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文化瑰宝,是前人的文化经验合集,因此学生必须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学习不仅仅是学生加深传统文化理解的重要途径,同时传统文化的学习也是陶冶情操,加深学生文化感悟的重要做法。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教学载体,语文教学必须明确传统文化弘扬传播的责任,将其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实现语文知识的人文性涵义传播。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理解文化内涵,洗涤学生心灵。这是学生发扬与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工作,也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 中职教育;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5-0235-01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具有文化传承的重要功能。源远流长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明精神。不过在网络时代来临以后,快餐文化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快餐文化已经成为学生道德情操、文化素养建设的重要阻碍。为改变这一问题传统文化的学习非常关键,特别是中职学校,更是要将传统文化学习作为基本学习内容。结合社会问题与学生特点,用针对化的手段进行干预,在改革和突破的过程中,将种植语文打造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教学结合的有机可乘。实现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升中职生的知识储备与文化素养。
一、中职生文化学习问题
(一)传统文化学习缺失
传统文化学习缺失问题不仅存在于中职教育,甚至在大学教育中也非常普遍。这种为现象不仅会阻碍传统文化学习,同时也会导致学生文化素养降低[1]。根据调查,当前国内从小学阶段开始,到大学阶段均没有明确的传统文化学习路径。学生仅仅知道儒家的文化代表是孔子,但却并不了解儒家文化的内容。至于其他的文化代表人物如荀子、孟子、庄子、墨子,也仅仅是因为一些古诗文中出现过这些人物的名字,但是这些人物的作为以及思想学生却很少知道。
(二)缺少獨立思考能力
自网络时代的到来,如今学生已经可以从网络中获取资源,快速掌握书本知识。不过与之对应的是,网络时代的到来也加快了快餐文化的发展[2]。在快餐文化的影响下,如今人们品读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的意识越来越薄弱。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从现状来看中职语文教师并没有针对这一现象,作出相应的改变。教师的教育模式如果不能随着时代便便进行相应调整,那么学生的学习能力将无法紧跟社会要求,很有可能会被时代所淘汰。虽然学生可以从网络中学习知识,不过价值观、人生观并非是简单的网络心灵鸡汤就能够实现塑造的。在这一方面传统文化仍然略胜一筹[3]。
二、中职语文中的传统文化渗透
(一)两种文化的思想结合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之所以在现代教育中传统文化会出现没落与淡化的问题,本质上是因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思维存在较大的距离。不论是文化表现还是知识载体,均体现出较大的差别。此外传统文化多以文言文模式出现,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时,会误以为古人是格式化、古板的,进而产生学习反感与抗拒。事实上,古人说话并不是用文言文的方式,古人在交谈中仍与我们现代人相仿,文言文只不过是一种文体形式,为的是统一语言格式,以防方言等影响到文化传播与集成。所以现代教育中,必须意识到传统文化学习的多样化。种植语文教师不妨充分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思想,用现代意识带动传统文化学习效率,使传统文化学习也能够拥有实效性特征。
如学习《劝学》一文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先播放与劝学、励志有关的小故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为学生构筑浓厚的学习氛围。之后在教师的逐渐引导过程中,使学生明白学习的意义和学习的作用,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价值。最后在展开课文的教学。用这一连贯的教学方法,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思潮碰撞,赋予传统文化现代魅力,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兴趣与能力。
(二)现代手段完成传统文化教育
手机、计算机、网络时现代社会的产物,已经成为不少中职生生活的重要部分。因此教师不妨将现代教学与传统教育相柔和,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在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一课时,教师不妨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相关视频,如负荆请罪、完璧归赵、渑池会等故事,让学生了解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文章背景与后来发展的结果,这样学生便会产生更加深刻的求知欲望,主动投入到问题的探索过程。此外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使用具有讨论功能的平台学习廉颇蔺相如的知识和廉颇蔺相如在战国时代发挥出的作用,加深学生对文化的理解,明白国家的昌盛并不能单纯的依靠军力,同时也可以依靠智慧。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欲望。同时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动力和学习兴趣。
(三)生活化教学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也就是说学生必须在学习过程中,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因此,生活化教学的应用非常关键。如果教师仅仅是用课本进行传统文化教学,那么学生不仅无法深刻地理解传统文化内涵,更不会明白传统文化学习意义。所以教师必须做适当的改变,以学生为中心,创建或选择与学生生活相符的学习内容。如在讲解《寡人之于国也》一课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当前我国的国情,讨论仁政的意义。带领学生一同分析国家的良好政策,让学生明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
三、结语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是中职语文教育的责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当前中职语文教学存在较大的问题,主要表现文学生学习能力匮乏,不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在进行传统文化教学时,我们必须摒弃填鸭式教学,用更具吸引力的现代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让学生感受来自传统文化学习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对实现高质量的语文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玉菲.文化传承与理解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高考,2018(03):298.
