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作学习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根据预设的学习目标,通过合作探究,使每个孩子都能够积极参与并达到预设目标的学习活动。孩子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有明确的责任分工,能够有效开展互助性的学习。本文结合本人多年来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探究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某些误区和有效开展小组合作的方法。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探究
前言: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实施新课标的需要!教师要树立为了学习而合作的理念,加强研究和反思,努力探索,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成为有益于教与学的教学策略。然而要达到最佳的教学目标,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与交流学习,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明确学习目标
对于新知识教师不能像以前那样只是形式小组合作去学习,而是要他们通过小组合作个个参与其中,实行有效学到新知识。因此,上课前教师要提前说明具体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及时的学会课堂知识。教师可通过具体的数学问题的方式展示出学习目标,并在小组中分配至每一位成员,让小组中的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以保证每一个学生都不会闲着。唯有如此,小学生才能有具体的学习目标有效的学习并进步,积极的解决教师提出的数学问题,防止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从而体现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二、营造教学情境
上每节课,要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所做所为,所思所想,引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动机,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活动前向学生提出合作建议为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在开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必须要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例如,教师可以在开始正课之前讲述一个吸引人的故事或者是出一个谜题,且教师要将接下来要讲解的数学知识也融入其中,通过这种导入方式,能够的营造出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教学情境,我在教学植树问题这节课就是通过用手指表演动物的情景課件,发现手指有间隔引入课题,实现数学和实践的结合。新教材里面覆盖了许多情境教学的内容,还有漂亮的图画,这些都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为教师营造教学情境奠定基础。
三、当好合作者和引导者
在小组开展合作与交流时,要使小组合作真正有成效,教师除适时的组织、引导外,教师的角色又要变为一个合作者,置身于学习小组中,参与到学生中间去,在内容,时间,学生的情绪等方面,适时进行调控,以达到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都要采用一种友好的,平等的,建议性地态度和行为。
在合作交流学习中,教师还要积极创造条件,遵循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特别对那些平时不善言谈、不合群的学生留有独立思考、大胆发言的时间与空间。老师可有意识地把焦点引向这些弱势群体,这样一来,小组合作交流的中心就自然地转向弱势群体,从而增强了这些学生们的自信心和合作乐趣,进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
四、实行合作交流,形成互补
在确定具体的学习目标以后,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交流讨论,通过合作来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这在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合作交流小组的成员的搭配应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能力、性别、兴趣爱好、家庭背景进行。我班4人一组,尽量保证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能够相互取长补短,使组内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保证小组竞争的公平性,即遵循“组内异质”原则,形成互补,从而使小组活动有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输入输出,可以激发更多的观点,使全班形成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组建好的合作交流学习小组间力求均衡,无明显差异,便于公平竞争,体现“组间同质”的原则。在这个环节中,小组中的所有成员都按照其自身理解进行讨论探究,最终得到小组共同的学习成果。
五、培养合作技能,提高学习技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讨论很重要。学生在刚开始讨论时,有的照着自己的答案念,有的小组只是组长在唱“独角戏”。慢慢的,我不断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如,讨论时,有相同方法的不再重复,让有不同方法的同学说,对出错的同学在小组内要及时纠错。如果要进行记录,则要安排人记录。学生在讨论时,教师要参与小组讨论,及时点拨,同时要关注每个小组讨论的情况。
学生讨论完后,接着是展示合作学习情况。展示时要抓住重点、难点问题展示。展示可以是上台板演也可以口头展示。学生上台展示时,主要展示方法、过程、不同解法。有的内容则采用口头展示的形式。在展示的过程中,我针对问题的难易让每个小组不同层次的成员展示。小学生都是爱表现的,同一道题,不同的小组有不同的解法,学生也从其他小组的解法中受到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讲解能力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讲解被教师代替了,学生的思维也被教师扼杀。而今天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敢大胆上台讲解,学生的自信心不断增强。作为教师,数学课堂教学中时时要培养、训练学生的讲解能力。讲解的姿势、语言,是否抓住重点、关键讲解,这些都是需要告知学生,并随时纠正的。
六、创建评价机制,培养团队意识、竞争意识
我们放弃了原来那种以加分为主的评价方式,把对小组的评价贯穿于课内、课外。课堂上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句鼓励的话语,都可以是对小组的评价。平时,课堂上我们的评价应注重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应围绕着学生如何提问,如何收集信息,如何解决问题等进行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如:五年级梯形的面积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猜一猜怎样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学生有的说:“转化成三角形”。有的说:“转化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各有见解。对于学生的回答,我给予肯定:“真棒,你们会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大胆的假设”。教师的评价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鼓励和导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一节课后,我们可用两三分钟的时间对本节课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可多样化,如,授予“数学小侦探”“数学小博士”等称号;授予小组荣誉称号,并颁发证书。不仅在班上评比,还要在全校进行评比,并上光荣榜等。通过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恰当评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不断增强,大家都树立起了“组荣我荣’的意识,懂得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为了小组荣誉,每个小组成员都认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结束语:
总之,多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由地去飞翔;多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多给孩子一些问题,让他独自去探索。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独特的感受,走进课堂,同教师、教材、同学对话,在小组合作中自主探索,亲身体验,生成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和独特的见解,这将是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赵秀梅.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途径[J].科学大众,2007,(08).
