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对伊朗投资的宏观背景分析

来源 :理论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mesfo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国和伊朗都面临着发展经济的主要任务,都把对外开放作为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阐述中国对伊朗投资的宏观背景:经济全球化是中国企业对伊朗投资的前提,经济上的互惠互补是中国企业对伊朗投资的动力,伊朗投资环境的改善和政策支持是中国企业对伊朗投资的保障,“走出去”战略是中国企业对伊朗投资的驱动力,贸易一体化是中国一伊朗经贸关系在新形势下发展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企业;伊朗;投资;宏观背景
  伊朗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是OPEC第二产油大国。据数据显示,到2004年1月1日止,伊朗石油估算探明储量为1258亿桶,占全球总量的9.94%,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沙特、加拿大;天然气储量26.6万亿立方米,占世界的18.6%,仅次于俄罗斯位居世界第二位。2004年,我国自伊朗进口原油的总额是24.32亿美元,同年我国进口原油的总额是40亿美元,伊朗占了60%,由此可见伊朗原油市场对我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对中国企业对伊朗投资的宏观背景进行分析来说明中国企业对伊朗投资的必要性。
  1、经济全球化是中国企业对伊朗投资的前提
  经济全球化这个词据说最早是由特·莱维于1985年提出的,但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樊杰在其《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发展》中将经济全球化定义为: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高科技迅速发展的推动下,国际分工的日益深化和国际市场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生产要素的跨国界大规模流动日益频繁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并为此而逐步消减各种壁垒和障碍,国家或地区间经济联系逐步加强,进而导致国际经济竞争由以国家为主角向企业为主角转变的发展趋势或过程。国际投资和经济全球化是要素与核心的关系,也是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GDP的年平均增长率不到3%,而同期世界贸易的年平均增长率约7%。这说明在经过了长期的积累之后,经济全球化再次驶入了快车道。1997年,国际资本流量年均增长率高达20%,全球资本市场存量则由5万亿美元猛增至70万亿美元左右。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加速发展的全球化历史进程,在21世纪将进一步加快,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为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有利于吸引外资,弥补国内建设资金不足;有利于引进技术和设备,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有利于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开拓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它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利和风险,使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和经济安全受到挑战。经济全球化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是不均等、不公正的竞争机会。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中国把“改革开放”作为基本国策,就是中国政府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战略决策,也为中国企业到伊朗投资指明了方向、搭建了平台。
  2、经济上的互惠互补是中国企业对伊朗投资的动力
  伊朗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实现现代化和城镇化是伊朗政府和人民的强烈愿望。中国企业在伊朗投资可以帮助伊朗在全国各地建立厂矿,有利于伊朗的资源开发,加速实现伊朗由资源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过渡。一个企业可以带动—个城镇甚至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可以帮助投资地区解决就业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可以促使投资地区实现第一产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对于中国,20年来工业水平已经有很大的提高,已经具备持续对外投资的基本条件和要素。中国开展对外投资能有效促进对外贸易和产业转移,带动进出口贸易的增长。
  从发展阶段分析,目前伊朗属于典型的能源输出型产量结构,国民经济部门体系不完整,而我国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国民经济产业链条,许多产业已处于产品成熟阶段,拥有大量过剩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亟待向外输出以寻求资源配置的空间,实现产品的生命再造。我国目前基本上属于传统轻重工业都比较发达,同时拥有一定数量的高科技信息化产业,处于中级产业结构向高级产业结构过度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伊朗的国民经济现状满足了我国相关企业向海外延伸产业链的基本需求,将我国较先进的农作物栽培技术、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中档机械产品及电子产品技术等与伊朗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条件相配合,在实现我国企业海外发展的同时也适应了伊朗经济计划中力争产业结构非石油化的期待。
  另外,伊朗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合作伙伴。伊朗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到2004年已探明储量分别居第三、二位,分别占世界储量的9.94%和18.6%。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进口也快速增加,伊朗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进口国,而我国每年也向伊朗出口一些商品,如机电产品、化工产品、金属制品、纺织原材料、粮食等。(如表1)
