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7-0035-01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历史这门学科,在很多学生心目中,似乎只是遥远的过去,与现代生活相去甚远。长期以来,学生普遍认为历史就是机械地记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意义,就是死记硬背;认为历史课枯燥,沉闷,没有一点现实意义。目前,我县大力推行四步探究教学法,倡导积极主动的、灵活多样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所以,无论是在解决现实问题的需求下,还是在课程改革的呼唤中,都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开创历史教学的新局面——寻找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给“沉重的历史”插上“会飞的现实”这对翅膀。这样,历史才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记忆,而是与活生生的现实紧密相连的。
一、历史教学为什么要联系现实
1、让历史教学联系现实,才能突出历史学科的特点。
历史学科以人类社会的发生、发展过程为其学习的主要内容。历史所具有的过去性和不可逆性,使它不能再现,也不会重演。然而,历史又是使过去和现在有着某种深刻联系的一门学科,是过去与现实永无休止的对话;是人们了解社会变化与延续的唯一途径。历史是昨天的现实,现实社会中的一切事物,都能在历史中找到合理的答案。现实是明天的历史,通过借鉴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来加深对现实的理解,把握事物的本质,从而科学地预见未来。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割断历史和现实的联系。因而,在教学中要通过历史与现实联接的方法,使历史活起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最终才能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思维。
2、让历史教学联系现实,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历史教师必须摈弃只重视知识传授的教学观念,更应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内心感受,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观察当今世界,认识现实生活,在古今联系中继承优秀传统,汲取精神营养,弘扬民族精神,这既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教育实践证明:学生对那些能在实际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的知识最感兴趣。
中学阶段本来就是学生求知欲、好奇心特别强的时期。而今天的孩子又生活在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他们关注的事情范围非常广,大到国际国内的时事,小到校园的小事,加上电影、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各种媒体的作用,使学生接受了大量的课外信息。但是,由于他们学习压力较太,业余时间较少,无暇透析现实生活中的深层问题,这就为在历史教学中将历史与现实结合提供了空间。如果教师能立足于课本,将一些社会现实中学生感兴趣的“热点”与课本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一定会使学生对学习历史兴趣盎然。
3、让历史教学联系现实,才能体现历史学科育人的功能。
教育本身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走上社会后能更好地面对现实生活的挑战。这才是教育本身的宗旨。而我们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就在于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过去和现在,了解中国与世界发展的基本轨迹,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增强学生对民族和人类命运的关注和历史责任感,进而加深对自己人生观的思考和感悟。
二、历史教学中如何把历史与现实联接
既然历史教学应该与现实生活紧密联接。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把历史与现实相联接呢?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有以下几种方式:
1、转变“学史无用”的传统观念,让学生时刻感到历史源于生活也回归于生活。我们可利用好导入这一教学环节。例如我在讲《罗马人的法律》这一节时,这样导入:我们班有哪些同学以后梦想做一名律师?当时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举手;接着我又说,即使不是律师,那我们生活中是不是离不开法律?同学们一致赞成。进而我直接切入主题,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可堪称为“法律的始祖”——罗马人的法律。这样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认识到原来常提的法律源于几千年前的古罗马,想知道那时的法律和今天有什么联系与不同的求知欲被激发,历史现实之间的距离瞬间被缩短。
2、在教学中将历史与时事热点相联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遇到的很多问题,尤其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些“热点”,它们的形成不是瞬间的,而是有着各自的历史渊源。在教学中如能适时地引入一些国内外“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古今对照”、“中外比较”,将会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促使他们开动脑筋,学会从更深更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例如,在讲授《“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一课时,我向学生介绍美国曾多次向台湾出售武器,以此揭露美国企图阻止中国统一的阴谋,大胆设想如何解决台湾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历史和现实的两个方面去思考,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维护祖国统一是每一位中国人的责任,任何分裂祖国的阴谋都是不会得逞的。和平统一是最有效的途径。
3、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走入历史,达到“观史如身在其中”的效果。我在讲《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一节,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正处于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之下,一名中共地下党员不慎暴露了身份。为了躲避国民党特务的追捕,他在上海和南京之间与特务展开了周旋。在这过程中,他可以运用哪些交通工具?后来党中央决定把他转移到延安根据地,又可以运用哪些交通工具呢?”学生都非常踊跃的发言,兴趣骤然间提升。试想,这是不是比单纯的问“这节讲到了哪些交通工具,分别是何时出现的”效果要好的多!从一定意义上说,历史教学就是情境的教学,丰富的情境提高了历史的直观性和形象性,能够最大限度地缩短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能使学生在情境中快乐学习。
4、此外,还可以适当引入一些乡土史实,把历史知识与本地实际相联系,如在有条件的学校可开展“探寻家乡历史遗迹”的活动课,在活动中让学生感到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增强学生爱家乡,爱生活,进而爱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德育主渠道作用。