[2]苗春雷.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讨论方法的思考和实践[J].新课程(中),2011(3).
[3]丁娟.例谈小学数学课的有效导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09).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探究
前言: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实施新课标的需要!教师要树立为了学习而合作的理念,加强研究和反思,努力探索,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成为有益于教与学的教学策略。然而要达到最佳的教学目标,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与交流学习,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明确学习目标
对于新知识教师不能像以前那样只是形式小组合作去学习,而是要他们通过小组合作个个参与其中,实行有效学到新知识。因此,上课前教师要提前说明具体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及时的学会课堂知识。教师可通过具体的数学问题的方式展示出学习目标,并在小组中分配至每一位成员,让小组中的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以保证每一个学生都不会闲着。唯有如此,小学生才能有具体的学习目标有效的学习并进步,积极的解决教师提出的数学问题,防止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从而体现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二、营造教学情境
上每节课,要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所做所为,所思所想,引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动机,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活动前向学生提出合作建议为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在开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必须要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例如,教师可以在开始正课之前讲述一个吸引人的故事或者是出一个谜题,且教师要将接下来要讲解的数学知识也融入其中,通过这种导入方式,能够的营造出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教学情境,我在教学植树问题这节课就是通过用手指表演动物的情景課件,发现手指有间隔引入课题,实现数学和实践的结合。新教材里面覆盖了许多情境教学的内容,还有漂亮的图画,这些都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为教师营造教学情境奠定基础。
三、当好合作者和引导者
在小组开展合作与交流时,要使小组合作真正有成效,教师除适时的组织、引导外,教师的角色又要变为一个合作者,置身于学习小组中,参与到学生中间去,在内容,时间,学生的情绪等方面,适时进行调控,以达到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都要采用一种友好的,平等的,建议性地态度和行为。
在合作交流学习中,教师还要积极创造条件,遵循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特别对那些平时不善言谈、不合群的学生留有独立思考、大胆发言的时间与空间。老师可有意识地把焦点引向这些弱势群体,这样一来,小组合作交流的中心就自然地转向弱势群体,从而增强了这些学生们的自信心和合作乐趣,进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
四、实行合作交流,形成互补
在确定具体的学习目标以后,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交流讨论,通过合作来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这在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合作交流小组的成员的搭配应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能力、性别、兴趣爱好、家庭背景进行。我班4人一组,尽量保证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能够相互取长补短,使组内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保证小组竞争的公平性,即遵循“组内异质”原则,形成互补,从而使小组活动有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输入输出,可以激发更多的观点,使全班形成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组建好的合作交流学习小组间力求均衡,无明显差异,便于公平竞争,体现“组间同质”的原则。在这个环节中,小组中的所有成员都按照其自身理解进行讨论探究,最终得到小组共同的学习成果。
五、培养合作技能,提高学习技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讨论很重要。学生在刚开始讨论时,有的照着自己的答案念,有的小组只是组长在唱“独角戏”。慢慢的,我不断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如,讨论时,有相同方法的不再重复,让有不同方法的同学说,对出错的同学在小组内要及时纠错。如果要进行记录,则要安排人记录。学生在讨论时,教师要参与小组讨论,及时点拨,同时要关注每个小组讨论的情况。
学生讨论完后,接着是展示合作学习情况。展示时要抓住重点、难点问题展示。展示可以是上台板演也可以口头展示。学生上台展示时,主要展示方法、过程、不同解法。有的内容则采用口头展示的形式。在展示的过程中,我针对问题的难易让每个小组不同层次的成员展示。小学生都是爱表现的,同一道题,不同的小组有不同的解法,学生也从其他小组的解法中受到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讲解能力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讲解被教师代替了,学生的思维也被教师扼杀。而今天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敢大胆上台讲解,学生的自信心不断增强。作为教师,数学课堂教学中时时要培养、训练学生的讲解能力。讲解的姿势、语言,是否抓住重点、关键讲解,这些都是需要告知学生,并随时纠正的。
六、创建评价机制,培养团队意识、竞争意识
我们放弃了原来那种以加分为主的评价方式,把对小组的评价贯穿于课内、课外。课堂上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句鼓励的话语,都可以是对小组的评价。平时,课堂上我们的评价应注重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应围绕着学生如何提问,如何收集信息,如何解决问题等进行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如:五年级梯形的面积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猜一猜怎样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学生有的说:“转化成三角形”。有的说:“转化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各有见解。对于学生的回答,我给予肯定:“真棒,你们会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大胆的假设”。教师的评价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鼓励和导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一节课后,我们可用两三分钟的时间对本节课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可多样化,如,授予“数学小侦探”“数学小博士”等称号;授予小组荣誉称号,并颁发证书。不仅在班上评比,还要在全校进行评比,并上光荣榜等。通过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恰当评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不断增强,大家都树立起了“组荣我荣’的意识,懂得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为了小组荣誉,每个小组成员都认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结束语:
总之,多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由地去飞翔;多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多给孩子一些问题,让他独自去探索。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独特的感受,走进课堂,同教师、教材、同学对话,在小组合作中自主探索,亲身体验,生成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和独特的见解,这将是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赵秀梅.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途径[J].科学大众,2007,(08).
[2]苗春雷.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讨论方法的思考和实践[J].新课程(中),2011(3).
[3]丁娟.例谈小学数学课的有效导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