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 步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qin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18年8月份开始,我几乎在每天傍晚,吃完晚饭后,都会从家里出来,到江滨路逛上一段,美其名曰:散步。每次散步时,都会看到三三两两的人群,散布在江滨路的两旁。有的缓缓而行,悠闲自在,形散神也散;有的快步疾走,有如赴会;有的边走边甩手,形同醉汉。各色人等,不一而足。我知道这就是所谓的散步。缓行有缓行的理由,疾走有疾走的好处,但大家的目的是一致的,就是为了健康。
  最近我使用了微信,看到微信里转载最多的文章就是养生。养生,至少在有些知识文化的人群中,成了一种时尚。这种时尚的形成,可能因为多种原因。比如环境污染、食品污染、工作紧张、生活没有规律、某些严重疾病迅速增长。高血压、脑中风、冠心病、糖尿病、各种癌症,成了身边的常态疾病。在这种情势下,电视养生节目也蓬勃发展起来,人们的养生意识也快速生长。养生成了很多人的常态,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文明程度的标志吧。
  记得7、8年前,我还在县城工作的时候,就看到一种现象,县城的花山溪的两岸,傍晚时总会有大群大群的人们,或快速疾走,或悠然而行。那時我们工作特别繁忙,也因为那时比较年轻,我没有关注这样的景观。有时甚至觉得他们是多事,或者认为有些人附庸风雅,总之是不太在意的。然而到了近几年,生活的漩涡纷纷涌来。亲人病了,朋友病了,而且都是重病。这样严酷的现实,终于让我关注到健康的问题。以前总是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但是丝毫不在意的,觉得本钱不用担心,它总是在的。但最近这几年,我感觉土地松动,信念摇晃,觉得身体是需要注意的。我在年轻的时候,读古诗,读到这样的句子:“耳畔频闻故人死,眼前但见少年多”,总觉得那是文人的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但现在是有些感觉了。记得2012年春节的时候,我们高中同学开同学会,大家风风火火地聚会,快快乐乐地畅谈,没想到就在那一年和第二年,我们的同学就走了两个,一个是冠心病,一个是癌症。现实的铁幕从天而降,从不和你好好商量的。
  我于是翻材料,看书本,书本说人要少生病,就要多吃菜,少吃肉,以吃粗粮为好。但现实中,吃粗粮不太习惯。蔬菜也只能在市场上买,因为并没有种菜的土地,可以像孟浩然一样“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但据说市场里的蔬菜有农药残留,或蘸了许多防腐剂,不少人工食品也都掺了添加剂;天空有雾霾;水资源受污染。真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无处可逃,只能在做运动方面努力努力。但我又怕累,怕麻烦,运动量大了怕流汗,怕洗衣服,怕没完没了地洗澡。所以最好的运动就是散步。后来我在一篇养生文章中也看到,说散步是最好的运动。我得意了好一阵子,常常跟旁人介绍。我的一位同事,从20多岁起就开始运动,从跑步,到散步,经历了近30年。他的身体,真是一级棒。到了冬天,年轻人都裹得粽子一般,他却能单衣单裤,毫不畏冷。我很佩服他的能够坚持。每天傍晚六点左右,只要不是有特别重要的事情缠身,总能在学校旁边的公路上看到他的身影。甚至于有时候大雨滂沱,也能看到他手持雨伞,行走雨中。真叫雷打不动。
  散步不仅能带来好的身体,也能带来好心情。我在学生时代的时候,总觉得散步是一件浪漫的事。夕阳西下,红霞满天,携一两个知己,漫步松林之下,或小溪之旁,可以畅所欲言,也可以一言不发,那种畅意,真是无言以表。宋代才子苏东坡却有另外一种散步的方式。他是在月光之下,邀约朋友,“相与步于中庭”,看“庭下如积水空明”,而生出“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感慨。苏东坡屡遭贬谪,而能有“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与他的月下漫步,意趣神飞,是不是有着某种关联呢?
