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上,教师地位的变化使得教师的角色的转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表演舞台上的主角,学生则由观众席推向前台,成为了课堂教学舞台的主演。由于学生自身知识的限制,学生在这舞台的表演中演技及演效是不能让每个教师放心的,尤其是在数学教学的课堂上。由于数学知识理解难度比较大,多数知识点间是相连的,学生不能站在相对的高度把问题看清楚的,课堂表演就会演砸,教师就不会放手。要让学生真正把课堂演好,教师的幕后操作是必须的,教学活动中的组织、参与和引导的作用是这些操作的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演”,而教师是课堂的“总导演”。为了当好这么重要的角色,教师应当如何作为呢?教师是可以让学生成为课堂表演的主人。教师应怎样放手让学生表演呢?引导学生挖掘数学学科特点,激发学习热情教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变教师“独演”为学生“表演”,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是以活动为中介的。
【关键词】角色 表演 小组合作 引导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上,教师地位的变化使得教师的角色的转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表演舞台上的主角,学生则由观众席推向前台,成为了课堂教学舞台的主演。由于学生自身知识的限制,学生在这舞台的表演中演技及演效是不能让每个教师放心的,尤其是在数学教学的课堂上。由于数学知识理解难度比较大,多数知识点间是相连的,学生不能站在相对的高度把问题看清楚的,课堂表演就会演砸,教师就不会放手。要让学生真正把课堂演好,教师的幕后操作是必须的,教学活动中的组织、参与和引导的作用是这些操作的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演”,而教师是课堂的“总导演”。为了当好这么重要的角色,教师应当如何“导演”呢?
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有一节“完全平方公式”,传统的做法是老师先演示完全平方式的计算过程,然后师生一起总结得出完全平方公式,然后学生再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并推广计算其它完全平方式。我的做法是在课前先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模式进行预习,讨论出步骤并且尝试解答;再选取其中比较优秀的小组,让他们在课堂教学时,选代表讲解解答过程并现场展示。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居然比教师直接教的要浓厚的多,并且注意力也相对集中。然后我再请其他组的同学对这些小组的过程和步骤进行检查,找出他们的错漏处,效果居然非常,成绩不好的学生也很积极。我就发现教师是可以让学生成为课堂表演的主人。教师应怎样放手让学生表演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引导学生挖掘数学学科特点,激发学习热情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初中数学教学中,特别是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害怕程度是相当高的,主要在于学习数学感到枯燥无味,在于学完后不予生活实际相联系。数学知识来源于日常生活,但又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只要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挖掘身边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日常生活,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扭转被动的学习习惯,就会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创新思维的潜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才是提高数学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
二、引导学生加强课前预习,提供必要的指导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前预习与否,关系到这一节课是否成功。我校学生他们的实际情况是,基础较差自觉性不够高,如果教师只是刚性的布置任务,绝大多数小组不可能认真的预习。那么教师首要的任务就是指导他们预习并督促他们预习,方法很简单就是在课前几分钟,先了解预习情况,适当给优先优质预习的小组有加分的机会并且有优先展示的机会。这样可刺激小组的积极性并给认真预习的小组予以老师的认可。学生觉得能上台展示自己是一种能力的体现。但是很多实验不是学生不想去预习而是无从着手。所以有选择的给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提示帮助他们解决适当的困难,这样他们就能做力所能及的事。
三、引导学生课堂展示,留足学生“表演”时间
教育学家布鲁纳指出“教育不应该奉送真理,而应该教人发现真理”。教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变教师“独演”为学生“表演”,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是以活动为中介的。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不是靠教师的传授形成的,而是让学生在学习得活动中自己去做、去经历、去体验、去领悟。在课堂上老师不用做给学生看,因为通过课前指导预习,教师可以找到能够替代自己角色的小组,让那个小组去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再让其他小组来探讨寻找其中有没有错漏。
四、引导学生巧用变式题,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
学生学习知识是学生自我创造性过程,是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创造学习新的知识。数学教学中,同一个知识点可以变化出无数道数学题。根据知识点,设计变式题,需要灵活、综合的运用所学的数学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学生查阅资料、根据要求,正确数据、设计独特的构思、独立进行解答操作。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探索知识,寻求不同的解题方法,探索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寻求最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实行弹性的教学评价,及时给予学生肯定的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有的学生表达能力强,有的学生积极而有的学生能力不足却很想参与,在课堂评价方面可使用弹性评价。教师应因人而异的制定评价标准做到多角度的评价学生,关注他们的成长过程。最大限度的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鼓励各种层次的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比如: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相同的问题,低层次的学生给予更高程度的奖励。平时不爱发言的课堂上表现主动优先给予发言的机会并且以手势、表情、眼神、全部鼓掌等等方式给予非一般的评价。让他们感受到最大程度的成就感,鼓励他们努力学习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总之,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的引导是,先设计整个的教学过程,然后组织、监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同时也要与学生合作探讨知识,及时给予学生必要的评价。教师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转变自己的角色,在教学中把握好自己的所作所为,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手段,也是我们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该用新课程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反省自我。
【关键词】角色 表演 小组合作 引导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上,教师地位的变化使得教师的角色的转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表演舞台上的主角,学生则由观众席推向前台,成为了课堂教学舞台的主演。由于学生自身知识的限制,学生在这舞台的表演中演技及演效是不能让每个教师放心的,尤其是在数学教学的课堂上。由于数学知识理解难度比较大,多数知识点间是相连的,学生不能站在相对的高度把问题看清楚的,课堂表演就会演砸,教师就不会放手。要让学生真正把课堂演好,教师的幕后操作是必须的,教学活动中的组织、参与和引导的作用是这些操作的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演”,而教师是课堂的“总导演”。为了当好这么重要的角色,教师应当如何“导演”呢?
