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板书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是一门有个性的艺术,是一节课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体现了教学的艺术性。教师在《将相和》一课的教学中,根据教学和学生的认知需要,设计结构性板书、分析性板书、对比性板书、指导性板书等个性化的板书,使之更好地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服务,给学生带来了更丰富的视觉冲击,优化了语文课堂教学。
【关键词】个性板书;课堂设计;形式
【作者简介】连忠友,小学高级教师,浦城县光明中心小学教研室主任。板书是教师施教的重要辅助手段。教师通过板书,对教材进行分析、概括、归纳、提炼,把学习的主要内容展示到黑板上,使学生有更为清晰的学习路线。虽然如今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普遍进入语文课堂,但是板书的重要作用仍然不容忽视。教师利用科学的板书设计,能给学生带来清晰的思维路线,帮助学生顺利抵达文本认知核心。那么,教师的板书设计如何体现个性特征,给学生带来更为丰富的视觉冲击呢?笔者认为可从四个方面着手,并以《将相和》课堂教学为例进行说明。
一、结构性板书,规划学生思维路线
《将相和》内容比较丰富,教师围绕“将相和”的主题展开了多个故事情节的介绍,设计多元化的板书,让学生的思维路线更加清晰。总分式板书、平行式板书等都是常见的结构性板书形式。所谓总分式板书,就是将事件进行总结,用关键词进行层次的排列,给人以清晰的文本构建体系。总分或者总分总式的板书设计,直观性更强。教师利用关键词和线段可以迅速构建文本形成框架。
总分式板书设计有多种形式可以选择。比如,第一个故事可采用括号式设计,如图1所示。
我们从这个板书设计可以看出,故事层次感非常清晰,有起因、经过、结果,符合一般故事的发展规律,并对故事经过展开细致分析,点出几个关键情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完璧归赵”这个故事歌颂了蔺相如大智大勇的精神。教师对故事经过进行细致分析,利用关键词,理顺情节发展线路,给学生以清晰的思维方向。
《将相和》在总体上没有总分结构特征,平行式设计比较突出。教师在具体设计板书时,也可以依据文本实际安排展开,对三个故事做平行设计,如图2所示。
三个情境三个故事,从不同角度呈现出来,每个故事都既有独立性,又有关联性。教师以平行式的板书构建了清晰的认知路线。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都是对蔺相如智勇双全的精彩描绘,也为廉颇心生妒忌做好铺垫。当廉颇明白过来之后,他能够“负荆请罪”,彰显其有大局观,最后达成“将相和”。
二、分析性板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教师在讲解时,需要在黑板上给出一些关键词,帮助学生厘清教师的讲课脉络。这些关键词传递了丰富的内涵。教师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具备筛选意识,不能在黑板上乱写。如果板书结构性不强,典型性不够,则容易让学生产生误解。在具体操作时,教师要有条理意识,给出提纲性的设计,使学生可以从板书中理顺文本内容和学习认知启动点。《将相和》涉及三个故事片段,而“将相和”是主导线索。学生明确“一线串珠”式的结构形式,对深度挖掘文本内涵有较大的帮助。
《将相和》板书设计有多种形式。教师在具体操作时,不必照搬别人的设计,而应多关注学生的反应,给出清晰的路线。这也是板书设计的重要准则。有教师只用几个词、几条线,便将分析过程和文本结构勾勒出来,如图3所示。
文本虽然只有三个故事片段,但这三个片段有很清晰的内在联系。教师利用线段进行连接,可以给学生明确的认知传递。前面两个故事一方面写蔺相如的智慧,另一方面为廉颇从不服到请罪做了铺垫,这样就把前面两个故事和第三个故事紧密联系在一起,给学生带来完整的认知感触。
三、对比性板书,挖掘学生思维潜质
对比性板书设计具有较强的比较性,这样可以给学生带来主动比较的意识。正所谓“有比较才有鉴别”,如果文本具有两个层面或多个层面的比较性阐述,教师不妨以对比形式设计板书,给学生布置比较性思维的任务,深度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质。《将相和》主要有两个人物:廉颇和蔺相如。教师可以从这两个人物的形象塑造角度展开板书设计,也可以从这两个人物的行动轨迹展开分析,通过直观性对比,彰显人物个性特征,促使学生建立完善的学习认知地图。