  散步,在真名士那里,成了一种境界。
其他文献
当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当璀璨的灯光将公园装扮得五彩缤纷,当行色匆匆的人流涌入站前广场候机大厅,当年味正浓的时候,无论忙活一年的农民工,还是在外工作的游子,都归心似箭,拎上大包小包回家过年。  每逢准备回老家过年时,孩子就会嘀咕,在城里待得好好的,为什么还要回老家过年。因为老家有儿时熟悉的年味,有儿时玩过的伙伴,更有生我养我的父亲母亲。回家过年,我们年年以这样的方式体味着过年的幸福和甜蜜。儿时,我们津
期刊
在台湾散文家张晓风的文字中,我一直记得这样一个小细节:她喜欢吃柑橘,巷口有人卖桶柑,还买了三斤提回家。那桶柑叶子碧绿坚挺,和皮色的“金”相映衬,她说提了一袋“金碧辉煌”回家,心中喜不自胜。  然到家发现,她的公公也买了一袋同样的桶柑,还高兴地教她买这种橘子,要拣没有梗没有叶的这种买才划算。  她什么都没说,悄悄把那袋金碧辉煌拎进了自己的卧房。她以为从穷苦日子过来的公公是对的,而自己也没有错。  “
期刊
一切,皆不是偶然的约见,也不是纯属的巧合;一切的偶然,皆孕育于必然之中。归属,不仅仅是物质有意抑或无意的坐落,更是精神指向安身立命的处所。就如同埔尾村这一块来自广东河源、蕴育于海底数百万年前的 “菊花石”!  当我走进漳州市台商投资区角美埔尾村,映入眼帘的“进士坊”“明大参白石林公重兴官港水利功德碑”“白石祠”等文物史迹,深深地镌刻于脑海之中。而走进“端本堂”大门左侧、遇见摆放在门厅一隅的“菊花石
期刊
初上京城  首次上北京是在1987年的元宵节。  春节刚过不久,我和立群兄奉命到文化部办事,因时间紧迫,就在元宵节的当天,从福州火车站买了站票就匆忙上路。从福州到北京特快列车开了两天两夜,我和立群兄也站了两天两夜,列车终于在两天后的凌晨抵达首都北京。  那年,北京天气出奇的冷。一下火车, 飘飘洒洒的小雪夹着西伯利亚的寒风扑脸而来,身子不禁打了个冷颤。好在首次到北京心是热的,多少抵御了些寒意。  初
期刊
清晨还满脸笑呵呵的天,不知為何突然一脸不快,从刚才四级的风力猛刮起七级大风,一阵紧似一阵。  此刻,正在海边行走。出门前没有看天气预报,只穿着单薄的衣服,无奈独自在肆虐的风中发抖,冷!适才的沉稳与淡定荡然无存。一路小跑着,躲着风的纠缠,想找一处温暖的地方避寒。可是这风却无孔不入,那样执着又热烈地追随着我,想甩也甩不掉。索性就伸长脖子,握紧拳头,挺起胸膛,勇敢面对。如此,感觉不再那样冷了。  路过一
期刊
从小生长在南门海边的缘故,对南门湾有着一种特殊的情结。儿时的生活情景,犹如电影蒙太奇叠现在眼前,勾起片片回忆与眷念。  海边的童年时光  每到夏天,对生活在南门海边的男孩子来说,海边就是他们的娱乐世界。天刚刚露出鱼肚白,满载小剥皮鱼归来的罾船在真君宫前靠岸,不一会儿又是从澳岬尾灯捕船过驳来小舢板,一个浪头打过来,鱼多多少少会被刮到海里,小孩子们急忙抄起手里的网兜猛捞。捞少了自己吃,捞多了还可上市场
期刊
2018年10月14日上午,在漳州古城孔庙广场举行林语堂文学馆、许地山文学馆、杨骚文学馆开馆仪式。  参加仪式后,我骑自行车回家,路上想,这三个文学馆其中的两位作家,许地山与杨骚,都是我的校友,校友者,曾在同一学校工作或学习过的一群人之称谓也。许地山曾于1911年和1917年在漳州一中的前身汀漳龙师范简易科、省立二师任教,杨骚则于1918年从省立第八中学(也是漳州一中的前身)毕业后,东渡日本留学。
期刊
我把楼梯房换了电梯房,从破旧的小区搬到有电梯的新小区。因买的是期房就先租住在小区前期楼房里。一切都改善了,不用爬楼梯了,过条马路就有超市,早点起来还有一个农贸市场在不远处欢腾着。只是我租住的新楼设施没有跟上,信箱还没安装,好在买我房的人信箱继续让我用。毕竟不方便,要跑一段路。后来信箱安装了,我喜出望外,把通讯地址全换了新小区的。那天,新小区的邮差G到我楼上送邮件,四本书和一张稿费单。G看去四五十岁
期刊
在非洲西部高原上,土壤十分稀少,且幾乎长年不下雨,很不适合植物生长。然而,在这样严酷的环境下,却生长着一种奇怪的树——龙血树。说龙血树奇怪,主要是指它奇怪的外形——高高的树干上面连着很多密密麻麻的树枝,它们交织在一起,树枝上是绿色长条状叶片,叶片密密麻麻地长在树枝顶端,且树枝和叶片呈漏斗状向上逐渐展开,远远看去就像一把遮阳伞。  其实,龙血树把自己长成伞状,是为了适应加那利群岛长年不下雨的恶劣环境
期刊
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也是亲人团聚的重要时刻。随着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身处异乡的游子们乡愁越来越浓,回家过年几乎成为每个人心中最大的愿望。  今年是我离乡背井第20个年头。这些年里,父母盼望我回家过年,与我期待回家过年一样,成为每年春节前讨论最多、意见分歧最大的话题,最终的结果是打了将近四折。  近日,正当我和妻子盘算今年带孩子们回家过年的时候,陈年乡愁被刷屏的《啥是佩奇》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