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经验知识成因与教学对策

来源 :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long2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科知识与人们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建构 理论认为:学生总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建构对新学知识的理解。如果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自于生活经验,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就有可能会出现记住了新知识,但并没有真正理解新知识的实质,甚至存在一些模糊、错误的认识,从而造成进一步学习新知识的困难。如何有新效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进行教学?现就教学实践中遇到这一问题进行探析。
  一、学科经验知识的成因
  学生经过小学、初中进入高中时其头脑中就已有了许多经验知识,其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生理、心理的发展水平是经验知识产生的主要原因。心理学理论研究和实践说明:个体出生后,外界的刺激就开始作用于个体,而个体的好奇心又使个体产生探知外部世界的强烈动机,进而尽可能的进行一系列感知和适应周围环境的活动,但个体不同,对外界刺激进行感知和接纳的方式也不同。同时,因学生生理发展程度及个体的心理水平的限制,往往只能从直观、表层去感知事物或现象,不能对事物或现象的本质特征作出正确的认识、分析,当然也就无法进行正确的抽象与概括。在成长历程中,个体的这种方式获得的知识很多,且常与科学知识相悖,形成经验知识。
  (2)学科知识本身的变化及复杂多样的内容是产生经验知识的重要原因。按照心理学家皮克杰的观点,个体在12岁以后,他的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个体对抽象的表征的材料进行逻辑思维,拟用假设进行推理,用归纳组合分析等解决抽象问题,其逻辑推理的方法已逐渐接近成人水平,但由经济学、政治学哲学等本身内容多样,变化和政治学科在中学生学科学习中的不连贯性,使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思维的学习习惯,这就可能使学生在科学认识知识中产生困难,进而产生经验知识。
  (3)学习生活和环境是学生经验知识的一个重要来源。每一门学科知识都广泛存在于每个学生的身边,在成长过程,在与他人交往、沟通联系中,学生会接触到大量的科学知识和经济知识,大众传媒也带给学生广泛而丰富多样的信息资料,虽然从科学观点来看,这些知识并非都是正确的,但这些知识对学生的影响可能远大于教师传授的知识对学生的影响,另外,在学生走进学校接受老师教育的同时,老师拥有大量经验知识也全因为老师教学语言不够严谨或者教材提供的实例不够全面等情况而可能导致学生产生新的经验知识或强化学生原有的经验知识。
  二、学生经验知识的特征
  (1)自发性。学生的学科经验知识是学生对日常生活现象长期的大量的观察和感知养在大脑中逐渐深化发展而形成的,在以往的学习实践中学生对事本知识的接收有时也有自发的建构过程。这一自主进行的过程会导致学生接收书本知识时出现错误,对书本知识的掌握不够科学和全面,在无意之中形成经验知识。
  (2)普遍性。在新知识学习之前,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经验知识。由于所掌握知识的局限性及学生个人掌握知识程度的不同,从而形成了大量的经验知识,表现出经验知识的普遍性。在教学中我们都可能发现和看到:在高中学科各个知识点上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经验知识,而这些经验知识往往表现出一定的普遍性。
  (3)隐蔽性。学生头脑中经验知识有很强的隐蔽性,因为学生头脑中的经验知识是在生活过程中潜移默化形成,所以它以潜在形式存在。同时并不表现出来,但在接近老师传授的知识时,学生马上就会联系上他们头脑中的经验知识,从而产生负迁移,并影响对书本科学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4)顽固性。由于以前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已形成一定模式,且在学生长期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渐积累并强化,因此,在进一步的学习生活中,学生容易产生思维定势,在教学中很容易观察到,虽然学生学好了老师教授的知识,但在遇到经验知识时往往还是用自己的想法,这些经验知识如像在学生头脑中生根一样,要加以必变很困难。
  三、转变经验知识的教学策略
  (1)注重知识的来源产生的基础。知识来源于生产、生活实践,每个知识的产生都有丰富的知识背景,舍弃这些背景直接把知识抛给学生是传统教学模式惯用的做法。这种做法使学生感到茫然,又因为知识本身的抽象性和明确规定性,导致传统教学常采用以“告诉”为主要的方式,让学生占有新知识,置学生于被动地位,思维是依赖性,这与新课改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不符,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去总结。
  (2)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同化理解新知识。当新知识形成时,人的大脑要进行把新知识同已有知识相比较、相联系的过程,为新知识寻找在大脑里已有知识结构中存放的合适位置,使新知识被消化吸收,成为大脑知识结构的一部分。
  (3)善于解剖知识、把握知识的内涵和外延。任何一个知识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教学中应让学生准确把握知识的内涵和外延的统一,教学中应让学生准确把握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消除经验知识的顽固性,正确掌握知识的本质。