教师在讲解文本时,需要利用板书进行辅助展示。在具体设计时,教师要充分利用黑板的长度和宽度,展示有针对性的设计,这是明智的选择。特别是一些个性化的设计,可以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廉颇和蔺相如是两个主要人物,为让学生对这两个人物有更为直观的感知,有教师设计了一个训练式的板书(如图4),即根据图示,学生在方框中填写合适的成语。
在这个板书设计中,教师让学生完成填空任务,不仅能让学生梳理清楚人物的性格,还可以让学生通过人物性格深入理解文本内涵。师生共同完成一个板书,为学生的认知成长提供机会。
四、指导性板书,帮助学生寻找密钥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语文教师都意识到要善于利用教材去教语文,让学生学会阅读、写作。因此,板书除了体现一节课的教学结构、教学内容及教学重难点,更重要的是在文章中渗透学法的指导。在《将相和》这一课中,教师可将阅读教学的目标指向言语表现,紧抓作者用假设句式描写蔺相如语言的特点,使学生感受蔺相如言语委婉但立场鲜明的智慧,向学生渗透“抓人物语言,读懂历史故事”的学习方法。板书设计如图5所示。
教師通过以上的板书形式呈现三个故事片段,更重要的是指出了阅读此类文章的方法——抓住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去品味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换句话说,就是抓住人物矛盾的变化过程,品味人物语言,体会人物内心,感受人物形象,从而帮助学生找到阅读的密匙,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用这种方法读《史记》里的其他故事。
在《将相和》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好板书设计,为顺利施教创造良好条件。同样一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展开思考,可以获得不同的板书设计灵感。教师对板书设计要有充分的认知,以提升板书设计的个性化特征,成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关键词】个性板书;课堂设计;形式
【作者简介】连忠友,小学高级教师,浦城县光明中心小学教研室主任。板书是教师施教的重要辅助手段。教师通过板书,对教材进行分析、概括、归纳、提炼,把学习的主要内容展示到黑板上,使学生有更为清晰的学习路线。虽然如今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普遍进入语文课堂,但是板书的重要作用仍然不容忽视。教师利用科学的板书设计,能给学生带来清晰的思维路线,帮助学生顺利抵达文本认知核心。那么,教师的板书设计如何体现个性特征,给学生带来更为丰富的视觉冲击呢?笔者认为可从四个方面着手,并以《将相和》课堂教学为例进行说明。
一、结构性板书,规划学生思维路线
《将相和》内容比较丰富,教师围绕“将相和”的主题展开了多个故事情节的介绍,设计多元化的板书,让学生的思维路线更加清晰。总分式板书、平行式板书等都是常见的结构性板书形式。所谓总分式板书,就是将事件进行总结,用关键词进行层次的排列,给人以清晰的文本构建体系。总分或者总分总式的板书设计,直观性更强。教师利用关键词和线段可以迅速构建文本形成框架。
总分式板书设计有多种形式可以选择。比如,第一个故事可采用括号式设计,如图1所示。
我们从这个板书设计可以看出,故事层次感非常清晰,有起因、经过、结果,符合一般故事的发展规律,并对故事经过展开细致分析,点出几个关键情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完璧归赵”这个故事歌颂了蔺相如大智大勇的精神。教师对故事经过进行细致分析,利用关键词,理顺情节发展线路,给学生以清晰的思维方向。
《将相和》在总体上没有总分结构特征,平行式设计比较突出。教师在具体设计板书时,也可以依据文本实际安排展开,对三个故事做平行设计,如图2所示。
