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课改实践已经满一轮了,这三年来,积极投身课改的教师有了一个实践与思考的过程,在内心更新理念,在教学中勇于实践,在课余积极交流,在学习中不断成长,大力促进了语文教学改革。我们期待能在语文课改的路上,越走越远。
【关 键 词】 语文;课改;教学
伴随着语文版课标《语文》(七~九年级)的使用,我市语文课程改革实践已经满一轮了,作为一名年轻的基层语文教师,在这第一轮的语文课改过程中,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更新理念
课程改革实施的第一步,是更新教师的理念。只有教师思想觉醒,才是课程改革的真正觉醒。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四条让人耳目一新的语文课程基本理念,所有参加第一轮课改的老师都耳熟能详。但在课改实践中,我们仍能发现有些教师,了解了新理念,捧着新课本,仍用着旧教学模式,注重知识传授,忽略能力培养。新教科书每一单元除了四篇精选的课文,还编入了非常有特色的“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栏目。而有些教师,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课文上,“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完全流于形式。
还有些教师,对课改不是理解,而是误解了。他们认为:课改、课改,就是全都要改。于是,传统教学,无论好坏,全部打倒;新教学模式,生搬硬套。“满堂讲”不好,换成“满堂问”,既然是启发式教学,把一问发散成百问,牵扯太多,学生无所适从,越学越疑惑;自主学习变成自由学习,教师成了旁观者;合作学习变成小组聊天会,有时还不知要聊什么;探究学习变成资料大搜集,找完就算……课堂越变越热闹,学习越变越无趣。
没有对语文课程新理念的正确解读,没有将新理念真正意识化,语文课程改革就只能是几句空话。
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在经历了第一轮课改这一番曲折的探索后,在思想上真正地觉醒了,对课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四个基本理念成了他们教学运作的指南,他们的课堂,也有了明显的变化。
二、勇于尝试
(一)让语文走进生活
“生活的边界,就是教育的边界”,语文教学要跳出课本,冲出教室,融进生活。曾经有一阵子,大部分学生们沉迷于台湾某偶像剧,早晨进来班里第一件事就是讨论昨晚的剧情,讲得不亦乐乎,而到了课堂反而哑口无言,无精打采。我寻思强压不行,学生的课余生活不是我所能掌控的,得另觅良方。于是,我干脆在早晨第一节课上课前20分钟,开辟了一个“剧情论坛”,让学生轮流就每一晚的剧情进行回顾,余人点评、发表议论,满足他们交流的需要,必要时我才插入我的意见进行引导。学生的思维总是跳跃的,“剧情论坛”进行四个早晨后,他们觉得:只讲连续剧太单调,没兴趣了,他们想更改内容,变“剧情论坛”为“热点论坛”,就他们关心的事进行交流,我同意了。在他们的“热点论坛”进行了三次后,结合课本的“口语交际”我引导他们进行了“主题议论”,并约定一星期举办一次,给他们充分的准备时间。十几个这样的早晨,无人缺席、迟到,成功地进行了十几次口语交际,收到了较好的训练效果。教师对各种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与利用,能让学生在各类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更快更好地提高语文能力。
(二)让生活走进语文
“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语文教师要关注学生生活细节,打开语文学习的窗口。作文教学是语文课程的“老大难”,有时强化训练也不见得有好结果,学生上作文课照样咬笔头。可他们在同学之间传纸条,递书信,有时候一星期写的字数比你一学期的写作训练的总字数还多,还写得欲罢不能。语文教师该怎样把他们的写作热情由“地下情”转移成“课堂情”呢?我进行了尝试:先加入他们的“纸条大军”,课余有什么事情要交代学生或对某些学生有什么建议、看法,一律传纸条,学生有事要找我或有任何学习上、生活上的疑问,除非急事,否则一律呈纸条。并要求:字迹不清楚、内容看不懂的,一律不回复;有错别字的,圈后改正。接着,在与学生的字条交往中,用一颗真诚、平等的心与他们交流,答疑解惑,聊天调侃,时事关注……从无序到有序,从肤浅到深刻,从好奇到习惯,从交流到积累,小小的纸条,成了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
三、积极交流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理念的第三条,不仅适用于学生,更适用于教师。
教师有个体的差异,课程实施过程就迥然不同;每个人的侧重点不一样,探索的结果就各有千秋。学人之长,补己之短,教师想更快地提高业务水平与业务能力,交流是一个重要的手段,交流的目的是学习。在语文课改实践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争取机会,走进不同个人、不同年级、不同学校、不同地区的语文课堂,在交流的过程中往往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能使教师在短时间里迅速成长。教师的教研成果通过交流与推广,接受时间的验证,以期日臻完善,才能具备更高的价值。
语文课改实践已经满一轮了,这三年来,积极投身课改的教师有了一个实践与思考的过程,在内心更新理念,在教学中勇于实践,在课余积极交流,在学习中不断成长,大力促进了语文教学改革。我们期待能在语文课改的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 尹丽.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 考试周刊,2012(83).
[2] 孙忠. 小学语文教学体会点滴谈[J]. 学周刊,2012(30).
