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育问题上,现今的“平安教育,和谐教育,幸福教育”是教育发展的核心词汇,我将从如何在学生成长身上谈谈对幸福教育的看法。
关键词:教育;幸福教育;沟通
教育是充满生机和灵性的鲜活过程,教育涌动着生命之流,绽放着成长之花,展现着智慧之镜,培植着理性之魂。幸福是指一个人自我价值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喜悦,并希望一直保持现状的心理情绪。幸福划分为四个维度:满足、快乐、投入、意义。那么什么是幸福教育?要理解幸福教育,就要理解幸福与教育的关系,只有理解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理解幸福教育的内涵。对于幸福与教育的关系,有学者在进行归纳总结之后得出几种理论:幸福是教育终极目的论:教育过程幸福论:幸福与教育合乎道德论。在几种理论论述中,有两种是最有影响力的。一种是幸福是教育的终极目的,大多数学者将幸福视为人的最基本需求,教育以幸福为目的,是一种自然追求,人的生活应以幸福为目的,教育目的应该真正回归到人的情感感受上,教育应以培养受教育者的情感感受为目的,培养出能够创造幸福、拥有幸福的全面发展的人。另一种是教育过程幸福论,传统教育过度关注学生的结果幸福,也使许多家长、教师认为只有学到知识并取得好成绩,到最后找到一份好工作,过上好的生活才是幸福的。结果导致了学生教育幸福感的缺失。教育过程幸福论认为教育过程本身是幸福的,教育过程使学生真正达到自我实现,自我体现的过程。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从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获得教育的幸福感呢?
一、诚心待学生,挖掘闪光点,他成才,我幸福
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刚刚工作的时候,教的是高一,第一次找小易同学谈话是因为科任老师反映他上课常常打瞌睡。因为在军训期间,我常常提醒孩子们喝水,帮他们拿东西,都是笑咪咪的对他们说话,所以,当时,全班同学都对我的印象很好。在这样的前提下,使得他对于我找他谈话很顺利。一谈话,得知他晚上上完课后还到外面跟初中的同学一起玩,喝酒,打牌,玩到半夜才回家,第二天上课肯定没精神。当时,我听得挺懵的。我就鼓励他跟我讲他的事情:初中一、二年级都是好学生,到初三就结识了一些不喜欢学习的同学,从而也学会了喝酒,抽烟,......还会打架,打架还会见血......我当时刚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从来都是乖乖女一枚,听得头大,一时心中无措。但是我还是很认真的去听,用一种平等的,朋友般的心态去倾听。在之后,也不断的跟他谈话,谈他的梦想,谈他的初中优秀的地方(曾经是数学考试的状元)谈高三后的打算,谈现在的情况应该怎么办,谈我希望他的改变等等......我还坚持跟他父母联系沟通,还亲自上他家进行家访,他家长非常的高兴,非常的配合我,也答应以后会花更多的时间在她儿子身上。离开时他妈妈还亲自骑自行车(我当时也是骑自行车去家访)送我从现在的七中送到广百门口那里(大概有两公里)。经过长期的跟踪,关注,耐心的沟通教育,这位同学慢慢的听从了我的教导,慢慢走向正轨,还顺利高中毕业考上了大学。多年以后碰到他,已然是一位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士,并且,言谈当中,还不断的跟我道谢,感激我对他的耐心教育,感激我没有看到他是半个古惑仔而放弃他。从他身上,我深深的感受到,教育一个学生成才,作为教师的我,是真的幸福的。
