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火花这个名词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陌生,其实指的就是贴于火柴盒上的标贴画,也称火柴商标、火柴盒贴画,或叫磷票。它既是一种小型广告宣传画,又是一种袖珍的艺术品。火花题材广泛,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从现实生活、政治运动、战争与和平到文物古董、书画艺术品、花鸟虫鱼,再到风景名胜、古今人物、电影艺术、体育、科技等等,包罗万象,几乎涉及到大千世界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角落。我国早期生产的火花,主要为舞龙、捕鱼等图案,内容多涉及飞禽走兽,以及带有民俗色彩的各种喜庆图案。新中国成立后,火花设计师们利用火柴这个方寸天地,逐步使火花向宣传性、艺术性、实用性发展。1958年7月,北京火柴厂推出了我国第一套成套火花,分鸟类、风景、花卉三组,每组各12枚。以后,火花开始以套花的形式出现,尤其是近几年火花的内容题材不断开拓创新,形式也更加丰富多彩,纪念火花、广告火花、日历火花、灯谜火花等陆续问世。至今,我国已生产出数百万种火花、包括单纯起商标作用的火花、纪念某一重大活动的纪念火花、适应中外旅游者购买的旅游火花、最受火花收藏爱好者欢迎的艺术火花等等。
收藏火花是一种崇高文明的爱好,也是集花者收藏、欣赏、研究火花的社会文化活动。火花之所以受到火花爱好者和社会的关注,是因为它不仅仅是火柴的商品标识,同时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推动两个文明建设方面具有多功能的作用。如同粮票、证券等退出流通领域之后才“ 热” 起来的藏品一样,火花的价值也随着火柴厂的一家家消失,逐渐被人们看好。目前,将火花作为艺术品、收藏品、作为投资保值品的观念已逐步被广大收藏爱好者所认可。
樊瑀先生被誉为“中国火花收藏第一家”,从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学生对火花的爱好,到成为现在已经名扬海内外的收藏家,能坚持走过半个世纪的火花收藏之路,来自于樊先生锲而不舍的毅力与精神。与集邮相比,收集火花的难度更大,因为就集邮而言,不仅有公开发行的《集邮》杂志和《中国集邮报》等专业报刊,而且全国出版了近百种的集邮书籍,人们可以从众多的书刊中了解集邮知识。火花却不同。当前虽然火花收藏大军日渐发展,但人们对于火花方面的知识却了解甚少。另外,邮票由国家统一出版,一年发行若干套都是由国家安排的,火花则不然,火柴厂全国各地星罗棋布,而且,每个火柴厂都可自行印刷火花,数量不受限制,套数也不受任何约束。所以火花繁多,且地域分散,来源广泛,因此求全实属不易。
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依然不能阻挡樊先生对火花收藏的热爱。半个世纪来,他收藏的火花林林总总约十五万种,五百多万枚。除出版过多部收藏专著外,还在海内外多次举办大型展览,并应法国官方邀请,赴法举办了《中国火花大展》。对于樊先生来说,他的大半生是由两件事组成的,一是金融工作,这是他的职业。作为一名金融家,他在事业上的成就是令人称道的。另一件,就是火花收藏,他搞收藏的“工龄”甚至比他从事金融事业的时间还要长十年。一开始他只是在有限的生活空间寻找,所得基本上都是本地相同的花品,比较单调。后来,他写信到各地的火柴生产厂家索要,当时民风淳朴,他得到了国内许多火柴厂的大力支持,甚至获得了非常珍贵的一些藏品。此后,他已经不满足于国内的藏品,而是把目光投向了世界各地,并且开始和国内外的花友互通有无,开始强化火花收藏的内涵,并且逐渐进入求精寻异的阶段,成了真正的收藏家。
火花收藏之路充满艰辛和磨难,唯有巨大的毅力和对火花收藏的执着,才能最终坚持下来。文革期间,樊先生曾忍着内心的剧痛,把大量称之为封、资、修内容的火花藏品丢进郊外的一眼枯井之中,以免遭来“私通外国”的嫌疑。因为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一些珍贵的火花已经化为乌有,而这也成为樊先生心中永远的痛。但这一路走来,樊先生说,还是幸福和收获远远大于困难。记得有一次,他发现一家造纸厂要处理几麻袋的报废火花,他软磨硬泡,总算把全部火花拉走,从中获得了很多意外的收获。