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有一节“完全平方公式”,传统的做法是老师先演示完全平方式的计算过程,然后师生一起总结得出完全平方公式,然后学生再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并推广计算其它完全平方式。我的做法是在课前先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模式进行预习,讨论出步骤并且尝试解答;再选取其中比较优秀的小组,让他们在课堂教学时,选代表讲解解答过程并现场展示。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居然比教师直接教的要浓厚的多,并且注意力也相对集中。然后我再请其他组的同学对这些小组的过程和步骤进行检查,找出他们的错漏处,效果居然非常,成绩不好的学生也很积极。我就发现教师是可以让学生成为课堂表演的主人。教师应怎样放手让学生表演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引导学生挖掘数学学科特点,激发学习热情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初中数学教学中,特别是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害怕程度是相当高的,主要在于学习数学感到枯燥无味,在于学完后不予生活实际相联系。数学知识来源于日常生活,但又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只要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挖掘身边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日常生活,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扭转被动的学习习惯,就会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创新思维的潜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才是提高数学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
二、引导学生加强课前预习,提供必要的指导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前预习与否,关系到这一节课是否成功。我校学生他们的实际情况是,基础较差自觉性不够高,如果教师只是刚性的布置任务,绝大多数小组不可能认真的预习。那么教师首要的任务就是指导他们预习并督促他们预习,方法很简单就是在课前几分钟,先了解预习情况,适当给优先优质预习的小组有加分的机会并且有优先展示的机会。这样可刺激小组的积极性并给认真预习的小组予以老师的认可。学生觉得能上台展示自己是一种能力的体现。但是很多实验不是学生不想去预习而是无从着手。所以有选择的给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提示帮助他们解决适当的困难,这样他们就能做力所能及的事。
三、引导学生课堂展示,留足学生“表演”时间
教育学家布鲁纳指出“教育不应该奉送真理,而应该教人发现真理”。教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变教师“独演”为学生“表演”,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是以活动为中介的。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不是靠教师的传授形成的,而是让学生在学习得活动中自己去做、去经历、去体验、去领悟。在课堂上老师不用做给学生看,因为通过课前指导预习,教师可以找到能够替代自己角色的小组,让那个小组去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再让其他小组来探讨寻找其中有没有错漏。
四、引导学生巧用变式题,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
学生学习知识是学生自我创造性过程,是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创造学习新的知识。数学教学中,同一个知识点可以变化出无数道数学题。根据知识点,设计变式题,需要灵活、综合的运用所学的数学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学生查阅资料、根据要求,正确数据、设计独特的构思、独立进行解答操作。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探索知识,寻求不同的解题方法,探索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寻求最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实行弹性的教学评价,及时给予学生肯定的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有的学生表达能力强,有的学生积极而有的学生能力不足却很想参与,在课堂评价方面可使用弹性评价。教师应因人而异的制定评价标准做到多角度的评价学生,关注他们的成长过程。最大限度的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鼓励各种层次的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比如: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相同的问题,低层次的学生给予更高程度的奖励。平时不爱发言的课堂上表现主动优先给予发言的机会并且以手势、表情、眼神、全部鼓掌等等方式给予非一般的评价。让他们感受到最大程度的成就感,鼓励他们努力学习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总之,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的引导是,先设计整个的教学过程,然后组织、监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同时也要与学生合作探讨知识,及时给予学生必要的评价。教师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转变自己的角色,在教学中把握好自己的所作所为,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手段,也是我们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该用新课程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反省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