抓起。在一年级,甚至在幼儿园,就让孩子去简单了解书信的有关知识,甚至可以组织学生到邮局去参观,让孩子从小就接触信,说不定有时还能激发他们写信的欲望呢。对于孩子们,哪怕是几句话,甚至有的还是带拼音的文字,肯定盼望着能亲手把信寄出去。如果还能调动家长们对这项工作的支持的,给孩子准备了贴好邮票的信封,再让孩子自己到邮局去寄,那整个过程就相当于我们教师实施的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这样的活动丰富了孩子的生活经验。等学生到四年级以后,就会对书信没有陌生感,同时也乐于表达、善于表达,习作水平就会得到提高。
让我们从学生抓起,挖掘书信的教学资源,发挥书信资源的作用,声声呼唤书信“回家”,让书信焕发新生命,这就是真正为培养孩子的语文素养尽一份责。
(责编钟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