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让生长可见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ipei713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向往的语文课堂。课堂,或许就是一个美丽的约会。老师,亲近着孩童的呼吸,凝视着孩童的眼睛,和他们手牵着手,一起去赴未来的约会。老师,是长大的儿童;儿童,是活泼泼的生命。老师和儿童,彼此唤醒、分享、激励,共同经历、体验、探索,一道快乐地走向智慧、崇高和幸福,一道积蓄迎接未来、构建未来的力量。
  这样的语文课堂,看得见儿童,看得见学习,看得见素养,最终,看得见生长。
  语文课堂,一定是自始至终把“儿童”放在中心的。卢梭说:“把儿童当作儿童。”成尚荣先生说:“儿童立场是真正的教育、良好教育的鲜明标志和成功的根本动因”。我们认同这样的观点,我们更应该深刻地反思:课堂上,我们真的以儿童为主体,尊重儿童,给了他们自由和体贴了吗?真的知道“儿童是谁”“儿童在哪里”吗?真的研究、关照过儿童的需要、能力、情感、习惯吗?我们是在和儿童一道学习、共同成长吗……我们必须叩问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有哪些是反儿童的;需要沉下心来剖析、改进自己的课堂,真正让儿童站在课堂中央;需要坚定不移地把儿童的发展作为教育的追求,以他们的主动发展闪亮我们的生命,与他们一起直面瞬息万变的世界,应对走向未来的挑战。
  语文课堂,一定是自始至终把“学习”放在首位的。真正的教育是建立于知识并最终酿造出人生的智慧。教育的过程不仅使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受教育者成为追求知识的智者和思想者。研究学生的学,应该成为教学的首要任务;帮助学生学习,让他们在深度学习的体验中拔节、生长,积蓄能量,应该成为教学的重要内核。那么,我们在设计教学时,就需要认真思量:当下我的学生是怎样的学习状态?他们学习这篇课文有什么问题?怎样让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更自然地贴近他们的学习实际?然后,我们再来为他们的“学”量身定做“教”,从“学”的角度取舍内容,拿捏重点,选择方法,引导亲历,激励评价。如果这样,同一篇课文的教学,就不会有过多的雷同,学生学习的丰富多彩赋予了课堂教学的百花齐放。如果这样,即使我们的教学不够流畅、好看,我们也不会灌输、作假,从不会到会的学习过程,有时是缓慢的、波折的,但这恰恰是教学中最可贵的品性。儿童在本义上就是自由者和探索者,教学就是儿童不断在“试错”中惊喜地发现、前行。不必要把教师的理解与情感强加给孩子,不妨留一点儿“伟大”和“意境”给未来的他们吧,小学语文课堂,应该让儿童珍贵的想象力、独特性、创造力得到张扬。儿童那兴趣盎然、茅塞顿开、流连忘返的表情,才是课堂最美丽的精彩。
  语文课堂,一定是自始至终把“核心素养”作为目标。“核心素养”指向学生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在给学生打下坚实知识技能基础的同时,又为未来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核心素养的培育呼唤课堂重构,去追求更现代、更活泼、更高效的课堂,去寻求更符合学生发展、社会需求、时代背景的,更能体现教育特质的,更温和、轻快、自然的智慧教育。小学语文是为学生一生打底的,打精神的底子、做人的底子,我们要明确,哪些学科素养是必须要让他们具备的,要认真地、不折不扣地、生动活泼地落实到每一位学生身上。让每一位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夯实听、说、读、写、书(指书写)的基础,提升阅读素养,培养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具有審美情趣和文化积淀,是我们语文老师的职责与担当。我们要懂得,核心素养培育是持久而非立竿见影的,是朴素而非华丽喧嚣的,是生成而非既定轨道的,是整体而非孤立零碎的。语文课堂,就如同过日子,一日一日,充满爱意与慧心的教师,陪伴着鲜活与个性的儿童,经历学习,享受学习,发展未来所需要的核心素养。
  当我们的语文课堂把儿童放在中心,把学习放在首位,把核心素养作为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激活语文思维,展开学习活动,引导总结反思,拓展课外研究,那么,语文课堂将会充溢快乐的表情,迸发幸福的生长。
  (刘红,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首批培养对象,江苏省小语会学术委员,南京市府西街小学校长)
其他文献
《爱如茉莉》一文,作者用清新、朴实的笔调告诉我们真爱就如茉莉般平淡无奇却芬芳怡人。为了落实“学讲计划”,按活动单导学方式对《爱如茉莉》一文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  映示活动单一:透过“担心”,体会爱如茉莉。  1. 学生轻声朗读课文第6~8自然段,边读边想,哪些词句可以体会出父母间的真爱?  2. 小组合作:读一读相关的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商讨如何读好这感人的语段。  3. 汇报展示。  (小组内