  (4)弄清知识间的关系,使知识结构网络化。学生拥有的经验知识具有相似性和个体差异性。生物学知识不是孤立的,使学生弄清知识间的关系,对于他们更深刻地把握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辨析知识间的区别与联系、编制知识网络具有重要作用。知识放在同一张网络上,使知识网络化,并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要教会学生不断对知识网络进行补充与完善。
  (5)充分运用情境式教学。有效转变学生的经验知识,情境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很好的方法。由于学生头脑中的经验知识大多是在生活具体情境中建立的,因此在课堂上展示出与现实相类似的情境,让学生在与现实相类似的情境中学习,将易于让学生意识到他们的经验知识,也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冲突,从而建立科学知识。
其他文献
摘 要:如何上好体育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圆满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是我们每个体育教师应研究的课题,大部分学生对体育运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并合理地运用到教学中去,会给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中专体育 兴趣培养 措施     中专体育教学活动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如何上好体育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圆满完成体
摘 要:在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进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探索职业教育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使自己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真正领会新课改精神,因此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职业学校学生的素质,来对职业教育语文课堂教学进行了几点反思。  关键词:职业教育 语文课堂 课堂教学 思考    一、做好情感投资,得到学生的认可  师生之间建立融洽的情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先决条件。师生
摘 要: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知识与技能    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教师应营造一种民主、开放、平等、轻松、和谐的教
福氏2a痢疾杆菌在37℃条件下具有毒力,而在30℃时不具有毒力,原因是其丧失了侵袭力,有研究表明福氏2a痢疾杆菌在30℃条件下高表达ArgT蛋白,而在37℃条件下表达量很低,ArgT蛋白的低温诱导表达未有相关报道,这意味着研究ArgT的高表达与2457T在低温时没有毒力的关系既有意义,同时又富于挑战性。 目的: 研究赖氨酸、鸟氨酸、精氨酸结合蛋白(ArgT蛋白)与痢疾杆菌毒力的相关性;
摘 要:数字教学,尤其是在幼儿教学中,就是要把生活情境引入教学,给孩子们一双“生活的眼睛”,让他们感到“数字有趣”、“数字有理”、“数字有用”。当孩子们把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生活现象用数字语言表达出来的时候,当他们用数字的思想方法观察生活、熟悉世界,并自觉地运用数字知识解决问题的时候,数字和生活的距离就会变得越来越近,它不再神秘。  关键词:幼教 数学 教学    数字源于生活,寓
小学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为达到上述目的,教师要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法很多,诸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电教手段的使用等等。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周总理借书》一课前,翻阅了大量资料,写了一篇充分体现总理一生鞠躬尽瘁、大公无私精神的短文。声情并茂地读完时,自己都感动得流泪了。学生也受到
摘 要:高中数学新教材配置了较多习题,如何认识利用新教材资源以及科学布置习题作业等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思考,以求新课程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高中数学 新教材习题 认识思考 科学使用 立足教材 创造性布置作业    高中数学新课标教材中配置了较多的习题,为一线教师提供了较大的选择空间,但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两种极端情况,有个别学校全盘照用,而有的则全部不用。那么我们应该以什么态
从小学自然科学课的性质和内容来看,本学科研究的是学生周围常见的自然事物,是自然界中的客观实体。它的任务是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其研究对象与小学语文、数学等其它学科有显著的区别。因此这就决定了科学课的“教”与“学”也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方法。  近几年,我们教办曾对我教办十几所小学进行过调查,听过几十位科学课教师的课。从整个小学教学的状况看,大多数教师能够把握教学的特点,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