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现将我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的“动”、“静”两个情境,对学生进行“启发与指导”的教学片段摘录如下,并加以粗浅的点评。
1巧设情境启发学生“动”中学
疑难是学习的开始。新颖、有趣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创设诱人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片段一:(教师A)
课前每位学生得到一张教师发给的三角形形状(包括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的纸片,且同桌的同学分得的三角形纸片形状不一样,要求学生独立思考。
教师设疑:请同学们把你们手上的三角形纸片剪成两部分,怎样才能将分成的两部分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教师巡视,并与部分学生进行交流。
三分多钟后,只有三位同学举手示意完成剪、拼的操作过程。
教师:该如何剪,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请同学们分组进行讨论,然后请一个同学代表小组进行全班交流。
学生:讨论交流热烈。
教师:请学生A介绍思考问题的过程。
学生A: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自己的剪、拼过程,他将三角形纸片按图1所示剪开,发现剪开的两部分不能拼成一个四边形,更不能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了。
学生B: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动脑,积极思考后,给我启发很大,要想剪、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剪出的小三角形必须有两边与余下的四边形的两边相等(即图2中AD=DB,AE=EC)。
具体的作法是:(边说边演示)先将△ABC折叠,使点A、B重合可得边AB的中点D,运用同样的方法找到边AC的中点E,然后将纸片沿线段DE剪开,并将△ADE绕点E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800到△CEF的位置,得四边形BCFD如图3。
教师:学生B的剪、拼方法对吗?大家能判断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
学生C: B同学的剪、拼方法正确,我的剪、拼方法和他一致,剪、拼后的四边形BCFD中CF与BD平行且相等,
所以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
教师:播放动画演示学生B介绍的剪、拼过程后问:其他同学对前面同学的分析有质疑吗?
全班学生:没有。
教师:能确定吗?
两分钟后,学生D起来回答, B同学剪、拼后得到的图形BCFD一定是四边形吗?要使得图形BCFD是四边形,必须满足点D、E、F在同一条直线上,根据“△ADE绕点E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800到CEF的位置”可知EF在DE的延长线上,只是在表述时要加以说明。
教师:大家听懂了吗?
学生:全体回答:懂了。
教师:我们在思考问题时,一定要严谨,相信B同学的回答能给同学们很多启迪。
理论证明略。
……
教师边演示边提出精湛的设问,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启发了学生动脑、动手,在“动”中学习的激情。
片段二:(教师B)
上课开始。
教师特地设计了如下实验:用橡皮筋连成△ABC,其中顶点A、B为定点,C为动点如图(4),放松橡皮筋后,C点自动收缩于AB上,食姆二指捏住C处,按图中箭头方向,慢动作地将橡皮筋左右来回伸、缩两三次,引导学生用“动”的观点考察一系列三角形:△ABC、△ABD、△ABE、△ABF得出……如下结论:
(1)三角形的内角在变化过程中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2)三角形中最大的角不超过1800,继而观察:
1)当点C离AB越来越近时,∠C渐趋近1800, ∠A、∠B均趋近于00,内角和渐近1800;
2)当点C不断远离AB时,∠C渐趋近00,而AC、BC逐渐平行,∠A、∠B逐渐接近为互补的同旁内角,内角和渐近1800;
3)从而猜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很可能等于1800;
生1、生2、上台亲自演示,全班同学们兴趣盎然。
教师:如果我们把三角形的三边看成三条线段,端点相接围绕成的闭合区域;把一条线段(三条线段端点相接并重合)所围成的零的区域;把一条线段和两条平行射线(相交于元穷远点)看成三角区域的极限的话,那么,这个实验表明其区域表明的内角之和,在变动过程中,始终为一常量(1800),而这个常量在变动过程的极限状态,表现得将更为明了,这不正显示出几何学内在的和谐吗?分析完后,指导学生自己逐步探求答案,找出规律。
的确,通过上述“动”的观察来得出结论(3),是需要一定眼力的。
2妙设实验指导学生“静”中学
片段三:(教师B)
为了使学生更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内角和的规律,教师领着学生作了一个“静”的实验:用一张纸裁一个任意三角形,先把一角折向其对边,使顶点落在对边上且折线与对边平行,然后把另外两角相向对折,使其顶点与折的角的顶点相嵌合如图(5),这样,三角形的三内角正好组成一个平角。