[3] 廖荣生. 语文教学创新的几点体会[J]. 中学教学参考,2011(4).
【关 键 词】 语文;课改;教学
伴随着语文版课标《语文》(七~九年级)的使用,我市语文课程改革实践已经满一轮了,作为一名年轻的基层语文教师,在这第一轮的语文课改过程中,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更新理念
课程改革实施的第一步,是更新教师的理念。只有教师思想觉醒,才是课程改革的真正觉醒。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四条让人耳目一新的语文课程基本理念,所有参加第一轮课改的老师都耳熟能详。但在课改实践中,我们仍能发现有些教师,了解了新理念,捧着新课本,仍用着旧教学模式,注重知识传授,忽略能力培养。新教科书每一单元除了四篇精选的课文,还编入了非常有特色的“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栏目。而有些教师,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课文上,“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完全流于形式。
还有些教师,对课改不是理解,而是误解了。他们认为:课改、课改,就是全都要改。于是,传统教学,无论好坏,全部打倒;新教学模式,生搬硬套。“满堂讲”不好,换成“满堂问”,既然是启发式教学,把一问发散成百问,牵扯太多,学生无所适从,越学越疑惑;自主学习变成自由学习,教师成了旁观者;合作学习变成小组聊天会,有时还不知要聊什么;探究学习变成资料大搜集,找完就算……课堂越变越热闹,学习越变越无趣。
没有对语文课程新理念的正确解读,没有将新理念真正意识化,语文课程改革就只能是几句空话。
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在经历了第一轮课改这一番曲折的探索后,在思想上真正地觉醒了,对课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四个基本理念成了他们教学运作的指南,他们的课堂,也有了明显的变化。
二、勇于尝试
(一)让语文走进生活
“生活的边界,就是教育的边界”,语文教学要跳出课本,冲出教室,融进生活。曾经有一阵子,大部分学生们沉迷于台湾某偶像剧,早晨进来班里第一件事就是讨论昨晚的剧情,讲得不亦乐乎,而到了课堂反而哑口无言,无精打采。我寻思强压不行,学生的课余生活不是我所能掌控的,得另觅良方。于是,我干脆在早晨第一节课上课前20分钟,开辟了一个“剧情论坛”,让学生轮流就每一晚的剧情进行回顾,余人点评、发表议论,满足他们交流的需要,必要时我才插入我的意见进行引导。学生的思维总是跳跃的,“剧情论坛”进行四个早晨后,他们觉得:只讲连续剧太单调,没兴趣了,他们想更改内容,变“剧情论坛”为“热点论坛”,就他们关心的事进行交流,我同意了。在他们的“热点论坛”进行了三次后,结合课本的“口语交际”我引导他们进行了“主题议论”,并约定一星期举办一次,给他们充分的准备时间。十几个这样的早晨,无人缺席、迟到,成功地进行了十几次口语交际,收到了较好的训练效果。教师对各种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与利用,能让学生在各类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更快更好地提高语文能力。
(二)让生活走进语文
“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语文教师要关注学生生活细节,打开语文学习的窗口。作文教学是语文课程的“老大难”,有时强化训练也不见得有好结果,学生上作文课照样咬笔头。可他们在同学之间传纸条,递书信,有时候一星期写的字数比你一学期的写作训练的总字数还多,还写得欲罢不能。语文教师该怎样把他们的写作热情由“地下情”转移成“课堂情”呢?我进行了尝试:先加入他们的“纸条大军”,课余有什么事情要交代学生或对某些学生有什么建议、看法,一律传纸条,学生有事要找我或有任何学习上、生活上的疑问,除非急事,否则一律呈纸条。并要求:字迹不清楚、内容看不懂的,一律不回复;有错别字的,圈后改正。接着,在与学生的字条交往中,用一颗真诚、平等的心与他们交流,答疑解惑,聊天调侃,时事关注……从无序到有序,从肤浅到深刻,从好奇到习惯,从交流到积累,小小的纸条,成了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
三、积极交流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理念的第三条,不仅适用于学生,更适用于教师。
教师有个体的差异,课程实施过程就迥然不同;每个人的侧重点不一样,探索的结果就各有千秋。学人之长,补己之短,教师想更快地提高业务水平与业务能力,交流是一个重要的手段,交流的目的是学习。在语文课改实践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争取机会,走进不同个人、不同年级、不同学校、不同地区的语文课堂,在交流的过程中往往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能使教师在短时间里迅速成长。教师的教研成果通过交流与推广,接受时间的验证,以期日臻完善,才能具备更高的价值。
语文课改实践已经满一轮了,这三年来,积极投身课改的教师有了一个实践与思考的过程,在内心更新理念,在教学中勇于实践,在课余积极交流,在学习中不断成长,大力促进了语文教学改革。我们期待能在语文课改的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 尹丽.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 考试周刊,2012(83).
[2] 孙忠. 小学语文教学体会点滴谈[J]. 学周刊,2012(30).
[3] 廖荣生. 语文教学创新的几点体会[J]. 中学教学参考,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