二、诚心待家长,赢得家长心,他认可,我幸福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人的热情,对人的信任,形象点说,是爱抚、温存的翅膀赖于飞翔的空气。2018学年,教初一,报到第一天,一个口歪脚痞身歪的小男孩映入了眼脸,他写自己的名字都写的歪歪扭扭的。我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心想:惨了,有一个有问题的学生在我班。果不其然,在接下来的三天军训期间,这个小男孩(小余状况百出,不会排队,手跟脚不协调,还喜欢每天上午,下午喝一拼饮料,把饮料弄的到处都是,身上永远脏兮兮的,还喜欢抓弄几个小学的同学。第二天晚上就接到一个家长的电话,投诉小余:多口,多手,故意撩他儿子......,我马上打电话给小余的家长(妈妈):最后在家里教育一下小余,有同学家长投诉他了。小余妈妈的声音一听就炸了:是不是那个小梁啊?他妈妈最喜欢投诉了!我儿子就是这样子的啦!他是有智力残疾证的......在小学的时候他跟小梁就是同学,小梁一有一点什么东西就赖在我儿子身上......巴拉巴拉,第一次接触,就已经感觉到了她浓浓的敌意。然后又因为连续看到小余还是每天上下午都买饮料来喝,身上又总是弄得到处湿沥沥的脏兮兮的,于是,我抱着好心提醒的心态又给他妈妈发信息:家长你好,这两天都发现小余上下午都买饮料喝,其实,我们学校是有温开水提供的,家长可以给小余一个家庭用的普通饮水杯,让他带回学校装白开水喝,这样会对身体比较好哦!她的回复是一个字:好。到了军训最后一天,接到了还没有报到的小梁的电话:老师吗?我家儿子前几天去复诊了眼睛,他说还疼,明天还是不去军训了,到正式开学再回学校吧!好吧!......结果,我接下来的两个月都是在处理这两个同学的事情:今天,小余欺负了小梁,小梁打了小余,明天,小余放了小梁的单车气,后天,还有一个小叶联合小余一起打哭了小梁,大后天,小梁多嘴,又招惹來了其他同学的打骂排挤。我每天处理这些事情,每天找人谈话,讲道理,约家长谈赔偿问题......
最终,还是发生了一件大事情。一天,小余带了手机回学校,值日班干没收了他的手机,交到我的手上,我跟家长打电话,他家长说:哦,是我给他的,不可以带回学校的吗?那中午你帮我把电话还给他吧。我说好。结果,我看到第五节是语文老师的课,就想着叫语文老师上完课后交给小余。中午临睡觉前,接到了小余妈妈的电话,小余没有把电话带回来哦,怎么回事呢?我说,我已经叫了语文老师给他的。然后我马上联系了语文老师,语文老师的答复也是已经给了。然后,我整个中午都在他家长的咆哮中度过:我儿子说没有就没有,你是怎么做的?你把语文老师的电话给我......(因为语文老师是代课老师,是刚刚出来工作的小姑娘)所以,我最终没有给电话给她。下午,上班后,第一时间到语文老师办公室问情况,她手上也没有手机,我跑去课室,班干部从小余的抽屉里找到了手机,然后,我一看手机,直接懵掉了,手机屏爆掉了......啊......一脸黑线......但是问题还是要解决啊,是吧,然后我就马上给小余妈妈发信息,先道歉,然后主动说要赔偿,要拿去修好了再还给她。在她一再的质问一再的咆哮声中,顶着她的尖声怪叫,我不想语文老师刚刚毕业就遭遇这样的家长,所以就拒绝了她要跟语文老师联系的要求,主动迎合她所有的要求,修好,再拿给她......从那一次后,我听到他的事情就打颤。但是,没办法,当老师,当班主任,就是这样,只能,真的凭着一颗红心,设身处地为家长着想:她也很难,自己的亲儿子是这样子,不会学习,不会料理自己,很难很难......处于社会的边缘,本身她自己定义自己也是社会的边缘人,确实有点惨吧。
后来,我还是主动联系小余家长,帮她申请教辅资料的免交,联系小梁家长,安抚她,教育他们做好朋友,不能老是打架......最终,还是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尤其是小余妈妈,也终于在有一次确实帮助了她的情况下在微信里发给我的信息中会回复,”收到了,谢谢黄老师”这样的信息。在那一刻,有种苦尽甘来的感觉!这个就是教育的幸福吧!
冰心说过:“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一直在追求教育幸福的路上!