这是个有些枯燥的爱好,因为这不像听音乐看电影,能获得感官上的直接享受。收藏艺术品,更多的是获得心灵的满足和情操的陶冶,但这些却又是需要用心才能体会出来的。在收藏之旅中,到处求人是常事,有时还会遭来一些人不理解的白眼和怨言。但凭着对火花的执著和热爱,凭着毅力,樊先生坚持了下来,并最终成了这一行的佼佼者。他认为,火花收藏是平民化的收藏,不要太多的经济投入。火花收藏在他的眼里是一项以收集、整理、鉴赏、研究火花及相关封片、火柴实物、资料为对象的文化活动。这项收藏活动的文化意义和价值,在于其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娱乐趣味性和史料性等丰富多彩的内涵。他爱火花,也是因为它不仅可以作为一种雅致的消遣,更可以陶冶情操,增长见识,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
樊先生的火花收藏洋洋大观,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个范畴。他信奉刘勰的“博观”论,这与古董收藏的“过眼”、“过手”理论一脉相承。由于火花题材包罗万象,樊先生在积累的过程中,也就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学、艺术、科学、教育、体育等诸多领域有了广博的知识收获。
在火花收藏中,樊先生最钟爱的莫过于电影题材。在樊先生收藏的电影题材火花中,包含了古今中外诸多著名影片,现藏有中外电影题材的火花约四千多种,看他收藏的火花,仿佛是对中外电影史的一种总览。早在1960年,我国刚刚接触火花收藏不久,《上海电影》就曾经刊登过他的苏联电影海报火花,在他赴法举办的展览中,中外电影题材火花作为主要展出内容,更是备受法国人民欢迎。樊先生最钟爱的还是中国电影的火花,这些火花的收藏量也是最大的,其中有国内最早的电影广告火花《雨过天青》,这枚火花的价值非常宝贵,因为它是现知存世的唯一一枚,是一枚孤品火花。
在中国百年电影发展历程中,樊先生收藏的中国电影火花就横跨历史近60年,若装订成册的话,便是一本生动有趣的连环画版中国电影史教科书。这其中有:
20世纪40年代,由史东山、王为一导演的、在唯美风格的延续上加入现实意义,堪称国片的代表之作——《八千里路云和月》;由蔡楚生和郑君里导演的通过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故事,展现了一个时代历史变迁的史诗巨作——《一江春水向东流》,该片上映后受到空前热烈的欢迎,连映三个月,观众达70万人次,创当时卖座记录。
50年代,由林杉、沙蒙导演,高保成、刘磊、徐林格主演的第一部描写抗美援朝的影片——《上甘岭》,既有紧张激烈的战斗场景,又有舒缓深沉的抒情段落,二者妥贴地交织在一起,引人入胜;由林农导演,田华、陆小雅、周文彬主演的围绕共产党员李玉梅的斗争经历——《党的女儿》,展现了共产党人历尽艰难、前赴后继的英雄业绩和为革命事业勇于牺牲的崇高精神。著名演员田华在片中的表演贴切自然,真实而富有激情,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进入60年代,一大批经典的革命现实主义题材影片问世,有谢晋导演拍摄于1961年的《红色娘子军》;有赵心水导演,梁音、张辉、谷毓英主演的《冰山上的来客》。还有堪称中国动画片巅峰的《大闹天宫》等很多优秀影片,在那个时期给人们的精神提供了很多享受。
文革时期,中国电影陷入停顿,所以这一时期樊先生电影火花的收藏量也不多,直到文革结束,中国电影进入恢复期,才有了明显的好转。《生活的颤音》和《苦恼人的笑》均拍摄于1979年,是伤痕反思电影的代表作品。
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特别是80年代的中国电影,在质量、产量上都有明显的提高。1980年的《庐山恋》、《客从何来》、《蓝色档案》、《天云山传奇》;1981年的《沙鸥》、《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知音》、《小街》;1982年的《升官记》、《天山行》;1983年的《在被告后面》、《没有航标的河流》、《女大学生宿舍》、《乡音》、动画片《哪吒》;1984年的、《雷雨》、《黄土地》、《红高粱》;1988年的《共和国不会忘记》、《巍巍昆仑》;1989年的《哦,香雪》、《代号美洲豹》、《百色起义》等一大批耳熟能详的热门影片的火花均被收藏于樊先生的门下,电影的发展,为樊先生的电影火花收藏提供了更多的素材。
