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幼儿园美术活动不但使幼儿知道什么是美好和善良,知道怎样关爱他人和社会,使其具备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雅的艺术修养的活动获得积极的人生体验,锻炼了意志、增强了自信,同时也形成了自我学习、自我服务、自我控制等规则意识。
关键词:美术活动;规则意识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110-0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社会领域中指出:“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然而现在的孩子在家里往往处于娇宠的“小皇帝”“小公主”地位,缺乏任务意识、责任意识,会表现出任性自私、自由散漫、效率低、攻击性强、自我意识强等现象,孩子们以后要面对的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力和挑战的时代,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夯实基础。
幼儿园美术活动是一项通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感受、理解、记忆和适应,增进幼儿对社会、自然、艺术、空间等事物的关注以及鉴别、分析和审美,知道什么是美好和善良,知道怎样关爱他人和社会,使其具备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雅的艺术修养的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不但使幼儿获得积极的人生体验,锻炼了意志、增强了自信,也形成了自我学习、自我服务、自我控制等规则意识。那么,如何利用美术活动培养幼儿规则意识,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利用美术环境,启迪幼儿规则意识
《纲要》指出:“社会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尤其是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学习,往往不是教师直接“教”的结果……教师要注意通过环境影响、感染幼儿。”
因此我们通过营造一种美术环境,让孩子在环境中潜移默化的受到规则意识的影响和感染,如,在幼儿的活动室里布置了琳琅满目的幼儿美术作品,空中吊挂、墙上粘贴、桌上摆放的尽是孩子自由表现的真切体验——充满艺术气息的环境让幼儿能随时随地能欣赏、讨论美术作品;自然而然地萌生了保护、爱惜美术作品和材料的品质;从而產生了控制自己和同伴撕扯、破坏、涂抹美工作品的不良行为习惯的意识。
在美工区角为孩子们提供绘画的工具,剪刀纸笔,自贴胶,胶泥,线等,让孩子有操作和展示的平台。在操作时学会了安静,不影响他人、耐心细致完成任务、同伴之间学会了等待、谦让、轮流、与同伴合作,养成了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二、组织专门的美术活动,渗透规则意识
(一)在手工活动中培养幼儿有条不紊、有始有终的习惯。
幼儿园手工活动形式多样,不论是折纸、粘贴还是橡皮泥制作、剪纸都深受幼儿喜爱。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在自己所愿意接受和从事的活动中自主性能得到更好的体现和发挥,而在幼儿自己自主自愿的活动中,建立和执行规则、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动就会成为一条最佳的途径。因此每次手工活动前,我都要求孩子们“东西要放整齐”,“用过的东西要放回原处”;操作的时候要有条不紊、有始有终,作好计划再行动;遇到困难,鼓励幼儿坚持到底,战胜困难;活动结束后,把剩余垃圾整理干净,放到垃圾筒里。久而久之,孩子们都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二)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幼儿耐心细致,认真踏实的习惯。
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喜欢画画,可以说是他们的天性。”幼儿通过绘画活动认识周围的世界,表达内心感受。因此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确定绘画活动的内容、材料,并实时更新,保持幼儿对内容和材料的吸引力,可以一步一步地培养幼儿耐心细致、认真踏实的精神。如在主题画《春天的色彩》时,第一次活动中为孩子们准备了油画棒,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直接作画,尽量注意画面力求鲜艳多彩、生动活泼,有多层次、多角度的变化;第二次活动为他们准备了水彩笔、勾线笔,要求他们先根据自己的构思勾出轮廓,再涂上颜色,要涂得均匀漂亮,这就必须耐心细致;第三次为他们提供了小排笔和水彩颜料,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让幼儿充分感受色彩的厚重与清新。在此过程中,幼儿活动的兴趣不断被激发,从而使幼儿持久地保持对美术的兴趣和探索积极性,潜移默化,养成了耐心细致、踏实认真的好习惯。
