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造性思维是各种能力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其今后发展奠定思想基础,是新课改的核心任务。生物作为重要的自然学科,怎样有效地培养创新思维呢?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生物教学;创新思维;培养;方法
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按照客观规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与思维方法,是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矛盾,提出问题,经过推理判断,获得独特的认识的能力。新课改要求生物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怎样实现这一要求呢?我认为应抓好以下方面:
一、创设情境,激发动机
所谓动机是指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大脑思考必须要有动机,没有动机的思考只能是本能的重复和再现。一般地说,思维动机可分为内因和外因,如何借助外因促使内因起作用,提高思维兴趣和动机,这正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地方。如,导入新课时,教师设计的导言能否产生悬念,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打开思维的门扉,这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如,在讲“水分代谢”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引言:“把一块萝卜放在清水中一段时间后,重量会增加;而放在盐水中一段时间后,重量会减小,这是为什么?”这样一个一个的悬念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并由此产生了思考,一下子将注意力集中起来。接着通过讲授、讨论,使学生理解了“有丝分裂”和“水分代谢”的有关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小结时,教师采用悬念式结尾,给学生留下值得回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结束新课,以引起他们不断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当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思维动机,并不完全体现在导入新课和课堂小节上,而是要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即每个教学环节。 创设情境也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好方法。所谓创设情境,就是教师利用生物标本、模型、实物、录像等一切条件,或利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某些生物学现象,为学生创造一种有所感的境界。例如在讲“减数分裂”时,我让学生先观察减数分裂的模型,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再用多媒体演示减数分裂的过程,使学生进入情境之中,唤起学生探求的欲望。
二、制造矛盾,设疑问难
培养思维能力总是从问题产生开始的。根据这一特点,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层次,有意识地制造矛盾,设疑问难,强化学生的思维,以利解决问题。要制造矛盾,就必须要设计好问题。首先要注意设计的问题必须合乎学生的实际,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其次,在课堂上要善于诱导学生质疑,尤其是启发他们从无疑中生疑,发展求异思维。例如,在讲“蒸腾作用”时,向学生提出:“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为什么高大树木体内的水能从根部流到树冠?”在讲“蛋白质代谢”时,可向学生提出:“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在人体细胞内都能合成吗?”在讲“生态系统”的成分时,可引导学生观察“池塘生态系统图”,向学生提出:“生态系统中,如果缺少分解者,将会出现什么后果?”等,这些问题看来很小,却能小中见大,使学生从无疑中生疑、知疑,达到小疑有小进,大疑有大进,久而久之,必然会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纵横递进,发展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标志之一,就是要敢于凭借已知的知识,探究未知的问题,形成思维的连续活动。为此,生物教学中应特别注意为学生创造条件联想,使他们学会联想,思维层层深入。教学实践证明,在将学生思维不断引向深入的过程中,可采用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二种方式。纵向思维就是顺着已知的问题向纵深发展,连续考虑,探本溯源。教学上的主要表现就是教师连续地向学生提问,使前一个问题作为后一个问题的前提,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继续或结论。这样每一个问题就成为学生思维的阶梯,许多问题形成一个问题链,使学生在明确知识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获得知识,思维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
横向思维的连续进行,可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实行知识的“迁移”。所谓“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说法,正是这种“迁移”的体现。在横向思维的过程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求同和求异。求同,即引导学生关注现象的共同点,从不同的现象中寻求所包含的共同本质和规律。如,通过植物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的比较,让学生辨别出虽然植物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部位都是成熟区的表皮细胞,但植物根吸收水分的主要方式是渗透作用,与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密切的关系;而植物根吸收矿质元素的主要过程是交换吸附和主动运输,与植物的呼吸作用有密切的关系。通过横向思维,还可以把其他学科的知识迁移到生物教学中来,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来解决生物学问题。通过求异思维的培养,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提高分析鉴别能力。求异思维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得当。
四、分析综合,归纳提高
思维过程中少不了分析综合。没有分析,认识不能深入;没有综合,认识不能提高。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为此,在生物教学中应严格遵循“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的规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如,讲授“体内细胞的物质交换”时,引导学生观察“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图”,分析:(1)细胞与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情况;(2)内环境通过消化系统吸收营养物质的情况;(3)内环境通过呼吸系统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情况;(4)内环境通过泌尿系统和皮肤排出代谢终产物的情况。这样一部分一部分地进行分析,让学生把握知识的脉络和思路,最后再进行总结,从而明确各部分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
总之,培养创新思维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我们只有将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并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与生动性,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对此我们务必要努力探索。
