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科学“基因伞”

来源 :发明与创新·少儿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j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遗”,即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丝织品、陶瓷器、茶叶、中药……
  在古代中国与海外各国进行的贸易中,他们都曾是稀有而宝贵的,中间隐藏着在当时非常先进的高科技。
  但进入现代社会之后,这些古代的“高科技”正逐渐被边缘化,甚至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遗忘。
  我们不妨撑开“非遗”的“基因伞”,探寻其中的科技元素。
  在中国所有的丝织品当中,“锦”代表着最高水平,而南京云锦又是“中国四大名锦”的首席(另外3家分别是成都蜀锦、苏州宋锦和广西壮锦)。
  时至今日,云锦仍然由拽花工和织手来完成,他们使用数个世纪前发明的传统大花楼木织机织造,而无法通过现代机械生产出来,因此产量极低,每天大约只有5厘米。
  具体的织造过程,更是如同为计算机编程一般复杂。
  现代计算机技术有两块“基石”:程序的编写储存和二进制原理。而这两项技术,都可以在云锦织机上得到体现。
  纺织时,坐在织机上方的拽花工提升经线,相当于在敲计算机的键盘;坐在“楼下”的织手,看着相当于“显示器”的织造面,根据提起的经线,进行妆金敷彩的工作。
  工业革命时期,欧洲人发明了用穿孔卡片来控制织机提花的技术,而后,类似的技术又被用在电报、机电式计算机和早期的电子计算机系统当中。
  因此可以说,我们今天享受的“信息时代”,正是从云锦起步的。
  在中国这样一个“瓷器之国”里,钧瓷以其“钧无双”的特质,成为一朵奇葩。
  由于独特的“窑变”效果,世界上找不到两件花纹完全一样的钧瓷,即使是同一位艺人用同一批原料生产的钧瓷,亦不可能相同。
  钧瓷在烧制过程中出现的“窑变”,是因为釉料中的化学物质在高温下发生了还原氧化反应。
  钧瓷的釉料由多种矿石混合制成,矿石成分和配比的细微差别,以及烧瓷时瓷窑内温度的变化,都会引发一系列化学反应,实现“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效果。
  中国人酷爱饮茶的习惯全球闻名,而在福建武夷山生产的武夷岩茶(“大红袍”),才是中国茶叶中的瑰宝之一。为什么呢?
  武夷岩茶卓越的品质,很大程度上与武夷山的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
  生物多样性意味着各种茶树害虫都有其天敌。生物之间的相互制衡,使茶树在化学农药远未发明的时代,就可以鲜受虫害。
  一部分让土壤变得肥沃的植物,又保证茶树在天然环境中茁壮成长。
  提到山西,很多人都会想到“美和居老陈醋”。它既是餐桌上和厨房里不可或缺的调味品,也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美和居老陈醋的选料比较严格,在酒精发酵阶段只用高粱,发酵时采用由大麦和豌豆制成的大曲,“酒转醋”的阶段再加入麸皮和谷糠。
  老陈醋的制曲和发酵工作,总共需要100天的时间,再经过一年以上的存放,方能成为“老陈醋”。
  相比之下,用糖化酶制醋的现代技术,在选料上宽松了许多,而且大概只用30天就能出品。
  但用糖化酶酿制的醋,保质期只有一年,老陈醋则是越久越有韵味。
  在瓷器出现以前,人类首先发明了陶器,也就是古语所说的“抟泥成器”。
  相比于其他一些陶器,坭兴陶器的铅、镉释出量几乎为零,而且独具透气而不透水的天然双重气孔结构,很适合盛装食物。
  用坭兴陶茶器泡茶,隔一两天再喝,色泽和味道也依然不变。
  今天,世界上大多数个人计算机(PC)都使用英特尔或超微公司研发的CPU芯片。
  每卖出一块芯片,研发它的公司都要获得收益的大部分,而直接负责生产这些芯片的工厂工人,得到的回报却并不相称。究其原因,便是由于研发者掌握着芯片的核心技术。
  陶瓷、茶叶、丝织品等曾经都是中国对外贸易中炙手可热的商品,也是中国的“核心技术”。
  进入现代社会之后,机械化大生产让传统的手工业不再有竞争力。但当人们用工业流水线上廉价的造物迅速充实了自己的房间之后,却突然发现似乎少了点什么。
  这正如武夷岩茶传承人叶启桐所言:“今天,人们可以在超市里方便地买到袋装红茶。但那些不考虑茶叶质量、由机器使用固定程序生产出来的茶包,怎么可能比制茶人精心炒制的茶更有韵味和‘个性’?我们无法让工业体系退回到手工作坊的时代,那么设法让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仍然能继续用于商品生产,并以此确保它们的传承,就是最好的选择。这些属于中国人的‘核心技术’,不应该沦落为表演给猎奇者看的节目。”
其他文献