当然,在历史联系现实的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一些问题:比如联系要自然,不可牵强附会;不可过分占用课堂时间来探讨现实问题而忽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将历史课变成“时政讨论课”;要选择那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符合学生阶段特点的现实问题;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随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总之,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做个有心人,善于发现,善于挖掘,那么,我们的历史课堂将不在孤单,不在沉寂。历史的鲜活正向我们招手,让我们乘上现实这对美丽的翅膀翱翔吧!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历史这门学科,在很多学生心目中,似乎只是遥远的过去,与现代生活相去甚远。长期以来,学生普遍认为历史就是机械地记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意义,就是死记硬背;认为历史课枯燥,沉闷,没有一点现实意义。目前,我县大力推行四步探究教学法,倡导积极主动的、灵活多样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所以,无论是在解决现实问题的需求下,还是在课程改革的呼唤中,都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开创历史教学的新局面——寻找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给“沉重的历史”插上“会飞的现实”这对翅膀。这样,历史才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记忆,而是与活生生的现实紧密相连的。
一、历史教学为什么要联系现实
1、让历史教学联系现实,才能突出历史学科的特点。
历史学科以人类社会的发生、发展过程为其学习的主要内容。历史所具有的过去性和不可逆性,使它不能再现,也不会重演。然而,历史又是使过去和现在有着某种深刻联系的一门学科,是过去与现实永无休止的对话;是人们了解社会变化与延续的唯一途径。历史是昨天的现实,现实社会中的一切事物,都能在历史中找到合理的答案。现实是明天的历史,通过借鉴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来加深对现实的理解,把握事物的本质,从而科学地预见未来。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割断历史和现实的联系。因而,在教学中要通过历史与现实联接的方法,使历史活起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最终才能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思维。
2、让历史教学联系现实,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历史教师必须摈弃只重视知识传授的教学观念,更应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内心感受,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观察当今世界,认识现实生活,在古今联系中继承优秀传统,汲取精神营养,弘扬民族精神,这既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教育实践证明:学生对那些能在实际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的知识最感兴趣。
中学阶段本来就是学生求知欲、好奇心特别强的时期。而今天的孩子又生活在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他们关注的事情范围非常广,大到国际国内的时事,小到校园的小事,加上电影、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各种媒体的作用,使学生接受了大量的课外信息。但是,由于他们学习压力较太,业余时间较少,无暇透析现实生活中的深层问题,这就为在历史教学中将历史与现实结合提供了空间。如果教师能立足于课本,将一些社会现实中学生感兴趣的“热点”与课本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一定会使学生对学习历史兴趣盎然。
3、让历史教学联系现实,才能体现历史学科育人的功能。
教育本身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走上社会后能更好地面对现实生活的挑战。这才是教育本身的宗旨。而我们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就在于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过去和现在,了解中国与世界发展的基本轨迹,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增强学生对民族和人类命运的关注和历史责任感,进而加深对自己人生观的思考和感悟。
二、历史教学中如何把历史与现实联接
既然历史教学应该与现实生活紧密联接。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把历史与现实相联接呢?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有以下几种方式:
1、转变“学史无用”的传统观念,让学生时刻感到历史源于生活也回归于生活。我们可利用好导入这一教学环节。例如我在讲《罗马人的法律》这一节时,这样导入:我们班有哪些同学以后梦想做一名律师?当时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举手;接着我又说,即使不是律师,那我们生活中是不是离不开法律?同学们一致赞成。进而我直接切入主题,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可堪称为“法律的始祖”——罗马人的法律。这样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认识到原来常提的法律源于几千年前的古罗马,想知道那时的法律和今天有什么联系与不同的求知欲被激发,历史现实之间的距离瞬间被缩短。
2、在教学中将历史与时事热点相联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遇到的很多问题,尤其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些“热点”,它们的形成不是瞬间的,而是有着各自的历史渊源。在教学中如能适时地引入一些国内外“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古今对照”、“中外比较”,将会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促使他们开动脑筋,学会从更深更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例如,在讲授《“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一课时,我向学生介绍美国曾多次向台湾出售武器,以此揭露美国企图阻止中国统一的阴谋,大胆设想如何解决台湾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历史和现实的两个方面去思考,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维护祖国统一是每一位中国人的责任,任何分裂祖国的阴谋都是不会得逞的。和平统一是最有效的途径。
3、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走入历史,达到“观史如身在其中”的效果。我在讲《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一节,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正处于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之下,一名中共地下党员不慎暴露了身份。为了躲避国民党特务的追捕,他在上海和南京之间与特务展开了周旋。在这过程中,他可以运用哪些交通工具?后来党中央决定把他转移到延安根据地,又可以运用哪些交通工具呢?”学生都非常踊跃的发言,兴趣骤然间提升。试想,这是不是比单纯的问“这节讲到了哪些交通工具,分别是何时出现的”效果要好的多!从一定意义上说,历史教学就是情境的教学,丰富的情境提高了历史的直观性和形象性,能够最大限度地缩短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能使学生在情境中快乐学习。
4、此外,还可以适当引入一些乡土史实,把历史知识与本地实际相联系,如在有条件的学校可开展“探寻家乡历史遗迹”的活动课,在活动中让学生感到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增强学生爱家乡,爱生活,进而爱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德育主渠道作用。
当然,在历史联系现实的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一些问题:比如联系要自然,不可牵强附会;不可过分占用课堂时间来探讨现实问题而忽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将历史课变成“时政讨论课”;要选择那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符合学生阶段特点的现实问题;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随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总之,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做个有心人,善于发现,善于挖掘,那么,我们的历史课堂将不在孤单,不在沉寂。历史的鲜活正向我们招手,让我们乘上现实这对美丽的翅膀翱翔吧!