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困境与途径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道德与法治是以普及学生素质教育为主要目的的学科。该学科本着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为出发点,通过教师课堂教学的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建立健全心理素质以及人格培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学习内容多取自生活实例,虽然教材中涵盖大量理论知识点,但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还是需要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因此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务必使用生活化教学方法,使学生学得轻松,用的方便。然而在应用生活化教学中仍面临许多问题。因此,本文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生活化教学面临的困境加以分析,并有针对性的给予解决办法,提供具体的实施方案,以供参考。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学生
  
  一、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中面临的困境
  (一) 理论知识目标为主要教学目标。因应试教育制度的评判标准,学校为了保证学科的教学质量,保障学生的学习成果。在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课堂教学中,以教材文本中的理论内容为主要教学目标,这种着重强调理论知识的教学目标很容易使学生将知识与实践分离开。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这一现象,在试卷上借用笔尖挥洒自如的学生面对现实生活的道德或法治问题时不知所措,而这些用理论知识在侃侃而谈的学生就好似纸上谈兵的赵括一般,光说不练假把式。因此,以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致使教学目标单一化,忽略了学生能力上的培养,使得法律意识普及到现在,依旧有知法犯法的情况发生。
  (二) 课堂教学内容偏离现实生活。道德与法治学科基于生活,源于生活。初中生在学习该学科时也正是处于青春叛逆期,行为举止越来越个性化,自我独立意识强,做起事情来不顾后果。在这个时期需要向学生普及法律意识和基本的道德修养,让学生们懂得法律的界限和道德的底线在哪里,遇到事情时如何做怎样做才不会触碰。而这也是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意义所在,可由于人们长此以往对该学科的错误理解,致使其变成了死板的理论知识课,空洞的法律宣传课,进而影响了教师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方向,使得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偏离现实生活,列举的教学实例与生活实际贴合度低,学生无法将所学化为所用,学习中也很难产生探究真理的欲望,这使得教学质量大大降低,教学效果不能达到预期。
  (三) 教学方法采用“填鸭式”灌输法。在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多采用课上先划难点,标重点,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一股脑的全部压缩在一个课时中,如果时间充裕可以添加讨论话题环节或者摘取教材中的实例加以分析。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中形成机械式的学习,并且理论与实际生活严重脱轨,学生无法准确地将理论应用于实际中,影响了学生解决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形成。由于这种情况的普遍存在,使得教育部门相关领导对此类学科持续保持关注。当校领导检查时,教师为应付于形式,在课堂中添加话题讨论环节或者创设模拟情景。而这些做法并不能解决当下道德与法治学科面临的教学方法问题,任何学科教学方法的改变需要日积月累的逐步完善,优化教学设计,进而发现真正适合该学科的教学方法。但首先需要做出改变的便是教学方法与生活实例接轨,用生活化的方法慢慢改变原有教学方法上的弊端。
  二、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具体实施途径
  (一) 以生活化的角度明确教学目标。在对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制定教学目标时,应以生活化的角度制定综合性教学目标,即有理论知识的学习目标也有处理生活实际技能的教学目标。在学生通过生活化的角度了解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的时候,由于贴近现实生活,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更易理解,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例如,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追求民主价值》的学习中,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并制定完善的教学目标计划。将教学目标分为学生的能力目标和掌握理论知识目标两种。在《追求民主价值》的教学中,其理论知识目标为了解民主的含义,追求民主的作用,以及民主价值的体现。而学生的能力目标设定就需要以生活化的角度来设定,具体能力目标包括做好民主的遵守者和拥护者,像支持班级民主选举班干部,遵守民主制,家庭团队或者同学小群體制定决议时抵制独断专行,倡导民主举手或投票制等。通过将能力目标具体化,生活化,有助于学生处在该环境下能够迅速地做出正确的选择。
  (二) 选生活化的素材丰富教学内容。在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内容设计中,可以在理论知识讲解后,将网络中的相关热点新闻或者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生活化素材填补到教学内容中,使教学内容丰富化,多样化,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有助于形成小型讨论会。教师根据学生的观点看法可以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知识内容。
  例如,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走向未来》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采访的方式,了解学生未来的人生理想。通过询问学生的理想,引导学生说出理想设定的原因。像有的学生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牙医,因为自己小时候很爱吃糖,长了很多的蛀牙,牙齿也十分痛,后来是牙医叔叔帮助我填补了蛀牙,治疗了我的牙痛;有的学生想要在未来实现乘坐人工飞船的梦想,原因是今年跟爸爸妈妈一起去电影院观看了吴京叔叔的电影《流浪地球》,这次电影欣赏使得自己对宇宙外太空充满着好奇心,想要飞上去瞧一瞧等。这种通过选用生活化的素材做话题,进行类似聊天式的教学,课堂氛围轻松愉快,丰富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也很容易达成。
  (三) 用生活化的方法提升教学效率。教学方法的生活化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可以应用于课前引入阶段和课后的练习阶段。
  三、 结语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知识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才会发挥出学科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如果学科的学习脱离生活轨迹,就会使学习变得抽象、枯燥和乏味。因此生活化的教学不仅仅使道德与法治学科富有生命活力,更是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发展学科的乐趣,进而提高对该学科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朱庆明.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生活化的教学方式相融合[J].华夏教师,2018(34):2.
  [2]顾小龙.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J].华夏教师,2018(15):57.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初中英语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有效分析其教学策略过程,要关注信息技术的引入,基于此,本文结合英语阅读教学实际,重点研究了信息化技术如何助力英语阅读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构建高效的英语阅读教学课堂。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信息技术     信息化教学是新课程改革过程的重要部分,教师应该利用有效的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为了进一步研究,作为初中英语教师,要积极实践,通过英语阅
摘 要: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大学科核心素养。对于核心素养如何落实,许多老师通过不同途径做了尝试。阅读和写作在英语学习中占着重要地位,也是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体现。本文旨在探讨以读促写的教學模式,探讨采用读写结合的必要性和如何实践以读促写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一、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
摘 要:由于小学生的性格特点较不成熟,思维素质正处在发育和培养的阶段,所以小学品德课程和社会教学是促进小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重要学科。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当中,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趣味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思维可视化技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应用     一、 引言  教师通过创新型教学模式,利用可视化思维技术的应用,使学生能够在学
摘 要: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重要的课程,能够对学生的自身行为进行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能够让学生具有更加丰富的心态和完善的人格。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可以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的综合素养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本文中,笔者将从教学实际出发,探索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德育教育;渗透途径     在小学所有课程中,品德与社会课程是渗透德育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