[2]白慧平.中职语文课堂传统文化的渗透[J].职业技术,2018,17(01):63-64.
[3]马静逸.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尝试[J].教育艺术,2017(12):30.
关键词 中职教育;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5-0235-01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具有文化传承的重要功能。源远流长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明精神。不过在网络时代来临以后,快餐文化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快餐文化已经成为学生道德情操、文化素养建设的重要阻碍。为改变这一问题传统文化的学习非常关键,特别是中职学校,更是要将传统文化学习作为基本学习内容。结合社会问题与学生特点,用针对化的手段进行干预,在改革和突破的过程中,将种植语文打造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教学结合的有机可乘。实现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升中职生的知识储备与文化素养。
一、中职生文化学习问题
(一)传统文化学习缺失
传统文化学习缺失问题不仅存在于中职教育,甚至在大学教育中也非常普遍。这种为现象不仅会阻碍传统文化学习,同时也会导致学生文化素养降低[1]。根据调查,当前国内从小学阶段开始,到大学阶段均没有明确的传统文化学习路径。学生仅仅知道儒家的文化代表是孔子,但却并不了解儒家文化的内容。至于其他的文化代表人物如荀子、孟子、庄子、墨子,也仅仅是因为一些古诗文中出现过这些人物的名字,但是这些人物的作为以及思想学生却很少知道。
(二)缺少獨立思考能力
自网络时代的到来,如今学生已经可以从网络中获取资源,快速掌握书本知识。不过与之对应的是,网络时代的到来也加快了快餐文化的发展[2]。在快餐文化的影响下,如今人们品读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的意识越来越薄弱。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从现状来看中职语文教师并没有针对这一现象,作出相应的改变。教师的教育模式如果不能随着时代便便进行相应调整,那么学生的学习能力将无法紧跟社会要求,很有可能会被时代所淘汰。虽然学生可以从网络中学习知识,不过价值观、人生观并非是简单的网络心灵鸡汤就能够实现塑造的。在这一方面传统文化仍然略胜一筹[3]。
二、中职语文中的传统文化渗透
(一)两种文化的思想结合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之所以在现代教育中传统文化会出现没落与淡化的问题,本质上是因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思维存在较大的距离。不论是文化表现还是知识载体,均体现出较大的差别。此外传统文化多以文言文模式出现,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时,会误以为古人是格式化、古板的,进而产生学习反感与抗拒。事实上,古人说话并不是用文言文的方式,古人在交谈中仍与我们现代人相仿,文言文只不过是一种文体形式,为的是统一语言格式,以防方言等影响到文化传播与集成。所以现代教育中,必须意识到传统文化学习的多样化。种植语文教师不妨充分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思想,用现代意识带动传统文化学习效率,使传统文化学习也能够拥有实效性特征。
如学习《劝学》一文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先播放与劝学、励志有关的小故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为学生构筑浓厚的学习氛围。之后在教师的逐渐引导过程中,使学生明白学习的意义和学习的作用,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价值。最后在展开课文的教学。用这一连贯的教学方法,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思潮碰撞,赋予传统文化现代魅力,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兴趣与能力。
(二)现代手段完成传统文化教育
手机、计算机、网络时现代社会的产物,已经成为不少中职生生活的重要部分。因此教师不妨将现代教学与传统教育相柔和,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在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一课时,教师不妨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相关视频,如负荆请罪、完璧归赵、渑池会等故事,让学生了解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文章背景与后来发展的结果,这样学生便会产生更加深刻的求知欲望,主动投入到问题的探索过程。此外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使用具有讨论功能的平台学习廉颇蔺相如的知识和廉颇蔺相如在战国时代发挥出的作用,加深学生对文化的理解,明白国家的昌盛并不能单纯的依靠军力,同时也可以依靠智慧。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欲望。同时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动力和学习兴趣。
(三)生活化教学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也就是说学生必须在学习过程中,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因此,生活化教学的应用非常关键。如果教师仅仅是用课本进行传统文化教学,那么学生不仅无法深刻地理解传统文化内涵,更不会明白传统文化学习意义。所以教师必须做适当的改变,以学生为中心,创建或选择与学生生活相符的学习内容。如在讲解《寡人之于国也》一课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当前我国的国情,讨论仁政的意义。带领学生一同分析国家的良好政策,让学生明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
三、结语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是中职语文教育的责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当前中职语文教学存在较大的问题,主要表现文学生学习能力匮乏,不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在进行传统文化教学时,我们必须摒弃填鸭式教学,用更具吸引力的现代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让学生感受来自传统文化学习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对实现高质量的语文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玉菲.文化传承与理解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高考,2018(03):298.
[2]白慧平.中职语文课堂传统文化的渗透[J].职业技术,2018,17(01):63-64.
[3]马静逸.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尝试[J].教育艺术,2017(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