一位富婆在拍卖会上买下了一个珍贵的花瓶。这个花瓶是她梦寐以求的,终于拥有了它,她欢喜得不得了。回到家后,她把花瓶放在了卧室。她觉得,必须与花瓶相伴,她才能入眠。但是,她发现卧室的颜色与花瓶的颜色极不相称,她决定把卧室的颜色也漆成花瓶的颜色。  于是她请来了油漆匠。油漆匠按照富婆的意思努力调出与花瓶相配的底色,但是,偏执的富婆总是觉得不满意。就这样,油漆匠换了一拨又一拨,结果却总不能令富婆满意。  
有这样一个笑话:有个差役押送一个和尚。差役知道自己贪杯,行前特意将随身的东西编成口诀:“包裹、伞、枷、文书、和尚、我。”每到一地,差役都按口诀清点行装。眼看到目的地了,差役就多喝了几杯,然后睡着了。和尚趁机把枷戴到差役身上,把差役的头发剪光,跑了。差役醒来,发现枷在自己身上,非常奇怪,就按口诀找起来。其他都在,只是和尚不在,摸摸脑袋,原来自己是和尚,于是押着自己继续赶路。  生活毕竟不是笑话,可是
立春那天,民间有个习俗,就是咬春。春天怎么咬?当然与吃有关。以前,人们都会咬一口萝卜,现在,咬春的对象变成了春卷。  春卷又叫春饼,呈长条形,制作方法比粽子和年糕简单:用烙熟的椭圆形薄面皮裹馅,将其放入油锅炸至金黄色浮起即成,馅可荤可素,可咸可甜。炸春卷是后世改良的,一开始,人们只是将面皮熥熟,裹上蔬菜或者猪肉、羊肉、牛肉而食。  关于春卷的发明,有人说发明者是蔡复一的妻子。  蔡复一文武兼备,清
很多人耗尽半生,往往也没弄清楚,自己最想要的生活到底是啥玩意儿?  多数时候,我们过日子的方式可归纳为三个字:凑热闹。不管是年少青葱的岁月,还是看似沉稳的成熟外表下,我们都是喜欢热闹的。满腔热血,都倾泻在喧哗与热闹中。吃饭、看电影或者其他应酬,无不是绞尽脑汁,使劲往人堆里扎。  总要等到某些时候,我们才会惊觉,日子一天又一天地过着,看似缤纷绚丽,但若把水分蒸干后,值得自己记住的实在太少。多数时间里
2018年立冬日期为11月7日,时间为北京时间19点31分39秒,此时太阳移到了黄经225°的位置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古人常以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然而,从气象的角度来看,立冬节气之时,中国仅仅黄河流域及以北地区真正进入了冬季,南岭以南附近地区要到12月初才入冬,更南地区如海南甚至长夏无冬。借着立冬之际,我们聊聊中国冬季的气候特征。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
七八岁的时候,别的女孩都穿上花裙子,枕着洋娃娃,爱好唱歌跳舞。她却有自己的兴趣,她喜欢的是小动物,甚至愿意把蚯蚓带回家跟自己一起睡在床上。她小小的心灵里已经萌生了自己的梦想——探索动物世界的秘密。  那时候,她看了一部叫《人猿泰山》的书,书中讲述母猩猩收留了一个被遗弃的人类宝宝,被呼唤为“泰山”的他从此由猩猩抚养长大的故事。等他长大了知道自己是一个人后,他面临着回归人类社会还是留在森林中的艰难选擇
为了方便孩子上学,老方在靠近学校的小区里租了一套房子。  因为是学区房,租金贵得吓死人,但为了“祖国的花朵”,收入并不高的老方还是咬咬牙,哆哆嗦嗦在租房合同上签了字。当时的场景,房东宛如黄世仁,老方就是杨白劳,租房合同无疑就像卖身契一样。  那是一幢总共只有五层的楼房,老方租的是四楼。因为没有电梯,一般人爬上爬下,都会喘粗气。但老方身材瘦削,加上平时喜欢打羽毛球,所以这点高度对于他来说,简直是小菜
2021年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中又一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天问一号”之所以能飞出地球到达火星,离不开一位给它准确无误地发号施令的人。她叫鲍硕,年方29岁,是“天问一号”北京总调度。鲍硕声传“天地”、号令“八方”的能力是怎样炼成的?“天问一号”“嫦娥五号”为什么都听她指挥?  鲍硕自小对航天有着独特的情怀,从北京理工大学毕业后,如愿进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俗话说:“开场锣好敲,压台戏难唱。”压台戏难唱,究竟难在哪里?  一是要镇得住同行。一晚上同台竞技,名角多多,各有拿手好戏,你要“压轴”,就得技高一筹,镇得住同行。据说梅兰芳上世纪初第一次到上海演出,戏单出来,前面皆是头牌大腕,戏院老板叫其时只是二牌青衣的梅兰芳压台。一出刀马戏《穆柯寨》,唱做俱佳,梅兰芳博得了满堂喝彩。  二是要留得住观众。一晚上戏看下来,人都有点困了,观众之所以没有退席,就为了
看过一道印象很深的数学题,说的是一天有个人设宴请客,他看到还有几个人没来,就自言自语道:“怎么该来的还没来呢?”已到的客人一听,心想难道我们是不该来的,于是有一半客人走了。他一看十分着急,又说:“嗨,不该走的倒走了!”剩下的人一听,以为是自己该走,又有三分之二的人离开了。他着急地一拍大腿,连说:“我说的不是他们。”于是剩下的3个人也都告辞了。问,开始来了多少人?题目不难,然而题中的主人因为不会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