进入90年代,随着科技的进步,世界电影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我国电影发展也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影片《秋菊打官司》是一部反映我国西部现实农村生活的影片,表达了人对自我权益的认知与觉醒。除此之外,“英模”电影《周恩来》、《焦裕禄》、主旋律影片《开天辟地》、《大决战》、古装巨制《秦颂》等国内有影响力的影片也被囊括进樊先生的电影火花世界中。樊先生的火花中还有两枚很重要的电影火花,它们出自同一位导演李安之手。其一为《饮食男女》,它是李安继《推手》和《喜宴》之后拍摄的“父亲三部曲”之三,而且首度自美国返台拍摄。导演将这个伦理喜剧拍得流畅热闹,风格上依旧兼顾中国文化与国际口味,是典型的雅俗共赏的作品。另一部是让华语影片第一次问鼎奥斯卡的《卧虎藏龙》,是一出集合两岸三地电影精英和美国资金,以全球观众为对象的大制作,全球票房两亿美元以上,更赢得最佳外语片、摄影、美术和配乐四座奥斯卡金像奖,为华语电影创下了骄人的纪录。香港电影方面,徐克的经典武侠作品《蜀山传》、王家卫诗一般的《花样年华》、周星驰的转型之作《少林足球》等也都是当年的炙手影片。
除中国电影部分,摊开樊先生琳琅满目的外国电影火花集,也有一些非常抢眼的电影画面,其中以苏联影片居多。《战舰波将金》,这是由前苏联电影导演、著名蒙太奇理论大师爱森斯坦执导的一部默片,制作于1925年。影片以恢宏的场面和雄壮的气势,再现了俄国1905年大革命中战舰波將金号起义这一历史事件。这部影片被美国国家电影委员会授予金质大奖,法国也授予爱森斯坦金质奖章,该片至今仍享有世界声誉。苏联电影的经典杰作、著名蒙太奇理论大师普多夫金脍炙人口的代表作《母亲》,改编自俄国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的同名小说。影片非常成功地塑造出一个母亲的转变过程,从普通的自私妇女到投身革命,人物的性格刻画很有深度,也很丰满。《乡村女教师》用诗的语言,向观众展现了一个平凡乡村女教师的不平凡精神,多少有为的年轻人在看过影片后,毅然自愿上山下乡从事教育事业,为扫除文盲和愚昧落后做出了贡献。拍摄于50年代苏联文艺环境宽松期间的《雁南飞》,没有丝毫政治说教色彩。在拍摄中采用大量升降镜头,远镜头极为高超,黎明前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男女主角的恋爱戏令观众回肠荡气,该片曾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夏伯阳》根据富尔曼诺夫的同名小说改编,塑造了夏伯阳这位苏联国内战争中传奇式的英雄人物。片中“精神战”一场,堪称场面蒙太奇的典范。还有对许多中国观众来说再熟悉不过的《列宁在十月》,瓦西里那句著名的台词:“牛奶会有的,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成为了我们在处于困境时互相鼓励的一句日常用语。
当然,一些在电影史上举足轻重的影片也是电影火花收藏中必不可少的。卢米埃尔兄弟的《水浇园丁》是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具有一定情节性的喜剧电影。《月球旅行记》是表现派导演梅里爱的著名作品,表现了一群天文学家乘坐炮弹到月球探险的情景,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科幻电影。《筋疲力尽》是法国着名导演戈达尔的成名作,也是新浪潮运动的标志性作品之一。《四百下》、《伊凡雷帝》、《保尔 柯察金》、《第四十一》、《堂吉诃德》、《奥塞罗》、《战争与和平》、《第一滴血3》、《吉斯公爵的被刺》、《拿破仑》……一张张栩栩如生的电影火花画面,更是令人目不暇接。
另外,在樊先生的电影火花里,还有很多外国影星的火花,比如玛琳·黛德丽,她是20世纪最伟大的偶像,她与斯藤伯格在好莱坞的首度合作片《摩洛哥》,奠定了玛琳的银幕形象。美国电影演员亨弗莱·鲍嘉,他最成功的影片是《宝石岭》、《非洲皇后》、《叛舰凯恩号》。还有性感皇后的超级巨星玛丽莲梦露、喜剧之王卓别林等人,这些不仅是世界电影界举足轻重的人物,也是樊先生电影火花藏品里的绝对主角。
出于对火花和电影的热爱,樊先生的电影火花收藏可谓是难能可贵。能把这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人们在观看电影之后,甚至是在很多电影已经很难看到的情况之下,还能了解到关于影片的一些图片、画面资料,可以说,电影火花的收藏意义已经超越了一般的火花收藏。尤其站在一种历史的视域来看,这些电影火花无不是具有高度历史价值的,通过这种电影火花的小小世界,我们可以体味到一种丰富博大的电影大世界,也可以看出电影与时代、与时尚、与消费、与日常生活等等的密切关系,还可以看出电影在宣传、传播、广告、营销、推广等方面的诸多流变。