(三)在美术欣赏活动培养幼儿专注思考、欣赏他人的习惯。
乌申斯基曾说过:“注意是心灵的窗户,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射不进来。”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来选择幼儿欣赏的美术作品。如小班的小朋友为他们提供《可爱的蓝巴士》,让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观察局部和细节,充分感受画面的生动有趣;中班欣赏初步接触梵高作品《向日葵》,培养幼儿的审美习惯和审美情趣;大班小朋友欣赏名画《星空》,认同与接纳米罗夸张、独特的想象,理解米罗眼中绚丽多变的星空。教师在引导幼儿观察时,要让幼儿多看,仔细反复地欣赏;多想,感受无处不在的美。同时对于幼儿发表的看法不马上给予肯定或否定,不直接介入,不随意评价,以尊重和关注幼儿的个性欣赏方式,鼓励他们从多角度发现,尝试一下换位思考,让幼儿理解画家的感受,再从思索中学习,在学习中长知识,由知识中了解这个事物,陶冶情操。
(四)在集体创作活动中培养幼儿谦让合作,关爱他人的习惯。
美术活动中提倡幼儿集体创作,让孩子们在创作中体验到合作的快乐,习得谦让、等待、关爱他人等良好品质。如在集体创作《快乐的中秋节》活动中,先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制作内容和材料:有的愿意涂涂画画的形式表现中秋节、有的愿意DIY月饼一起分享、有的愿意手工剪纸……根据相同的制作兴趣,让幼儿自由结为一个一个的小组,鼓励他们分工合作,使孩子学会轮流、合作、尊重、理解,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孩子们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作品的创作,不但在自己原有水平上获得进步和发展,还体验到合作成功的快乐,增强了群体意识。
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它需要幼儿园教师在充分尊重幼儿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制定出在园、在家应遵守的、科学的、合理的生活规则、学习规则、游戏规则,并贯穿于一日生活中。通过美术活动可以将这种带强制性的,必须遵守的规则,内化为自主的、自觉的、习惯性的良好行为,从而使幼儿在执行规则时,不断获得快乐体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美术活动;规则意识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110-0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社会领域中指出:“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然而现在的孩子在家里往往处于娇宠的“小皇帝”“小公主”地位,缺乏任务意识、责任意识,会表现出任性自私、自由散漫、效率低、攻击性强、自我意识强等现象,孩子们以后要面对的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力和挑战的时代,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夯实基础。
幼儿园美术活动是一项通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感受、理解、记忆和适应,增进幼儿对社会、自然、艺术、空间等事物的关注以及鉴别、分析和审美,知道什么是美好和善良,知道怎样关爱他人和社会,使其具备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雅的艺术修养的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不但使幼儿获得积极的人生体验,锻炼了意志、增强了自信,也形成了自我学习、自我服务、自我控制等规则意识。那么,如何利用美术活动培养幼儿规则意识,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利用美术环境,启迪幼儿规则意识
《纲要》指出:“社会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尤其是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学习,往往不是教师直接“教”的结果……教师要注意通过环境影响、感染幼儿。”
因此我们通过营造一种美术环境,让孩子在环境中潜移默化的受到规则意识的影响和感染,如,在幼儿的活动室里布置了琳琅满目的幼儿美术作品,空中吊挂、墙上粘贴、桌上摆放的尽是孩子自由表现的真切体验——充满艺术气息的环境让幼儿能随时随地能欣赏、讨论美术作品;自然而然地萌生了保护、爱惜美术作品和材料的品质;从而產生了控制自己和同伴撕扯、破坏、涂抹美工作品的不良行为习惯的意识。