  综上所述,中伊两国无论经济结构还是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都有一定的互补性,中国企业对伊朗投资对中伊两国是共赢的。
  3、伊朗投资环境的改善和政策支持是中国企业对伊朗投资的保障
  为了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伊朗在改善投资环境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
  (1)设立自由贸易区。两伊战争后,伊朗政府为了更好地吸引外资、重建经济,最引人注目的举措就是选择沿海、内陆、沿边相关地区设立自由贸易区。位于伊朗大陆南端、扼霍尔术兹海峡西口的基什岛就是其中的一个,全岛面积不足100平方公里,但区位优势明显。该岛采用公司管理模式,贸易区拥有一定的自治立法权,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条例以吸引外资,做法规范,手续简便。该岛向外来投资商提供各方面的优惠和便利,投资基础条件不错,如工业用地租金和电力、燃料价格等均较低廉。该岛上已有包括电力、纺织、食品、医疗等在内的120家工业公司开始运营。根据伊朗自由贸易区技术商务委员会颁布的进口和过关条例,所有允许和有条件允许进入自由贸易区的物品,包括基本材料和原材料及生产线零件、生产工具和设备(工业机械)、附件和生产原料,不需要有关部门的许可,各生产单位和个人可以在不转移货币、不通过银行系统的情况下进日以上物品到基什岛、凯什姆、查赫巴哈尔和锡尔詹四个自由贸易区。所有进口到自由贸易区的物品可转口到第三国,但在其他海关,必须遵守有关海关的规定。进口商品加工或增值后,可以出口到其他国家,且不需要交纳商业、海关税。转运中的货物可免交伊朗海关关税,但须接受海关的监督管理。伊朗海关服务处还为转运中的货物提供存放的地方。货物的主人或其代理人在收到海关书面应允后,可进行组装、配料、混合、重新包装和分类挑选等处理。此外,伊朗还在内陆、沿边建立了11个自出贸易区和经济特区,并设立了由总统任主席,政府各主要部门部长组成的自由区最高管理委员会。   (2)制定吸引和保护国外投资者的法律法规。如《吸引和保护外国投资法》、《鼓励和保护外国投资法实施细则》。根据投资法及实施细则的规定,在伊朗境内被接受的外国投资可享受优惠,并受法律保护。如外国投资者享受与国内投资者同等待遇;外国现金资本和非现金资本的进入完全根据投资许可,无需其他许可等。
  4、“走出去”战略是中国企业对伊朗投资的驱动力
  十七大明确我国将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国经济已经保持了20多年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使中国顺利地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目标,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由于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中国还面临着社会负担沉重、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差异扩大以及自然环境恶化等问题,加之国内生产总值基数较大,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难度还在不断增大。因此,与前两步的战略目标相比,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任务更加艰巨。为了解决好上述矛盾和问题,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积极推动有比较优势的企业“走出去”进行跨国投资和跨国经营。实施“走出去”战略将有力地催生和培育中国的跨国公司,加速中国跨国公司的成长壮大;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建厂、资源合作开发、加工贸易、工程承包等投资经营活动,可以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带动产品、设备、技术和劳务出口,促进企业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可以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优化资源配制,拓展发展空间,以更加持久的方式实现效益型发展;可以促进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发展壮大,尽快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公司和著名品牌;可以用投资换取市场,换取资源,促进互利合作。因此,实施“走出去”战略,事关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事关发展对外关系和促进国际经贸合作,事关子孙后代福祉,确实具有全局性、根本性和长期性的影响。
  5、贸易投资一体化是中国一伊朗经贸关系在新形势下发展的必然结果
  所谓贸易投资一体化,从广义上讲是指当代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之间高度融合、相互依赖、共生发展、合为一体的一种国际经济现象。这种一体化不仅表现为贸易流向和投资流向的高度一致性、实践上的同步性,而且表现为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互补共存、互动发展的格局。从狭义上看,是指在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以要素分工为特点的国际分工体系中,跨国公司通过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和利用资源,进行全球化生产和全球化经营,使得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在跨国公司的安排下,围绕着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的价值链,表现出相互依存、联合作用、共生同长的一体化现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投资发展迅速,已超过传统的国际贸易,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最重要的力量。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资料,20世纪90年代初,全球直接投资的流量每年大约在2000亿美元左右,到1995年就上升到3250亿美元,1997年突破4000亿美元大关,1999年发展到8650亿美元,2000年达1.3万亿美元。国际投资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国际贸易,贸易投资一体化逐步成为当前国际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一伊朗经贸关系的发展表现为大量中国企业对伊朗投资就是一种必然结果。
