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阅读是所有考区高考必考点,而随着社会对语言运用和民族文化建设的更加重视,文言文的考查比重也在不断增加,一些考区在试卷中命制了两道文言文阅读题,甚至在客观题和语言运用题中考查文言文。因此,同学们在复习中要对文言文阅读格外重视。文言实词,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中之重。考试命题有两个主要的落脚点:
1,实词以本义为基点,往往能派生出多个引申义,命题者借此考查一词多义现象:
2,某个实词在不同的语句或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命题者以此考查实词在特定语句中的准确含义。
复习实词辨析的最好方法,就是把实词所在的句子翻译出来。有时还需要翻译前后相邻的几个句子,在“大背景”中去辨别词语的含义。翻译时要注意:
1,兼顾上下文。在两种甚至几种翻译都说得通的时候,到底取哪个意思,要依上下文而定:
2,兼顾语法。有时候翻译出来,按照现代文似乎说得通,但是不一定符合古文的表达习惯。对于这种“摩登文言文”翻译法,要坚决摈弃。
围绕上述备考原则,笔者为同学们介绍7种实用的实词词义辨析方法。
1,语境分析法
高考考查的实词90%以上具有多义性,因此在翻译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作理解推断。“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结合语境认真揣摩,从而准确阐释词语内涵。而文段中的上下文照应、解释或暗示关系,便为我们提供了一把准确推断实词词义的钥匙。
如2011江苏卷第5题,要求同学们判别“以公少年易之”中“易”的含义。“易”比较常见的解释有更换、不费力、和悦、改变等,原文讲“老吏曾腆侮法粥(同‘鬻’,卖)狱”,而且陈希亮刚到任,所以将“易”解释为“更换”是错误的。同学们在答题时一定要紧紧抓住语境,仔细推敲。
2,课文迁移法
在解题时,将课文中所学过的知识迁移过来,常常能推断出实词的意义。高考虽然不考课内文段,但实词、虚词、语法等却基本上是课文中学过的。因此,牢固掌握课本知识,是取得佳绩的最大法宝。
如2011江西卷第10题,B项“臣请妇节,伏矫制之罪”中的“矫”,可链接课本《五人墓碑记》中“且矫诏纷出”一句,二者均为“假托”义:又如D项“亦不能夺之矣”中的“夺”,可链接课本《陈情表》中“舅夺母志”一句,二者均为“改变”义。
3,字形推断法
字形推断法,也叫字训法。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且形声字占80%以上,于是实词的“形旁”,就给我们推断词义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常见形旁的词义指向有:形旁从“韦(金)、木、(水)、火、土”者词义与五行有关,从“(刀)、弓、矛、戈、斤(斧)”者与兵器有关,从“马、牛、羊、豕、鸟、虫”者与动物有关,从“(言)、(走)、(心)”者与人的言行有关……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樯橹灰飞烟灭”,“橹”是常见字,是木制的船具,“樯”是冷字,但“樯”从木,与“橹”联合成词,可知“樯”也是木制的船具,联系本句,便可推出“樯橹”是战船。
4,成语求解法
现代汉语中的很多成语都脱胎于文言文,因此其含义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如“若出不意而攻之”中的“意”,很显然于成语“出其不意”的“意”相同,应释为“料想”。又如成语“日薄西山”一词,“薄”,动词,靠近,“薄其营”中的“薄”与此意同,意为“靠近营垒”。针对这个特点,我们可以借助熟知的成语中的实词词义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
如2011湖南卷《严祺先文集序》一文,“深叹其能矫然拔俗也”中的“拔”。由“拔”能联想到成语“出类拔萃”,其中“拔”解释为“超出”,借此排除解释为“拔除”的选项。又如2011山东卷《管子》一文,“泽命不渝,信也”中的“渝”与成语“至死不渝”中的“渝”词义相同,均为“改变、违背”。
5,对句巧猜法
对句巧猜法也可叫做语言结构推断法。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我们可据之进行判断。例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跬”与“小”对应,从“足”即推断“跬”为小步、半步。
