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生计逼出来的奇人们

来源 :经典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dastud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遇到一些奇人,他们或有常人不及的各种特别技能,或有超强的禀赋,能忍受常人所不能忍耐的生活条件。至少,在我看来是无法忍耐和承受的。
  这些人中,最让我感叹的是我家楼下菜市里一家“黄山饼店”的老板,他和妻子一起经营着半条街的早餐。店里卖的面食品种包括烙饼、窝头、咸甜花卷、大小馒头以及各种荞麦面馍和糖肉包子。在我的印象中,小两口,特别是男的,基本没一分钟停止过干活。早晨七点路过,他正在摊飞饼;中午路过,他正在做窝头;下午六点路过,他正在做荞麦面馍。有几次,我接妻子下班,凌晨四点从他店门口经过,发现他正在埋头一刀一个地切面做馒头……
  他什么时候休息和怎么休息,几乎就成了一个谜,在他搬过来后的大半年时间里,我每天数次分不同时间从他店门口走过,从没看到过他停手,只是干活的时候,有时叼着一支烟,有时不叼。
  为了将心中的问号拉直,我有一次买窝头时终于开口问他:“我每天看你晚上很晚才收摊,早晨四点就起床了,难道不睡觉吗?”
  他抬起头,纠正我说:“三点,是三点起床,十一点睡。”
  我心中暗暗算了一下,乖乖,四个小时,是我这个睡眠困难户的一半。
  “那你不困吗?”
  “困?呵呵,习惯了,要生活嘛!”
  他说完,抱着一团面进里屋了。那句平静地回答,让我心中也像堵了一团巨大的湿面——在生计之下,他已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而这样的铁人式熬法,不知又能坚持多久?
  另有一个小兄弟,是卖莲子羹的,他的异能比卖窝头这位要有趣一些。他每天推着一个大铜壶车,穿行在大街上,他冲莲子羹与别的同行不一样,他可以一面东张西望,一面往塑料杯中冲开水,每个杯里不多不少,不偏不倚。他甚至可以闭上眼冲,居然不会烫伤手也不会冲出杯外,很多大人小孩都喜欢看他操作,成为一大特色和卖点。
  他说自己之所以练成此绝技,是因为每天上街必须要看有没有城管,以免被收摊,血本无归。久而久之,便练成此技,一心能二用甚至三用。
  还有一位熟人,在一家私人公司上班,因为挣钱不多,于是在三环路外租房,每天骑一小时车上班,还时不时被老板扣迟到。后来,他每天发愤早起,在洪流般的上班人群中如泥鳅般左穿右突,闯红灯避车流如入无人之境,居然能将上班时间压缩近一半,很多看过他骑车的人都说:“这家伙,速度和灵活性,绝对是健将水平。”
  还有一位前辈,已退休,生活本来很安闲,谁料儿子中年下岗,不想再出门干事,带着妻兒在家“啃老”,老人的生活质量逐步下滑,原先每天可以喝四两白酒,现在只能喝一两,为了过足嘴瘾,他在酒里泡上了干辣椒……
  以上几位,在生计的重压之下,已像弹簧冲刺极限一般,把自己的生活与生存质量,推向了超常的状态,每每想到这些被生活压力逼迫并时有崩溃危险的奇人们,心中便是一声叹息!
其他文献
旧址博物馆是指利用特殊的空间来展示社会发展、事件发生、人物活动历史瞬间的博物馆,其中历史建筑旧址博物馆、名人故居旧址博物馆、工业遗产旧址博物馆等均是重要的表现形
北魏平城时代是拓跋鲜卑墓葬文化面貌发生巨大转变的时期,其原有的文化特质逐渐退居次要,日益广泛地吸收了其他部族或民族的文化因素。随着北方的逐步统一和各地区移民的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