其他文献
摘要:校园文化具有无形的教育功能.对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不同的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不同,中职枝要根据就业教育的特点,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放在职业道德、劳动、技术和纪律上,并结合学校实际,以职教特色鲜明的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活动文化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养成。  关键词:校园文化;职教特色;学生;良好个性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
期刊
摘要:青年是社会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力量。青年的就业问题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然而,当前青年人就业受家庭教养、同辈群体、社会环境等因素制约。为更好地促进青年人就业,笔者选取政府部门下属的公共职介这一视角,从公共职介的法律地位、合作机构、新型职业指导模式、实习基地和职业资格认证这五个方面提出建议,以便为青年人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  关键词:青年;精细化;职业指导  随着我国进入全面
期刊
摘要:学生管理,一直都是教育工作者们探讨的一个热点话题。通过对学生进行管理,让学生在一个和谐、有爱、积极、健康的环境中成长,以确保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世界观,更是学校管理部门一直以来所重视的。本文主要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入手,从学生所处的三种社会环境视角来探讨学校管理部门对学生的管理问题。  关键词:学生管理;家庭;学校;同辈群体  一、相关概念  (一)学生  教育学家叶澜对“学生”的定义
期刊
摘要:通过对当前车险营销模式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全面分析保险公司车险营销模式的特点和运营状况,提出发展趋势和主要方向预想,对车险营销模式拓展具有指导和借鉴的意义。  关键词:保险;机动车;营销;模式;发展  近年来,保险消费的观念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保险已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保有量也飞速增长,机动车保险也逐渐成为人们选择和关注的话题,机动车辆保险保费已
期刊
摘要:农民工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与城市居民相比,其文化生活显得相对匮乏,其应有的文化权益急待加强保障。本文拟从农民工基本文化权益保障的理论依据出发,分析当前保障农民工基本文化权益所面临的现实困境,试图为构建农民工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机制、切实保障农民工基本文化权益、让他们分享改革发展带来的精神文化成果提出一点有益之见。  关键词:农民工;基本文化权益;保障;理论依据;现实困境;动力机制  2012年3
期刊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传统体制下的以多头设置账户为基础、分散进行资金缴拨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需要,也不适应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发展要求,逐步建立并完善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能大力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  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内涵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构建的,是改变以往的财政资
期刊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随着社会上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给部队伙食保障带来了困惑和挑战。官兵饮食安全第一是部队战斗力提升的底线,怎样保证饮食安全卫生,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  一、重防三个时节  节日。按照我军伙食保障管理要求,部队通常在节日都要组织会餐,会餐前需要采购一定数量原材料,制作丰富菜肴,这时,炊管工作量大于平时,帮厨、人员也多于平时,制作菜肴涉及调料、餐具、用具也多
期刊
摘要:园艺植物嫁接是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学蛆依据现行的《果树栽培学实验实习指导》作为教学主干,采用回顾所学相关知识、补充新知识,介绍成功经验,以清晰的理论知识指导操作,加上老师现场示范操作,强调重点,增加(替代)练习材料,加大同学动手环节和逐个指导、检查(嫁接结束时检查与成活率检查)。由此一改学生嫁接指导思想不明确,手拿嫁接刀无从下手的被动局面,从而成倍提高了学生初次嫁接成活率,达到了
期刊
摘要:从现阶段大多数民办高校艺术类课程的教学管理模式来看,大多采用分班授课、分段授课的传统教学管理模式。这种教学管理模式可以使单门课程讲授相对完整,但由于各门课程授课教师不同,致使各门课程的系统性较差。本文旨在通过自身在艺术类课程基础教学中的经验,对民办高校艺术类课程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关键词:民办高校;艺术类课程;教学;管理  艺术作为一门学科在高校教育
期刊
摘要: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未来的主力军,也是维护民族团结与民族地区稳定的中坚力量,加强与改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出发,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全面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健康心态。  关键词:以人为本;民族高校特色;校园文化活动;校园网络媒介;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建设  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不仅应该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还必须具备全面的良好的思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