期刊
江苏省第13届“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杏坛杯”用12年的时间,让江苏小学语文老师的课堂教学不断走向深入,直至形成特色,成为一支富有江苏地域特点的教学流派。  在“杏坛杯”走到第13届的今天,她开始了一次美丽的转身。如果说,第12届“杏坛杯”“人在课中央”的主题回答了“学生在哪儿”的问题;那么,本届“杏坛杯”“涵育基本素质,提升课堂品质”这一主题则观照了“教师怎么样”
期刊
一、用工具书“煮”出诗中字词的意思  由于汉字的不断演化,古诗中许多字词的音义都发生了变迁,如不能准确地理解古诗中字词的含义,就无法进入诗歌的情感世界,更不用谈领略其艺术境界了。因而学习古诗必须要从字词的解读入手,了解古诗中部分字的意义变迁,“煮”出古今字的音、义的异同。如教学《游园不值》一诗时,许多学生一看诗的题目,就想当然地把“值”字理解为“值得”。这个字义的正确理解对于学生准确地理解诗意,体
期刊
一、导入:激发阅读文章的兴趣  在授课导入的环节中,教者开门见山地告诉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篇说明文《埃及的金字塔》。”同时问道:“说到金字塔,你最想知道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谁?为什么建造?”“究竟是怎样建造的?”“是不是外星人建造的?”“里面真的有法老的遗体吗?”当然,这些问题有的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有的可能需要他们课外去搜索。“如果你是作者,你会从哪几方面来介绍金字塔呢?”在同
期刊
一、用眼看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精辟地道出了写作与生活的关系。学生的生活就是他们习作的源泉。只要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去发掘生活中的真善美,积累情愫,建立一个丰富的信息资料库,那么学生再张口说话、举笔行文就不用发愁了。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说在写话教学中是怎么指导学生进行“看生活”的。  1. 创造想象空间,激
期刊
【作品简介】  《巴特先生的返老还童药》是奥地利作家涅斯特林格的作品之一,曾获得国际安徒生奖和首届弗里德里希·伯德克儿童文学奖。书的内容主要是讲罗比的奶奶抱怨自己年老体弱,罗比带着她来到巴特先生的实验室,获得一种返老还童魔药。奶奶喝了之后,变成了一个小姑娘,从而引出一连串喜剧性的情节。最后,罗比和他的朋友们在巴特先生的帮助下,借助“时间飞行器”,将奶奶重新变成老人,让生活回到正轨。  本书的风格有
期刊
在当代散文大家中,余光中是不可不提的名字。余先生的语言文质兼美,其散文不局限于传统的形式,为读者描绘出一种亦歌亦曲、如诗如画的意境。其多篇作品选入两岸三地的中小学课本,堪称学生语文学习的典范佳作。  对于散文写作的心得,余先生曾做过这样的阐释:“现代散文当然以现代人的口语为基础。但是,只要不是洋学者生涩的翻译腔,它可以斟酌采用一些欧化的句法,使句法活泼些,新颖些;只要不是国学者迂腐的语录体,它也不
期刊
近年来,绘本渐渐走进校园,它以其独特的魅力深深地感染着孩子,不仅使孩子们爱上阅读,还会影响着他们的思想以及言行。我尝试摸索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并结合绘本,开展各种体验活动,引领孩子健康成长。一、选择合适绘本,挖掘德育因素  近年来,世界各地经典的绘本不断汇集到中国文化市场,它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情感、人生哲理,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绘本。绘本不仅仅是儿童阅读的专利,连我们成人也很喜欢。一些脍炙人口
期刊
一、导入的支点:文中的词语  师: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出示词语:  不毛之地 咸而板结 白茫茫 恶劣的环境  绿树成荫 源源不断 鲜花遍地 干干净净)请同学们速记并默写这些词语。  师:你默对了吗?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词语的?  生:我是一个一个、逐个记住的。  生:我是用了归类记忆法,第一行是形容沙漠的,第二行是形容绿洲的。  师:沙漠、绿洲,天差地别,用归类记忆法很快帮我们记住了两组词语。 
期刊
【概况】  近年来,三河口小学以“让校园充满美,为学生的美好人生奠基”为办学理念,着力打造美的校园,塑造美的教师,培育美的学生,努力形成尚美育人的办学特色。作为一所农村小学,70%的外来工子弟,这些孩子大多阅读量少,视野不宽,不够自信,不善表达,更缺乏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我们希望农村孩子能追求美好,快乐自信,健康成长,做一个有爱心、会阅读、能想象、善表达的人。  童话对于儿童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