三个情境三个故事,从不同角度呈现出来,每个故事都既有独立性,又有关联性。教师以平行式的板书构建了清晰的认知路线。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都是对蔺相如智勇双全的精彩描绘,也为廉颇心生妒忌做好铺垫。当廉颇明白过来之后,他能够“负荆请罪”,彰显其有大局观,最后达成“将相和”。
二、分析性板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教师在讲解时,需要在黑板上给出一些关键词,帮助学生厘清教师的讲课脉络。这些关键词传递了丰富的内涵。教师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具备筛选意识,不能在黑板上乱写。如果板书结构性不强,典型性不够,则容易让学生产生误解。在具体操作时,教师要有条理意识,给出提纲性的设计,使学生可以从板书中理顺文本内容和学习认知启动点。《将相和》涉及三个故事片段,而“将相和”是主导线索。学生明确“一线串珠”式的结构形式,对深度挖掘文本内涵有较大的帮助。
《将相和》板书设计有多种形式。教师在具体操作时,不必照搬别人的设计,而应多关注学生的反应,给出清晰的路线。这也是板书设计的重要准则。有教师只用几个词、几条线,便将分析过程和文本结构勾勒出来,如图3所示。
文本虽然只有三个故事片段,但这三个片段有很清晰的内在联系。教师利用线段进行连接,可以给学生明确的认知传递。前面两个故事一方面写蔺相如的智慧,另一方面为廉颇从不服到请罪做了铺垫,这样就把前面两个故事和第三个故事紧密联系在一起,给学生带来完整的认知感触。
三、对比性板书,挖掘学生思维潜质
对比性板书设计具有较强的比较性,这样可以给学生带来主动比较的意识。正所谓“有比较才有鉴别”,如果文本具有两个层面或多个层面的比较性阐述,教师不妨以对比形式设计板书,给学生布置比较性思维的任务,深度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质。《将相和》主要有两个人物:廉颇和蔺相如。教师可以从这两个人物的形象塑造角度展开板书设计,也可以从这两个人物的行动轨迹展开分析,通过直观性对比,彰显人物个性特征,促使学生建立完善的学习认知地图。
教师在讲解文本时,需要利用板书进行辅助展示。在具体设计时,教师要充分利用黑板的长度和宽度,展示有针对性的设计,这是明智的选择。特别是一些个性化的设计,可以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廉颇和蔺相如是两个主要人物,为让学生对这两个人物有更为直观的感知,有教师设计了一个训练式的板书(如图4),即根据图示,学生在方框中填写合适的成语。
在这个板书设计中,教师让学生完成填空任务,不仅能让学生梳理清楚人物的性格,还可以让学生通过人物性格深入理解文本内涵。师生共同完成一个板书,为学生的认知成长提供机会。
四、指导性板书,帮助学生寻找密钥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语文教师都意识到要善于利用教材去教语文,让学生学会阅读、写作。因此,板书除了体现一节课的教学结构、教学内容及教学重难点,更重要的是在文章中渗透学法的指导。在《将相和》这一课中,教师可将阅读教学的目标指向言语表现,紧抓作者用假设句式描写蔺相如语言的特点,使学生感受蔺相如言语委婉但立场鲜明的智慧,向学生渗透“抓人物语言,读懂历史故事”的学习方法。板书设计如图5所示。
教師通过以上的板书形式呈现三个故事片段,更重要的是指出了阅读此类文章的方法——抓住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去品味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换句话说,就是抓住人物矛盾的变化过程,品味人物语言,体会人物内心,感受人物形象,从而帮助学生找到阅读的密匙,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用这种方法读《史记》里的其他故事。
在《将相和》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好板书设计,为顺利施教创造良好条件。同样一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展开思考,可以获得不同的板书设计灵感。教师对板书设计要有充分的认知,以提升板书设计的个性化特征,成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