教师:请同学进行证明,教师巡视,并对个别学生指导、交流。
教师:将同学们的证法,集中起来在课堂上进行讲评,并对照课文,播放动画演示,并加以证明。
通过以上“动”、“静”实验操作,学生一般都能得出剪、拼三角形为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内角和的结论了。
这种“动、静”变化体现了万变不离其宗的哲学思想,也绽放出了几何图形的内在规律开出的花卉。
3点评
3.1“动”、“静”相结合演示后,教师启发与指导学生在事物的变化对比中去发现其规律,并以其适当的“变动”,启示学生完成证明。这种“动”、“静”结合的演示,不仅适用于揭示一种图形(对象)的内在关系,而且适用于研究几种图形(对象)的联系与区别。这种演示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数学教学生动而严谨,和谐而优美,有趣而深刻。
3.2学习知识的能动作用,不仅表现于由求知到知的转化,更重要的还表现于由知到用的转化。课本上的例题、练习、习题,就在于力图使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实现第二(下转第179页)(上接第178页)个转化:加强双基训练,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可布置如下练习:
(1)已知三角形两角,求第三角;
(2)解释将三角形纸片剪、拼平行四边形的原理;
(3)寻求“三角形三内角和等到于180”的其它证法;
此外,还可布置如下课外思考题:
(1)为什么在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锐角?
(2)在同一三角形中,较大的角所对的边是否也较大?
(3)求四边形的内角和。
总之,如何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是一个鲜活的话题,只要教师积极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教学中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空间,无论其具体形式如何,都将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1巧设情境启发学生“动”中学
疑难是学习的开始。新颖、有趣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创设诱人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片段一:(教师A)
课前每位学生得到一张教师发给的三角形形状(包括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的纸片,且同桌的同学分得的三角形纸片形状不一样,要求学生独立思考。
教师设疑:请同学们把你们手上的三角形纸片剪成两部分,怎样才能将分成的两部分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教师巡视,并与部分学生进行交流。
三分多钟后,只有三位同学举手示意完成剪、拼的操作过程。
教师:该如何剪,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请同学们分组进行讨论,然后请一个同学代表小组进行全班交流。
学生:讨论交流热烈。
教师:请学生A介绍思考问题的过程。
学生A: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自己的剪、拼过程,他将三角形纸片按图1所示剪开,发现剪开的两部分不能拼成一个四边形,更不能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了。
学生B: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动脑,积极思考后,给我启发很大,要想剪、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剪出的小三角形必须有两边与余下的四边形的两边相等(即图2中AD=DB,AE=EC)。
具体的作法是:(边说边演示)先将△ABC折叠,使点A、B重合可得边AB的中点D,运用同样的方法找到边AC的中点E,然后将纸片沿线段DE剪开,并将△ADE绕点E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800到△CEF的位置,得四边形BCFD如图3。
教师:学生B的剪、拼方法对吗?大家能判断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
学生C: B同学的剪、拼方法正确,我的剪、拼方法和他一致,剪、拼后的四边形BCFD中CF与BD平行且相等,
所以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
教师:播放动画演示学生B介绍的剪、拼过程后问:其他同学对前面同学的分析有质疑吗?
全班学生:没有。
教师:能确定吗?
两分钟后,学生D起来回答, B同学剪、拼后得到的图形BCFD一定是四边形吗?要使得图形BCFD是四边形,必须满足点D、E、F在同一条直线上,根据“△ADE绕点E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800到CEF的位置”可知EF在DE的延长线上,只是在表述时要加以说明。
教师:大家听懂了吗?