樊先生说,这个爱好他会坚持下去,那么,就让我们期待着,期待着当中国电影真正走向大发展、大繁荣的时候,能有更多像樊先生一样的电影火花收藏家为我们提供更多更好的、更有价值的电影火花藏品。
(作者系西北大学广播电影电视系主任、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博士、陕西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
2008年3月9日
收藏火花是一种崇高文明的爱好,也是集花者收藏、欣赏、研究火花的社会文化活动。火花之所以受到火花爱好者和社会的关注,是因为它不仅仅是火柴的商品标识,同时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推动两个文明建设方面具有多功能的作用。如同粮票、证券等退出流通领域之后才“ 热” 起来的藏品一样,火花的价值也随着火柴厂的一家家消失,逐渐被人们看好。目前,将火花作为艺术品、收藏品、作为投资保值品的观念已逐步被广大收藏爱好者所认可。
樊瑀先生被誉为“中国火花收藏第一家”,从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学生对火花的爱好,到成为现在已经名扬海内外的收藏家,能坚持走过半个世纪的火花收藏之路,来自于樊先生锲而不舍的毅力与精神。与集邮相比,收集火花的难度更大,因为就集邮而言,不仅有公开发行的《集邮》杂志和《中国集邮报》等专业报刊,而且全国出版了近百种的集邮书籍,人们可以从众多的书刊中了解集邮知识。火花却不同。当前虽然火花收藏大军日渐发展,但人们对于火花方面的知识却了解甚少。另外,邮票由国家统一出版,一年发行若干套都是由国家安排的,火花则不然,火柴厂全国各地星罗棋布,而且,每个火柴厂都可自行印刷火花,数量不受限制,套数也不受任何约束。所以火花繁多,且地域分散,来源广泛,因此求全实属不易。
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依然不能阻挡樊先生对火花收藏的热爱。半个世纪来,他收藏的火花林林总总约十五万种,五百多万枚。除出版过多部收藏专著外,还在海内外多次举办大型展览,并应法国官方邀请,赴法举办了《中国火花大展》。对于樊先生来说,他的大半生是由两件事组成的,一是金融工作,这是他的职业。作为一名金融家,他在事业上的成就是令人称道的。另一件,就是火花收藏,他搞收藏的“工龄”甚至比他从事金融事业的时间还要长十年。一开始他只是在有限的生活空间寻找,所得基本上都是本地相同的花品,比较单调。后来,他写信到各地的火柴生产厂家索要,当时民风淳朴,他得到了国内许多火柴厂的大力支持,甚至获得了非常珍贵的一些藏品。此后,他已经不满足于国内的藏品,而是把目光投向了世界各地,并且开始和国内外的花友互通有无,开始强化火花收藏的内涵,并且逐渐进入求精寻异的阶段,成了真正的收藏家。
火花收藏之路充满艰辛和磨难,唯有巨大的毅力和对火花收藏的执着,才能最终坚持下来。文革期间,樊先生曾忍着内心的剧痛,把大量称之为封、资、修内容的火花藏品丢进郊外的一眼枯井之中,以免遭来“私通外国”的嫌疑。因为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一些珍贵的火花已经化为乌有,而这也成为樊先生心中永远的痛。但这一路走来,樊先生说,还是幸福和收获远远大于困难。记得有一次,他发现一家造纸厂要处理几麻袋的报废火花,他软磨硬泡,总算把全部火花拉走,从中获得了很多意外的收获。
这是个有些枯燥的爱好,因为这不像听音乐看电影,能获得感官上的直接享受。收藏艺术品,更多的是获得心灵的满足和情操的陶冶,但这些却又是需要用心才能体会出来的。在收藏之旅中,到处求人是常事,有时还会遭来一些人不理解的白眼和怨言。但凭着对火花的执著和热爱,凭着毅力,樊先生坚持了下来,并最终成了这一行的佼佼者。他认为,火花收藏是平民化的收藏,不要太多的经济投入。火花收藏在他的眼里是一项以收集、整理、鉴赏、研究火花及相关封片、火柴实物、资料为对象的文化活动。这项收藏活动的文化意义和价值,在于其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娱乐趣味性和史料性等丰富多彩的内涵。他爱火花,也是因为它不仅可以作为一种雅致的消遣,更可以陶冶情操,增长见识,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