参考文献
[1] 王海明.新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 梁臣凤,曾湄,蔡立丰.幸福与教育关系研究综述[J].成功(教育版),2009,(6).
关键词:教育;幸福教育;沟通
教育是充满生机和灵性的鲜活过程,教育涌动着生命之流,绽放着成长之花,展现着智慧之镜,培植着理性之魂。幸福是指一个人自我价值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喜悦,并希望一直保持现状的心理情绪。幸福划分为四个维度:满足、快乐、投入、意义。那么什么是幸福教育?要理解幸福教育,就要理解幸福与教育的关系,只有理解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理解幸福教育的内涵。对于幸福与教育的关系,有学者在进行归纳总结之后得出几种理论:幸福是教育终极目的论:教育过程幸福论:幸福与教育合乎道德论。在几种理论论述中,有两种是最有影响力的。一种是幸福是教育的终极目的,大多数学者将幸福视为人的最基本需求,教育以幸福为目的,是一种自然追求,人的生活应以幸福为目的,教育目的应该真正回归到人的情感感受上,教育应以培养受教育者的情感感受为目的,培养出能够创造幸福、拥有幸福的全面发展的人。另一种是教育过程幸福论,传统教育过度关注学生的结果幸福,也使许多家长、教师认为只有学到知识并取得好成绩,到最后找到一份好工作,过上好的生活才是幸福的。结果导致了学生教育幸福感的缺失。教育过程幸福论认为教育过程本身是幸福的,教育过程使学生真正达到自我实现,自我体现的过程。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从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获得教育的幸福感呢?
一、诚心待学生,挖掘闪光点,他成才,我幸福
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刚刚工作的时候,教的是高一,第一次找小易同学谈话是因为科任老师反映他上课常常打瞌睡。因为在军训期间,我常常提醒孩子们喝水,帮他们拿东西,都是笑咪咪的对他们说话,所以,当时,全班同学都对我的印象很好。在这样的前提下,使得他对于我找他谈话很顺利。一谈话,得知他晚上上完课后还到外面跟初中的同学一起玩,喝酒,打牌,玩到半夜才回家,第二天上课肯定没精神。当时,我听得挺懵的。我就鼓励他跟我讲他的事情:初中一、二年级都是好学生,到初三就结识了一些不喜欢学习的同学,从而也学会了喝酒,抽烟,......还会打架,打架还会见血......我当时刚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从来都是乖乖女一枚,听得头大,一时心中无措。但是我还是很认真的去听,用一种平等的,朋友般的心态去倾听。在之后,也不断的跟他谈话,谈他的梦想,谈他的初中优秀的地方(曾经是数学考试的状元)谈高三后的打算,谈现在的情况应该怎么办,谈我希望他的改变等等......我还坚持跟他父母联系沟通,还亲自上他家进行家访,他家长非常的高兴,非常的配合我,也答应以后会花更多的时间在她儿子身上。离开时他妈妈还亲自骑自行车(我当时也是骑自行车去家访)送我从现在的七中送到广百门口那里(大概有两公里)。经过长期的跟踪,关注,耐心的沟通教育,这位同学慢慢的听从了我的教导,慢慢走向正轨,还顺利高中毕业考上了大学。多年以后碰到他,已然是一位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士,并且,言谈当中,还不断的跟我道谢,感激我对他的耐心教育,感激我没有看到他是半个古惑仔而放弃他。从他身上,我深深的感受到,教育一个学生成才,作为教师的我,是真的幸福的。