201 1湖北卷的《谏成帝营陵寝疏》,“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中的“离”义为“遭受”,由于这句话同前面“外被项籍之灾”构成对句。因此,我们了解“被”在古文中有“遭受”之义,就很容易得出答案。
同学们在复习文言知识的时候,要注意语言结构的特点,因为这种“对句”结构经常是命题专家青睐的设题对象。
6,语法定性法
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动词充当,定语是形容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我们可以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它的词性,推知它的词义。如《鸿门宴》中“范增数目项王”中的“目”字,它前有状语,后带宾语,用如动词,既不能理解成“眼睛”,也不能仅理解为“看”,应该理解为“用眼睛示意”。
如2011安徽卷《万贞文先生传》,“先生赎而归之”中“归”的对象是人,不是物品,本应该是“返回”的意思,这里作使动用法,“让……回家”。
又如2010广东卷《清代名人轶事·将略篇》,根据“委尸填满沟壑”“识其父兄子弟咸在”中“委”和“识”所处的语法环境,可以确定“委”和“识”都应该是动词作谓语。对义项的解释,“放置”是动词,“标志”却是名词,由此可以断定c项一定是错误的。其他的选项也可根据语境推断法进行辨别。可见,同学们在辨析词义时,要加强对句子成分的分析,因为高考中用语法分析来判断词义是一种必备的技能。
7,通假判断法
如果在文中根据词语的本义或引申义解释不通时,就可以根据“古音通假时,音同音近的字才能通借”的原则,试着找通假关系,推断出词义。如“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中的“孰”,用它的本义和引申义都解释不通,就可以推断“孰”通“熟”,是“仔细”的意思。
如2011浙江卷《张文璀传》第16题,“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中的“方”字,它的常用义有“正在、刚刚、办法”等。这样判断试题中的词义,肯定无法确保做题的正确性,这时候我们根据古音通假的原则,可以推断“方”通“仿”,是“仿效”的意思。
又如2011重庆卷《江公皋传》第8题,“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中的“趣”,它的常用义是“兴趣”。这和全文的意思不相吻合,此时我们同样根据古音通假的原则判断“趣”通“促”,“催促”的意思,这就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了。
1,实词以本义为基点,往往能派生出多个引申义,命题者借此考查一词多义现象:
2,某个实词在不同的语句或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命题者以此考查实词在特定语句中的准确含义。
复习实词辨析的最好方法,就是把实词所在的句子翻译出来。有时还需要翻译前后相邻的几个句子,在“大背景”中去辨别词语的含义。翻译时要注意:
1,兼顾上下文。在两种甚至几种翻译都说得通的时候,到底取哪个意思,要依上下文而定:
2,兼顾语法。有时候翻译出来,按照现代文似乎说得通,但是不一定符合古文的表达习惯。对于这种“摩登文言文”翻译法,要坚决摈弃。
围绕上述备考原则,笔者为同学们介绍7种实用的实词词义辨析方法。
1,语境分析法
高考考查的实词90%以上具有多义性,因此在翻译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作理解推断。“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结合语境认真揣摩,从而准确阐释词语内涵。而文段中的上下文照应、解释或暗示关系,便为我们提供了一把准确推断实词词义的钥匙。
如2011江苏卷第5题,要求同学们判别“以公少年易之”中“易”的含义。“易”比较常见的解释有更换、不费力、和悦、改变等,原文讲“老吏曾腆侮法粥(同‘鬻’,卖)狱”,而且陈希亮刚到任,所以将“易”解释为“更换”是错误的。同学们在答题时一定要紧紧抓住语境,仔细推敲。
2,课文迁移法
在解题时,将课文中所学过的知识迁移过来,常常能推断出实词的意义。高考虽然不考课内文段,但实词、虚词、语法等却基本上是课文中学过的。因此,牢固掌握课本知识,是取得佳绩的最大法宝。
如2011江西卷第10题,B项“臣请妇节,伏矫制之罪”中的“矫”,可链接课本《五人墓碑记》中“且矫诏纷出”一句,二者均为“假托”义:又如D项“亦不能夺之矣”中的“夺”,可链接课本《陈情表》中“舅夺母志”一句,二者均为“改变”义。
3,字形推断法