在美工区角为孩子们提供绘画的工具,剪刀纸笔,自贴胶,胶泥,线等,让孩子有操作和展示的平台。在操作时学会了安静,不影响他人、耐心细致完成任务、同伴之间学会了等待、谦让、轮流、与同伴合作,养成了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二、组织专门的美术活动,渗透规则意识
(一)在手工活动中培养幼儿有条不紊、有始有终的习惯。
幼儿园手工活动形式多样,不论是折纸、粘贴还是橡皮泥制作、剪纸都深受幼儿喜爱。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在自己所愿意接受和从事的活动中自主性能得到更好的体现和发挥,而在幼儿自己自主自愿的活动中,建立和执行规则、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动就会成为一条最佳的途径。因此每次手工活动前,我都要求孩子们“东西要放整齐”,“用过的东西要放回原处”;操作的时候要有条不紊、有始有终,作好计划再行动;遇到困难,鼓励幼儿坚持到底,战胜困难;活动结束后,把剩余垃圾整理干净,放到垃圾筒里。久而久之,孩子们都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二)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幼儿耐心细致,认真踏实的习惯。
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喜欢画画,可以说是他们的天性。”幼儿通过绘画活动认识周围的世界,表达内心感受。因此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确定绘画活动的内容、材料,并实时更新,保持幼儿对内容和材料的吸引力,可以一步一步地培养幼儿耐心细致、认真踏实的精神。如在主题画《春天的色彩》时,第一次活动中为孩子们准备了油画棒,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直接作画,尽量注意画面力求鲜艳多彩、生动活泼,有多层次、多角度的变化;第二次活动为他们准备了水彩笔、勾线笔,要求他们先根据自己的构思勾出轮廓,再涂上颜色,要涂得均匀漂亮,这就必须耐心细致;第三次为他们提供了小排笔和水彩颜料,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让幼儿充分感受色彩的厚重与清新。在此过程中,幼儿活动的兴趣不断被激发,从而使幼儿持久地保持对美术的兴趣和探索积极性,潜移默化,养成了耐心细致、踏实认真的好习惯。
(三)在美术欣赏活动培养幼儿专注思考、欣赏他人的习惯。
乌申斯基曾说过:“注意是心灵的窗户,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射不进来。”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来选择幼儿欣赏的美术作品。如小班的小朋友为他们提供《可爱的蓝巴士》,让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观察局部和细节,充分感受画面的生动有趣;中班欣赏初步接触梵高作品《向日葵》,培养幼儿的审美习惯和审美情趣;大班小朋友欣赏名画《星空》,认同与接纳米罗夸张、独特的想象,理解米罗眼中绚丽多变的星空。教师在引导幼儿观察时,要让幼儿多看,仔细反复地欣赏;多想,感受无处不在的美。同时对于幼儿发表的看法不马上给予肯定或否定,不直接介入,不随意评价,以尊重和关注幼儿的个性欣赏方式,鼓励他们从多角度发现,尝试一下换位思考,让幼儿理解画家的感受,再从思索中学习,在学习中长知识,由知识中了解这个事物,陶冶情操。
(四)在集体创作活动中培养幼儿谦让合作,关爱他人的习惯。
美术活动中提倡幼儿集体创作,让孩子们在创作中体验到合作的快乐,习得谦让、等待、关爱他人等良好品质。如在集体创作《快乐的中秋节》活动中,先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制作内容和材料:有的愿意涂涂画画的形式表现中秋节、有的愿意DIY月饼一起分享、有的愿意手工剪纸……根据相同的制作兴趣,让幼儿自由结为一个一个的小组,鼓励他们分工合作,使孩子学会轮流、合作、尊重、理解,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孩子们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作品的创作,不但在自己原有水平上获得进步和发展,还体验到合作成功的快乐,增强了群体意识。
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它需要幼儿园教师在充分尊重幼儿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制定出在园、在家应遵守的、科学的、合理的生活规则、学习规则、游戏规则,并贯穿于一日生活中。通过美术活动可以将这种带强制性的,必须遵守的规则,内化为自主的、自觉的、习惯性的良好行为,从而使幼儿在执行规则时,不断获得快乐体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