关键词:生物教学;创新思维;培养;方法
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按照客观规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与思维方法,是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矛盾,提出问题,经过推理判断,获得独特的认识的能力。新课改要求生物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怎样实现这一要求呢?我认为应抓好以下方面:
一、创设情境,激发动机
所谓动机是指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大脑思考必须要有动机,没有动机的思考只能是本能的重复和再现。一般地说,思维动机可分为内因和外因,如何借助外因促使内因起作用,提高思维兴趣和动机,这正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地方。如,导入新课时,教师设计的导言能否产生悬念,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打开思维的门扉,这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如,在讲“水分代谢”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引言:“把一块萝卜放在清水中一段时间后,重量会增加;而放在盐水中一段时间后,重量会减小,这是为什么?”这样一个一个的悬念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并由此产生了思考,一下子将注意力集中起来。接着通过讲授、讨论,使学生理解了“有丝分裂”和“水分代谢”的有关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小结时,教师采用悬念式结尾,给学生留下值得回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结束新课,以引起他们不断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当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思维动机,并不完全体现在导入新课和课堂小节上,而是要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即每个教学环节。 创设情境也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好方法。所谓创设情境,就是教师利用生物标本、模型、实物、录像等一切条件,或利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某些生物学现象,为学生创造一种有所感的境界。例如在讲“减数分裂”时,我让学生先观察减数分裂的模型,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再用多媒体演示减数分裂的过程,使学生进入情境之中,唤起学生探求的欲望。
二、制造矛盾,设疑问难
培养思维能力总是从问题产生开始的。根据这一特点,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层次,有意识地制造矛盾,设疑问难,强化学生的思维,以利解决问题。要制造矛盾,就必须要设计好问题。首先要注意设计的问题必须合乎学生的实际,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其次,在课堂上要善于诱导学生质疑,尤其是启发他们从无疑中生疑,发展求异思维。例如,在讲“蒸腾作用”时,向学生提出:“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为什么高大树木体内的水能从根部流到树冠?”在讲“蛋白质代谢”时,可向学生提出:“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在人体细胞内都能合成吗?”在讲“生态系统”的成分时,可引导学生观察“池塘生态系统图”,向学生提出:“生态系统中,如果缺少分解者,将会出现什么后果?”等,这些问题看来很小,却能小中见大,使学生从无疑中生疑、知疑,达到小疑有小进,大疑有大进,久而久之,必然会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纵横递进,发展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标志之一,就是要敢于凭借已知的知识,探究未知的问题,形成思维的连续活动。为此,生物教学中应特别注意为学生创造条件联想,使他们学会联想,思维层层深入。教学实践证明,在将学生思维不断引向深入的过程中,可采用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二种方式。纵向思维就是顺着已知的问题向纵深发展,连续考虑,探本溯源。教学上的主要表现就是教师连续地向学生提问,使前一个问题作为后一个问题的前提,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继续或结论。这样每一个问题就成为学生思维的阶梯,许多问题形成一个问题链,使学生在明确知识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获得知识,思维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
横向思维的连续进行,可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实行知识的“迁移”。所谓“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说法,正是这种“迁移”的体现。在横向思维的过程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求同和求异。求同,即引导学生关注现象的共同点,从不同的现象中寻求所包含的共同本质和规律。如,通过植物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的比较,让学生辨别出虽然植物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部位都是成熟区的表皮细胞,但植物根吸收水分的主要方式是渗透作用,与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密切的关系;而植物根吸收矿质元素的主要过程是交换吸附和主动运输,与植物的呼吸作用有密切的关系。通过横向思维,还可以把其他学科的知识迁移到生物教学中来,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来解决生物学问题。通过求异思维的培养,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提高分析鉴别能力。求异思维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得当。
四、分析综合,归纳提高
思维过程中少不了分析综合。没有分析,认识不能深入;没有综合,认识不能提高。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为此,在生物教学中应严格遵循“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的规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如,讲授“体内细胞的物质交换”时,引导学生观察“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图”,分析:(1)细胞与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情况;(2)内环境通过消化系统吸收营养物质的情况;(3)内环境通过呼吸系统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情况;(4)内环境通过泌尿系统和皮肤排出代谢终产物的情况。这样一部分一部分地进行分析,让学生把握知识的脉络和思路,最后再进行总结,从而明确各部分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
总之,培养创新思维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我们只有将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并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与生动性,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对此我们务必要努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