樊先生的火花收藏洋洋大观,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个范畴。他信奉刘勰的“博观”论,这与古董收藏的“过眼”、“过手”理论一脉相承。由于火花题材包罗万象,樊先生在积累的过程中,也就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学、艺术、科学、教育、体育等诸多领域有了广博的知识收获。
在火花收藏中,樊先生最钟爱的莫过于电影题材。在樊先生收藏的电影题材火花中,包含了古今中外诸多著名影片,现藏有中外电影题材的火花约四千多种,看他收藏的火花,仿佛是对中外电影史的一种总览。早在1960年,我国刚刚接触火花收藏不久,《上海电影》就曾经刊登过他的苏联电影海报火花,在他赴法举办的展览中,中外电影题材火花作为主要展出内容,更是备受法国人民欢迎。樊先生最钟爱的还是中国电影的火花,这些火花的收藏量也是最大的,其中有国内最早的电影广告火花《雨过天青》,这枚火花的价值非常宝贵,因为它是现知存世的唯一一枚,是一枚孤品火花。
在中国百年电影发展历程中,樊先生收藏的中国电影火花就横跨历史近60年,若装订成册的话,便是一本生动有趣的连环画版中国电影史教科书。这其中有:
20世纪40年代,由史东山、王为一导演的、在唯美风格的延续上加入现实意义,堪称国片的代表之作——《八千里路云和月》;由蔡楚生和郑君里导演的通过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故事,展现了一个时代历史变迁的史诗巨作——《一江春水向东流》,该片上映后受到空前热烈的欢迎,连映三个月,观众达70万人次,创当时卖座记录。
50年代,由林杉、沙蒙导演,高保成、刘磊、徐林格主演的第一部描写抗美援朝的影片——《上甘岭》,既有紧张激烈的战斗场景,又有舒缓深沉的抒情段落,二者妥贴地交织在一起,引人入胜;由林农导演,田华、陆小雅、周文彬主演的围绕共产党员李玉梅的斗争经历——《党的女儿》,展现了共产党人历尽艰难、前赴后继的英雄业绩和为革命事业勇于牺牲的崇高精神。著名演员田华在片中的表演贴切自然,真实而富有激情,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进入60年代,一大批经典的革命现实主义题材影片问世,有谢晋导演拍摄于1961年的《红色娘子军》;有赵心水导演,梁音、张辉、谷毓英主演的《冰山上的来客》。还有堪称中国动画片巅峰的《大闹天宫》等很多优秀影片,在那个时期给人们的精神提供了很多享受。
文革时期,中国电影陷入停顿,所以这一时期樊先生电影火花的收藏量也不多,直到文革结束,中国电影进入恢复期,才有了明显的好转。《生活的颤音》和《苦恼人的笑》均拍摄于1979年,是伤痕反思电影的代表作品。
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特别是80年代的中国电影,在质量、产量上都有明显的提高。1980年的《庐山恋》、《客从何来》、《蓝色档案》、《天云山传奇》;1981年的《沙鸥》、《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知音》、《小街》;1982年的《升官记》、《天山行》;1983年的《在被告后面》、《没有航标的河流》、《女大学生宿舍》、《乡音》、动画片《哪吒》;1984年的、《雷雨》、《黄土地》、《红高粱》;1988年的《共和国不会忘记》、《巍巍昆仑》;1989年的《哦,香雪》、《代号美洲豹》、《百色起义》等一大批耳熟能详的热门影片的火花均被收藏于樊先生的门下,电影的发展,为樊先生的电影火花收藏提供了更多的素材。
进入90年代,随着科技的进步,世界电影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我国电影发展也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影片《秋菊打官司》是一部反映我国西部现实农村生活的影片,表达了人对自我权益的认知与觉醒。除此之外,“英模”电影《周恩来》、《焦裕禄》、主旋律影片《开天辟地》、《大决战》、古装巨制《秦颂》等国内有影响力的影片也被囊括进樊先生的电影火花世界中。樊先生的火花中还有两枚很重要的电影火花,它们出自同一位导演李安之手。其一为《饮食男女》,它是李安继《推手》和《喜宴》之后拍摄的“父亲三部曲”之三,而且首度自美国返台拍摄。导演将这个伦理喜剧拍得流畅热闹,风格上依旧兼顾中国文化与国际口味,是典型的雅俗共赏的作品。另一部是让华语影片第一次问鼎奥斯卡的《卧虎藏龙》,是一出集合两岸三地电影精英和美国资金,以全球观众为对象的大制作,全球票房两亿美元以上,更赢得最佳外语片、摄影、美术和配乐四座奥斯卡金像奖,为华语电影创下了骄人的纪录。香港电影方面,徐克的经典武侠作品《蜀山传》、王家卫诗一般的《花样年华》、周星驰的转型之作《少林足球》等也都是当年的炙手影片。