学生:全体回答:懂了。
教师:我们在思考问题时,一定要严谨,相信B同学的回答能给同学们很多启迪。
理论证明略。
……
教师边演示边提出精湛的设问,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启发了学生动脑、动手,在“动”中学习的激情。
片段二:(教师B)
上课开始。
教师特地设计了如下实验:用橡皮筋连成△ABC,其中顶点A、B为定点,C为动点如图(4),放松橡皮筋后,C点自动收缩于AB上,食姆二指捏住C处,按图中箭头方向,慢动作地将橡皮筋左右来回伸、缩两三次,引导学生用“动”的观点考察一系列三角形:△ABC、△ABD、△ABE、△ABF得出……如下结论:
(1)三角形的内角在变化过程中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2)三角形中最大的角不超过1800,继而观察:
1)当点C离AB越来越近时,∠C渐趋近1800, ∠A、∠B均趋近于00,内角和渐近1800;
2)当点C不断远离AB时,∠C渐趋近00,而AC、BC逐渐平行,∠A、∠B逐渐接近为互补的同旁内角,内角和渐近1800;
3)从而猜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很可能等于1800;
生1、生2、上台亲自演示,全班同学们兴趣盎然。
教师:如果我们把三角形的三边看成三条线段,端点相接围绕成的闭合区域;把一条线段(三条线段端点相接并重合)所围成的零的区域;把一条线段和两条平行射线(相交于元穷远点)看成三角区域的极限的话,那么,这个实验表明其区域表明的内角之和,在变动过程中,始终为一常量(1800),而这个常量在变动过程的极限状态,表现得将更为明了,这不正显示出几何学内在的和谐吗?分析完后,指导学生自己逐步探求答案,找出规律。
的确,通过上述“动”的观察来得出结论(3),是需要一定眼力的。
2妙设实验指导学生“静”中学
片段三:(教师B)
为了使学生更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内角和的规律,教师领着学生作了一个“静”的实验:用一张纸裁一个任意三角形,先把一角折向其对边,使顶点落在对边上且折线与对边平行,然后把另外两角相向对折,使其顶点与折的角的顶点相嵌合如图(5),这样,三角形的三内角正好组成一个平角。
教师:请同学进行证明,教师巡视,并对个别学生指导、交流。
教师:将同学们的证法,集中起来在课堂上进行讲评,并对照课文,播放动画演示,并加以证明。
通过以上“动”、“静”实验操作,学生一般都能得出剪、拼三角形为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内角和的结论了。
这种“动、静”变化体现了万变不离其宗的哲学思想,也绽放出了几何图形的内在规律开出的花卉。
3点评
3.1“动”、“静”相结合演示后,教师启发与指导学生在事物的变化对比中去发现其规律,并以其适当的“变动”,启示学生完成证明。这种“动”、“静”结合的演示,不仅适用于揭示一种图形(对象)的内在关系,而且适用于研究几种图形(对象)的联系与区别。这种演示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数学教学生动而严谨,和谐而优美,有趣而深刻。
3.2学习知识的能动作用,不仅表现于由求知到知的转化,更重要的还表现于由知到用的转化。课本上的例题、练习、习题,就在于力图使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实现第二(下转第179页)(上接第178页)个转化:加强双基训练,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可布置如下练习:
(1)已知三角形两角,求第三角;
(2)解释将三角形纸片剪、拼平行四边形的原理;
(3)寻求“三角形三内角和等到于180”的其它证法;
此外,还可布置如下课外思考题:
(1)为什么在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锐角?
(2)在同一三角形中,较大的角所对的边是否也较大?
(3)求四边形的内角和。
总之,如何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是一个鲜活的话题,只要教师积极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教学中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空间,无论其具体形式如何,都将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