二、诚心待家长,赢得家长心,他认可,我幸福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人的热情,对人的信任,形象点说,是爱抚、温存的翅膀赖于飞翔的空气。2018学年,教初一,报到第一天,一个口歪脚痞身歪的小男孩映入了眼脸,他写自己的名字都写的歪歪扭扭的。我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心想:惨了,有一个有问题的学生在我班。果不其然,在接下来的三天军训期间,这个小男孩(小余状况百出,不会排队,手跟脚不协调,还喜欢每天上午,下午喝一拼饮料,把饮料弄的到处都是,身上永远脏兮兮的,还喜欢抓弄几个小学的同学。第二天晚上就接到一个家长的电话,投诉小余:多口,多手,故意撩他儿子......,我马上打电话给小余的家长(妈妈):最后在家里教育一下小余,有同学家长投诉他了。小余妈妈的声音一听就炸了:是不是那个小梁啊?他妈妈最喜欢投诉了!我儿子就是这样子的啦!他是有智力残疾证的......在小学的时候他跟小梁就是同学,小梁一有一点什么东西就赖在我儿子身上......巴拉巴拉,第一次接触,就已经感觉到了她浓浓的敌意。然后又因为连续看到小余还是每天上下午都买饮料来喝,身上又总是弄得到处湿沥沥的脏兮兮的,于是,我抱着好心提醒的心态又给他妈妈发信息:家长你好,这两天都发现小余上下午都买饮料喝,其实,我们学校是有温开水提供的,家长可以给小余一个家庭用的普通饮水杯,让他带回学校装白开水喝,这样会对身体比较好哦!她的回复是一个字:好。到了军训最后一天,接到了还没有报到的小梁的电话:老师吗?我家儿子前几天去复诊了眼睛,他说还疼,明天还是不去军训了,到正式开学再回学校吧!好吧!......结果,我接下来的两个月都是在处理这两个同学的事情:今天,小余欺负了小梁,小梁打了小余,明天,小余放了小梁的单车气,后天,还有一个小叶联合小余一起打哭了小梁,大后天,小梁多嘴,又招惹來了其他同学的打骂排挤。我每天处理这些事情,每天找人谈话,讲道理,约家长谈赔偿问题......
最终,还是发生了一件大事情。一天,小余带了手机回学校,值日班干没收了他的手机,交到我的手上,我跟家长打电话,他家长说:哦,是我给他的,不可以带回学校的吗?那中午你帮我把电话还给他吧。我说好。结果,我看到第五节是语文老师的课,就想着叫语文老师上完课后交给小余。中午临睡觉前,接到了小余妈妈的电话,小余没有把电话带回来哦,怎么回事呢?我说,我已经叫了语文老师给他的。然后我马上联系了语文老师,语文老师的答复也是已经给了。然后,我整个中午都在他家长的咆哮中度过:我儿子说没有就没有,你是怎么做的?你把语文老师的电话给我......(因为语文老师是代课老师,是刚刚出来工作的小姑娘)所以,我最终没有给电话给她。下午,上班后,第一时间到语文老师办公室问情况,她手上也没有手机,我跑去课室,班干部从小余的抽屉里找到了手机,然后,我一看手机,直接懵掉了,手机屏爆掉了......啊......一脸黑线......但是问题还是要解决啊,是吧,然后我就马上给小余妈妈发信息,先道歉,然后主动说要赔偿,要拿去修好了再还给她。在她一再的质问一再的咆哮声中,顶着她的尖声怪叫,我不想语文老师刚刚毕业就遭遇这样的家长,所以就拒绝了她要跟语文老师联系的要求,主动迎合她所有的要求,修好,再拿给她......从那一次后,我听到他的事情就打颤。但是,没办法,当老师,当班主任,就是这样,只能,真的凭着一颗红心,设身处地为家长着想:她也很难,自己的亲儿子是这样子,不会学习,不会料理自己,很难很难......处于社会的边缘,本身她自己定义自己也是社会的边缘人,确实有点惨吧。
后来,我还是主动联系小余家长,帮她申请教辅资料的免交,联系小梁家长,安抚她,教育他们做好朋友,不能老是打架......最终,还是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尤其是小余妈妈,也终于在有一次确实帮助了她的情况下在微信里发给我的信息中会回复,”收到了,谢谢黄老师”这样的信息。在那一刻,有种苦尽甘来的感觉!这个就是教育的幸福吧!
冰心说过:“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一直在追求教育幸福的路上!
参考文献
[1] 王海明.新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 梁臣凤,曾湄,蔡立丰.幸福与教育关系研究综述[J].成功(教育版),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