字形推断法,也叫字训法。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且形声字占80%以上,于是实词的“形旁”,就给我们推断词义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常见形旁的词义指向有:形旁从“韦(金)、木、(水)、火、土”者词义与五行有关,从“(刀)、弓、矛、戈、斤(斧)”者与兵器有关,从“马、牛、羊、豕、鸟、虫”者与动物有关,从“(言)、(走)、(心)”者与人的言行有关……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樯橹灰飞烟灭”,“橹”是常见字,是木制的船具,“樯”是冷字,但“樯”从木,与“橹”联合成词,可知“樯”也是木制的船具,联系本句,便可推出“樯橹”是战船。
4,成语求解法
现代汉语中的很多成语都脱胎于文言文,因此其含义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如“若出不意而攻之”中的“意”,很显然于成语“出其不意”的“意”相同,应释为“料想”。又如成语“日薄西山”一词,“薄”,动词,靠近,“薄其营”中的“薄”与此意同,意为“靠近营垒”。针对这个特点,我们可以借助熟知的成语中的实词词义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
如2011湖南卷《严祺先文集序》一文,“深叹其能矫然拔俗也”中的“拔”。由“拔”能联想到成语“出类拔萃”,其中“拔”解释为“超出”,借此排除解释为“拔除”的选项。又如2011山东卷《管子》一文,“泽命不渝,信也”中的“渝”与成语“至死不渝”中的“渝”词义相同,均为“改变、违背”。
5,对句巧猜法
对句巧猜法也可叫做语言结构推断法。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我们可据之进行判断。例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跬”与“小”对应,从“足”即推断“跬”为小步、半步。
201 1湖北卷的《谏成帝营陵寝疏》,“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中的“离”义为“遭受”,由于这句话同前面“外被项籍之灾”构成对句。因此,我们了解“被”在古文中有“遭受”之义,就很容易得出答案。
同学们在复习文言知识的时候,要注意语言结构的特点,因为这种“对句”结构经常是命题专家青睐的设题对象。
6,语法定性法
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动词充当,定语是形容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我们可以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它的词性,推知它的词义。如《鸿门宴》中“范增数目项王”中的“目”字,它前有状语,后带宾语,用如动词,既不能理解成“眼睛”,也不能仅理解为“看”,应该理解为“用眼睛示意”。
如2011安徽卷《万贞文先生传》,“先生赎而归之”中“归”的对象是人,不是物品,本应该是“返回”的意思,这里作使动用法,“让……回家”。
又如2010广东卷《清代名人轶事·将略篇》,根据“委尸填满沟壑”“识其父兄子弟咸在”中“委”和“识”所处的语法环境,可以确定“委”和“识”都应该是动词作谓语。对义项的解释,“放置”是动词,“标志”却是名词,由此可以断定c项一定是错误的。其他的选项也可根据语境推断法进行辨别。可见,同学们在辨析词义时,要加强对句子成分的分析,因为高考中用语法分析来判断词义是一种必备的技能。
7,通假判断法
如果在文中根据词语的本义或引申义解释不通时,就可以根据“古音通假时,音同音近的字才能通借”的原则,试着找通假关系,推断出词义。如“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中的“孰”,用它的本义和引申义都解释不通,就可以推断“孰”通“熟”,是“仔细”的意思。
如2011浙江卷《张文璀传》第16题,“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中的“方”字,它的常用义有“正在、刚刚、办法”等。这样判断试题中的词义,肯定无法确保做题的正确性,这时候我们根据古音通假的原则,可以推断“方”通“仿”,是“仿效”的意思。
又如2011重庆卷《江公皋传》第8题,“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中的“趣”,它的常用义是“兴趣”。这和全文的意思不相吻合,此时我们同样根据古音通假的原则判断“趣”通“促”,“催促”的意思,这就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