除中国电影部分,摊开樊先生琳琅满目的外国电影火花集,也有一些非常抢眼的电影画面,其中以苏联影片居多。《战舰波将金》,这是由前苏联电影导演、著名蒙太奇理论大师爱森斯坦执导的一部默片,制作于1925年。影片以恢宏的场面和雄壮的气势,再现了俄国1905年大革命中战舰波將金号起义这一历史事件。这部影片被美国国家电影委员会授予金质大奖,法国也授予爱森斯坦金质奖章,该片至今仍享有世界声誉。苏联电影的经典杰作、著名蒙太奇理论大师普多夫金脍炙人口的代表作《母亲》,改编自俄国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的同名小说。影片非常成功地塑造出一个母亲的转变过程,从普通的自私妇女到投身革命,人物的性格刻画很有深度,也很丰满。《乡村女教师》用诗的语言,向观众展现了一个平凡乡村女教师的不平凡精神,多少有为的年轻人在看过影片后,毅然自愿上山下乡从事教育事业,为扫除文盲和愚昧落后做出了贡献。拍摄于50年代苏联文艺环境宽松期间的《雁南飞》,没有丝毫政治说教色彩。在拍摄中采用大量升降镜头,远镜头极为高超,黎明前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男女主角的恋爱戏令观众回肠荡气,该片曾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夏伯阳》根据富尔曼诺夫的同名小说改编,塑造了夏伯阳这位苏联国内战争中传奇式的英雄人物。片中“精神战”一场,堪称场面蒙太奇的典范。还有对许多中国观众来说再熟悉不过的《列宁在十月》,瓦西里那句著名的台词:“牛奶会有的,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成为了我们在处于困境时互相鼓励的一句日常用语。
当然,一些在电影史上举足轻重的影片也是电影火花收藏中必不可少的。卢米埃尔兄弟的《水浇园丁》是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具有一定情节性的喜剧电影。《月球旅行记》是表现派导演梅里爱的著名作品,表现了一群天文学家乘坐炮弹到月球探险的情景,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科幻电影。《筋疲力尽》是法国着名导演戈达尔的成名作,也是新浪潮运动的标志性作品之一。《四百下》、《伊凡雷帝》、《保尔 柯察金》、《第四十一》、《堂吉诃德》、《奥塞罗》、《战争与和平》、《第一滴血3》、《吉斯公爵的被刺》、《拿破仑》……一张张栩栩如生的电影火花画面,更是令人目不暇接。
另外,在樊先生的电影火花里,还有很多外国影星的火花,比如玛琳·黛德丽,她是20世纪最伟大的偶像,她与斯藤伯格在好莱坞的首度合作片《摩洛哥》,奠定了玛琳的银幕形象。美国电影演员亨弗莱·鲍嘉,他最成功的影片是《宝石岭》、《非洲皇后》、《叛舰凯恩号》。还有性感皇后的超级巨星玛丽莲梦露、喜剧之王卓别林等人,这些不仅是世界电影界举足轻重的人物,也是樊先生电影火花藏品里的绝对主角。
出于对火花和电影的热爱,樊先生的电影火花收藏可谓是难能可贵。能把这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人们在观看电影之后,甚至是在很多电影已经很难看到的情况之下,还能了解到关于影片的一些图片、画面资料,可以说,电影火花的收藏意义已经超越了一般的火花收藏。尤其站在一种历史的视域来看,这些电影火花无不是具有高度历史价值的,通过这种电影火花的小小世界,我们可以体味到一种丰富博大的电影大世界,也可以看出电影与时代、与时尚、与消费、与日常生活等等的密切关系,还可以看出电影在宣传、传播、广告、营销、推广等方面的诸多流变。
樊先生说,这个爱好他会坚持下去,那么,就让我们期待着,期待着当中国电影真正走向大发展、大繁荣的时候,能有更多像樊先生一样的电影火花收藏家为我们提供更多更好的、更有价值的电影火花藏品。
(作者系西北大学广播电影电视系主任、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博士、陕西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
2008年3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